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光引发剂对微胶囊光信息记录材料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政  李燕  赖伟东  白占国  赵昆  李晓苇 《功能材料》2013,44(13):1900-1903
采用界面聚合技术获得了新型光热敏微胶囊信息记录与显示材料,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和热显影技术研究了不同光引发剂的光吸收特性及浓度变化对微胶囊信息材料聚合与显色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引发剂由于在紫外波段光吸收能力的差异造成引发微胶囊内部单体聚合效率的不同,光引发剂联合应用引发单体聚合效果好于单独应用,且光引发剂引发聚合效率随浓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光聚合产物对部分染料分子形成包裹与冻结作用,造成微胶囊显色密度的下降,且显色密度下降程度随光引发剂引发聚合效率的提高逐渐增大。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微胶囊内部光引发剂适宜浓度范围为5%~7%。  相似文献   

2.
采用界面聚合技术获得了新型光信息记录材料光热敏微胶囊。利用红外光谱及热显影技术对微胶囊光信息记录过程及再现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曝光瞬间自由基型光引发剂引发单体分子间交联聚合,从而造成不饱和碳碳双键含量呈双指数衰减,同时碳碳单键含量增加,从微观体现了微胶囊对光信息的记录;光聚合产物对染料分子形成包裹,降低了染料前体与显色剂的反应几率,造成曝光区微胶囊涂层显色密度的下降,与未曝光区显色密度形成明显的密度反差,从宏观体现了微胶囊对光信息的再现。  相似文献   

3.
热敏型微胶囊显示材料的渗透与显影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政  李晓苇  赖伟东 《功能材料》2012,43(13):1813-1816
利用界面聚合技术制备了以聚脲为壁材的热显影微胶囊。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技术(TG/DSC)研究了聚脲囊壁的热稳定特性;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显色剂D-8在不同温度及时间条件下热渗透结果进行了检测,并与微胶囊显影密度随加热时间及温度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由IPDI聚合形成的聚脲囊壁热稳定温度在250℃左右,在170℃附近发生玻璃态到高弹态的相转变;显色剂D8的渗透率随加热温度升高呈单指数增长而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增长;微胶囊显影密度随加热温度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热显影结果与红外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热敏影像记录材料中显色剂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一种热敏影像记录材料中,为了得到较低的灰雾和较高的稳定性,对显色剂进行微胶囊化的过程,并就其壁材对显色温度和显色温度范围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热敏微胶囊型信息记录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敏微胶囊型信息记录技术具有形成图像分辨率高、成本低、环保、生产储运容易等优点,是信息记录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技术.综述了信息记录领域中的两种热敏微胶囊型信息记录技术--光定影型和非光定影型的显色原理、技术特点及应用现状,介绍了该型材料信息记录层的制备流程,分析了材料制备过程中影响微胶囊粒度分布的各种因素,着重分析了材料制备过程和热显影过程中影响热显影特性的各种因素,并进一步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李新政  李晓苇  赖伟东  白兵  冯红光 《功能材料》2011,42(3):404-406,410
利用界面聚合技术制备了以不同单体为囊芯的新型感光材料光热敏微胶囊.借助于傅里叶红外光谱及原子力显微技术对不同单体的双键交联固化及固化产物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利用热显影打印技术检测了光热敏微胶囊显影密度随曝光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单体的双键交联固化速度主要与单体官能度有关,并且单体固化产物的表面形貌与单体的双键...  相似文献   

7.
8.
采用界面聚合技术制备了新型光信息记录材料光热敏微胶囊.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及热显影技术对光热敏微胶囊的感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傅里叶红外光谱中根据C=C键在1634cm~(-1)处振动吸收峰强度的变化,研究了囊内预聚物TMPTA单体在光引发剂184作用下随曝光时间改变的光固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预聚物TMPTA聚合时,C=C键在1634cm~(-1)处振动吸收峰随曝光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小,即预聚物的固化程度随曝光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利用热显影技术研究了光热敏微胶囊影密度随曝光时间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随曝光时间的延长显影密度逐渐降低,说明囊内预聚物固化程度的增大加强了对染料前体的包裹作用,从而降低了显影剂与染料前体的结合机会.  相似文献   

9.
以聚氨酯丙烯酸酯RJ423、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光引发剂1173为芯材,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HDI三聚体)和聚乙二醇(PEG2000)为单体合成聚氨酯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光引发聚氨酯自修复微胶囊。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激光粒度分析仪以及万能拉伸试验机分别对微胶囊的结构形貌、热稳定性、粒径分布及涂层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芯壁比1∶1.5,乳化剂浓度1%,均化速度8000r/min,制备的微胶囊为规则的球形,且表面形貌规整,产率和包覆率分别达到52.14%、48.36%。且微胶囊均匀地分在在乳胶膜中并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并且在微胶囊含量为4%时乳胶膜的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提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以正十八烷为囊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壁的相变材料微胶囊,并通过密度法对微胶囊样品进行了提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纯化前后胶囊分析发现,微胶囊形貌明显变好,热效率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微胶囊自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修复材料的概念受自然界生物可以自动修复受损部位的启发而产生,在工程应用中受到广泛重视。研究了自修复体系,概述了常见的微胶囊制备工艺,并对自修复复合材料的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刘源岗  白燕  王士斌 《功能材料》2013,44(12):1804-1807
为了研究新型膜材聚鸟氨酸对微囊化细胞功能的影响,制备了包埋有BRL细胞的聚鸟氨酸-海藻酸盐微胶囊并考察了微囊化肝细胞的生物学活性以及细胞功能。结果表明,载BRL细胞的PLO微胶囊形态完整,表面光滑,细胞在PLO微胶囊内的三维立体环境中能够维持活性,且具有维持分泌尿素和蛋白质的功能,从而为该新型膜材在细胞微囊化的应用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聚电解质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包埋释放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压静电法制备的壳聚糖微球为模板,与海藻酸钠层层自组装制备多层聚电解质膜,再以乙酸溶出壳聚糖微球制备出微胶囊.调节乙酸的浓度及溶出时间以控制核内壳聚糖的残留量,从而诱导负电性荧光素钠的沉积.微胶囊内部荧光素钠的浓度随着包埋时间的增加而呈线性地提高,当荧光素钠溶液的浓度为2 mg/l时其最终包埋的浓度达到10.2 mg/l.这种聚电解质微囊对于小分子负电荷荧光素钠的释放行为主要受其囊壁和内部模板结构的影响,盐离子浓度对荧光素钠释放行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液芯CMC-ALG微胶囊的制备、扩散性能及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液芯羧甲基纤维素钠一海藻酸钙(CMC-ALG)微胶囊,考察了葡萄糖、谷氨酸、酪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乳糖及乳酸等七种底物从溶液向微胶囊内的扩散性质并计算了扩散系数.比较了微胶囊固定化的枯草杆菌与游离培养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底物在微胶囊中的混合扩散系数约为在纯水中的92%,在微胶囊囊膜中的扩散系数约为在纯水中的70%.固定化枯草杆菌与游离的相比较,没有明显的生长受阻现象,表现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固定化培养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以高压静电法制备的壳聚糖微球为模板, 与海藻酸钠层层自组装制备多层聚电解质膜, 再以乙酸溶出壳聚糖微球制备出微胶囊. 调节乙酸的浓度及溶出时间以控制核内壳聚糖的残留量, 从而诱导负电性荧光素钠的沉积. 微胶囊内部荧光素钠的浓度随着包埋时间的增加而呈线性地提高, 当荧光素钠溶液的浓度为2 mg/l时其最终包埋的浓度达到10.2 mg/l. 这种聚电解质微囊对于小分子负电荷荧光素钠的释放行为主要受其囊壁和内部模板结构的影响, 盐离子浓度对荧光素钠释放行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直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石蜡为内相的脲醛树脂微胶囊,考察了芯壁比和间苯二酚对石蜡微胶囊相变潜热和平均粒径的影响,制备了基于相变机理的隔热腻子,并表征了其隔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芯壁比的增加,微胶囊相变潜热增大,达到最大值后降低,而粒径一直增大。间苯二酚的作用是加速囊壁固化,其加入时间需在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用量应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石蜡微胶囊能用于制备不饱和聚酯隔热腻子,制出的腻子符合Z0721原子灰标准Q/CYQ310-2006。石蜡微胶囊在腻子中起到了隔热作用,微胶囊含量的降低将会大大降低涂膜的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17.
微胶囊对微胶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增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脲醛(Urea-formaldehyde)树脂-环氧树脂微胶囊(E-51)和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 (Melamine-urea-formaldehyde)-环氧树脂微胶囊(E-51)制备微胶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样品。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 并对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进行了观察, 研究了微胶囊对微胶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微胶囊用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有所降低; 微胶囊质量分数小于2%时, 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弯曲应变有所提高; 大于2%时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弯曲应变下降。微胶囊对环氧树脂有增韧效果, 微胶囊表面越粗糙, 粒径越小, 增韧效果越明显。在裂纹扩展区, 大部分微胶囊破裂, 裂纹终止区, 大部分微胶囊剥离。   相似文献   

18.
孟锐  李晓刚  刘双清  朱锐  柏连阳  蒋金芝 《功能材料》2012,43(22):3143-3147
采用阴离子配位聚合法,以高聚物负载型双金属氰化物复合体(DMC)作为催化剂,合成了二氧化碳、环氧丙烷二元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PPC)。并以聚乙烯醇PVA-1788为水相稳定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毒死蜱微胶囊。采用土壤悬浊拟环境培养实验法评价了PPC的降解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W-XRD)、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表征农药微胶囊的性能。结果表明,PPC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所得的PPC-毒死蜱微胶囊球形规整,表面光滑。95%的微胶囊粒径在3~10μm范围内,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达到16.75%和89.34%。微胶囊释药性能研究表明,PPC-毒死蜱微胶囊具有明显的缓释效应,其释放可分为前期快速释放和中后期稳定释放2个阶段。释放27d,PPC微胶囊累积释药量达86.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