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二硫化碳为酯化剂,制备了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研究了氢氧化钠用量、二硫化碳用量、硫酸镁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硫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最佳制备条件为:二硫化碳用量31.5%,NaOH用量20%,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35℃,硫酸镁用量20%,在此条件下,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硫含量为6.34%。  相似文献   

2.
以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二硫化碳为酯化剂,制备不溶性交联淀粉黄原酸酯。结果表明交联淀粉的最佳操作工艺条件为:玉米淀粉20 g、0.2 g/m L Na OH溶液5.0 m L、环氧氯丙烷4.0 m 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5 h。交联淀粉黄原酸酯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交联淀粉10 g,0.2 g/m L的Na OH溶液20 m L,5 m L CS2,温度50℃,反应时间1.0 h。交联淀粉黄原酸酯净化生活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在10 m L生活废水中,投加0.7 g淀粉黄原酸酯时,废水吸光度达到最小;当其他条件一定时,生活废水p H约为7、反应时间为40 min时,吸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
以天然淀粉为原料,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交联淀粉,在此基础上,以GTA为醚化剂、二硫化碳为酯化剂,制备了阳离子交联淀粉黄原酸酯。实验结果表明:交联淀粉的操作工艺条件影响因素顺序为:氢氧化钠用量环氧氯丙烷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阳离子交联淀粉黄原酸酯的操作工艺条件影响因素顺序为:二硫化碳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氢氧化钠用量,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加入量20 m L,反应温度40℃,二硫化碳加入量5 m L,反应时间2h。含6.0μg/m L Cr6+的模拟废水经阳离子交联淀粉黄原酸酯处理后,其最小吸光度为0.1892,此时Cr6+最大清除率可达62%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天然淀粉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交联淀粉,以制备得到的交联淀粉为原料、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采用微波辅助半干法制备交联醚化淀粉,在此基础上,以交联醚化淀粉为原料,二硫化碳为酯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阳离子交联淀粉黄原酸酯。实验结果表明,制备阳离子交联淀粉黄原酸酯的最佳工艺参数为:Na OH的加入量为24 m L,二硫化碳用量7 m 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2.5 h。  相似文献   

5.
不溶性氧化淀粉黄原酸酯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二硫化碳为酯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制备了不溶性氧化淀粉黄原酸酯(IOSX)。研究了pH、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IOSX羧基含量和硫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酯化反应条件为:二硫化碳用量31.5%,氢氧化钠用量20%,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35℃;单因素试验得出氧化反应条件为:pH 9,氧化剂用量14%,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35℃。在较佳反应条件下,IOSX羧基含量为0.345%,硫含量为6.34%。  相似文献   

6.
淀粉黄原酸酯的合成及捕集重金属离子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荆制备交联淀粉,然后与CS2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黄原酸化反应制备改性淀粉黄原酸酯捕集荆,考察环氧氯丙烷用量、氢氧化钾用量、CS2浓度及反应温度、时间等诸因素对反应过程及产物捕集Cu2+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合成捕集荆的最佳工艺务件为:环氧氯丙烷的用量为1.6 ml,KOH的用量为1.6 g.CS2用量11 ml,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1.5 h.产物的舍硫量可达9.02%,Cu2+去除率可达96.95%.  相似文献   

7.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活化60 min木薯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交联淀粉;探讨机械活化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交联剂用量、体系pH值对木薯淀粉交联反应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条件。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木薯淀粉交联反应有显著强化作用;最优制备条件为:反应时间80 min、反应温度35℃、pH=10、环氧氯丙烷用量0.10 ml;在此条件下,制得交联淀粉沉降积为0.226 ml。  相似文献   

8.
甘蔗渣制备废水处理剂纤维素黄原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蔗渣纤维素经过碱化后,与二硫化碳反应,得蔗渣纤维素黄原酸酯。研究了生产蔗渣纤维素黄原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着重探讨了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钠浓度、二硫化碳用量、反应时间等对纤维素黄原酸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琛 《西部皮革》2013,(2):38-41
院以废弃木屑为原料,以二硫化碳为黄原酸化剂制备木屑黄原酸酯,经硫酸镁稳定化处理后用于含Cr6+废水的处理。考察了二硫化碳用量、氢氧化钠浓度、黄原酸化时间对含Cr6+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木屑5g,氢氧化钠浓度20%,二硫化碳用量1.5mL,硫酸镁用量1g,黄原酸化反应45min时合成的木屑黄原酸酯对六价铬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处理浓度为50mg/L的含Cr6+废水50min去除率即达到99.8%。  相似文献   

10.
交联羧甲基木薯淀粉吸附Ca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氯乙酸作羧甲基化试剂,合成交联羧甲基木薯淀粉。研究其降低水中的Ca2+含量的效果。结果显示,Ca2+ 吸附量与交联羧甲基木薯淀粉的取代度、淀粉用量、Ca2+ 起始浓度、反应时间、温度及pH 值有关;交联羧甲基木薯淀粉可降低水中Ca2+ 含量。  相似文献   

11.
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辛烯基琥珀酸酐作酯化剂,采用湿法工艺合成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探讨了淀粉乳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和沉降积对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确定制备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乳浓度35%,酯化pH 8.0,酯化温度35℃,酯化时间3 h.交联淀粉的沉降积对酯化取代度影响较小,在生产中可根据最终产品的用途选用合适沉降积的交联淀粉进行酯化复合变性.复合变性淀粉符合食品行业标准,可以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观察显示淀粉中受侵蚀颗粒增多,颗粒表面的小凹痕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袁学会  易美华  潘颉 《食品科学》2009,30(18):217-221
为了优化包埋粉末油脂的木薯微孔淀粉工艺、提高吸附性能,利用糖化酶和α- 淀粉酶对木薯淀粉进行处理,先通过六组单因素试验确定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 值、底物浓度、酶浓度以及糖化酶和α- 淀粉酶配比最佳范围,再通过L18(37)正交试验,研究这些因素对木薯微孔淀粉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7h、温度60℃、pH6.0、底物浓度40%、酶浓度2.5%、糖化酶和α- 淀粉酶配比为1:4(m/m)时制备的木薯微孔淀粉的吸附性能最佳,木薯微孔淀粉对油脂的吸附性与原淀粉相比,从11.5% 提高到52%,提高了4.52 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交联淀粉的生产效率,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机械活化辅助干法制备了交联木薯淀粉。以沉降积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三偏磷酸钠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球磨介质堆体积、转速对交联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对交联木薯淀粉的理化特性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干法制备交联木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三偏磷酸钠用量4%,氢氧化钠用量2.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60 min,转速380 r·min-1,球磨介质堆体积500 mL,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交联木薯淀粉沉降积为1.52 mL;FTIR、XRD、SEM进一步证实木薯淀粉发生了交联反应。随着木薯淀粉交联度的增大,木薯交联淀粉较原淀粉透光率、膨胀度、溶解度下降,凝沉性增强,更适应食品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制得交联化淀粉,再以硫酸亚铁-过氧化氢为引发剂,以丙烯腈为接枝单体,通过接枝反应合成了接枝产物.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4 ml环氧氯丙烷交联18 h,引发剂硫酸亚铁-过氧化氢的用量为10 ml,丙烯腈的量为30 ml,在最佳条件下,接枝效率可达84.4%.  相似文献   

15.
A synergetically acting new flocculant on the basis of starch‐graft‐poly(acrylamide)‐co‐sodium xanthate (CSAX) was synthesized by grafting copolymerization of crosslinked corn starch, acrylamide (AM), and sodium xanthate, using epichlorohydrin (EPI) as cross‐linking agent and ceric ammonium nitrate (CAN) as polymerization initiator in aqueous solution. The effects of some factors, such as crosslinker, initiator, AM, NaOH, on the %Tr (turbidity removal rate), %Trd (turbidity removal rate of a water sample which has both turbidity and heavy metal ions %Hr (heavy metal ion removal rate) and %Hrd (heavy metal ions removal rate of water which has both heavy metal ions and turbidity), are investigated. As proven by FT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CSAX can b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and can remove both turbidity‐causing substances and heavy metal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nder optimum synthesis conditions CSAX exhib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 i.e. %Tr = 98%, %Trd = 98.4%, %Hrd = 99% and %Hr = 91.6%,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6.
机械活化木薯淀粉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活化60min的木薯淀粉为原料,CuSO4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干法制备氧化淀粉,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由活化60min的木薯淀粉干法制备氧化淀粉进行工艺优化,并与原木薯淀粉制备氧化淀粉的工艺条件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活化60min的木薯淀粉制备氧化淀粉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20min、pH值5、反应温度50℃、硫酸铜在淀粉中的质量分数0.03%、双氧水与淀粉的摩尔比0.527、体系水的含量27.37%。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氧化淀粉羧基含量为0.89%,明显比最优条件下由原木薯淀粉制得的氧化淀粉羧基含量高。  相似文献   

17.
硬脂酸木薯微晶淀粉酯性质研究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晶化和干法酯化制备硬脂酸木薯微晶淀粉酯,研究不同低取代度硬脂酸木薯微晶淀粉酯理化性质,并应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淀粉经复合改性后,糊粘度明显降低,凝沉性变小,透明度增加,淀粉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得到较大改善;硬脂酸木薯微晶淀粉酯在3,000~3,700cm-1处羟基伸缩振动吸收峰强度减弱,酯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分子结构无定型区。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叔胺型阳离子分散松香胶的制备及其应用;重点探讨了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阳离子淀粉(CS)、Al2(SO4)3作为留着剂对阳离子分散松香胶施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PAE比CS有更好的施胶效果,同时,还探讨了施胶温度、碳酸钙填料用量、施胶顺序等因素对施胶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