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平谷区从1999年开始网络信息化建设,为整个区架设骨干网。到2002年,平谷区实现了村村通光缆,户户能上网,成为北京有名的网络信息化建设模范区。另外,在原有有线网的基础上,平谷区开始在一些村镇部署无线网,作为有线网的一个扩展,全区将建成70个点的无线基站,覆盖全区200多个村。利用网络,不仅可以实现村财务公开,而且农民还可以了解外部信息、农业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通过网络销售农副产品。为了加快全区信息化的进程,平谷区信息中心组织22个乡镇信息员下乡,并由信息员指导和培训乡镇和村民如何使用互联网,推进乡镇和农村的信息化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目前全区的网络建设,已形成区、镇、村三级结构,地面有线网和无线网相结合的网络环境。全区个人上网的用户已达到6000多户。  相似文献   

2.
“桃园村去年在网上实现的桃子销售协议达1300吨。”北京市平谷区政府信息中心主任吴玉林,3月5日在由中国计算机协会主办,银河网络教育中心承办的“2003年国际IT认证培训精英论坛”上,向与会者介绍了有名的京郊网络村——桃园村,以及信息化带给农村的巨大变化。平谷区作为数字北京的示范区,目前为止已初步完成了基于有线电视网的宽带城域网,网络覆盖了全区17个乡镇和67个委办局,占单位总数62.2%,275个行政村有183个村配备了计算机,占行政村总数的66.5%,有138个村基于有线电视网的光缆已到村,其中5个村与区信息平台实现了宽带数据传输。办公自动化系统被广泛应用。全区有94个委办局(公司)和乡镇安装了  相似文献   

3.
说起“数字乡镇”,平谷区信息中心主任吴玉林坦率地承认,平谷区下辖的各乡镇中进行镇一级全面信息化建设的还没有,“乡镇的经济条件有限,农村地区也太广泛,想全面实施信息化建设在财力、物力上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在平谷区更多是开展特色村落的试点。我们会下大力气支持这些农村的试点项目,让农民感受到信息化的实效。”相对于政务建设来说,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困难更多一些,吴玉林表示,平谷区选取了一些特色村落作为突破点。早在2001年,平谷区就建立了京郊第一家网络村——桃园村,村里电脑全部实现宽带联网,并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桃园村网站,村民…  相似文献   

4.
《办公自动化》2005,(3):8-9
2003年,平谷区信息中心提出了在平谷区建设电子政务办公平台的构想,对全区的信息化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开发,终于建设完成。  相似文献   

5.
《首都信息化》2003,(12):9-10
平谷区信息化建设始于1998年,始终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全区统一规划,统一出口,分步推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已建成了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宽带城域网”,电子政务网、农村科技信息网、企业信息网、社区信息服务网和教育信息网五大网络系统已初俱规模。2002年1月份,平谷区被市科委确定为北京市信息化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平谷区自1999年开始进行网络信息化建设,到2002年,平谷区实现了村村通光缆,户户能上网。然而,互联网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村民们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时,也存在着许多因为不当上网行为所带来的网络威胁。  相似文献   

7.
本报讯1月10日获悉,宁夏省平罗县在政府网站上加大了农业信息服务版块的建设,目前已发布各类农产品供求信息30余条,得到信息反馈260余次,网站的访问量已经达到了15000多次。去年11月开始,平罗县政府信息网围绕农业信息化应用,建设农业产品信息库和综合信息数据库,形成县有信息中心,乡镇部门有信息站,村(企业、协会)有信息点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同时,在全县培训了1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各乡镇建立了信息站,配备了信息员和审计员,方便各乡镇随时在网络上进行信息发布、公文流转。宁夏平罗县加强农业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8.
“我们将继续加强农村信息化队伍建设,并对我县镇村信息员进行系统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充分利用镇村信息员在收集农业、农产品信息方面的优势,积极引导镇村信息员向信息经纪人转变,逐步建立起一套长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来实现大足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信息化的建设,普遍认为是从1994年及1995年就开始的。而高校的校园网建设在整个教育体系的网络建设中走在最前面,经过14年的时间,高校网络建设大致都需要经过基础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集成三个阶段。最开始校园网的建设主要以网络基础  相似文献   

10.
《首都信息化》2004,(9):8-8
平谷区信息中心为提高信息化在全区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经多方努力,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数据广播中心合作建成全国首家卫星网与地面网结合的“中国广播教育信息服务网”(http://edu.bjpg.gov.cn/)。该网站在平谷区内的互联网发布平台上给全区学校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经验交流的新天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辅助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11.
8月6日,从房山区信息中心获悉,该区投资60万元建设的包括8个边远山区乡镇的宽带网络已于8月5日竣工。该网络的建成也标志着房山区乡镇信息化网络建设工程的全面完成。同时,由于此次工程主要集中在网络的硬件架设方面,房山区还将在接下来的两年内进行网络应用方面的建设。由于受地理、历史等多方面条件制约,房山区的几个山区乡镇在经  相似文献   

12.
我们学校从1999年开始建设覆盖整个校区的信息化网络,该网络是一个向上连接辽宁省教育信息网,内部连接辽宁省教委局域网,向下覆盖全区所有教学单位校园网的大型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3.
自2005年3月,平谷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正式上线以来,截至目前,全区118家单位计算机国产正版Linux系统及办公套件已经全部安装完毕,标志着平谷区开始全面实现办公软件正版国产化。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建设的覆盖面不仅包括城市,还要包括广阔的农村乡镇地区,以“数字北京”为例,城八区以及郊区经济发达城镇的信息化发展固然重要,各个农村乡镇信息化建设也必不可少。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镇从2002起被列为全市“数字乡镇”建设的试点单位,到2004年后沙峪镇的信息化已经俱备了一定的规模,3月19日,顺义区信息中心的王永宝主任告诉记者,在“数字乡镇”的建设中,提升管理者和应用者的认识水平、操作水平是关键内容。建设中“软硬”兼顾网络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后沙峪镇筹资680万元,完成了小城镇城域网的建设,为各村委会、镇办企业、…  相似文献   

15.
“患者到乡镇卫生院看病,可以查阅到自己的电子医疗健康档案,能了解每一次就医的诊治信息,拿到准确、完整的费用明细清单。”这是农村数字化医院建设者对其实现目标的描述。目前,重庆市万州区龙沙中心卫生院借助“千家农村医院数字化扶持工程”项目支持,开始打造农村数字化医院,启动了让辖区内10万百姓也能享受到全新医疗服务的建设,使全区在农村医疗信息化方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培育和创新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演进,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全国各省(区市)、97%的地市,80%以上的县农业部门设置了信息管理与服务机构,50%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已有了10多万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全国有7万多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万个农村合作组织、近100万经营大户以及200多万农村经纪人能够定期得到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7.
辽宁电力的信息化建设从1997年5月份开始,成立了东北电力集团公司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决定3年投资4000万元进行信息化建设。 1998年2月,我们开始了东北电力信息网广域网工程,到同年11月已形成以东北电力集团公司信息主干网络为核心,连接国家电力公司、吉林、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及直属15个电业局,14座火电厂,6座水电厂和6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在2000年4月开始组建辽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概括为“一个到位”、“两个完成”、“四个推进”;信息化机构迅速到位;完成《辽宁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十五”规划》编制;完成“数字国土”工程方案的制定;推进全省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推进国土资源网络建设,推进国土资源办公自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在江西、浙江、湖北、安徽等省进行了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初步推出了一些涉农实用信息和应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欢迎和好评。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今年7月份,中国电信在江西召开了“信息化新农村建设暨千乡万村”示范工程,打造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以重点乡村信息示范建设为切入点,力争一年建成千个乡镇信息示范站、万个发达村级信息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农村信息化建设。按照“政府牵头,市场运作,各方配合,共同推进”的原则,中国电信将在“千乡万村”工程中围绕农村信息服务需求,构…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全区各单位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办公协同,同时又适应本地有限财政资金的约束,2005年,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信息办、北京市软件促进与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平谷区开始实施“以电子政务办公平台促进国产基础软件应用”的战略,为国产软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试验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