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致使城区人口密度迅速上升,公园绿地资源供需失调、绿地配置不公平的情况日益突出。在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供需耦合协调理论,从“空间公平-社会公平-社会正义”3个维度构建高密度城市公园绿地供需空间匹配关系和协调发展程度的研究框架,并以深圳市龙华区为例,以社区为研究尺度,探究弱势群体的绿地资源配置差异。结果表明:1)从供需耦合协调视角能够更为精准地对城市公园绿地配置的公平性进行测度,并研究其空间分异特征;2)龙华区中部的公园绿地供给滞后,大部分区域处于供需失调状态;3)群体间绿地资源分配差异明显,老年群体和儿童群体的绿地供给滞后情况在南部较为严重。研究结果可为高密度城市绿地的规划提供精细化评价的参考,有助于实现城市绿地空间的社会效益均衡及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波  王柳川  胡芳冰  张引 《园林》2023,(10):22-30
社区共管是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协调的关键性制度,但其参与程度/类型对社区保护态度的影响缺乏定量实证分析。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园区)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结构方程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社区共管模式下农户参与程度/类型对其满意度和保护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社区共管参与程度正向影响农户的满意度和保护意愿;(2)指导式和咨询式社区共管正向影响社区满意度和保护意愿,而协议式和合作式没有影响。这表明在自上而下的国家公园体制下,提升社区共管的参与程度是有效的;但农户也许更关心生计、福利和资讯,而非保护管理权利。另外,发现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满意度和保护意愿,而家庭规模仅对保护意愿有直接作用。基于此,向大熊猫国家公园提出拓宽沟通渠道、加强能力建设、完善补偿机制等建议。研究拓展了社会交换理论的应用范畴,揭示了社区参与类型对保护态度的作用机制,为国家公园社区共管的精细化实践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宅基地及其地上住房缺乏明确有效的资产化途径是导致我国偏远农村宅基地空置浪费和城市近郊隐形市场活跃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从农户意愿角度出发,采用改进的分层定比抽样方法对北京市38个乡镇范围内的总计190个行政村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农户宅基地资产化数据,揭示宅基地资产化基础、程度、方式和水平的空间分异,并分析其差异的原因,为探索合理的宅基地资产化模式、制定差异化的宅基地改革政策提供支撑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农户宅基地资产化意愿整体较高,资产化程度在空间上呈现出中心-外围递减的规律;集中上楼、出租和原址翻新是农户较为期望的宅基地资产化方式,不同的农户宅基地资产化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规律;以农户期望的出租价值衡量的宅基地资产化价值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随中心向外递减且衰减的程度先快后慢;宅基地资产化的空间分异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综合表现,区位条件是宅基地资产化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农户自身非农化特征和家庭资源禀赋也是导致宅基地资产化空间分异的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4.
徐苗  张莉媛 《风景园林》2022,29(5):89-95
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作为高密度城市促进社区健康环境的重要抓手在全国广泛实施,其空间分配的公平性是当下的焦点议题。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结合建成质量评价与相关性分析,将空间特征与社会经济等要素引入社区户外康体空间的健康公平性研究,初步评价与分析了利用边角地营建的社区体育公园在空间可达、场地共享及配置标准3类关键空间要素上的健康公平性表征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社区体育公园的综合建成质量与配置标准指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与居民经济水平相联系的异化趋势;2)空间可达与场地共享指标没有表征出显著的空间分异,但需要注意街道网络、社区环境等空间要素对场地康体服务能力与健康公平性的适应与制约。以此为基础在资源分配、健康设计、精细治理等方面对存量更新阶段的社区体育公园及类似康体空间的营建与优化提出建议,为人本导向下的社区户外康体空间规划等领域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邻里空间感知与绿地活动水平存在关联,揭示邻里空间感知对开放社区和封闭社区老年人群绿地活动水平的影响,可为社区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老年人群健康的日常空间行为规划提供理论参考。研究通过对重庆南岸区典型社区老年人群的调查发现:绿化面积、绿化品质、卫生状况与公共设施评价负向影响绿地活动时间,友好性与卫生状况正向影响绿地活动强度;封闭社区的空间感知评价高于开放社区,但绿地活动水平却较低;开放社区卫生状况与公共设施评价负向影绿地活动时间。结果表明:邻里绿化质量、公共设施和卫生状况可能通过强化感知不活跃度引起老年人群主观回避体力活动行为;社区居住条件与开放性特征决定邻里社会环境变量和物理环境变量的质量,并导致开放社区和封闭社区老年人群绿地活动水平的差异现象;邻里友好性可能作为老年人群绿地活动行为响应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6.
牛爽  汤晓敏 《中国园林》2021,37(10):100
城市的高密度化发展导致公园绿地资源紧张、人口 分布不均等问题,公园绿地配置的不公平性日益突出。在供需 视角的基础上,将连接因素引入公园绿地配置公平性测度中, 从地域均等与空间公平2个维度构建公园绿地配置公平性测度 框架。同时,将POI大数据与传统年鉴统计数据相结合进行人 口测算,提升了测度量化的精准性。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定 量测度步行、跑步和骑行3种慢行交通方式下公园绿地配置的 公平性。研究发现:黄浦区公园绿地配置公平性存在空间异化 特征,高密度城区公园绿地配置公平性由供给因子、需求因子 与连接因子共同决定。为实现高密度城市公园绿地的公平、高 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王海若 《安徽建筑》2010,(2):28-28,46
文章阐述了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分析了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以及居住分异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通过规划多中心城市结构,合理配置居住区用地资源;推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政策;完善社区保障体制,提倡多样交往空间等措施合理引导居住空间分异,促进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韩冰冰  冷红 《风景园林》2022,29(1):115-121
在寒地恶劣气候条件下营造舒适的城市社区绿色空间,对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寒地典型城市长春市为例,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和街景图像等方法识别社区绿色空间和测度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揭示绿色空间中不同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及路径,研究解决了老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内涵界定、寒地社区绿色空间质量与幸福感的关系测度等重要问题。研究发现:1)绿色视觉暴露对老人自评健康和情绪情感影响最大;2)最近公园距离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最大;3)环境维护对情绪情感影响不显著。因此在规划寒地社区绿色空间时应以资源分配合理、服务公平为原则,增加休闲和商业设施数量以提高公园绿地吸引力,增设半开敞取暖活动设施以延长老年人绿地停留时长。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下的社区体系规划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人本主义城市空间发展观及价值取向分析为基础,提出冲破现代主义城市功能分区藩篱、关注社会公平下,空间公正为方向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指出其理念核心为人本生活场所体系及城市社区体系公正结构的建构与重构,并进一步推演出城市社区体系规划的基本原理为:1)城市社会(居住)阶层化构成原理(城市公正规划);2)城市社区体系分异可获性原理(区域响应规划);3)社区空间质量构成原理(空间共享规划);4)文化生态景观情境认知原理(区位文化尊严规划)。  相似文献   

10.
城市住区空间分异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城市住区空间分异的动力因素,阐述了城市住区空间分异现象,探讨了当代中国城市住区空间分异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需要通过加强居住区的规划管理,房地产的引导、控制,社区的建设服务等措施,对住区的空间分异加以引导,从而保证我国城市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入口社区位于国家公园入口附近,其形成与发展均早于国家公园,伴随国家公园发展而成长,旅游服务是入口社区共同特征。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景观风貌的融合性,精明控制增长,促进产业多元化,维护本地经济持续发展等是国际上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理论上国家公园入口社区是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化的重要依托,是生态产品产业化生产与服务基地,在国家公园与区域协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这些理论付诸实践必须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包括土地政策、资金政策、生态保护与管理政策、社区就业与住房政策、公共服务均衡化政策等。其中土地政策最为关键,在国土空间规划三线划定与控制下农业用地、公益林用地都有最严格的保护要求,入口社区发展空间非常有限,难以承载入口社区可以承担的功能,限制了入口社区发展,制约了保护与发展矛盾的消解。  相似文献   

12.
面向问题的社区规划是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规划的经典范式。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基本是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为基础的整合。研究发现,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存在时空尺度差异,而社区规划中缺乏针对性的对策以协调周边社区发展和社区均衡发展。基于此,建构了基于时空尺度差异性分析的社区规划优化框架。规划优化框架通过对社区问题的时空尺度差异性分析遴选出影响社区问题形成的关键影响指标,进而提出基于指标调控的空间与机制相嵌套的优化对策,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对框架进行细化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城市正处于高质量转型发展阶段,其社区公园布局评价及优化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基于可达性分析等方法解析了广东省广州市城市中心城区社区公园布局的公平性情况,发现该市中心城区大多数生活圈内社区公园空间布局的机会公平评价处于较低水平,高公平水平的生活圈在空间上具有沿珠江聚集分布的特征,且社区公园空间布局不公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人民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基于人本视角,以 人的活动体验为切入点,综合考虑空间使用情况与网络信息流 的作用,从多样性、聚集性、稳定性和关注度4个维度构建滨 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探索基于使用者拥挤感知评价测定 “空间活力阈值区间”的方法。将网络大数据与实地调研数据 相结合,定量测度上海黄浦江核心段滨江公共空间的活力,分 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总结场地设施、城市腹地、管理宣传3个 方面的空间活力影响因素,并基于活力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提 出疏导与提升、分区段与分阶段建设管理等活力调控策略,以 期为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估与调控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实现城市绿地合理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科学认知其空间分异特征及形成机理,难点在于识别影响其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以进行针对性调控。文章选取京津冀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32个建制市为样本单元,综合应用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1996—2016年市域建成区绿地率时空分异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研究表明:①时序变化上,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且高于全国水平,内部差异逐步缩小但长期存在。②空间分异上,整体水平"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增长速率及幅度"由北向南"逐步提高。③影响因素探测上,社会经济政策类因子的影响力较自然地理环境类因子更显著,其中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力最强。双因子交互作用力普遍高于单因子,人口密度在交互过程中提供持续驱动力。通过研究,以期为科学制定京津冀城市绿地建设政策、实现绿地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亦对其他城市群绿地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昊昱  姚之浩 《规划师》2023,(5):137-142
社区更新在保障社区公共安全、稳定社区就业、缓和居住空间分异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文章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美社区更新的社会化转型趋势,发现其社区更新呈现出反贫困反犯罪、提供社会住房、促进阶层混合和振兴社区经济等4种社会修复导向;借鉴英美的城市更新经验,对我国的社区更新提出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制定更新规划、针对社区现存的问题引导更新规划的编制和资源投放、完善社区更新的“政策工具箱”、对社区和居民赋权赋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2,(1):107-109
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山东省两次实地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农户经营规模、政策感知等因素对农户节水技术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规模是农户采用节水技术的主要动因,政府应加快农地流转,促进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同时,鼓励规模农户为小农户提供灌溉等服务;农业水价政策感知对农户节水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水价改革的宣传,保障农业水价改革相关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18.
居住空间分异初探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叶迎君 《规划师》2001,17(3):94-97
阐述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分析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和我国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居住区的规划管理、房地产的引导控制、社区的建设服务等措施,对居住空间分异加以引导,从而保证我国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邱文  贺利平  钟乐  王姗 《风景园林》2023,30(4):78-86
【目的】城市公园能显著提升城市人群的健康福祉水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其公平分配是城市尺度下环境正义领域研究的关键议题之一。【方法】以南昌市中心城区为例,从路网、公园吸引力、出行概率、出行模式4个维度优化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计算各居民点的公园可达性,引入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公平性指标以及双变量局部莫兰指数对可达性水平的空间分异情况进行测度。【结果】结果表明:1)南昌市各区域间公园可达性水平分异显著,新区和旧城中心区公园可达性差异较大;2)公园可达性空间布局总体处于失衡状态,公园资源与人口密度失配;3)提升公园服务能力和降低居民出行成本均可以提升公平性,但通过降低居民出行成本获得的提升比较有限。【结论】通过提出公园可达性优化方案并进行绩效评估,可为优化公园空间配置、保障环境正义等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社区协调发展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的重点与难 点。意大利国家公园社区历史悠久,在社区发展方面积累了一 定的实践经验。从人文与自然共同的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在 概述意大利不同生态区内国家公园社区分布、整体发展概况和 发展策略的基础上,选取3个具有整体生态系统代表性的国家公 园社区,从空间和功能、产业发展两方面分析了其差异化的发 展特征;从土地管控、产业引导和项目制定2个维度探析了社区 发展的针对性策略;并从价值认知、规划内容、具体政策三方 面分析中国国家公园社区的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