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学生道德生活中的"知行脱节"现象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其道德生活应该是知行统一的。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知而不愿行”、“知而不能行”、“高知低行”等“知行脱节”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既有道德学习的动机不纯、盲目的媚俗心态、残缺的心理素养等主观的因素,也有道德教育失真、道德宣传与道德传播失导、道德环境的污染等客观的原因。要实现知行统一,就必须化道德他律为道德自律、净化道德环境、加强师德建设,形成道德示范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向来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且最成熟的部分。然而,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改革井放的深入,西方文化的冲击,道德文化也出现了新的态势。作为一定政治经济关系反映的我国现实的道德,一方面表现出整体的进化、升华,促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诸如“道德冷漠症”的负面效应。因此,深入研究和矫正道德冷漠症,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道德冷漠症是非道德主义的一种表现,它反对任何道德约束,主张随心所欲,放任自流,用自由主义来对待社…  相似文献   

3.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其自身的伦理道德,其天职理应以发展人、解放人、提升人为终极目的。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教育在许多情况下做了一些违背教育道德的事情,出现一些非道德和不道德的教育现象。确立教育的道德标准,落实教育的道德性,是教育的本真归宿。  相似文献   

4.
道德学习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基本方式。在现代社会,当学习不仅成为人的基本需要,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道德学习应由学术研究的边缘地带渐进中心位置。价值和事实的差异决定了道德和科学在把握方式上的不同。道德学习是把握价值之学;道德学习以情感学习为重点;道德学习以知行统合为走向;道德学习是对关系处理的学习,因而要在关系中展开,从人与人的交往开始。  相似文献   

5.
道德情感作为一个特殊的心理系统。是分层次而存在的。个体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必将在情感层面上实现从道德情绪、道德心境、道德感情到道德情操的升华。在这种升华中,道德情感又表现出层次性、动态性、两极性等特点。道德情感的升华又离不开主体的道德实践以及实践中对价值矛盾的心理体验,并与一定的年龄、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宋代司马光在其名著《资治通鉴》中将人分为四种:“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德才兼备是“圣人”,德才兼亡是“愚人”,德胜于才是“君子”,才胜于德是“小人”。他认为“圣人”和“君子”可用,而“与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因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并且总结了一条重要的历史教训:“自古者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致于颠覆者多矣”。司马光的德才观虽然有失偏颇,但给今人不无启发之处。本文就是在这种思维的诱发下,对跨世纪人才培养所进行的道德审度与期于。一、世纪之…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道德牵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本质是在时空的自由选择中实现自主自取。课余生活在价值上呈现“失落”、“失色”、“失足”与“得兴”、“得益”、“得志”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属性。控制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负面影响,张扬其正面功能,从道德上牵引大学生按照“尊己重道、安身立命”的原则,以及“维公护他、清风净气”、“正身尽责、砺志成材”的要求去主宰自己的课余生活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疏忽的德育主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的“道德责任”职能一方面来自大学内部的责任诉求,另一方面来自大学外部的共同愿景。相对于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职能来说,这是大学的第四职能。它包括大学自身的“社会良心”的定位和对社会的道德教化。大学“道德责任”的职能的主要途径就是批判。对于社会来说,大学的这种职能从来就没有缺失过,它一直是健全社会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道德内化的心理过程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内化,是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关键之所在。个体能否实现道德内化,不仅依赖于客观的社会道德环境,而且与个体自身的主观条件、心理状况有关。本文着重于从个体主观的角度,考察实现道德内化的主要心理过程。一、由外在到内在的“搬家”如果个体没有经过系统的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去羞耻化”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出现的一种消解羞耻感的反道德现象。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弱化,是对中国人伦理底线的毁损。它淡化“群体意识”,挑战“面子至上”。通过对中国耻感文化的探讨,我们认为,羞耻感是人之为人的底线,是追求荣誉、远离耻辱的精神力量,是抵御不良诱惑的道德堤坝,是酿造良风关俗的肥田沃土;加强耻感教育、提升人格境界、保护人格尊严、践履行已有耻是扭转“去羞耻化”倾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实用主义视域下,以道德想象而非理性为轴心的伦理学变革堪称哥白尼式革命,生活与行动取代头脑与心灵成为道德想象力培育的主要源泉。教育戏剧通过引导学生过一种虚实相间的道德生活,开展安全可控的探究性道德行动,让道德想象从内隐走向外显。教育戏剧经由道德想象融入学校德育,继而形成戏剧化德育。戏剧化德育在主体特征上表现为个体主体与主体间主体生命成长的相互促进;在场景形态上表现为感性沉浸与理性间离融入机制的相互叠加;在模式进路上表现为溪流之外与活在当下两种隐喻路径的相互助益。  相似文献   

12.
教师道德的典范性,是指教师的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可作为学习、效仿标准的性质。它分别体现在行为的模范性、活动的演示性和观念的先进性中。教师行为的模范性是教师道德典范性的主体表现。教师是社会寄予较高期望的职业工作者。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社会团体对教师的社会作用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和规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师的个性在教育劳动中所居的主导地位,认识到它是家长权威、奖惩制度、出版物及其他一切影响所不能替代的有效教育力量。由于人们普遍地把教师看成促进新一代健康成长和合理转变的最有效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把新一代的成才希望寄托在教师的劳动上,由于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宣扬和实践了某种道德的原则,因此,社会对教育文化的重要作用、对教师的职业功能所给予的合理反映,就要求教师是社会中比较有教养的人,并使成功的教师具有德高望重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赏识教育与快乐教育比较流行。表扬是其中最主要的教育手段。受此影响,许多人提倡教师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要以表扬为主。然而,表扬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养成具有消蚀作用。它主要表现在表扬对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义务感等道德情感的形成会产生消极影响。表扬忽视人天生具有的同情心,去追随儿童身上具有的潜在的利己心,可能使他们养成自私的性格。表扬不是让学生去关注他不得不做的事情的价值,而是让学生关注外在的功利,使他们忘却了自身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而且,教师经常的表扬让学生关注的是能否得到教师表扬,使他们在行动中缺少情感体验。学生没有能从自己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反而可能养成一种对他人冷漠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勤勉,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对勤勉的道德价值,中国古代思想家从立业、修身诸方面作过充分的论述。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事者,无一不是靠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修身而成功的。“勤勉”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才及未来创业是更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更加强勤逸美德的美成。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宝贵时光,勤于学习、勤于修身,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为将来投身社会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主体的知而不行是当今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症结之一。本文从“知”这一环节入手,认为当主体参与道德知识的生产,即从体悟中获得道德认识时,这种“知”对“行”最具影响力。体悟是道德知行转化的基础,它不是脱离实践的内求静悟,而是个体理性、情感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它重视亲身经验但不排斥他人经验。  相似文献   

16.
古人做事不违道德,以道德为准,所以道德得以传承。而现今的有些人遇事却不以道德标准去衡量。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其一,不知何为道德,故而遇事不知如何做;其二,心知肚明,明知故犯。第一种原因,是教育的缺失造成的。你没教他,他不知道德为何物。第二种原因,知道道德,但因为有诱惑,当利益与道德发生冲突时,利益为先了,故违背道德,是故意为之。这不可原谅。出现这两种情况怎么办呢?无非是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出发,探讨了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内涵及其要求。运用柯尔柏格道德发展的“认知-结构”方法,围绕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结构转换方面作用的核心观点,对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要构建以实践活动为主导的德育课程体系,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并对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目标要求,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心要知“节”,是很多先贤哲八对世人提出的普遍忠告。心中的“节”是什么?其实,就是人们心中的道德标准。心中的道德标准,决定着人的行为举止。自古至今,一切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面对幕夜送金的王密,杨震留下了“天知、地知、我知、你知”的千古美谈。面对无主梨树上挂满的鲜梨,在烈日下赶路的许衡留下了“梨无主,吾心有主”的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19.
心要知“节”,是很多先贤哲八对世人提出的普遍忠告。心中的“节”是什么?其实,就是人们心中的道德标准。心中的道德标准,决定着人的行为举止。自古至今,一切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面对幕夜送金的王密,杨震留下了“天知、地知、我知、你知”的千古美谈。面对无主梨树上挂满的鲜梨,在烈日下赶路的许衡留下了“梨无主,吾心有主”的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20.
人类因其智慧、知识及能动的创造性存在,逐步摆脱了对“体外自然”的顺从与依附。那种基于认识上的浅陋或无知,与情感上的感激或恐惧的原始自然宗教崇拜的遗迹已成悠远的记忆。尼采“上帝死了”的宣言与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确证,伴着近代工业革命的狂飚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