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肖  高燕 《西部皮革》2023,(9):27-29
鹤庆甸南白族童帽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装饰性强,兼具民俗审美和民俗文化,是极具特色的白族服饰之一。文章通过田野调查,对鹤庆甸南地区白族童帽的装饰题材、装饰纹样、装饰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进而挖掘了装饰特征背后蕴含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以期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创新传承。  相似文献   

2.
畲族女性凤凰装作为我国传统服饰典型代表,蕴含着畲族人们对服饰的审美情趣与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具有很高的历史与艺术文化研究价值。基于对凤凰装色彩、图案、款式设计特点与艺术文化的阐述分析,为畲族传统服饰艺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素材与灵感,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服饰。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和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长,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国的衣着服饰有其独特的魅力,女性服饰更加突出。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代表了曾经的一种时尚潮流和社会标识,是国家、民族独特文化的具体展现。通过对比分析俄罗斯的鲁巴哈、萨拉范以及专属冬季的淑巴和中国从隋朝到民国时期的女性传统服饰,从裁衣样式、衣料组成、服饰用途等方面展开分析,得出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思想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差异从根本上造就了中俄两国女性在服饰上的不同的结论,希望能对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和服装贸易带来些许帮助,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4.
鹤庆吹肝     
鹤庆是滇西北高原金沙江畔的一个小县,鹤庆坝子中有一个十分闻名的手工艺制作之乡--石寨子, 当地白族妇女佩戴的美仑美奂的首饰曾让世人叹为观止。吹肝这一鹤庆特色食品,就是勤劳聪明的白族人家创造出来的,和石寨子精美的手工艺品一样,堪称天下一绝。每年一到十月周(农历十月初十)过后,大多数白族人家,就忙着杀年猪了。天还没有亮,远远就听到从村子里传来猪的叫声,这叫声  相似文献   

5.
服饰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产物,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文明。作为一种载体,服饰承载着各种特定文化符号。赣剧艺术与赣剧服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传承了中国传统戏曲服饰文化精神,始于对大自然形象的模拟与想象。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受地域文化、剧情形象、戏曲程式等因素影响,赣剧服饰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研究赣剧服饰的服饰发展与设置,重新审视其中美学特质与多元文化价值,思考现代赣剧服饰的审美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素亚 《西部皮革》2023,(20):81-83
拼布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拼布服饰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内涵。拼布服饰是一种用天然面料制作的服饰,它在对传统服饰元素进行再造设计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承载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章以中国传统拼布服饰中的水田衣为例,从形式美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水田衣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从而展现中国传统拼布服饰独特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央美术学院首饰设计工作室的学生们来到云南鹤庆新华村进行白族民间首饰工艺调研与实践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中,学生们深入白族村寨,实地走访民间工艺大师,考察,调研白族首饰加工工艺及生产形态,并采用实际操作、拜师学艺等方式,对传统民间文化及首饰工艺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色彩是现代设计的灵魂,传统服饰色彩正是现代设计师们创作的灵感源泉。文章以研究古代女性服饰色彩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为目的,分朝代阐述女性服饰色彩的进阶史,分析服饰色彩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将服饰色彩的美学价值应用于现代设计中,验证传统色彩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路径,实现传统色彩文化赋能现代创意设计。  相似文献   

9.
白族扎染的历史十分悠久。白族扎染在制作工艺、图案设计及文化内涵上都极具特色与价值。制作工艺上,白族扎染采用取自苍山的纯天然植物板蓝根为染料,图案设计与文化内涵上,白族传统扎染制品以飞禽走兽、植物卷草和几何纹样为主,这些图案透露着白族人民对自然山川的情意与赞颂,在追求时尚、新意、生动的同时又不失朴实与典雅,无一不透射出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取向为创作核心,又汲取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及大理地区的地域特征为创作特色的艺术手法,因而极具艺术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尤江  朱婧怡  刘文佳  冯际龙  吕九芳 《家具》2023,(1):101-105+94
白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张力,白族传统家具同样也是中国传统家具中不可缺少且珍贵的一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的方式,分别从礼制教化、美学原则、文化融合以及宗教思想等方面探究白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对于其传统家具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见白族传统家具之所以能够繁荣发展并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与白族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分不开,白族人民将各种文化的长处内化为自己独特的民族艺术,并将其表现于家具艺术中。研究白族文化艺术对家具的影响能够进一步展现白族传统家具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社会民族团结有一定的作用,为白族家具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白族服饰文化符号,通过对其历史性、内容以及所代表的文化来进一步阐述了白族的服饰文化,并将白族的服饰符号学规律加以归纳和总结,将服饰符号作为一个重要载体来识别每个民族的特征,使大众对于白族文化符号传达的寓意和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更加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服饰往往能体现出一个民族对美的观念,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也正是这样,以它的绚丽多彩,精湛工艺,人文特色向我们叙述着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理想和信念,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与载体,是历史的活化石,蕴含着丰富历史、社会和文化内涵。本文立足于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广西传统民族服饰产生的冲击,指出广西传统民族服饰发展现状中出现的各方面现象,从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原因,如何保护与传承等方向入手,进而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加强保护的观点。阐述了广西传统服饰的魅力和文化内涵,针对性的提出了在现代文明冲击下保护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许栋樑  任珊  杨建红 《丝绸》2023,(7):116-123
黔东南绕家属于一支独特的民族支系,其民族服饰代表着民族文化和视觉语言符号。本文从数字化保护传统服饰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绕家服饰纹样,首先通过田野调查法对当地服饰中的纹样进行系统化的收集,然后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纹样素材进行提取、分类、研究与整理,按照纹样题材将绕家服饰中的纹样分为六大类二十五种小类,并采用访谈法对其纹样进行文化寓意解读及最终命名。通过研究系统性地梳理清楚了绕家服饰纹样的题材类别、组合方式和文化表达,对于完整保护和研究绕家服饰文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冰雨 《西部皮革》2023,(4):133-135
豫剧服饰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征,服饰中的传统纹样是豫剧服饰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元素。豫剧服饰中的传统纹样由许多不同的图案组成,这些图案蕴含了河南人民独有的文化观念,审美追求。豫剧的服饰中的传统纹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之一影响着部分现代视觉艺术。将豫剧服饰传统纹样中的纹样图案构成与现代视觉艺术相结合,为视觉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5.
白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广泛吸收其他各民族的先进文化,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族文化及民间工艺——扎染。白族扎染融合了白族的人文气息、自然景观、宗教信仰,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一种染色工艺,是白族经济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发展,白族扎染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对国内外传统扎染和现代扎染做了比较分析,并且对扎染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白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秦汉开始,白族就是一个与祖国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不断密切的地区,白族的历史沿革也逐渐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白族尚白,以白色为美,以白为贵,大理金花服装是白族女性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白族服装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此过程中,它所体现的美学价值以及蕴藏的民族文化有增无减。反映出了大理白族传统文化和本土民风民俗以及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7.
付晓彤 《丝绸》2023,(4):153-157
两汉以来,将人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与阴阳五行的灾祥观念联系,认为某些服饰器用会带来灾祸,即“服妖”说,在此当中女性服饰又是重要的一环。女性穿着打扮美艳娇态,或着男装,或僭越服饰器用,都有被议论为“妖”的可能,将其作为人事变迁的征兆。这在历代文献中亦常有记载。尽管“服妖”说自提出以来就不仅局限于服饰范畴,但叙述者描写服妖的材料、纹饰、色泽、质感、形态等,以显示其奢靡与魅惑,为从社会意义角度理解中国古代女性服饰提供了线索。女性是穿着打扮的主体,以“服妖”说从道德角度对女性服饰加以评判,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礼制文化对感官愉悦的规训,进而折射出儒家思想和男性话语在其后操纵的基本现实。  相似文献   

18.
李钰  王羿 《西部皮革》2023,(23):23-26
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作为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其社会、历史、文化方面呈现出多源、多彩的面貌,影响到该地的传统彝族服饰,使其呈现区域性、多源化和多流变的特点。文章选取巍山县马鞍山乡彝族女性服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考察与采访当地的服饰文化研究者,获得一手资料,对比一百多年来各个时期当地彝族女性服饰的变化,探究其流变原因,挖掘因服饰流变而投射出来的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19.
鹤庆人杰地灵,生活在这里的白族人是美味佳肴的创造者。他们把废弃的猪大肠和干了后就像木头片一样坚硬、很难食用的里脊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成就了鹤庆美食的另一个传奇。[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曹宏引 《西部皮革》2022,(18):44-46
文章简单概述贵州地理环境对苗族服饰的影响,并对贵州苗族女性服饰的分类、服饰上的图案、服饰的内容上进行简单分类和描述,根据服饰的功能分为主体服饰和辅助服饰两大类,简单描述每种服饰的作用和功能。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沉积,是苗族深厚的文化精髓、迁徙历史和生活习惯的记录,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苗族服饰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任务,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服饰反映了苗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