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教学生态系统是大学教学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动态整体。智能技术在大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大学教学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存在形态,重塑了大学教学新的生态样态。然而,人工智能技术自带的风险也给稳定的大学教学生态系统带来多重现实隐忧:过度依赖智能技术致使生态主体弱化,智能算法的精准推送引发生态介体固化,虚拟空间边界模糊造成生态环体失真。智能时代要推动大学教学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发挥生态主体价值,推动人机融合共生;智能技术服务生态介体,启迪学生智慧生成;规范生态环体边界,重视生命情感参与;遵从整体主义,注重各要素的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学教学受唯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方法单一,重终结性评估,忽视学生情感道德和个性的发展,严重挫伤了大学生人格的整体性、独特性和社会性,从而引发一系列人格问题。针对传统文学教学的弊端,本文建议将人格教育渗透于文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主张师生平等对话,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共同体,以破除学生的依附人格。在教学方法上,倡导重在启发与自主探索的多元教学,使现代大学生从“器物”复归为灵肉统一的“完全之人”。在教学内容上,主张依据学生的人格特点,设立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弥补人性之不足,启智与育心并重,以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在教学评估中,鼓励学生参与评估,多用形成性评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设计出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帮助学生摆脱急功近利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3.
现象学教育学摒弃先在的理论成见和抽象的形而上学,倾注于个体真实的生活世界,力图发现教育的“意义”之所在.在现象学教育学的视野下,我国教学机智研究存在着诸多需要厘清的误区.“唯智”思想致使教学设计与教学机智混淆、教学艺术与教学机智混用、“虚假机智”与教育机智混同.“唯理”思维导致研究范式过分依赖单一的知识表征、概念表述失去情境脉络、问题领域脱离经验世界.教学机智的本真还原,需要教师“实践智慧”的关照:体验学生情感,敏锐地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把握教育时机,果断地即时回应学生的“召唤”;坚持教学反思,创造性地化解情境中的矛盾;培养教育情感,积极地体验自身职业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已无法适应21世纪科技和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正是当前高教界最感紧迫、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不论市场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教学工作始终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培养现代化人才是高校办学的根本目标。高校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其中课堂教学环节举足轻重。广义的课堂教学(合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是现代人才的成长摇蓝。然而,高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却很难尽如人意。教学观念的陈旧、落后;“填鸭式”、“满堂灌”这种无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还普遍存在;师生关系疏远、冷漠;不重视教学研究、轻视教…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学术"的维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教师发展(Faculty Development)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学工作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论文借鉴欧内斯特.博耶所提出的“教学学术”的相关理论,指出大学教师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学专业”的发展,而教学专业发展的关键则在于:以重构学术内涵为切入点,牢固确立“教学学术”的观念;认真处理好“教学学术”与专业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自觉加强关于大学教学本身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传统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暴露了当前大学生网络德育的不足,它表现出对大学生主体人格的遮蔽、缺乏对话与思辨以及强制性的道德命令.借鉴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商谈伦理的观点,对大学生主体的人格尊重是网络德育的基础;大学生网络德育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具有发展的阶段性与层次性;我们应采取“对话-辩论”的道德教育模式,营造诚信公正的网络德育环境,以求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民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持续发展的人才,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要重视教学民主。建立师生人格平等的关系是教学民主的基础;将探求真知的权力交给学生,这是教学民主的关键;“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是教学民主的成果。素质教育与教学民主互相促进、互相渗透,二者贯穿着共同的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8.
进行电工实验技术改革提高实验质量中南工业大学吕荣华“电工学”是非电专业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与之相配套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则是对学生进行电技术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为适应课程改革,教学上水平的需要,从开拓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出发,我...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不是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国离知识经济时代尚远;应该理性地看待知识经济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客观地看待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和作用,以指导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知识型劳动,需要先进科学技术,需要知识产业,为大学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要发展知识经济,就要发挥大学学者、学术组织与学术资源潜力,创新大学学术体制,改善大学学术生产外部环境,以有效提高大学学术生产力。知识经济发展需要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应以战略产业身份跻身于知识经济,以“无边界”的状态融入知识经济,以创新的功能促进知识经济,以全方位配合“双重跨跃”的姿态推动知识经济,以“终身教育”的理念影响知识经济。国外政府与高校采用政策措施与教育措施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如印度政府特别重视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制定有“知识行动”计划,印度高校重视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已经积累丰富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智能教育发展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前沿方向。从被动的构成论转向能动的生成论是智能教育哲学思维的根本性转变。尽管智能教育构成论有其合理之处,但亦具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智能教育不仅具有构成性,更因人类创造性活动而蕴含深层次的生成性规定,具体表现为“人—智能技术—教育”交互中的意向同一性、“人工智能演进—智能社会变革—教育具体实践”交汇下的复合过程性及“人—人工智能—智能社会—教育”发展交织下的多因复杂性。推动智能教育哲学思维从构成论转向生成论,可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教育智能化升级提供崭新方法论。在智能教育生成论启发下,教育管理部门应关怀多层次多元主体需求,明确智能教育发展的理念共识;树立可持续生态系统思维,加强智能教育发展的统筹推进;避免供需不匹配实践误区,解决智能教育发展中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1.
以希望为底色的愤怒是英美批判教育学者的情感特征。愤怒既是对发生在自我身上不公正事件的反应,也是对破坏社会民主的激烈反应;希望既是对过往的拒绝,也是对未来的设想,更是对当下行动的呼吁。希望指引愤怒的行动,愤怒促成希望的实现。20世纪中后期,动荡的时代环境、个人独特的成长经历以及对异质性他者的承认的认知性因素促成情感的生成。在情感的驱动下,批判教育学者转变自身学术立场,以批判性语言与可能性语言重构理论,破译教育演绎社会再生产的逻辑,探求教育改变社会再生产的可能性,从而,在抨击当下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公正现象的基础上,勾勒具体乌托邦蓝图。  相似文献   

12.
“反思性教师”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说来,人们从感情上对“反思性教师”有着好感,鉴于反思的本质和价值,以为其必然是理想的教育实践者。但从事实上和逻辑上看,“反思性老师”有其局限性。本文不但对人们吁求“反思性教师”的动因进行了简略分析;而且提出了一些与“反思性教师”相关的批判性问题,包括反思的本质、教学中有价值的反思的基础;还探讨了教师教学反思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13.
多维学科视野下的“治疗”有不同的符号意义,医学与精神治疗学将其治疗对象视为一个受伤的病体,治疗就是祛除疾病使其恢复健康的过程。哲学治疗是一种非疾病化的治疗,旨在澄清和解答人生意义的根本问题。教育被视为一种诊断与治疗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知识、理念、手段、技术与评价方式对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进行病理学分析的过程。这一技术指向一种本质化、普遍化与单一化的思维,而真正的教育世界却是极其复杂的生活世界,包含诸多的学科话语、专家意见和日常话语、习俗经验。这也意味着教育要回归每一个主体的日常经验世界,在学科话语与生活话语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关联,通过不同教育主体、教育角色的参与,建立一种不同领域、不同角色的弱教育对话关系,以超越教育的单一疗效而实现教育的享用功能。在此意义上,享用构成教育生活的全部内容,享用即教育意义本身,也即主体在对教育意义的探索、体验、获取和建构中实现其人格之整全与精神之丰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郑阳平 《机床与液压》2020,48(11):185-18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智能+”新战略。介绍了“智能+”时代智能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现状;从数据闭环自动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数字化能力向供给端迁移推进供应链智能化、“数据+算力+算法”驱动工业大脑进行工具革命和决策革命、智能制造新体系重构4个方面详细阐述并分析了“智能+”在赋能中国制造转型与升级中的应用。智能技术和数据作为“核聚变”的第一驱动力,为中国制造2025、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知识、技能、能力等智力因素而言的,具体地说,有心理学范畴的动机、兴趣、注意、意志、情感和性格;社会学范畴的理想、信念、精神、情操和人格;教育学范畴的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它是一个动力系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活动起着定向、推动、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作用。因此,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下面笔者不揣浅陋,试就教学过程中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作一探讨。一、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必要性根据“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电加工与模具》2016,(6):68-68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激光先进制造技术既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在航空航天、铁路、汽车、冶金、石油化工、能源、电子、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激光制造的精密可控性,对加工材料的普适性,与智能技术的良好融合性,激光制造技术有望成为未来主导性、革命性的高度智能化先进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7.
渲染与烘托是诗歌鉴赏中常用的手法,也是教学中经常混淆的概念.渲染和烘托都源于国画技法,都用“水墨或谈的色彩”,但渲染用“涂抹”,烘托用“点染”;渲染是为了加强整体的艺术效果,烘托是为了物象鲜明,渲染属于正面描写范畴,烘托属于侧面描写范畴;在同一首诗中,渲染和烘托也可以同时存在,分析的主体和视角不同,得到的手法也会不同.  相似文献   

18.
关于教学规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教育学界对教学规律的研究存在在重理论思辨、轻教学实践、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问题,没有起到对教学实践应有的指导作用。分析我国当前的教学现象,可以发现下列重要的教学规律: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教育质量的规律;评价导向规律;内因决定规律;成长差异规律;个别差异规律。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代铸造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抓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一对多”校企合作,实现双主体育人;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突显智能铸造特色;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在线教育有机结合,推进新形态教学改革进程;建设产教融合基地和生产型实训基地,多元化拓展实践教学;实现人工智能背景下创新型、复合型智能铸造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我国的各个教育层次上,人们正广泛地开展着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学导式”教学法的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人们普遍认为:“学导式”教学法确是一种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型教学法。本文就“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和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作一简单的阐述。一、“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一) “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优化人才智能结构的教学方法。为优化人才智能结构,“学导式”教学法被设计成如下四个基本过程(也称四步式教学过程):(1) 自学(预习、阅读、感知);(2) 释疑(提出问题,互相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