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纯物质(即单组分体系)固液两相平衡时的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熔点,本文分别Clapeyron方程和化学势两个角度讨论了压力对纯物质熔点的影响,得到相同的结果,即:对于液态摩尔体积大于固态摩尔体积的纯物质(大多数物质属此类),体系的压力增大时,其熔点升高;对于液态摩尔体积小于固态摩尔体积的纯物质(如水),体系的压力增大时,其熔点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探讨钴 -6 0辐照处理条件对琼脂的凝胶强度、融点、凝固点、粘度及其分子中的 3,6 -脱水半乳糖 (3,6 -A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钴 -6 0辐照后 ,琼脂的凝胶强度、融点、凝固点和粘度以及琼脂分子的 3,6 -AG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基本上与辐照强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长期以来,工厂对敌百虫的生产均按国家标准化学分析法进行分析,迄今尚无快速又准确的测试方法可供车间借以控制敌百虫产品质量,给生产一级品带来一定困难,在经济上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为此,我们试图探索一种较准确又快速的凝固点测试法。即从产品的凝固点下降,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使敌百虫一级品率提高。该凝固点法是采取步冷曲线的原理,通过记录仪记录的。晶体物质融液冷却变为固态,必然要放出热量,因此在凝固点温度时,晶体物  相似文献   

4.
陈叔瑄 《中国生漆》2004,23(1):39-45
人们早就把物质分成明显的固态、液态、气态的三种状态 ,又称为三相 ,现代物理学把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合称为凝聚态物质。相变研究近两个世纪 ,如 1 86 9年安德鲁发现相变临界点 ,1 873年范德华提出了非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后来又发现超流性和超导性物态。二十世纪 6 0年代苏联朗道等人对相和相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过了二十年肯在恩·威尔逊又研究普遍用于处理相变的临界现象的理论。物理上相是指具有相同成分及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物质部分 ,各相之间有明显可分的界面。相变可分为平衡相变和非平衡相变 ,开始时只研究相变宏观始末态 ,…  相似文献   

5.
刘芳  李杰  夏飞 《塑料助剂》2012,(3):51-53
树脂在加工成型过程中均是由固态粉末或颗粒料经过熔融而变成流动的粘稠液体。对于内润滑剂,宏观上看好像溶解在液态树脂相中,但这不是真溶液,各点不是均匀分布;微观上内润滑剂仍然与液态树脂相构成了界面。实验证明:"在130~160℃范围内,润滑剂不是由偶极作用附在初级粒子表面,就是保留在初级粒子空隙中,直到190℃左右时,初级粒子开始熔化,高度相容产品(在这里指强极性润滑剂)可以分子等级分散。借助X射线发射光谱学,发现润滑剂甚至在加工后,主要附着在小球(在这里指初级粒  相似文献   

6.
前言熔点就是固体物质在大气压力下,固态与液态达到平衡时的温度。一个纯粹的物质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二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温度变化范围不超过1℃。混有杂质后,熔点即下降,并且熔点范围也拉长。因此,从测得的熔点可以判断一个化合物的纯度。  相似文献   

7.
盐类和有机物质之间的反应历来在均一相中进行,可是借助于相转移催化剂可在液态有机或者固态有机这样的不均一的介质中进行。这种催化剂乃是锚盐或者象冠状醚那样能络合碱金属-阳离子的东西。这种新方法有许多优点,例如,能够节省高价的无水溶剂或对质子惰性的溶剂,可以简化加工手续,缩短反应时间或降低反应温度或用碱金属氢氧化物代替其他  相似文献   

8.
近来,国外研制了一种用于法兰面防漏的新型垫圈,即液态—固态复合垫圈。其最大的特点是兼具液态垫圈(又称液态密封胶)和固态垫圈的优点。这种新型的复合垫圈系用特种的合成树脂浸渍纸张(一种具有韧性好的长纤维纸)而成。目前通常把这种新型的复合垫圈制成宽1米、长25米或50米的片状固态垫圈,使  相似文献   

9.
物质的凝固点是其重要的理化参数,其值是物质或是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的重要指征,因此准确地测量物质的凝固点对产品的品质及生产工艺的控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石油产品不具有一定的凝点,测定时须按照相关的标准严格进行。本文在介绍石油产品凝点及低温流动性能的基础上对溶剂溶液的凝固点测定方法及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标准方法GB/T510测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 高分子分离膜,是存在于一种流体相内或两种流体相间并将流体分隔开的高分子薄层物。膜有固态的,也有液态。被分离的流体则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膜的本身可为均一相,也可为两相以上的高分子复合体,它对不同的物质微粒具有不同的“选择透  相似文献   

11.
液晶简介     
<正> 近年来由于四代电子手表和袖珍计算计问世,“液晶”这种新颖的显示材料已逐步被人们所熟悉。那么“液晶”究竟是什么呢?众所周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气态、液态或固态。而固体又有晶体和无定形二种状态。晶体有这样一种性质,当入射光线不平行于晶体的光轴,那么折射后的光分解为二束光线,一束是寻常光线,一束是非寻常光线,这种现象称为双折射。某一种有机化合物,当它在一定温度下,由固态变为液态时,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保持晶体的特性,例如光学上的双折射特性就是其中之一。物质在这种状态时称做液晶态。这种物质称做液晶,所以“液晶”实质上是一种物质的中介状态,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改进的冷却曲线法测定了脂肪酸、脂肪酸一十二烷基硫酸钠—硫酸镁水溶液体系的冻点和凝固点,得出了上述两个体系的固液平衡曲线。按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拟二元系处理所得的数据表明,脂肪酸一十二烷基硫酸钠一硫酸镁水溶液体系的固液平衡区比脂肪酸体系略有扩大,并向低温侧偏移。在0℃以上的两相平衡区,两者十分接近。此外,在脂肪酸的凝固点曲线上存在最低凝固点。  相似文献   

13.
以三聚氰胺、尿素和甲醛为主要原料,制备了MUF(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三聚氰胺的引入可赋予MUF相对较优的性能;通过考察不同条件下MUF的热分解过程,可综合评价其耐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N2气氛中,无固化剂时液态MUF的600℃残炭率高于固态MUF;当m(MUF)∶m(氯化铵)=100∶1时,液态MUF和固态MUF的热分解过程不尽相同,储存时间对液态MUF的耐热性影响不大,但其最终残炭率随储存时间延长而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以氢氧化钠(NaOH)作为降解剂、乙醇作为改性剂,制备环保无毒、常温呈液态的改性骨胶胶粘剂;然后以黏度和凝固点作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改性骨胶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改性骨胶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m(水)∶m(干骨胶)=1.2∶1,m(NaOH)=0.8 g,碱解温度为60℃,碱解时间为100 min,V(乙醇)=2 mL;传统骨胶经碱解、乙醇改性后,相应的改性骨胶胶粘剂具有凝固点(0℃)较低、常温呈液态、黏度(1.6 Pa.s)较高、粘接性能(剪切强度为5.88 MPa)良好、适用期(90 d)较长和耐水性(接触角为84.95°)较佳等诸多优点,并且其环保无毒、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不管是由多种物质所构成的均匀气态、液态或是固态,还是非均匀的混合物,例如:气体中的固体物质或是液体物质。在化学中,为了说明其组成,根据方便与实用,可以选择某个或某些恰当的物理量来表达。例如:表示空气中SO_2的含量,往往采用体积分数;表示空气中的固态浮悬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源泉——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氢和氧最普遍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H_2O。水在自然界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聚集状态存在。在0.1Mpa下,水的沸点为100℃,冰点为0℃。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1克/毫升)。水结冰时,其密度减小,体积增大,所以冰总是浮于水面。由于水常呈液态,故可以流动,由高山到平原,由江河流入大海。当成气态时,由于产生压力,可以变成动力,因而推动了工业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某些有机物的晶体受热熔化后,并不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液态,而是要经过一系列的“介晶相”态(mesophase),这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中间相态既有象液体一样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又有象晶体一样的各向异性,就是说它具有象液体一样的无序性和象晶体一样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流体就是液晶。  相似文献   

18.
H_2S和SO_2在气态下反应可以生产单质硫,2H_2S+SO_2——→1.5S_2+H_2O。为使硫冷凝,反应产物冷却到290°F左右,然后硫以熔态从未凝结气体中分离出来。通常硫以液态(温度在250°F以上)或各种固态形式贮存和/或运输。液态有透明的、亮樱红色的外观而固态硫的颜色由金丝雀黄到暗褐色或黑色。  相似文献   

19.
《化工学报》2005,56(5):840-840
金属玻璃比钢强度高 3 倍、弹性大 10 倍, 被敲打时很快恢复原状。金属玻璃听上去就像一个似乎“不可思议”的东西。1960年, 美国科学家皮·杜威等首先发现金 硅合金等液态贵金属合金在冷却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 当金属内部的原子来不及“理顺”位置, 仍处于无序紊乱状态时, 便马上凝固了, 成为非晶态金属。这些非晶态金属具有类似玻璃的某些结构特征, 故称为“金属玻璃”。金属和玻璃的最大差别在于: 金属在从液态冷却凝固的过程中有确定的凝固点, 原子按一定的规律排列, 形成晶体; 而玻璃从液态到固态是连续变动的, 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即没…  相似文献   

20.
微波处理对卡拉胶结构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微波处理条件对卡拉胶的3,6-脱水-半乳糖(3,6-AG)含量、凝胶强度、融点、凝固点和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输出功率微波辐照后卡拉胶的36-脱水-半乳糖含量、凝胶强度、融点、凝固点均呈下降趋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微波输出功率对卡拉胶3,6-AG含量和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输出功率对卡拉胶的这两个参数均有显著影响。经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时间与上述几项指标之间,除了失重率之外,均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