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温度漂移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的BP神经网络的温度补偿模型,通过粒子群化算法对BP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全局寻优,克服了BP网络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陷,而且温度补偿的精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的抑制了温度对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影响,提高了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BP网络是应用最广的一种人工神经网络,将BP神经网络应用到压力检测领域的温度等非线性补偿,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压力检测精度的改进效果显著;从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角度看,神经网络就是一个融合系统;通过对神经网络基本理论的阐述,针对研究对象将BP神经网络原理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有机集合起来,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二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型及改进算法,建立了BP神经网络训练标准样本库,并对该网络模型进行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和仿真工作,测试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及其改进算法能很好地满足了高精度压力检测仪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油井作业中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误差补偿方法.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寻优和收敛速度快的特点,训练网络的权值,能有效地改善BP神经网络传统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学习能力.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压力传感器在油井作业中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也提高了油田作业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神经网络的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压力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输出数据受非目标参量(温度、供电电压波动)的影响提出了采用BP神经网络技术对其进行数据融合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实现压力传感器数据融合对消除非目标参量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自动气象站采用的HMP45D型温湿一体化传感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易受温度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BP神经网络温度补偿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阈值进行全局寻优,将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好的权值阈值赋给BP神经网络,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多组湿度传感器数据,通过建立模型,实现温度补偿,与传统BP神经网络补偿结果进行比较。实验表明,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利用PSO-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温度补偿后所得的误差绝对值之和降低了10.3887%RH,PSO-BP神经网络可以克服传统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值的局限,补偿精度更高,能更加有效地补偿温度对湿度传感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存在学习效率低、收敛速度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PSO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方法。通过在PSO算法中引入随机变化的加速常数来获得最优权值,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和训练,将优化的BP神经网络用于遗传高血压患病年龄的预测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温度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在比较了多种神经网络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小波神经网络对压力传感器温度误差及非线性误差进行补偿的方法.该网络与BP神经网络相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补偿精度.经过实验证明:该网络能够有效地补偿压力传感器的温度非线性误差,在-40~60℃范围内,使温度误差从原来的5.4%降到了0.2%.  相似文献   

8.
针对四电极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极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PSO-BP)的温度补偿方法。利用改进的PSO算法(MPSO)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构造四电极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温度补偿模型,并设计了气体传感器测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MPSO-BP算法可有效提高BP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和泛化能力;基于MPSO-BP算法的四电极气体传感器温度补偿模型,可将其温度补偿误差控制在0.1%以内。  相似文献   

9.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传感器静态误差综合校正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一受环境温度和电源波动影响的压力传感器为例,说明了具体实现方法和校正效果.并与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误差校正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RBF神经网络可以明显提高网络收敛速度,大大减小传感器静态误差,校正效果优于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0.
液压钻机故障特征参数与故障状态之间呈现较强的非线性,依赖线性数学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诊断正确率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液压钻机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BP神经网络提取特征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现典型故障的分类识别;利用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提高网络训练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迭代次数少,收敛速度快。该方法能够对测试样本进行有效分类,故障诊断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动态手势学习训练速度和识别准确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首先基于自然人机交互需要,定义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动态手势模型;在获取指尖运动轨迹的基础上,提取动态手势的特征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利用改进的PSO算法训练BP神经网络,得到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最后利用训练过的神经网络识别基于机器视觉的动态手势。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PSO算法能够提高神经网络训练速度和精度,进而提高动态手势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由于温室的众多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互相配合的,为了形成一个准确、合理的判断,将PSO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和BP神经网络良好的非线性映射能力相结合,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提出了一种基于PSO的BP网络数据融合算法,并利用该算法对温室多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度传感器)同时检测到的数据进行融合。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SO-BP网络的数据融合算法能够获得温室准确有效的信息,提高温室控制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应用中存在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应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强非线性逼近能力进行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非线性补偿的方法。介绍了非线性补偿的原理和网络训练方法。结果表明:这种非线性补偿模型具有误差小、精度高、可在线标定和鲁棒性强等优点,与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补偿模型相比,大大缩短了网络训练时间,从而方便了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BP神经网络在学习算法中的不足,将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阀值训练问题转换为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二阶微粒群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的算法。其次,运用基于二阶微粒群算法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混沌系统进行辨识,并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RBF网络对同一混沌系统辨识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表明,利用二阶微粒群优化算法训练神经网络进行混沌系统辨识,辨识的效果优于其它几种神经网络模型,可有效用于混沌系统的辨识。  相似文献   

1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压力传感器静态特性数据融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压力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受非目标参量(温度)的影响而导致其输出数据不仅仅与目标参量(压力)有关,提出了采用BP神经网络技术对其进行数据融合处理,以消除非目标参量对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实现传感器数据融合消除非目标参量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MEMS陀螺温度漂移严重影响系统的测量精度。传统的BP神经网络建模补偿容易使权值和阈值陷入局部极小值,导致网络训练失败。陀螺输出信号中的高频噪声也会影响模型精度。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Kalman滤波结合粒子群算法(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MEMS陀螺温度漂移补偿方法。首先对陀螺进行了温度漂移测试实验,然后采用Kalman滤波对实验数据进行降噪,最后建立陀螺温度漂移模型,从而实现温度漂移的补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补偿后MEMS陀螺在不同温度下的输出方差降低了65.09%,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相比补偿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引入自适应变异算子对陷入局部最优的粒子进行变异,改进了粒子群算法的寻优性能; 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训练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求得最优解。将该预测方法应用到几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的混沌时间序列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对典型混沌时间序列具有更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更高的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BP神经网络作为人脸识别分类器具有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等缺点,提出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改善BP网络训练的方法,建立种基于改进的PSO-BP神经网络,更合理有效地确定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和阈值,将其应用到人脸识别系统中的分类环节中,并与单独使用BP神经网络分类的结果相比较,实验表明,该方法识别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