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加快“以煤代油”步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周寿祖国家计委日前提出,鉴于我国石油资源总量不足是未来必须面对的现实,发展“以煤代油”将成为我国一项长远的能源战略。为此,国家计委将从两方面加强“以煤代油”技术研究开发的步伐。第一,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以煤代油”的技术和产品。此项工作将由国家计委以煤代油办公室负责,项目内容主要是水煤浆和煤炭液化。我国对水煤浆技术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目前正处在推广应用阶段。山东白杨河电厂3“炉试烧水煤浆即将开始;北京造纸一厂燃用水煤浆锅炉正在完善;北京燕山石化公司水煤浆代…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建设的飞跃发展,涂料工业也突飞猛进,生产油性漆的原料——油的消耗量也大幅度增长,如何解决节油代油的问题,已成为当前涂料工业急待解决的问题。乳胶漆是一种合成树脂乳液,以水为溶剂,它是解决节油代油的新途径。我们遵照  相似文献   

3.
《乙烯工业》2009,21(4):4-4
以“煤”代“油”生产低碳烯烃,是实现我国以“煤代油”能源战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炭的价格优势和石油资源的紧缺,使煤制烯烃项目极具市场竞争力。煤制烯烃包括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及甲醇制烯烃4项核心技术。其中煤气化、合成气净化和甲醇合成技术十分成熟,并已实现商业化。甲醇制烯烃技术日趋成熟,具备工业化条件。  相似文献   

4.
国内煤炭液化的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液化很早就从战略高度进入人们视线,多年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少油多煤的国家,因地制宜、协调资源、实施“煤代油”的计划,对于煤炭行业升级,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蒋德军 《现代化工》2002,22(6):39-45
分析了大氮肥装置的现状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提出了以“煤代油”或“渣油劣质化”为核心内容进行原料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并对工艺技术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介绍了“煤代油”工程的技改方案。  相似文献   

6.
《气体净化》2005,5(2):21-21
中石化公司组织的“粉煤气化配套技术及高浓度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的开发应用,项目通过鉴定。我国首套大化肥”煤代油“改扩建工程一洞庭氮肥大型合成氨装置的煤气变换炉,将采用齐鲁石化研究院等单位研制的新型一氧化碳耐硫变换技术和催化剂。目前,在我国10多套引进的以油为原料的300kt/a大型合成氨装置中,多是轻油为原料的装置,亏损严重,大部分装置已限产或停产。为此,中石化提出了化肥改扩建规划,实施“煤代油”改造工程,近年来,齐鲁研究院与有关设计单位一起先后配合湖北化肥厂、安庆化工厂、金陵化肥厂等围绕“煤代油”改造工程变换了工序,开展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绪言在“七五”期间我国陶瓷行业依照国家紧迫的能源政策先后以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陶瓷产区为试点,进行了以煤气代油、以煤气代煤的尝试。经过实践检验证实:陶瓷行业逐步实现以煤气代油,以煤气代煤焙烧制品是完全可行的。因为陶瓷窑炉在实现煤气烧成后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制品的质量、提高产量;而且可以实现棚板式的无钵烧成,便于减少能耗、降低辅助材料费用;同时还利于  相似文献   

8.
李振宇  卢红  任文坡  卢雪丹 《化工进展》2016,35(6):1739-1747
石油消费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因素,研判我国未来石油消费发展趋势,可以提前合理规划石油生产、原油进口和石油炼化结构调整,对保障我国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石油消费结构分析,运用石油峰值理论,依据石油消费的历史数据以及影响石油消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发展状况等各相关因素参数,按照低、基准和高3种情景,采用因子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建立基于情景分析的石油消费需求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校验和误差分析,具有较高精度。在充分考虑节能和替代燃料发展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石油消费需求及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未来10~20年我国石油消费将持续增加,石油消费峰值约为(6.6~7.8)×108t,峰值出现时间大约在2038年,应提前做好石油炼化产能规划和合理的结构布局。  相似文献   

9.
美容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内最热的消费热点之一,而整个美容行业可提供就业岗位940万个,这是《2005年中国美容经济年度报告》透露出的信息。目前我国美容业的发展与消费者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被誉为“美丽经济”的美容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却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被称为“京城四剑客”的青年经济学家何帆、钟伟、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国家“以塑代钢”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舒朝霞 《现代化工》2003,23(6):51-55
2 0 0 2年中国石油石化市场主要特点是 :受世界经济恢复缓慢影响 ,国际原油价格微涨 ;国内汽油、煤油、柴油三大类成品油消费增幅较大 ,但炼油毛利继续下降 ;石化产品消费大幅增加 ,而国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下降 ,石化产品价格仍处于低潮。分析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年来对石油石化市场的影响。我国石化行业积极应对依法参与有关化工产品反倾销申诉 ,较好地应对了关税减让、市场准入的冲击。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相关行业的发展 ,对 2 0 0 3年石油石化市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我国能源安全形势与能源安全问题,认为当前我国能源形势基本稳定,能源供应总体安全,能源消费结构正向轻质化、清洁化和低碳化方向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能源需求总量增长过快,消费结构亟待调整;能源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突出,CO_2减排压力加大;地缘政治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潜在影响我国能源安全;油气战略储备不足,应对突发事件风险能力较低;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低,替代能源发展较慢。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应树立新的能源安全观,着力推动能源革命,构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国家能源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3.
石油是我国的战略性不可再生资源,因此为避免被国外跨国大石油公司挤跨,保证我国石油供给安全,并为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石油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避免因石油问题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对石油企业在21世纪的发展战略进行探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燃料油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海峰 《现代化工》2004,24(7):60-6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的能源市场。2003年我国原油加工量为240Mt,燃料油表观消费量为43Mt,燃料油生产量为20Mt,进口量为2396万t。我国在燃料油需求方面缺口较大,仅有少数特殊牌号的燃料油出口,2003年出口量为76万t。预计今后几年国内燃料产产量将保持稳定,进口量将保持强劲,市场消费量将稳中有涨。  相似文献   

15.
李振宇  黄格省 《化工进展》2015,34(10):3521-3529
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是解决我国能源与环境约束矛盾突出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新时期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重要讲话和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部署为指导,提出了推动我国能源生产革命的基本思路,重点对推动我国能源生产革命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能源生产革命应立足我国当前能源资源禀赋条件,建立能源多元供应体系;应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应大力推进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实现主体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应把握能源消费发展趋势,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费方式转变,同时,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朱煜 《当代石油石化》2005,13(11):15-16,19
对2004年中国石油的消费结构和供应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交通运输用油和石化工业原料消费已成为中国石油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到2020年这两项对石油的总需求将占石油消费总量的65%,仍然是拉动石油消费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煤液化技术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简述了煤的液化技术发展概况、煤液化反应机理及工艺分类,介绍了国内外煤液化典型流程,如德国IGOR工艺、南非Sasol煤间接液化工艺、日本NEDOL工艺、美国HIT工艺等,分析了煤的直接液化技术和间接液化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煤液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开发新型催化剂、开发新型溶剂、工艺和设备的改革、配煤技术的研究、煤间接液化技术与煤化工技术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18.
《云南化工》2018,(12):137-139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油气运输具有重要作用,为我国的发展提供能源支撑。现阶段,为了合理的分配油气等燃料物质,我国主要采取管道运输的方式来实现油气的储备与运输。在储运过程中,由于油气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且本身具有氧化物质,容易出现管道腐蚀等现象。所以,在油气燃料物质储运过程中,必须做好管道防腐工作,不断改良输送管道,有效提升油气燃料的安全性,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丙烯腈的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腈在我国近年获得了充分的发展,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增长,2000年达到43×104t/a,但我国的丙烯腈消费主要还是用于生产腈纶,因此丙烯腈的价格受腈纶行情的影响较大,在新一轮丙烯腈装置新建高潮来临之际,应该及时调整丙烯腈的消费结构,以保证丙烯腈在我国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