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统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在抵御网络外部攻击或内部攻击以及数据隐私窃取等方面所存在的数据投递率低、网络稳定性差等缺陷,提出一种动态数据聚合加密的数据隐私保护路由算法,通过使用复数的加法法则进行可扩展数据聚合以及分段密钥等方法来实现对数据隐私的保护。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路由算法具有数据投递率高、安全性高和网络稳定性较强等优点,能极大增强无线传感器网络防御典型数据隐私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络的安全数据融合技术,针对当前数据融合算法安全性不高、开销过大以及融合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参考值的可恢复隐私保护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利用公钥同态加密机制为数据提供端到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认证。此外,该算法动态地为网络中的每个节点设定下次传输的参考值,并通过传输采样值和参考值之间的差值来减少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整个网络的能量和带宽效率。 相似文献
3.
4.
5.
无线传感网中的数据融合技术是降低节点通信量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而隐私保护是用户数据安全性的要求,有效的数据融合隐私保护算法是无线传感应用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基于数据分片混合的数据融合隐私保护算法,如SMART(Slicing-Mix-AggRegaTion),在分片数不小于3时可以有效保护数据的安全,但在分片交换阶段网络中数据包过多,数据包容易产生碰撞而丢失。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融合隐私保护算法LTPART,它在采用一种安全有效的密钥分配策略的基础上,利用新的数据分片算法,降低了安全通信时数据的通信量。在数据融合阶段,LTPART为每一层分配固定时间片和浮动时间片,来保证节点数据充分融合及融合的精确性。仿真实验表明,在有效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LTPART要比SMART(J=3)少N(N为网络中节点的数目)次节点间的通信。 相似文献
6.
7.
隐私保护是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的数据聚合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安全问题之一.在WSNs环境中,现有的隐私保护数据聚合机制不能同时满足安全性及节能性要求,存在计算复杂、通信量大及安全性低等缺点.提出一种能量有效的、抗数据丢失的隐私保护数据聚合方案,该方案利用2次不同形式的数据扰动同时实现了数据对基站及网内其他节点的隐私保护.首先,从防止基站入侵角度,给出了初次扰动数据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对邻居节点的隐私保护,提出二次扰动数据的构造方法,并给出中间聚合节点及基站的聚合验证操作流程.通过引入消息认证码技术,有效抵御了多种外部攻击.安全及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可在不过多消耗节点能量的前提下保证节点的安全性,且具有较好的抗数据丢失能力,安全性及能效性均优于现有方案. 相似文献
8.
无线传感器网络当前已成为一种新的分布计算模式,由于大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源是不可补充的,因此需使用数据聚集协议提高整个网络的生命周期,传统的数据聚集协议不能保证网络中的高实时性数据的延迟较低.文中提出的DAIDA协议根据节点上的流量状况及数据的不同优先级要求自适应地调整数据链路层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模拟结果表明,高实时性数据通过网络的延迟低于低实时性数据的延迟,并且延长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9.
10.
数据融合去除冗余信息,延长网络生命周期,有效地缓解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资源瓶颈的问题。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经常部署在开放的甚至敌对的环境中,使其安全问题非常突出,数据融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极易受到安全攻击。因此,安全数据融合协议的设计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最为基本且重要的研究领域。文中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面临的攻击种类和安全需求及挑战,着重比较了近年来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安全数据融合协议,指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部署在户外环境中,恶意节点对WSNs安全存在巨大威胁.信誉阈值模型在识别恶意节点这一领域有着不俗的表现,但随着攻击技术的升级,恶意节点变得更加隐秘而难以被发觉.经分析引入时序和相似度的概念对原有信誉阈值模型加以改进,由欧几里得度量和K-mediods算法可以有效地分辨这一类恶意节点.经仿真实验验证,对识别特征不明显的恶意节点改进后的算法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13.
数据收集是无线传感网络研究的关键问题,是诸多无线传感网络应用的基础.降低数据聚集的延迟是数据聚集研究中的重点问题.现有的面向延迟的数据聚集算法,多是通过在树型网络结构上设计无冲突的节点调度算法,来降低数据聚集的延迟,没有考虑到无线网络数据易丢失的特性,不能达到期望的延迟效果.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采用任意播(anycast)方式的机会数据收集算法(OA算法).该算法利用机会传输(opportunistic transmission)的思想,用任意播方式传输数据,通过减少数据聚集中重传数据包的数目,来降低数据聚集的延迟.实验表明,与SPT(Shortest path tree)上的数据聚集延迟相比,该方法的发包数目减少了15%,延迟降低了10%.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严格的能量限制和有效能量的分散、过量的低比率数据和多节点到单一节点的数据流等特点,提出一种适合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混合路由算法(HRA).该算法综合应用以节点为中心路由方式的负载平衡算法、位置为中心路由方式的轨道路由和数据为中心的数据融合等,可改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路由、发现和查询方面等通信的性能.经性能分析,该算法能很好地增长网络生命期、减少数据传输量、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以温室环境监测为应用背景,分析温室环境监控的特点,给出温室环境监控的系统体系结构,并结合温室监控的具体应用提出节能的数据融合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节点能量的利用率和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