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李超 《电力建设》2014,35(7):141-145
风力发电与反渗透海水淡化相结合是海水淡化发展的新思路。根据传统方法设计的海水淡化系统只能在电源稳定的情况下定负荷运行,无法根据能源供给情况进行系统设计。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风电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建模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反渗透海水淡化渗透模型,可根据能源供给情况进行海水淡化系统运行参数的计算。在相同工况下,通过与传统设计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本文方法计算精度与其相当,可用于风电海水淡化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2.
李超  周喆  李利平 《中国电力》2015,48(6):107-112
离网型风电海水淡化系统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方式。为了促进其科学发展,提出了一种离网型风电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以风电海水淡化系统总收益最高为目标函数,在满足风机、蓄电池、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运行约束下对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得到系统经济收益最高时的风电海水淡化系统各装置的最优规模。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得出的结果显著优于其他方案,该方法对风电海水淡化系统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将核能发电与大规模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相耦合,发展核电厂水电联产系统,可以有效缓解中国沿海城市淡水短缺问题,提高核电参与电网调峰能力。对核电厂水电联产系统调峰运行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核电机组全天满负荷运行情况下,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按白天50%负荷、夜间100%负荷的变负荷运行方式运行效果较佳,此时水电联产系统调峰能力为33%,制水综合成本为3.62元/m3,调峰成本为63元/(MW·h),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将海水淡化负荷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或电网结合协同运行,进一步提高海水淡化用户的综合经济效益,提出了精准预测海水淡化负荷的方法。首先对影响海水淡化负荷的相关因素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构建相似日的小样本集合,而后建立多输入单输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针对LSSVM模型,提出了通过粒子群算法(PSO)优化相关参数γ和σ~2的新预测方法。最后利用某海岛冬季用水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达到参数最优化选择的目的,提高了预测精度,能够满足海水淡化负荷预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海水淡化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勇  王桂华 《吉林电力》2011,39(1):8-10,14
针对海水淡化技术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应对全球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手段的现状,介绍了当今海水淡化的工业化技术,海水淡化与新能源结合技术、海水淡化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对反渗透法、低温多效蒸馏法、多级闪蒸法等海水淡化方法的原理及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广东省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广东海上风电场规划的出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将对电网造成严重影响,研究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广东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规划,通过详细分析可再生能源的出力特性、负荷特性以及电源的调峰能力以及综合考虑了旋转备用和联络线调节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可再生能源接入系统后电力平衡的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广东电网2020年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分析,得出接纳容量小于规划容量,根据对影响因素参数灵敏度分析,最后给出了广东电网最大限度接纳可再生能源的建议措施,可为电力系统电源规划、电网架结构建设以及运行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水淡化技术及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多级闪蒸、低温多效和反渗透等海水淡化主流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海水淡化市场的发展过程和国内外市场状况。  相似文献   

8.
能量回收装置是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可通过回收浓盐水的压力能降低系统的产水能耗.目前,国内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能量回收装置依赖于进口,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量回收装置将有助于国内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对较为常用的能量回收方式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能量回收装置国产化的研发方向和关键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直流电网技术是解决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问题的有效技术方法之一。针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传统交流电网带来的稳定性问题,参考国内外直流电网技术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直流电网的特点和适用性,提出利用直流电网网架结构在我国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结合中国能源和负荷的实际地理分布深入探讨可再生能源在中国未来发展模式,并指出了直流电网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外电入鲁和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不断增加,山东电网的调峰压力不断增大。为提升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根据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建设规模、消纳情况、电源结构和负荷特性,确定一定规模煤电机组为调峰机组,并明确要求调峰机组在不采取助燃措施、环保达标条件下,连续安全稳定运行的最低电负荷须低于40%额定电负荷。通过试验核定,确认了山东省首批8台可再生能源调峰试点机组。对未达到调峰要求的机组,可根据设备情况采用热电解耦、宽负荷脱硝和提高锅炉稳燃能力等技术提升机组的灵活性,以满足电网的调峰需求。  相似文献   

11.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承诺背景下,海上风电凭借其高利用小时数、资源蕴含总量丰富等特点得到迅猛发展。然而,海上风电输电存在高成本、作业难度大、施工不便等问题。海水淡化技术凭借其灵活运行特性可有效适应风电波动性,采用海上风电就地消纳进行海水淡化能够提高风电利用率并简化输配电环节,可为海上风电应用与发展提供全新思路。文章结合海上风电并网方式与海水淡化系统工艺结构,分别剖析了海上风电输电与淡水输送的工作原理。再综合考虑输送容量、输送距离、输送建设成本等7个方面的性能指标,整理了海上风电输电与输水系统在技术与经济方面的差异。针对海水淡化技术的灵活性与经济性等优势,论述了海上风电驱动海水淡化技术在新能源消纳、工业清洁化与风电多元化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反渗透技术在超超临界直流锅炉补给水处理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华杰  苏伟  付强 《中国电力》2012,45(1):25-28
为节约淡水资源,广东惠来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中采用了反渗透海水淡化(SWRO)技术并取得成功,系统出力、出水水质、脱盐率均达到设计要求,证明反渗透技术能很好满足海域电厂大型机组锅炉水处理的使用要求。介绍SWRO系统及其各设备运行情况;探讨了典型SWRO系统的关键问题:预处理系统加药量的调整,能量回收装置的应用,反渗透膜产水的取样以及反渗透浓水排放等。  相似文献   

13.
建立风储海水淡化孤立微电网对于海岛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淡水资源的供给都具有重要意义。搭建基于PXI和PC的实时仿真平台,对风储海水淡化孤立微电网运行与控制进行了实时仿真试验研究。介绍了实时仿真平台的搭建、各部分数字仿真模型的建立并详细阐述了孤立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案。该协调控制方案利用海水淡化负荷的可控性,协调控制超级电容、锂电池储能,维持孤立微电网的功率平衡与稳定。最后,通过实时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协调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风能、太阳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并保证远洋海岛淡水供给,合理地配置微网的源荷储容量是海岛微网建设的关键。结合海岛特有的源荷特点,针对海岛微网源荷储容量配置所面临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含海洋能发电的远洋海岛微网源荷储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分析典型海岛微网结构,并建立波浪能、潮汐能及海水淡化等海岛特有的源荷模型;根据远洋海岛源荷运行特性,将外层容量配置优化和内层运行成本优化相结合,提出海岛微网源荷储容量配置的双层优化模型;考虑供电可靠性和居民用水需求,基于构建的海岛微网协调运行控制策略,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双层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优化配置方法可以更加合理地实现海岛源荷储容量配置,为未来远洋海岛微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风电海水淡化孤立微电网的运行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离网风机与高耗能的海水淡化装置联合运行将是未来淡水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方向之一。首先根据海水淡化的负荷特性及风电的运行特性,分析含风电、储能、海水淡化负荷的孤立微电网的运行模式及控制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风速历史数据,计算机组出力及风功率波动的概率分布,提出风电、储能和海水淡化装置的容量配置方案以及孤立微电网协调运行的控制策略,进而提高系统经济效益和安全稳定运行能力。最后基于PXI+c RIO的仿真试验系统搭建某地区海岛微电网,针对风电海水淡化孤立系统不同运行工况进行实时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制定新能源合理性发展战略,文中提出了一种高弹性电网下新能源消纳方法。首先,分析了新能源并网影响;然后,构建了高弹性电网下新能源消纳框架,通过电源、电网和负荷方面协调调度,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并提出多种新能源消纳项目;最后,通过案例仿真采用“移动变压器”和退役电池接入方案减小等效负荷峰谷差,提高系统调节能力,通过移动变压器灵敏性分析得到退役电池最佳配置容量,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对新能源消纳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与发电量最大的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接纳问题日益突出,寻求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将是"十三五"期间的重大任务。为此,该文从电力系统整体出发,分别从电网侧、发电侧及用户侧,梳理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接纳的技术现状,总结了其技术特征与国内外实践经验,为我国"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接纳格局的改善提供借鉴。在电网侧,特高压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电网智能化技术将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在更大范围的接纳提供坚强纽带,实现发电侧与用户侧间更为灵活、紧密的联系;在发电侧,常规机组的灵活调节技术、可再生能源的精细预测及主动控制技术、大规模储能技术将推动我国各类电源运行方式的深度转变;在用户侧,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热、需求侧响应与虚拟电厂等技术将为终端用户主动、柔性地调节自身负荷、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提供解决方案。依托特高压输电技术、融入大市场,实现可再生能源最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武耀勇  张玮  赵丽霞  胡静  刘锐 《电力建设》2015,36(3):109-113
在由风力发电机和储能装置作为海水淡化装置供电电源的离网型配电系统中,为最大化利用风能并减少配电系统对储能装置容量的依赖,海水淡化装置负荷采用功率阶梯调节和功率平滑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储能装置采用V/f控制。功率阶梯调节通过海水淡化装置的模块化投切实现;功率平滑调节通过变频器实现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并且利用变频器的软启动功能和无功输出能力有效维持配电系统的电压稳定。基于上述控制策略,通过PSCAD仿真软件建立动态负荷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结合负荷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实现海水淡化负荷对风力发电输出功率的有效跟踪,能够很好地适应风电波动性,并充分利用了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减少了对储能装置容量的依赖,提高了全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