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曹传新 《规划师》2013,29(8):81-85,91
中心城市区域化是我国城市—区域发展中的普遍趋势,当前中心城市区域化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城镇的一体化。中心城市区域化是应对外部压力、地域连续性和地域联系加强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组合城市、簇群城市和都市区三种形态类型,能够更好地响应全球竞争、带动区域发展和促进空间均衡。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分别通过规模扩张、产业集群和区域协调等路径实现中心城市区域化。延龙图一体化是比较典型的中心城市区域化类型,在应对东北亚合作、促进吉林省域发展及平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格局的价值导向下,根据其发展基础和阶段,宜采取组合型的空间形态和区域协调型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一、以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的建设为核心,带动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在小城镇的发展方向上,应摒弃全面发展的旧的战略思想。小城镇问题主要不是一个城市化问题,而是一个区域协调发展即区域一体化的问题。通过小城镇带动区域一体化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具有现实的国际意义,加速小城镇建设是一项事关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全面发展,实际上缺乏应有的战略重点,小城镇齐头并进,彼此之间利益分割,致使中心城镇难以发育、形成,中心地的职能严重不足,缺乏与周围农村和农业的紧密联系,对农业及周围农村的综合服务和劳动协作程度低下。由于农…  相似文献   

3.
城镇群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群中的小城镇是城乡关系的纽带,是区域统筹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武汉"1+8"城市圈内的小城镇为例,通过对此类小城镇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现状各要素发展特征的研究,以及对其未来发展动力机制与限制因素的分析,依据小城镇在城镇群中的区位要素,将小城镇分为四种类型,即"城中镇型"小城镇、"城市一体化型"小城镇、"区域核心型"小城镇和"服务乡村型"小城镇,总结以上四类小城镇的发展特征及其在区域统筹视角下所承载的功能,并面向不同类型的小城镇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指导城镇群内的小城镇精准定位自身的发展方向、合理利用一般小城镇不具有的有利条件,同时规避大中城市对于小城镇发展的消极作用,使其能够在城镇群体系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株潭区域小城镇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越  欧阳胜 《规划师》2006,22(11):77-79
长株潭区域小城镇存在着传统农业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污染工业向小城镇扩散等问题.为实现现代化,长株潭区域必须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促使其形成"省域中心城市组群(属于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区域中心城市-重点镇--般建制镇"的四级结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1)
当前,世界以纽约、伦敦、东京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城市正逐渐从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等转化为区域科创中心,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主要源头、人才高地和核心地带。建设以城市集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区域创新协同,已经成为全球科创的新趋势和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核心战略。在此背景下,我国把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纳入到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提出要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无锡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所处太湖湾地区集聚了全国三个GDP过万亿地级市中的两个,建设区域科创带不仅是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剖析无锡建设太湖湾科创带的发展优势和面临挑战,分析研究当前存在的瓶颈制约因素,结合无锡发展实际,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微微 《城市建筑》2022,(15):63-67+76
山地河谷型城市最初选址于河谷开阔区域,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张,受地形因素制约,城市沿河谷轴向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同时城市交通问题显著。本文以吕梁市为例,首先研究了山地河谷型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以及路网结构失衡、交通供需矛盾、公交发展空间受限、停车分布不均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讨论了山地河谷型城市在区域格局交通需求中的重构、市域中心城市一体化、交通模式转变等发展趋势,并对出行特征进行预测,最后从枢纽提升、公交都市、路网框架、品质交通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3)
<正>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国内外理论学说众说纷纭,根据我国近十年来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城乡融合论、"中心—外围论"、城乡双向交流论等理论较为符合我国的实际。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模式看,全国范围内较为成功的主要有三种类型:都市区辐射带动型、经济走廊带动型、小城镇带动或乡村自发型。作为西北区域的核心城市,西安城乡统筹发展的起步较早,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城乡统筹的探索,2003年,西安根据十六大精神,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思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大城市发展迅速,与周边小城镇成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大城市的中心带动构成小城镇自身发展的依托,而小城镇自身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制造业、轻工业在整个区域经济体系中都占有极大比重。小城镇自身发展也具有土地利用混杂程度高,流动人口比重大,城中村发展快等特点。优势与劣势并存,威胁与机会并重,构成小城镇前进的复杂环境。当前对小城镇规划的理论缺乏,造成小城镇发展无据,缺乏与区域内中心增长极的联系,本文以广州市石基镇为探索对象,对其规划理论及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同类小城镇的建设有所借鉴。一、现状概况(一)区位石基镇位…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辖有7个中心城区和6个远郊城区,市域面积8494平方公里。除主城外,市域分布有建制镇(街)51个,乡级集镇7个。近年来,主城周边小城镇的发展成为武汉市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小城镇建设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也暴露出不少新问题。为加快全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规划设计部门协助规划主管部门重点推进了加速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工作中对解决当前小城镇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做了多种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武汉市小城镇的类型与发展特征 经济发展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对于沿海地区,武…  相似文献   

10.
李正  裴欣 《风景园林》2021,28(7):69-75
伴随着公路建设、汽车普及和城市扩张,山地风景道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满足都市乘客对旅途景观品质的需求。不同利益相关者就如何处理风景道与山地景观之间的关系存在分歧,需要通过合作规划与管理进行协调,但现有相关研究尚未针对具有不同活动类型、建设强度、治理主体和土地权属的都市山地风景道进行深入分析。洛杉矶在都市山地合作治理方面对美国其他城市乃至全球产生了示范效应,以紧邻洛杉矶市中心的圣莫妮卡山为案例,分析相关法规条例、研究报告、规划方案和设计导则,探讨汽车导向型山地风景道的合作规划与管理模式。研究发现:圣莫妮卡山地风景道建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地产开发、风景旅游、生态保护4种相互矛盾的外部需求。鉴于这些外部需求对山地景观造成的干扰,相关治理主体之间形成了3种基于廊道管控的风景道合作规划与管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合作模式有利于制衡不同外部需求,明确各方权责,构建能够适应充满变化性和复杂性的都市环境的韧性山地景观。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客运交通流的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结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取长江三角洲城市间每日公路长途客运班次和高速铁路每日经停班次作为城市间客运交通流的替代数据,从联系强度和节点关系两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结构的特征及演化趋势进行解析。认为在长三角城市区域层面,南北两翼的城市间联系网络相对独立,两翼城市与上海的联系以及两翼内部城市间的联系均呈现出北强南弱的现象,这一现象与南、北两翼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和升级路径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枢纽,南京、杭州、宁波作为长三角次级枢纽的格局较为清晰,苏州、南通和无锡作为上海大都市区的直接腹地甚至通勤区的态势进一步显现。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完善,长三角城市区域"等级+网络"的演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上海的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整个区域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发展将呈现出进一步均衡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网络的视角讨论创新和大都市圈发展的内在联系,基于逻辑推演提出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的基本概念,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多尺度"的空间尺度特征、"多中心"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城市节点与城市创新网络整体的关系特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大都市圈为例,初步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的三大发展特征。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存在于区域、国家和全球三个尺度,并且空间尺度越大,城市创新网络的功能多中心程度越低。上海在长三角大都市圈内承担的创新枢纽功能主要体现在国家和全球尺度上,区域尺度的枢纽功能则被其他次中心城市所分解。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徐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等跨界都市圈,日益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但在实践中,行政分割、恶性竞争等问题依然阻碍大都市圈经济的整合与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跨界都市圈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不足或滞后所致。本文在总结我国跨界都市圈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跨界都市圈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借鉴西方跨界区域规划经验,提出了我国跨界都市圈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逻辑思辨和实证调研分析,在对家庭的城镇化类型进行分析基础上,界定了我国家庭在城镇化进程中"离散"现象的具体内涵及其负面影响,并以长三角核心区和南京都市区不同地区为例进行了分层次调研和分析,对区域城际尺度、城郊乡村地区、城市外围新区三种类型地区的家庭进行了大范围随机问卷调研,对其家庭成员和家庭的就业、居住、公共服务在空间中的离散模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家庭居住-就业-公共服务三元耦合式新型城镇化来促进家庭由离散走向聚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核心城市在大城市经济群发展中的聚集作用、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市对长三角的带动为例,通过分析上海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在推动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旅游一体化中等城市发展建设事业中所发挥的龙头带动效应,进一步得出核心城市在大城市经济群中的带动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6.
陶希东 《城市规划》2007,31(9):9-16
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等跨省都市圈日益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单元,但在实践进程中,囿于行政区划界限的政府间关系没有理顺,阻碍了大都市圈经济的整合。因此,全面再造省市政府间横向关系,是转型期推动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关键所在。在介绍政府间关系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当前我国跨省都市圈政府间关系发展的轨迹和困境,并提出了重建我国大都市圈政府间关系的组织框架设想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研究,从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和引领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将上海置于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发展中,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基本特征和总体演化规律,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内外部发展条件的分析,提出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定位,并从全球化进程、区域一体化、差异化发展战略、城镇空间格局、世界级城市群以及区域管治策略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具体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探索了近代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化进程中内部空间组织特征、演变趋势和发展模式。在研究方法上以近代工业遗产建筑元素传播为视角,通过文化因素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进行解构,研究该元素出现的来龙去脉以及在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工业建筑中的演变过程,以辅助证明长三角城市群近代工业发展模式。经分析得出,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以上海、南京为核心城市,无锡、南通、宁波等为二级城市,嘉兴、常州等为三级城市的逐级辐射圈。各城市原有基础、开埠的外力入侵、交通网络以及建造者是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9.
Metropolitan areas under different regional contexts show differen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paths.Urban agglomeratio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is characterized by having multiple cores and strong connection,in which cities used to be "geographically connected before interactive with each other." And during the functional interaction,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emerged in different stag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By analyz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it shows that the interaction among cities within the 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In the early stage,it was featured by the industrial expansion benefiting from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And then it was shifted to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public services based on the demand of "people." Now it is in a new stage of spatial reconstruction driven by agglomeration of service industries and innovation forces.Finally,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transportation,mechanism,shared value,relationship,and topography.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是各扬所长,通过差异化的空间分工形成发展合力。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基于空间均衡理论,提出长三角一体化空间分工需要遵循经济集中、生态安全、社会公平三个基本准则;结合国家和各省市主体功能区要求,提出未来一体化空间分工格局,明确重点都市圈的功能定住和发展导向等;最后提出一体化空间分工来来研究趋势与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