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安装速度传感器给直驱型永磁风力发电系统带来的可靠性降低、成本增加等缺陷,采用无速度传感器的方法对发电机的转子角度和位置进行估测.结合滑模观测器对电机参数和测量的鲁棒性强以及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能够实现dq轴的解耦控制的优点,建立了基于滑模观测器的直驱型永磁风力发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模型.该系统不仅能够精确地获得转子转速和相位信息,实现高性能的矢量控制,而且能够实现有功、无功功率的独立调节.为了解决传统滑模观测器不连续的砰-砰控制产生的高频抖动,引入了连续的饱和函数.2 MW直驱型永磁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7.5 KW模拟系统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永磁发电机优化控制保障可靠性问题,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测速码盘容易受到干扰易出故障.采用双向PWM变换器结构,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为了克服传统发电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无速度传感器策略,对兆瓦级永磁同步发电机的速度和相位进行观测,并对该发电系统机侧变换器采用转子磁链定向矢量变换控制技术,网侧变换器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最后运用MATLAB平台对上述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策略能独立控制PMSG的有功和无功电流,具有良好性能,可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外转子永磁风力发电机变速直驱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风能利用率、风力发电能量转换效率,提出一种新型的外转子永磁风力发电机.建立了永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针对双PWM变频器的特点提出了控制策略对变流器进行控制,通过变流器交-直-交的变换,将发电机发出的变频变幅值交流电转化为可用的恒定频率的交流电,并通过对变流器的控制实现了最大风能俘获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风力发电中并网控制要求和同步直驱风力发电机并网的控制原理,并针对同步直驱风力发电机的并网控制方式进行了讨论分析:在SIMULINK软件中按照分析的结果进行建模并实验,用SVPWMA方式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种控制方法可以满足风力发电机的运行需要。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锁相环技术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系统输出的相位与给定信号相位的相位差值锁定为一个固定值,根据锁相环特性就可以得出电机位置、频率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全速范围内转子位置、速度的准确、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针对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最佳转速跟踪控制,提出了基于精确线性化模型的滑模控制策略及其设计方法,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仿真模型,并对不同风况下运行的机组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在较宽的风速范围内有效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最佳转速跟踪控制,提出了基于精确线性化模型的滑模控制策略及其设计方法,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仿真模型,并对不同风况下运行的机组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在较宽的风速范围内有效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软件C++Builder6.0,设计和开发可视化直驱武外转子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介绍了该软件的窗口设置及其功能实现,将软件设计值与算例值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设计软件的可靠性.软件用户界面友好,通用性强,操作方便,适合对直驱式外转子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9.
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具有直接驱动、结构简单、效率较高等优点,因而成为目前兆瓦级风电机组的主流机型之一,且市场份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以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DDPMG)的运行特性基本原理基础上,建立包括风力机、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及机侧变换器在内的整个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定子磁链定向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矢量控制策略的研究,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直驱永磁同步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对风速阶跃变化时机组运行情况进行了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及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永磁直驱小型风力发电系统进行了控制算法研究.该系统包括一个三相不可控整流桥、一个BOOST升压斩波电路和一个三相逆变器,系统最大功率跟踪通过对BOOST电路的控制来实现,三相并网逆变器采用有功与无功的解耦矢量控制调节并网功率因数,最后设计了一个5kW的风力发电系统进行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最大功率跟踪一直是风力发电控制策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首先介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背靠背变流器的基本拓扑结构,然后在建立双Y移30°六相永磁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id=0的转子磁场定向,设计了转速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器。通过监测风速变化实时调整电机转速,以达到最大风能捕获的目的。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13.
田粒卜  陈鹏 《计算机仿真》2022,39(1):263-268
针对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机传统PI矢量控制方式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针对滑模控制中的抖振问题,在指数趋近律中引入光滑连续的双曲正切函数代替符号函数;针对滑模控制中的外部扰动问题,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在线估计和补偿,得出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使用Matlab/Sim...  相似文献   

14.
永磁电机直接驱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永磁同步电机,通过带有中间直流环节的IGBT转换器将电机发出的变频变幅交流电转换成可用的交流电,通过控制整流器电流来控制发电机转速从而控制风力机。  相似文献   

15.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直驱式风电机组全功率变流器双PWM背靠背式的拓扑结构,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搭建了包括风力机、永磁同步发电机、变流器等组件的并网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系统仿真模型,并根据矢量控制原理对机组及背靠背式变流器进行了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结合最大风能捕获的矢量控制策略实现了风电机组的变速运行、最大风能利用和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验证了所建立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模型以及采用的控制策略的有效、可行性,对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董宁  何山  秦钰  王冉旭 《计算机仿真》2021,38(9):102-107
永磁风电系统机侧大功率变流器的使用,致使永磁发电机定子电流中含有大量低频谐波,从而引发一系列危害.通过建立dq旋转坐标系下的谐波数学模型,在变流器双闭环矢量控制系统中引入谐波抑制环节,抵偿其中影响较大的5、7次谐波.同时,提出用滤波特性较好的峰值滤波器代替低通滤波器,以获得更好的谐波电流提取效果.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1.5MW永磁风电系统机侧谐波抑制模型.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述谐波抑制策略不仅能有效抑制发电机定子电流畸变,而且可以减小基波电流损失,提高发电机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刘军  吴琼 《控制工程》2015,22(1):20-24
介绍了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网侧变流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在建立了网侧变流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前馈解耦双闭环控制策略进行控制。实现了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及有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针对传统PI控制器在跟踪和抗扰性能上无法同时达到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自由度PID控制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并对二自由度PID控制器进行了化简得到一种简化的二自由度PID控制器。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电网三相平衡状态、单相电压跌落状态及三相电压跌落状态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永磁同步风电系统网侧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磁同步风电系统使用两电平电压型双PWM变换器向电网输送电能.由于变换器直流侧负载扰动引起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影响输入电网电能质量.为了减小负载扰动对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提出一个基于相似反对称结构理论的网侧变换器控制方法.以相似反对称结构为闭环期望结构,采用逆推法设计网侧控制器.对系统在负载扰动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控制输入电网电能功率因数,提高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缩短调节时间,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为优化输电网的电能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永磁风力发电机组机侧变流器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风力机、发电机和机侧PWM变流器的数学模型.由于风力发电机组模型存在高阶、非线性问题,传统方法难以进行总体性能分析.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风力机、发电机和机侧PWM变流器较完善的动态数学模型.PMSG电压方程中d,q轴电压分量之间存在耦合问题,采用磁场定向将三相交流电流分解成为产生磁通的励磁电流分量和产生转矩的转矩电流分量,并使得上述两个矢量相互垂直,彼此解耦,可进行独立调节.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为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