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何少君 《煤炭技术》2008,27(5):90-91
各选煤厂煤仓仓存总容量基本都在全厂5~15 d的入厂量左右,如何分析、预防预测及杜绝煤在仓内自燃,对于选煤厂的安全生产工作及经济效益都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尾巷对采空区煤自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尾巷对采空区煤自燃的影响,建立了带有尾巷的三维采空区的几何模型,利用UDF编写采空区碎胀系数和孔隙率的分布函数,从尾巷的联络巷间距和回风巷与尾巷之间的压差两个方面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尾巷的联络巷间距对采空区自燃有重要的影响,闻距增大,采空区自燃带的宽度也增大,越靠近回风侧,宽度增加越快;回风巷与尾巷之间的压差...  相似文献   

4.
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过程的动态数值模拟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文虎 《煤炭学报》2002,27(1):54-58
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浮煤自燃主要取决于浮煤厚度,氧浓度,漏风强度,工作面推进速度和自燃发火期5个参量,工作面正常生产时,采空区自燃三带处于一个动态的稳定状态。根据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特点,将松散煤体自燃发火数学模型简化,建立了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湿度变化的动态数学模型,用计算机动态模拟采空区浮煤自在升温过程,对时反映采空区温度分布状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对采空区浮煤自然危险性进行超前预测,指导综放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6.
刘向军  张健  邵敏 《矿冶》2008,17(1):30-33
煤炭自燃火灾严重影响煤炭的安全生产和储藏。本文建立了二维煤堆自燃过程的热流方程和氧气传输方程,对煤堆的自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明了煤堆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煤堆的不同堆放方式对煤堆传热与燃烧的影响。为煤堆自燃过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8.
基于着火和阴燃蔓延两步化学反应,构建了煤自燃楔形热板模型,考虑了热对流以及热辐射,研究了置于楔形热板上的煤自燃特性.首先进行了模型可靠性验证,之后对楔形热板上的煤样自热温度特性、自热过程的多物理参数的变化以及最敏感点火位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数值模型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楔形热板上的煤样发生热失控的临界温...  相似文献   

9.
10.
五沟矿沿空掘巷煤自燃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五沟矿1021工作面沿空掘巷煤柱及相邻采空区自然发火的特征,根据煤炭自燃理论,采用现场煤柱测温、位能测定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沿空掘巷煤自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煤柱完整性是导致采空区漏风、遗煤自燃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数值模拟预测条件下,经过2~3个月后,沿空侧1017采空区中遗煤温度有所升高,但最高温度低于60℃。当矿压作用使煤柱进一步压酥时,漏风量增大,沿空侧松散煤体温度有升高趋势,具有自然发火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热分析技术研究煤的氧化自燃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国产4.1型精密热分析天平和日本产 DSC—8230B 型差热扫描量热计,对我国褐煤、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贫煤及无烟煤八个煤种的70个煤样进行了 TGA、DTA、DSC 试验:还进行了热分析逸气分析和热分析红外光谱试验。察清了变质程度浅的煤容易自然的主要原因是空气氧化放热量大于变质深煤的氧化放热量。提出了 CO 和 CO/ΔO_2为最好的煤矿自然发火标志气体。首次用热量法测定煤的自燃倾向性。煤的分子结构红外光谱试验加深了对煤的自燃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13.
14.
根据开放式沿空留巷采空区漏风强度较大、风流运移规律复杂的特点,构建了沿空留巷采空区风流运移影响因素指标,建立了Y型通风采空区渗透率分布模型,提出了基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判定的Y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横向氧化带区域划分方法.在漏风源堵漏控风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漏风封堵位置影响采空区风流运移变化规律.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煤氧化自燃的反应机理,对4种不同煤样进行热重实验取得TG-DSC曲线,运用Starink法求解出煤样在达到着火点之前的表观活化能,对煤的氧化自燃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的氧化自燃过程大致分为失水、氧化和燃烧3个阶段,煤的氧化阶段对煤的自燃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并且煤在氧化阶段的表观活化能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煤样的吸氧量的大小与氧化阶段的最大表观活化能成反比,越容易发生自燃的煤样,吸氧量越大,氧化阶段的最大表观活化能越小。因此可以采用煤氧化阶段的最大表观活化能作为一项指标鉴定煤自燃倾向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了稳态、有汇渗流、扩散和化学反应耦合条件下东荣三矿采空区风速、O2浓度分布规律,结果显示:采空区进风侧氧浓度在距离工作面20 m、40 m、60 m、110 m处分别达到18%、16.5%、14%和5%;采空区2道处渗流速度大小在距离工作面18 m、26 m、60m、90 m处分别达到2.2×10-2m/s、1.6×10-2m/s、1×10-2m/s和2×10-3m/s。利用采空区煤层自然发火的特点和煤层自燃极限参数,对轻放面采空区"三带"进行划分,确定了综一轻放面采空区的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17.
镜煤和丝炭自燃倾向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玉贵 《煤矿安全》1991,(12):20-22,29
为了探讨镜煤和丝炭的自燃倾向性,作者对镜煤和丝炭的着火温度、差热分析、氧化腐植酸、氧化分解气体成份和自由基浓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镜煤的自燃倾向性大,丝炭的自燃倾向小。  相似文献   

18.
煤自燃全过程实验模拟及高温区域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虎 《煤炭学报》2004,29(6):689-693
结合现场实际,在XK-1型自然发火实验台的基础上,设计建造了装煤量15t的特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利用该实验台对南屯矿煤样进行了历时38d的实验,模拟了从常温至450℃二以上煤自燃的全过程,掌握了煤自燃高温区域的发生、发展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煤自燃高温区域动态变化的总趋势是向进风侧移动,且随着煤体温度的升高,耗氧速度增大,高温区域向孔隙率大、供氧充分的地点移动,最终移至供风表面,形成明火.  相似文献   

19.
20.
煤和碳质页岩的自燃原因和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非  杨文华 《煤矿安全》1990,(9):57-59,37
<正> 目前对沉积岩的自燃环境意见不一。实验表明,湿煤和湿碳质页岩一般要产生自燃。例如,中亚各煤矿的内因火灾频率与煤的湿度达到27~28%有重要关系。一些专家认为,煤和碳质页岩的自然发火只取决于其中的碳化物。在这种条件下析出水、CO 和 CO_2。实践表明,放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