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筑光环境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艺术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建筑中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等共同构成的光环境是如何影响人们对于建筑的体验这一问题却少有人关注和研究。然而,我们知道,不同的建筑对光环境的设计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在实践当中,建筑师必须了解光环境设计目标和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目前,现有与建筑光环境设计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人体工学、心理因素、环境问题。着眼于建筑光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从心理学中的感觉、知觉、视觉心理学等理论出发,讨论了建筑光环境和心理原理之间的关系,为建筑师设计和改进光环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全文分四部分:简介、与光环境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建筑光环境与视觉心理学及实例、总结。  相似文献   

2.
陈洪钦 《四川建筑》2001,21(2):31-33
通过建筑、环境、艺术的论述,说明现代化城市中建筑与环境艺术的重要性,对如何把握建筑与环境设计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3.
建筑师通常多注重建筑空间和造型的设计,而环境设计一般只作为建筑设计的延续和补充。但是。当我们应邀参加位于山东东营的石油大学图书馆设计竞赛时,则碰到了不同的情况。该校图书馆规划位置处于北校门中轴线上,而北校门又是学校新确定的临城市干道的主大门。于是图书馆的设计竞赛又加入了校前区广场的规划内容。经过反复构思和比较,我们将设计思路从以图书馆建筑为中心逐渐转向了以校前广场为中心,以广场环境设计带动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广场成为主体,而图书馆则成为围合广场空间的辅体之一,成为广场的背景。在广场设计中,我们结合…  相似文献   

4.
绿色建筑设计重视建筑本体设计,结合性能化分析手段将设计成果量化、可视化,推动设计优化;选择适宜技术集成,协调各个专业,最终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建筑性能的最优,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随着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将是未来建筑设计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建筑是为满足人们各种使用需求的空间环境 ,其中包含建筑内部及外部环境 ,校园规划设计需要对校园总体布局和建筑外部环境做出充分的设计构想 ,同时为建筑内部环境的创造提供可能。在北京石化管理干部学院规划设计中 ,以空间环境为设计主体 ,抛开以建筑为中心的设计模式 ,将各单体建筑做为校园环境的构成因素 ,进行整体设计 ,为教师及学员提供适于学习、交流、交往、生活的各种空间场所 ,在建筑层面上 ,为该校校园精神的形成和校园凝聚力的提升提供最大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石华  高莹 《华中建筑》2012,30(6):35-37
建筑剖面设计对建筑空间的使用感受产生很大的影响,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剖面的形态和空间实质也有很大的差别,该文将主要论述建筑剖面设计中如何与地域环境协调,形成有特色的地域性空间的表达。建筑剖面设计在建筑外部造型、气候环境和内部空间塑造上,都可以反映出地域环境对建筑设计和空间环境营造的影响,在剖面设计中有很多平常不容易发觉和深层意义上的地域性因素是可以为我们所用,并提取出来为我们创造富有地域性特色的建筑空间的。  相似文献   

7.
卓军 《南京市政》2001,(3):40-42,56
针对当前建筑的形象设计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一设计的随意性,文章结合实际工程探讨了建筑形象设计的问题,指出一个好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建筑,应当尊重环境,表现建筑的特定的功能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开发全程时空环境策划与设计 有了之前介绍的时空环境有关概念和相关理论作基础,下面我们就会将时空环境这一整套方法理论运用到房地产开发全程中,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地块的先天时空环境,遵循时空环境设计原则、房地产项目设计各阶段所涉及到的时空环境设计法则及居住社区、商业建筑、办公建筑等的时空环境建筑法则,设计出与开发商、楼盘业主相催旺的建筑。  相似文献   

9.
从“HI—SKILL”到“HI—TECH”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古代、建筑师和匠人以精湛的手工技艺(“Hi-Skill”)使经典建筑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工业革命开创了用工业制造工艺代替手工技艺的新时代,以更高的工艺水平来设计和“Hi-Tech”建筑中集中体现,我们在建筑上已经丢失了传统的手工技艺,却还没有进入工业制造的现代工艺阶段,中国需要呼唤“精致性”设计!我们已经到了必须变革整个建筑业基本技术体系的时候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开创了新时代的工业制造体系和工艺水平,必将对新世纪的建筑产生影响,我们能否设想将来“计算机集成建造系统”CICS的诞生?计算机控制的制造工艺能否体现人工技艺?  相似文献   

10.
寇健涛 《门窗》2013,(11):40-41
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建筑外表具有形式美,而且要求建筑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于是"绿色建筑"登上了人类舞台。然而,为了实现我们理想的生活环境,不但要有完美的"绿色建筑"设计蓝图,还要通过切实可行的绿色施工措施去完成我们的绿色建筑。本文论述了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之间的肾密联系。  相似文献   

11.
王金平 《山西建筑》2002,28(11):1-2
结合实际工程,从环境设计、功能布局、意象创造等方面探讨了一种全新的动态设计思想与理念,并在建筑的深层内涵和形态操作诸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对环境、功能及建筑形态三方面关系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2.
壁画以建筑为依托体,艺术家只能在构架起建筑的各个界面上装置壁画。建筑的类型、结构和空间制约壁画设计,同时也提供给壁画设计无限可能。不同的壁画设计理念程序,也体现着艺术家对建筑的不同理解。空间是建筑设计的主角,建筑空间是展现时代和历史的平台,壁画与之对应也是如此,它以艺术创造的想象空间打通被墙面隔离的自然空间。并且通过特定的环境使人们置身与具有严肃、神秘、欢快的多种效能的氛围之中。它直接影响着人们情绪、行为和环境。  相似文献   

13.
科学研究往往以精准命题与技术的工具性提升为目标,而设计实践则更多关注处于建筑内核与“抵抗”状态的本体性,工具与本体的隔离阻滞了科学研究导向设计实践的进程。通过弥合这一隔离状态,在技术工具性与设计本体性中找到结合点成为一个重要策略。文章关注热环境研究前沿,包括能量过程、原型形式、边界构建、身体感知、材料文化、智能调控,以及乡土当代结合等,进而将热环境系统研究作为推动设计实践的本体性动力,并通过麟和建筑工作室持续的研究性实践解析,提出了工具、本体与系统融合的设计创新范式。  相似文献   

14.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作为中国建筑媒体的新秀,借2012伦敦书展之契机,带领中国的知名建筑师在伦敦——这座建筑历史悠久、设计思潮先进的国际大都市,举办了"从北京到伦敦——当代中国建筑展",这是中国主流建筑师在英国的首次集体亮相。  相似文献   

15.
李匀  李精鑫 《建筑》2001,(4):39-41
在以往的设计条件和环境下设计出来的建筑基本上都属于功能型的 ,有创意、有新意、有特色的作品不多 ,而有思想、有理论、有体系、有影响的警世之作更少。这与我们具有 1 2亿人口且幅员辽阔的大国不相称 ;与我们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不相称 ;也与我国在世界上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里日益提高的地位不相称。为此 ,作为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从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领域机制大转换时候的建筑师们 ,迫切希望能有一个宽松、公平、公正的创作环境 ,调动、确保建筑师们把精力、智慧用在创作上。这个创新环境大致有如下构想 ,尽管这样的题目…  相似文献   

16.
杜巧建  张爱东 《中外建筑》2014,(11):100-104
以实际项目——南漳县九州岛"梦回卢戎"民俗文化商业街的规划与设计为例,从项目的文化背景入手,介绍了区位环境及设计构思,以"文化是魂,建筑是体,商业是心"为主线,着重对本项目的内在文化结构与商业形态进行解析,并通过分析建筑特征、建筑与街道的组合方式来解析九州岛商业街的建筑形象和空间层次,归纳出民俗文化商业街的空间形态设计特征,以期为城市特色步行街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风景园林》2005,(2):79-81
信息中心外环境是我们先后完成了D-G1地块和D-G4地块后,在软件园进行的第三项设计。信息中心是软件园的管理部门所在地,也容纳了相当数量的IT企业。建筑设计朴素而又耐看,以不张扬的姿态座落于软件园东北入口一侧。信息中心建筑外环境不仅属于建筑的一部分,也属于软件园外围绿化隔离带的一部分,景观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筑外环境的设计,建立建筑与绿化隔离带之间的联系。我们从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中获得灵感,提取了椭圆形和重复的水平线等形式要素,通过绿篱、椭圆形种植池、道路场地、座凳、灯具和植物等景观要素,将建筑的构图延伸到环境…  相似文献   

18.
《门窗》2016,(11)
绿色建筑环境设计概念旨在节约社会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倡生态、环保。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从而生成新的建筑材料,合理应用于新的建筑环境设计是绿色建筑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从建筑垃圾处理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建筑垃圾在绿色建筑环境中运用的可行性和意义,结合案例探讨了建筑垃圾在绿色建筑环境设计中应用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事务所介绍     
COX建筑师和规划师事务所已执业35年了,35年来,事务所根据环境的可持续性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设计哲学。20世纪60年代,我们的建筑使用简单材料,如泥砖、木材、混凝土和玻璃。这种建筑反映了澳洲本土的建筑理念,一种以需要和环境为本而发展起来的建筑。  相似文献   

20.
修复     
《世界建筑》2014,(1):62-67
我们继承了一个人类已经无所不在的世界。先人留下了层层叠叠的建筑和基础设施。这些建筑在建造时还没有可持续性的概念。我们可以保留这些建筑的精华并添加新的设计,使之适应我们新的环境目标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