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稀土对钎杆用GDL-1钢在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贝氏体相变及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使CCT曲线右移和下移,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在贝氏体转变区,随冷速增加,1#钢中铁素体量急速下降,粒状贝氏体增多;当冷速超过40℃/min时,粒状贝氏体向条状贝氏体转化;冷速对2#钢中铁素体体积分数影响不大,主要是由粒状贝氏体向条状贝氏体转化,而且贝氏体组织明显细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对82B热轧盘条进行连续冷却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不同冷速下试样的金相组织和形貌进行观察,并测定其索氏体片层间距.结果表明,当冷却速率小于4℃/s时,82B热轧盘条中存在珠光体(P)和索氏体(S)组织;冷速等于4℃/s时,试样中出现少量的马氏体(M)和贝氏体(B);当冷却速率大于4℃/s时,随...  相似文献   

3.
结合物理模拟实验、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定研究了新一代反应堆压力容器用SA508Gr.4N钢的连续冷却组织转变特性。结果表明:SA508Gr.4N钢产生贝氏体相变的临界冷却速率为0.5℃/s;当冷却速率为1~30℃/s时,相变产物为板条马氏体,硬度值高达470 HV;当冷却速率为0.5~0.02℃/s时,相变产物为贝氏体和马氏体,且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贝氏体含量逐渐增加,贝氏体组织中可见呈粒状、短棒状的微细碳化物,硬度值低至400 HV;采用Koistinen-Marburger方程描述SA508Gr.4N钢马氏体转变动力学,拟合得到马氏体转变起始温度为345.4℃,动力学参数为0.031 4,适用于准确预测≥20%的马氏体转变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矿冶》2015,(Z1)
通过显微分析30CrMnTi热轧盘条中存在贝氏体异常组织是拉拔过程断丝的主要原因。从理论和生产实践上研究了30CrMnTi盘条中贝氏体形成的主要原因为线材出保温罩时奥氏体未完成向珠光体完全转变,残余奥氏体在空冷下发生贝氏体转变。通过优化控冷工艺和剪除不冷头尾,保证奥氏体向珠光体完全转变的冷却速度和转变时间,基本消除了30CrMnTi盘条中出现贝氏体组织,降低了盘条抗拉强度和改善了盘条拉拔性能。  相似文献   

5.
高温高湿矿井人体热舒适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三维k-ε湍流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不同风速和不同温度组合条件下,高温高湿巷道中的热环境.并根据热舒适性的评价指标PMV-PPD对巷道中热环境进行预测和评价,给出了高温高湿巷道中的速度场、温度场、热舒适性指标PMV、PPD分布图.结果表明:在巷道壁面温度为42℃、湿度为90%的高温高湿热环境中,采用入口空气温度低于25℃时,以0.5m/s的速度进风完全满足矿工热舒适要求:当入口空气温度在28℃以下时,以1.0m/s的速度进风也可满足矿工热舒适要求;当入口空气温度超过28℃时,应对进风空气进行降温处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X100管线钢的四丝埋弧焊的焊接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模拟,研究了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丝间距对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每根焊丝的电流增加50 A时,焊接温度场的峰值温度增加135 ℃,焊接热循环的冷却速度略有下降;当焊接速度从0.72 m/min增加到0.84 m/min时,焊接温度场的峰值温度下降183 ℃,焊后冷却速度明显增加;当焊丝间距由30 mm增加到50 mm时,焊接温度场的峰值温度下降189 ℃,焊后冷却速度增加。焊接电流增加50 A时,焊接残余应力水平略有增加;而增加焊接速度和焊丝间距时,残余应力峰值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35Cr Mo截齿钢Ac温度加热淬火不同回火时间实验材料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35Cr Mo钢Ac温度淬火,500℃不同时间回火,随回火时间延长,实验材料的抗拉强度在1 054~960 MPa变化,硬度值在HRC37~32变化,冲击值在62~78 J变化,回火保温时间为6 h时冲击值出现低谷值。35Cr Mo钢Ac淬火,500℃不同保温时间回火的组织主要为索氏体及未溶的铁素体组织,组织细化,回火保温时间在3 h以内实验材料可获得高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NiAl-Cr(Mo)合金的微观组织和高温下(750、800、850、900 ℃)在75%Na2SO4+25%NaCl(质量分数)混合盐中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NiAl合金由于添加了大量的Cr、Mo合金化元素, 其微观组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形成了由预共晶β-NiAl基体相和层片状Cr(Mo)相组成的共晶组织; NiAl-Cr(Mo)合金在热腐蚀后, 合金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Cr2O3保护膜, 并含有少量的Al2O3, 随着温度的升高, 保护膜层加厚。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合金微观组织和腐蚀后的表面形貌, 分析了NiAl-31Cr-3Mo合金高温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9.
福建永安火电厂螺栓使用 2 5Cr2Mo1V钢 ,在高温下长期工作产生小裂纹。利用透射电镜和动态拉伸试验 ,对其组织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 ,研究螺栓裂纹萌生和扩展的机理。结果表明 :碳化物在原奥氏体晶界和贝氏体亚晶界的析出 ,是引起螺栓韧性下降 ,导致螺栓裂纹的萌生和扩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扫描电镜、硬度和冲击韧性测定等手段分析Cr_4Mo_4V钢在不同固溶温度处理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从1050℃上升到1095℃,Cr_4Mo_4V钢组织的平均晶粒尺寸会随之快速增大,增大幅度约30%。在1050℃与1065℃下等温淬火可以生成细小的贝氏体组织,以及没有完全溶解的、均匀分布的碳化物颗粒。随着固溶温度升高到1080℃与1095℃,贝氏体的尺寸开始不断变大,在钢基体中形成了非常粗大的贝氏体组织。当固溶温度从1050℃上升到1095℃时,其硬度从HRC 60.4增大到了HRC 64.3,其冲击功从162.2kJ.m-2减小到了84.6kJ.m-2。随固溶温度的上升,硬度表现出不断增大,冲击功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1.
《矿冶》2013,(Z1)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固溶温度、冷却方式、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四因素对Ti-5Al-5Mo-5V-3Cr合金强度和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方式对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影响最大,时效温度次之。当固溶温度为820℃、冷却方式为空冷,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分别为580℃和4 h时,Ti-5Al-5Mo-5V-3Cr合金的抗拉强度为1335 MPa,屈服强度为1320 MPa,延长率为9.5%,断面收缩率为29.0%,该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塑性匹配。  相似文献   

12.
李安铭  呼梦娟 《煤炭学报》2010,35(8):1391-1394
采用正交组合回归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零保温奥氏体逆相变淬火温度对40Cr钢强度、硬度的影响,分析了其组织特征。实验表明,40Cr钢840~920 ℃零保温奥氏体逆相变淬火,可以细化奥氏体晶粒,得到细小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淬火温度较低时,马氏体板条间分布少量条状铁素体,随淬火温度提高铁素体逐步减少,880 ℃淬火得到全部板条状马氏体组织。在实验温度范围内,900 ℃+880 ℃两次淬火后40Cr钢的强度、硬度最高,其力学性能显著好于常规的880 ℃一次淬火。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维k-ε湍流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高温高湿回采工作面中的热环境.并根据热舒适性的评价指标PMV-PPD(Predicted mean vote-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对巷道中热环境进行预测和评价,给出了高温高湿回采工作面中的速度场、温度场、热舒适性指标PMV、PPD分布图.结果表明:当入口空气速度0.5≤v≤1.0m/s时,送风温度在18≤t≤22℃比较合适.当入口空气速度1.0v4m/s时,以22℃送风时人体有吹风感,但是人体处于-1≤PMV≤+1舒适范围,能满足矿工的热舒适要求.高温高湿回采工作面通过优化送风速度和送风温度,可满足井下作业人员的热舒适性要求,同时达到节约能源目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2种冷却速度对16MnR热轧钢板应变时效敏感性的影响。试样进行970 ℃正火(以空冷和风冷两种不同的速度冷却), 用夏比(V型缺口)冲击法测定其应变时效敏感性系数, 通过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2种状态试样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 在较快的冷却速度下(风冷), 可获得较多的贝氏体和较细的片状珠光体, 从而减少了钢中的自由碳、氮原子, 并阻碍了它们的扩散, 使得16MnR钢在应变后的时效过程中较难形成柯垂尔气团, 降低了其应变时效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对热镀锌烘烤硬化钢板进行了合金化处理, 用扫描电镜观察合金化镀层表面的组织形貌, 并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镀锌层的表面相组成, 对所研究的结果用相图计算进行了解释。研究表明, 450 ℃时在合金化退火开始时间段镀层为η相, 20 s左右部分ζ相长至镀层表面, 30 s后表面主要为ζ相, 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到300 s镀层大部分为δ相, 不再发生相变, 合金化结束; 500 ℃时合金化过程基本与450 ℃一致, 但退火3 s后表面就已出现少量的ζ相, 而9 s后表面基本由δ相和ζ相混合组成, 退火时间达到20 s后表面已完全为δ相; 550 ℃时退化3 s后表面出现少量的δ相, 到9 s后镀层几乎全部由δ相组成。  相似文献   

16.
采用铸锻复合成型技术成形A356铝合金.研究了充型速度对铸锻件宏观形貌的影响以及锻造压力对铸锻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型速度小于55mm/s时,由于金属液过早凝固导致铸锻件充型不完整;充型速度大于66mm/s时,铸锻件内部容易产生气孔.当充型速度为66mm/s时,铸锻件的宏观形貌较好.当锻造压力为120 MPa时,未经热处理的铸锻件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216MPa和16.7%.当锻造压力为60MPa时,经T6热处理的铸锻件的抗拉强度能达到最大值320MPa,此时延伸率为11.6%.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厂生产的耐酸水泵,用于井下PH>2的酸性水中。1965年以前,水泵的零部件的材质采用ZG1Cr18Ni9Ti或ZG1Cr18Ni9。它们的铸造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都很好,但由于我国镍的材料来源缺乏,为了节省镍的用量,选用了ZGCr17Ni2耐酸不锈钢,从1965年开始生产到现在,取得了一些经验,也总结了一些成熟的工艺方法,现综述如下。况以一、ZGCr17Ni2的化学成分和性能ZGCr17Ni2钢的化学成分(%) CO.11~0.17 Si≤0.80 Mn≤0.80 Cr16~18 Ni1.5~2.5 S≤0.03 P≤0.045 首先从合金状态图看。图1a为含铬18%和不同含镍量的铁铬镍合金状态图。斜线标注部分为ZGCr17Ni2钢在状态图上的位置。例如,当含镍量为2%时,合金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变。当温度在1500~1080℃之间,为α相,当冷却到1080~650℃之间。为α+γ相;而在650℃以下,又为α相。因此,由于产生相变,当然可以用热处理的方  相似文献   

18.
根据齿辊破碎机的工况条件和破碎机理,结合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研制了一种新型齿板用钢ZG32CrMnSiNi2Mo。通过金相分析、透射电镜分析、XRD物相分析和力学性能检测,研究了该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正火处理后实验材料的组织为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由贝氏体铁素体板条、残余奥氏体和少量的板条马氏体组成,随正火温度升高,组织中的贝氏体铁素体板条束尺寸增大,板条的宽度减小,长度增大。油淬和水淬后的组织由板条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与贝氏体铁素体板条相比,马氏体板条的间距较小、位错密度高。随正火温度的升高,实验材料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冲击韧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900℃正火处理后实验材料的硬度具有极大值,940℃正火处理后,实验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冲击韧度具有极大值,分别为1 583.1 MPa和29.0 J,随冷却速度的提高,实验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均呈逐渐升高、冲击韧度(AKU)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综合来看,实验材料空冷和风冷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分析了不同工艺热处理后,实验材料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Cu-Sn-Ti-Ga复合钎料在900—980 ℃钎焊温度下对金刚石/钢进行钎焊连接,研究了钎焊温度对钎焊金刚石微观形貌、界面特征、元素分布变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Sn-Ti-Ga复合钎料在金刚石表面润湿性良好,钎焊界面主要包含Cu5.6Sn、TiC及富Ga相;随着钎焊温度的提高,金刚石的出露度逐渐降低,石墨化程度逐渐增大,导致钎焊接头的磨削性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钎焊温度为920 ℃时,界面处已形成连续均匀的TiC反应层,反应层厚度为0.31 μm、硬度达到最大值为310 HV0.1;金刚石试样的磨损形式表现为均匀磨损,钎料对金刚石的把持力较高。本研究为低成本钎料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双相钢是由铁素体和马氏体组成的一种高强钢,具有优异的强塑性、连续屈服和较低的屈强比,而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行业。研究了DP590冷轧双相钢在退火温度分别为800和830℃下的连续冷却相变行为及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退火后,在不同冷却速率下,双相钢的热膨胀曲线出现“平台”和上升趋势,这是由于过冷奥氏体的相变引起的;同时显微组织显示,通过调整退火制度,可以控制其多边形铁素体和马氏体的体积比,并获得分布均匀且晶粒细小的铁素体和马氏体双相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