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在单级复合系统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两级TFE—TUR复合地热发电系统,并对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给出了一、二级最佳中间匹配温度计算式。同时,还将该系统与单级复合系统、全流系统及常规闪蒸系统作了比较,表明该系统可望成为(火用)效率最高的地热发电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HSE-TUR(螺杆膨胀机—汽轮机)复合地热发电系统作了详细研究。通过与相应的全流和闪蒸系统的比较,证明该系统优势明显,所用螺杆机机体尺寸小,是一实用高效的新型地热发电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款柴油机颗粒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采用了临界文丘里管做为的恒流装置,首次采用变频控制的罗茨风机做为动力源,并首次采用脉宽控制方式控制进入风机的排气恒温,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本文对全流定容采样系统进行了流量测量精度的分析,研究表明,采用临界文丘里管做为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的恒流装置,精度完全可以达到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款柴油机颗粒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采用了临界文丘里管做为的恒流装置,首次采用变频控制的罗茨风机做为动力源,并首次采用脉宽控制方式控制进入风机的排气恒温,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本文对全流定容采样系统进行了流量测量精度的分析,研究表明,采用临界文丘里管做为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的恒流装置,精度完全可以达到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5.
国际及欧美相关标准规定,全流稀释系统是柴油机排放型式认证试验唯一的基准系统。对柴油机颗粒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进行研究,发现其核心是用于稳定系统流量的临界文丘里喷管的设计。当临界文丘里喷管前后的压比达到一定值时,喉口处的气流速度达到当地声速,此时流量达到最大且保持恒定,不再随环境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即处于临界状态。该流量是柴油机气态排放和颗粒排放计算中的关键参数之一,是排放测试设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能量利用角度,对热水、汽水混合物的全流发电方法和闪蒸发电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汽水混合发电系统中,提出当量热水温度概念,简化了汽水混合发电系统的热力计算。在实际汽水发电系统中,对与闪蒸发电量相同的全流发电系统进行热力计算,得到了不同热源温度、干度下全流动力机的最小内效率曲线。  相似文献   

7.
研究并设计了一款柴油机颗粒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采用临界文丘里管做为的恒流装置,变频控制的罗茨风机做为动力源;并采用脉宽控制方式控制进入风机的排气恒温,控制精度得到大幅提高。提出了发动机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的一些关键设计参数,并得到了试验验证。采用PVTt法对临界文丘里管进行标定,试验数据表明:其精度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8.
定容取样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定容取样系统中的全流稀释系统和部分流稀释系统的原理以及各自的特点,指出测量低排放汽车时全流稀释定容取样系统产生误差的内在原因及部分流袋采系统(BMD)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运用全流地热发电技术开发藏滇地区的地热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政  毛润治 《动力工程》1994,14(6):58-61
全流螺杆膨胀机的研究与试验已取得较大进展,为提高地热发电效率、简化系统、建设快装移动式井口电站创造了条件。本文简要分析了全流系统的热力学特性,介绍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D=80mm及D=315mm转子螺杆机的发电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数据的推算,并与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试验数据进行比较,指出采用全流螺杆机发电,效率将会有大幅度提高。最后,本文作者列举了螺杆机的特点,提出了运用螺杆机全流技术加速发展藏滇  相似文献   

10.
在发动机颗粒排放测试过程中,排气稀释系统是必备的设备。目前排放测量法规所用的排气稀释系统有两种:一种是全流稀释系统,另一种是部分流稀释系统,主要设备依赖进口。本文设计了一种发动机排放测量全流稀释系统,可以满足车用发动机排放测量需要。  相似文献   

11.
There are many input parameters to control a DC-RF hybrid plasma flow system, such as total gas flow rate, central gas flow rate, swirl gas ratio, RF power and DC power. Furthermore,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among these parameter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present study, statistical analysis using simple linear model is conducted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the input paramete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the outputs such as particle residence time and average temperature in a DC-RF hybrid plasma flow system. The thermofluid characteristics of a DC-RF hybrid plasma flow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n RF plasma flow. It is shown that the plasma characteristics are changed drastically by adding even small DC power. Furthermore, controllability is also improved by optimiz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a DC-RF hybrid plasma flow system.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混合发电系统中获得足够经济可靠的电力,其优化方法的选择非常关键,分析了风/光混合发电系统的结构,系统梳理了国外风/光混合发电系统的软件优化法、传统优化方法、人工智能法等优化方法,并对混合发电系统的各种优化方法进行了总结及展望,可为国内风/光混合发电系统优化问题的合理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fault detection of fuel ejectors in the hybrid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system is proposed. The procedures of using the model to analyze ejector properties such as the primary mass flow rate, the secondary mass flow rate, the recirculation ratio and steam to carbon ratio (STCR)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model, the anode gas recirculation performances of a hybrid SOFC system are studied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ejector not only in the critical mode but also in the subcritical and back flow modes, which is especially useful at SOFC off-design operating conditions such as start up, load changes and shut down.  相似文献   

14.
与燃气轮机常规进气方式相比,舰用燃气轮机舷侧进气系统对风速、风向等环境条件更为敏感,从而影 响整体性能表现。为验证某舰用燃气轮机舷侧进气系统在不同进气方向下总体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搭 建了该进气系统比例模型,并在其中布置了滤清器、稳压室、消声器等损失部件模型,对舷侧进气系统在5个常 见的进气方向下的整体性能表现进行了试验研究,对M进气方向下7个关键截面上流场进行了详细测量。试 验结果发现,进气方向明显影响舷侧进气系统性能,进气方向垂直于百页窗时进气系统总阻力损失最小。进气 系统中前端部件,如百叶窗、滤清器、稳压室等部件流动损失受进气系统的影响较为明显,消声器等进气系统尾 端部件的流动损失基本不受影响。速度场测量结果表明,进气方向同样会影响进气系统出口截面上流动畸变情 况,变化趋势与进气系统总阻力损失变化趋势基本相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进气方向下,舷侧进气系统设计 方案的总阻力损失、出口截面畸变、主机功率损失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透平叶片的气动优化设计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发展了一个叶轮机械叶片全三维粘性杂交问题的气动优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包括分析技术与组合优化技术的耦合:前者基于高精度、鲁棒型的数值分析方法,已成功地用于蒸汽透平叶片的流动分析.并经详细考核已将其纳入到了实际的叶片气动设计体系;后者基于优秀的iSIGHT商用优化平台.通过对多种优化方法的集成从而发展了组合的叶片全三维气动优化策略。数值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了这一气动优化设计系统真正纳入到工业设计体系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