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发生火灾后该怎么办?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这是任何一位消防管理人员都清楚不过的事情。许多单位在组织消防知识培训时,也都会涉及这一题目.并予以特别的强调。 相似文献
2.
4.
绚烂的烟花在央视新址的上空并未开放出原本的喜悦,却点燃了一场不该发生的大火。无情的火魔,夺走了—名消防队员年仅29岁的生命,致使6名消防队员和1名工地工作人员受伤。这是今年北京元宵夜最惨痛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由"热岛效应"想到"绿岛效应"静文所谓"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气温比周围地区高的现象。如上海市在今夏高温期间,市中心气温平均高出市郊2至4摄氏度,最高竟达6摄氏度。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绿化覆盖率较低,难以吸收。由于流动人口多、建筑物和... 相似文献
6.
报载,瓷都景德镇有个由约有1600多名平均年龄63岁左右,大多是退休工人或干部组成的“妈妈防火团”,她们在300多个居委会中从事业余防火安全工作.40多年来,“妈妈”们排除了火险隐患4万多起.市防火安全委员会统计表明:自五十年代以来,92%的居委会从未发生过火灾,其中有“妈妈防火团”的一份功劳. 相似文献
7.
8.
17世纪及其前后几个世纪里,在英国发生了所谓“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大片农田不种作物,留作长草,千百万农民被迫放弃祖业,成为自由劳动者。几个世纪以后的今天,为了“引凤筑巢”,我国也发生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那就是1992年以来遍及全国的“开发区热”。历史不同,国度不同,成 相似文献
9.
1994年的美国。老太太玛利亚早晨到一家麦当劳快餐店用餐,她要了热咖啡和一个汉堡包。因手抖得厉害,她端起的热咖啡泼了出来,转瞬间便浸透薄裙,将她的大腿烫伤。一个星期后,律师将麦当劳店告上了法庭。因为经过多方侦察,律师发现了麦当劳店的一个商业秘密:咖啡在60℃以上时,香味特别诱人,而人们通常饮用咖啡的适宜温度都在40℃左右。陪审团认为,麦当劳店在明知危险存在的情况下未采取任何预防或警告措施,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而置消费者的安全于不顾,玛利亚有理由要求赔偿。最终她获得了近50万美元的赔偿金。 这是个有些极端的案例,毕… 相似文献
10.
11.
报载,国际田联的药检官员,在检查运动员是否服用违禁药物时,事先不给任何受检方打招呼,径直到运动员队伍之中,对其进行检查,而且常杀“回马枪”。人们称其为“飞行药检”,药检结果真实可靠,从而澄清了“迷雾”,分清了“是非”,保证了体育比赛公平竞争。由此想到,时下有些地方的消防安全检查,其做法与之截然不同,不是“微服私访,明察秋毫”,而是兴师动众,草率从事,事先往往发布“安民告示”。这不仅不能铲除火灾隐患,堵塞漏洞,而是劳民伤财,败坏社会风气。上级检查下级的工作,是领导掌握下情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检查,… 相似文献
12.
13.
14.
近日读报,一篇《“法外惩罚”出不了明城市》的章引起了深思。丈中讲到:4月20日起,郑州市试行“行人交通违法不仅与个人评先、福利待遇挂钩,所在单位评先、评优也将受到影响”的惩治措施,并且规定“拒不接受处罚的行人将被行政拘留;大中小学生交通违规被记录3次,将被取消‘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评选资格”。此外,学生获保送机会、拿奖学金也将随之泡汤。章认为,这都是“创建明城市”给闹的,是不折不扣的“法外惩罚”,最终结果出不了“明城市”。 相似文献
15.
隔着稀薄的云层,太阳微微露出笑脸,和煦的阳光斜穿过窗户。战友们忙碌地整理着内务,紧张而有序。我整理着磨压了无数次的被子,磨边、修角,这些繁琐的工序已让这团棉花初现方正的外形。闲暇间,我的思绪微泛波澜,一个疑问不经意地在我脑海中闪现:为何要将这军被叠得如此方正规整?甚至连一条边、一个角、一丝纹都不放过? 相似文献
16.
<正>从1 999年获得国际建协阿伯克隆爵士奖(Sir Patrick Aberc rombie Prize)奖开始,深圳在城市开发问题上一直都秉承着负责的态度,推动城市设计竞赛、空间调控、风貌管理的技术化和职业化。这对深圳诸多的建筑设计公司来说无疑是幸福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筑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优势,使得建筑设计无论是从空间、形象、还是使用上,都对城市更为有利。久之,一个夹在开发商和设计师之间的阶层——政府"技术管理者"应运而生。在经历了福田中心区、华强北、南科大、深圳湾竞赛、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下简称"双城双年展")等一系列规划管理和设计推动的工作后,这个系统的运作模式也逐渐成熟,"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组委会办公室"、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某单位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由于发现早,扑救及时,没有造成太大的经济损失。面对火灾现场,这个单位的领导遗憾地说:"我们对防火工作本来抓得也很紧,也准备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可没想到事情发生得这么快。"这位领导的"没想到",在当前一些单位的防火工作中,带有"代表性"。“防患于未然”,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大火无情,看到存在的火灾隐患,想到其后果是多么严重,但就是没采取果断措施及时落到实处,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一推再推,一直推到事故发生后,才来了这一个“没想到”。然而这个"没想到"已…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