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红外目标跟踪获得的目标特征鲁棒性差以及模型漂移易导致跟踪失败等问题,提出基于孪生网络的鲁棒红外目标跟踪算法,即利用预训练孪生网络提取红外目标多卷积层特征,以获取红外对象的空间及语义信息.通过相对熵滤波网络进行响应图融合,并以融合后的响应图为基础设计自适应模板的更新策略.在具有挑战性的红外跟踪数据集VOT-TIR20...  相似文献   

2.
网络安全态势认知融合感控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分析网络威胁的演化趋势,并探讨安全态势的自主感知和调控问题,将跨层结构和认知环融入模型的设计,提出一种基于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认知感控模型,增强网络安全系统的层间交互和认知能力.在分析模型组件及其功能的基础上,利用多源融合算法得到各异质传感器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准确决策,结合对安全事件威胁等级和威胁因子关系的推演,克服威胁因子获取过程中需处理网络组件间复杂隶属关系的不足,从而提出包含服务级、主机级和网络级的层次化态势感知方法,提高对网络威胁的表达能力.而且通过对态势感知曲线的分析,搭建离散计算和连续控制之间的桥梁,形成闭环反馈控制结构,解决安全态势自感知和自调控的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认知感控模型及方法能够融合异质安全数据,动态感知威胁的演化趋势,并具有一定的自主调控能力,达到了认知感控的研究目的,为监控和管理网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环境感知的性能,增强单目相机对障碍物三维和边界信息的感知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面先验的3D目标检测算法。基于优化的中心网络(CenterNet)模型,以DLA(deep layer aggregation)为主干网络,增加目标3D边沿框中心点冗余信息预测。根据自动驾驶场景的地面先验信息,结合针孔相机模型,获取目标3D中心深度信息,以优化深度网络学习效果。使用KITTI 3D数据集评测算法性能,结果表明:在保证2D目标检测准确性的基础上,该算法运行帧率约20 fps,满足自动驾驶感知实时性要求;同时相比于CenterNet模型,在平均方位角得分(average orientation score)和鸟视图平均准确率(bird eye view AP)上分别有4.4和4.4%的性能提升。因而,该算法可以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对障碍物三维和边界信息的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小目标跟踪算法的鲁棒性差、精度及成功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孪生网络和Transformer的小目标跟踪算法SiamTrans。首先,基于Transformer机制设计一种相似度响应图计算模块。该模块叠加若干层特征编码-解码结构,并利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和多头跨注意力机制在不同层次的搜索区域特征图中查询模板特征图信息,从而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并获得一个高质量的相似度响应图;其次,在预测子网中设计一个基于Transformer机制的预测模块(PM),并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处理预测分支特征图中的冗余特征信息,以提高不同预测分支的预测精度。在Small90数据集上,相较于TransT(Transformer Tracking)算法,所提算法的跟踪精度和跟踪成功率分别高8.0和9.5个百分点。可见,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优异的小目标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5.
文志诚  曹春丽 《计算机应用》2015,35(5):1393-1398
针对目前安全态势感知(SA)范围局限、信息来源单一、时空复杂度较高且准确性偏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方位因子加权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框架,充分考虑了多信息源与多层次异构信息融合,从整体动态上展示出网络当前安全状况,准确地反映了网络安全态势.最后利用网络实例数据,对所提出的因子加权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在自动驾驶中,精确的环境感知和对周围交通参与者的轨迹预测对道路安全至关重要。基于此,提出了基于鸟瞰图(Bird Eye View, BEV)的实时端到端轨迹预测框架来同时学习交互和场景信息。该框架主要由图交互网络和金字塔感知网络两个模块组成,前者通过时空图卷积网络对交通参与者之间的交互模式进行编码,后者采用时空金字塔网络对周围信息进行场景建模以获取场景特征。然后,对交互特征和场景特征进行单一尺度融合,从而进行分类和轨迹预测任务。在大规模开源数据集NuScenes上的实验和分析表明,与当前先进算法(MotionNet)相比,所提框架平均类别准确度提高了3.1%,轨迹预测平均误差在行驶速度>5m/s时降低了1.43%。此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性和鲁棒性,更符合实际自动驾驶环境中的轨迹预测需求。  相似文献   

7.
融合了路网结构的交通流态势预测是一个高度非线性化且复杂的时空动态相关性的时序数据预测问题.然而,传统交通流态势预测方法无法建模交通网络中长时间序列数据间的时空相关性.针对交通路网交通流态势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结构的交通流预测深度学习模型.首先,基于图小波变换定义图小波卷积算子,设计了面向路网交通流态势预测的图小波卷积神经网络模块;其次,结合时空注意机制构建了用于道路网络交通流态势预测的时空动态相关性模型,以捕获交通网络的动态时空相关性;最后,采用叠加多层图小波神经网络模块的策略,构建了一种面向路网交通流态势预测的图小波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在数据集上的性能优于现有的基线模型.通过图小波变换矩阵与傅里叶变换矩阵非零元素统计对比实验,发现基于图小波变换定义的卷积运算更具稀疏性.因此,基于图小波变换定义的卷积运算更有助于提升交通流态势预测模型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导致系统复杂性随之增加。传统网络管理无法满足需求,基于融合的网络态势感知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作为网络态势感知的核心,态势评估能够集成单元网管,提供全面宏观的网络状态视图,为决策提供支持。本文从网络态势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引入粗集理论,借助其在机器学习、处理海量冗余信息、特征选择等方面的强大能力,提出了基于粗集分析的网络态势评估模型,给出形式化定义,并详细介绍了评估流程。评估流程包括建立决策表、数据预处理、态势因子选择、协调性判断、条件属性约简以及决策规则约简等步骤。实验验证了原型系统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交通标志图像中目标物较小,SSD(单次多框检测)模型对其检测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SD模型改进的卷积网络算法.在原SSD特征层基础上加入低层特征图,并将低层邻近特征图进行融合,实现不同特征层的多元信息分类预测与位置回归.对SSD默认框的大小选取进行k-means聚类分析,调整原有默认框比例,加快模型收敛.通过不同数据集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表现出较好的检测效果,同时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前目标跟踪算法采用的交互多模型,大多是通过固定模型之间的切换来完成目标跟踪,这容易出现模型集与目标真实运动不匹配问题,降低目标跟踪的精度。同时,现在大部分观测平台都能提供多传感器量测,这要求跟踪算法能对不同量测信息进行高效数据融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结构多模型和信息滤波的跟踪算法,它由少量模型构成模型集,通过在线更新模型集参数以自适应目标真实运动,采用无迹卡尔曼信息滤波融合多传感器量测信息,实现对目标的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融合多传感器量测信息,自适应匹配目标真实运动,实现对目标稳定的高精度跟踪。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的快速目标跟踪算法。该方法将目标预测模型、目标模板匹配以及目标空间信息融合到统一框架内。该方法通过预测模型,预测下一帧中目标候选区域,从而降低模板匹配方法的搜索区域。然后在预测模型预测的搜索范围内进行目标的模板匹配,同时,提取目标的区域信息来辅助目标的模板跟踪方法。最终跟踪结果由目标模板跟踪以及目标的空间信息共同决定。本方法由于采用了目标的预测模型,从而能够减少目标的搜索范围,降低因目标的全图搜索造成的时间开销。并且由于减少了搜索区域,剔除了部分相似的匹配窗口,从而提高了跟踪时匹配的精度。本算法结合了目标模板跟踪和目标区域信息的优点,能够增强目标跟踪过程准确度。由于加入了目标的区域信息,对目标跟踪中出现的漂移现象更加鲁棒。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进行目标跟踪过程中对出现的漂移、遮挡等问题更加鲁棒、稳定。  相似文献   

12.

The data computing process is utilized in various areas such as autonomous driving. Autonomous vehicles are intended to detect and track nearby moving objects avoiding collisions and to navigate in complex situations, such as heavy traffic and dense pedestrian areas. Therefore, object tracking is the core technology in the environment perception systems of autonomous vehicles and requires the monitoring of surrounding objects and the prediction of the moving states of objects in real time. In this paper, a 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method based on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data is proposed by using a Kalman filter and data computing process. We suppose that the movements of the tracking objects are captured consecutively as frames; thus, model-based detection and tracking of dynamic objects are possible. A Kalman filter is applied for predicting posterior state of tracking object based on anterior state of the tracking object. State denotes the positions, shapes, and sizes of objects. By computing the likelihood probability between predicted tracking objects and clusters which registered from tracking objects, the data association process of the tracking objects can be gener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enhanced object tracking performance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 The average matching probability of the tracking object was greater than 92.9%.

  相似文献   

13.
对网络安全态势准确感知能实现对网络攻击的提前拦截和防范,针对传统的匹配检测方法对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的精度不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首先构建复杂网络环境下的病毒入侵的安全状态分布模型,进行网络安全态势的特征信息提取,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对提取的病毒入侵信息流进行相关性检测,实现安全态势预测和准确感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进行网络病毒入侵的准确检测概率较高,对安全态势预测的精度较高,保障了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方法中移动物体检测与跟踪的准确性精度较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检测分类的移动物体描述和感知方法:建立了一个包含核心对象动态特征和分类描述的复合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证据框架的信息感知与融合方法,通过整合动态模型和不确定性特征来实现对移动物体的检测和跟踪。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一辆安装有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演示车上进行了相关实验,在不同驾驶场景下针对行人、卡车和轿车三个移动物体进行了检测与跟踪,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对移动对象的轨迹预测将在移动目标跟踪识别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移动对象轨迹预测的基础是移动目标运动参量的采集和估计,移动目标的运动参量信息特征规模较大,传统的单分量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难以实现准确的参量估计和轨迹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多传感信息融合跟踪的移动对象轨迹预测算法。首先进行移动目标对象进行轨迹跟踪的控制对象描述和约束参量分析,对轨迹预测的大规模运动参量信息进行信息融合和自正整定性控制,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实现对移动对象运动参量的准确估计和检测,由此指导移动对象轨迹的准确预测,提高预测精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移动对象的运动参量估计和轨迹预测的精度较高,自适应性能较强,稳健性较好,相关的指标性能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个基于Kaplan-Meier生存性分析的松耦合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用于对网络的历史安全状态进行评估以及对未来安全趋势进行预测。采用生存性分析理论实现多源数据融合与态势评估方法的松耦合,利用KDD99评估数据集建立包含多种节点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实例进行仿真分析,以阐明该模型在适应网络结构以及多源数据动态变化方面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绘制安全态势曲线图,并与历史安全趋势进行比较,结果证明该评估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16线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稀疏,而导致环境感知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元和动态目标检测相结合的多帧点云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利用惯性测量单元提供的位姿信息进行点云中静态物体部分的融合,利用动态目标检测完成运动物体部分的融合,既可以增快点云融合的速度,又可以缓解融合时运动物体点云偏移过大的问题,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达到有效地增大点云密度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进行点云融合时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无人驾驶环境感知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面向地下空间探测的移动机器人定位与感知方法。首先,针对地下空间的结构退化问题,构建了基于因子图的激光雷达/里程计/惯性测量单元紧耦合融合框架;推导了高精度惯性测量单元/里程计的预积分模型,利用因子图算法实现对移动机器人运动状态及传感器参数的同步估计。同时,提出了基于激光雷达/红外相机融合的目标识别方法,能够对弱光照环境下的多种目标进行识别与相对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结构退化环境中,本文方法能够将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精度提升50%以上,并对弱光照环境中的目标实现厘米级的相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未知环境下多机器人协作目标跟踪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协方差交集数据融合的分布式解决算法.单台机器人运用全协方差扩展式卡尔曼滤波器完成未知环境下机器人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同步估计,当单台机器人发现同伴并利用观测值对同伴机器人状态进行本地估计后,将结果连同目标状态一起发往同伴机器人,同伴机器人进行数据验证后,采用基于协方差交集的数据融合算法完成本地相关状态的更新,由于并不需要知道相关估计对象之间的协方差阵,因此算法具有分布式特点.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机器人对于自身状态、环境特征状态以及目标状态的估计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朱君  汤庸 《软件学报》2007,18(Z1):95-101
群体感知是群体协作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在分析当前群体感知模型及群体协作模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角色为协作基础,根据任务相关度、协作者间组织结构的紧密程度来进行分层感知,提出了一种支持层次角色群体感知的模型(role based hierarchical awareness model,简称RHAM).RHAM 首先构建了一个群体协作环境(group cooperation environment,简称GCE),然后在GCE 的基础上扩展定义群体协作感知内容、感知层次及感知相关特性.最后对该模型的应用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