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目的:丰富功能性乳酸菌资源库,寻找具有副溶血性弧菌拮抗能力的优良乳酸菌出发菌株。方法:采用牛津杯抑菌试验筛选具有广谱抑菌潜力的乳酸菌菌株,通过生长代谢性能、胃肠液耐受性能、耐盐性、抗生素敏感性、抑菌谱等指标探讨其生物学特性。结果:以副溶血性弧菌为指示菌,筛选得到6株乳酸菌,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归类于类干酪乳酪杆菌、发酵黏液乳杆菌和植物乳植物杆菌。其中,类干酪乳酪杆菌A1抑菌活性最佳,24 h内菌落总数超过1×109 CFU/mL,发酵液pH值稳定在4.1左右,经人工模拟胃液处理2 h后,存活率为54.61%,再经人工模拟肠液处理8 h后,存活率仍可达45.46%,经10%NaCl胁迫处理24 h后,活菌总数>1×105 CFU/mL。同时,类干酪乳酪杆菌A1细菌素粗提物对13种致病菌呈良好抑菌活性,具有广谱抑菌潜力,且对8种常见抗生素未见耐药性。结论:筛选得到了能够抑制副溶血性弧菌且生物学特性优良的类干酪乳酪杆菌A1。  相似文献   

2.
禽畜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推行无抗养殖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发酵饲料。从饲料原料中分离得到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乳酸菌,通过排除发酵液中有机酸和H2O2的干扰,初步确定4株具有较强抑菌功能的乳酸菌。分别采用胰蛋白酶、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处理发酵上清液后,其抑菌活性减小,初步确定抑菌活性物质为细菌素。进一步通过耐酸、耐胆盐和耐热实验确定1株适合动物肠道定植的乳酸菌R16,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乳酸片球菌R16。筛选获得具有抑菌功能的、适合动物肠道定植和耐饲料加工的饲用乳酸菌对开发无抗发酵饲料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海产品源生理性状优良、抑菌效果明显的乳酸菌,采用牛津杯法以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为指示菌,研究从带鱼肠道中初筛出的18株乳酸菌的抑菌效果,其中有6株乳酸菌抑菌效果明显,LB4、LB10、LB18、LBb1、LBb3属于肉食杆菌属,为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m,而LB1和Carnobacterium gallinarum有较高的同源性。以水产品中常见的腐败菌和致病菌检测这6株菌的抑菌谱,研究发现这6株菌对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肉食杆菌(Caronbacterium sp.)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但对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制效果不显著。研究中筛选到的带鱼肠道肉食杆菌属乳酸菌对水产品中部分常见的腐败菌和致病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拮抗保鲜菌剂应用于水产品低温贮运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从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长寿老人肠道中分离鉴定的18株实验菌和9株来自一般健康人肠道中的实验菌株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具有高效抑菌作用的菌株,并确定起抑菌作用的可疑物质的性质。方法:采用滤纸片法筛选高抑菌活性的菌株,同时通过不同处理(温度、酸度、酶浓度)测定抑菌活性的变化,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酸的含量并测定有机酸的抑菌能力。结果:从这27株中筛选出了三株具有广谱、高效抑菌作用乳酸菌,对这三株乳酸菌的抑菌成分进行了研究,最后发现起抑菌作用的物质是细菌素和短链有机酸。结论:27株实验菌株都有一定的抑菌能力,但从长寿老人粪便中分离出的所有菌株抑菌能力强于来自一般人肠道的所有菌株。乳酸菌代谢产物——有机酸(乳酸、丁酸和乙酸)和细菌素类(对热稳定且对酸和蛋白酶敏感)做主要底物进行抑菌实验。实验结果,在低pH条件下两类物质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层牛津杯扩散法,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菌,测定南海海域华贵栉孔扇贝肠道中分离到的乳酸菌的抑菌活性。对具有抑菌活性菌株的发酵液进行排酸、排过氧化氢实验,及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敏感实验以筛选产细菌素菌株,并对细菌素进行温度、酸碱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菌株ZY-F2的发酵液对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致病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蛋白酶酶解实验发现其抑菌物质具有蛋白质性质,初步确定为细菌素。该菌株发酵液经121℃处理15 min后相对抗菌活性为81.54%,且在pH2.0~6.0酸性范围内表现出抑菌活性。根据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菌株ZY-F2被鉴定为食物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广泛分布于传统发酵食品和动物肠道等自然环境中,是拮抗性生物保护剂的重要菌株来源。从淡水鱼肠道中分离出44株对副溶血弧菌具有拮抗活性的乳酸菌菌株。从鲤鱼和鲫鱼肠道获得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LY-19和JY-22,二者对副溶血弧菌标准菌株ATCC33847和ATCC17802的抑菌直径分别达到19.87 mm和20.53 mm,抑菌活性主要来自乳酸菌无细胞上清液(CFS)。24 h乳酸菌培养CFS的抑菌作用最强,在p H 3.0~4.5范围保持抑菌活性。经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处理后,菌株丧失部分抑菌活性。经40℃至121℃处理30 min后,菌株CFS的拮抗活性保持不变。菌株LY-19对α-淀粉酶不敏感,而菌株JY-22对α-淀粉酶敏感。初步判定菌株LY-19和JY-22的抑菌物质分别为II型非糖基化类和糖基化型细菌素。经生理生化和16S r DNA鉴定菌株LY-19为清酒乳杆菌,菌株JY-22为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抑制口腔致病菌能力强、安全性高、口腔定植能力强的乳酸菌。首先,采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从实验室乳酸菌菌种资源库中筛选抑制变异链球菌和戈氏链球菌的菌株,对抑菌性较高的28株乳酸菌菌株进行了溶血性评价,结果显示7株菌株呈现α-溶血,21株菌株无溶血性。通过中和处理、过氧化氢酶以及蛋白酶敏感性研究,探究无溶血性且对变异链球菌和戈氏链球菌抑菌圈直径≥10 mm的16株乳酸菌的抑菌代谢产物,筛选出7株抑菌能力强并有可能产生非有机酸类抑菌代谢产物的乳酸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7株乳酸菌产酸性以及对牙齿腐蚀性均较低,除菌株JZ14-1对溶菌酶最高耐受质量浓度为1.6 mg/mL,其他6株乳酸菌对溶菌酶最高耐受质量浓度为1.2 mg/mL,均可耐受溶菌酶。菌株HB13-2敏感的抗生素数量最多。口腔定植能力评价显示:菌株HB13-2具有最高的表面疏水性为44.00%,表面酸电荷为20.16%,表面碱电荷为49.44%,胞外多糖质量浓度为0.283 mg/mL;菌株HB13-2具有较低的自身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良好的自聚能力,易定植于口腔。菌株HB13-2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最高抑制率为59.72%...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高效降亚硝酸盐乳酸菌,为今后益生乳酸菌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地方特有食品及动物肠道中分离纯化出13 株乳酸菌,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对13 株乳酸菌的体外降亚硝酸盐能力进行测定,并对降亚硝酸盐效果最强菌株进行驯化培养和抑菌实验,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法对所分离的降亚硝酸盐能力最强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 株编号为JS3的乳酸菌,该菌对亚硝酸盐降解率为83.39%,经过驯化复筛及培养条件优化得到:培养基中蛋白胨添加量15 g/L、接菌量5%、培养温度30 ℃、培养时间48 h,其降解率达到93.47%,同时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还具有抑制性能。经鉴定菌株为玉米乳杆菌(Lactobacillus zeae),将其命名为L. zeaeJS3。结论:菌株JS3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能力,能够成为今后降解亚硝酸盐微生态活性菌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9.
哈维氏弧菌是引起对虾和鱼弧菌病的主要病原菌,给海产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利用1.0%Ca CO3MRS琼脂从鲈鱼、刀鱼、牙鲆和大菱鲆等海水鱼肠道中分离到49株乳酸菌,采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从中筛选出对哈维氏弧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YP4-5,抑菌直径为18.26 mm。通过蛋白酶、p 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菌株YP4-5的无细胞上清液(cell free supernatant,CFS)抑菌物质进行初步分析,表明抑菌活性物质对蛋白酶敏感,p H2.5~4.5时对哈维氏弧菌具有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初步判断YP4-5 CFS中抑菌活性物质为细菌素类。0.4倍最小抑菌浓度YP4-5 CFS可有效抑制74.74%哈维氏弧菌的生长,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YP4-5 CFS使哈维氏弧菌细胞完整性破坏,细胞膜溶解,胞内物质外泄。经生理生化和16S r RNA鉴定菌株YP4-5为清酒乳杆菌,为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哈维氏弧菌感染研发微生态制剂提供良好的菌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抗哈维氏弧菌鱼源复合乳酸菌的组合。方法:应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获得无交叉拮抗作用的乳酸菌菌株,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对哈维氏弧菌具有较强协同抑制作用的乳酸菌组合。结果:获得4株对哈维氏弧菌有抑制效果且无交叉拮抗作用的乳酸菌,优化出菌株清酒乳杆菌YP4-5、清酒乳杆菌YP1-6和植物乳杆菌DY4-2组合以2∶3∶3的比例混合培养,复合发酵液在培养24 h时对哈维氏弧菌的抑菌直径为25.87 mm,分别比YP4-5、YP1-6和DY4-2单菌株的抑菌直径提升27.06%、37.10%和36.73%,表明三株乳酸菌具有协同作用。结论:植物乳杆菌DY4-2、清酒乳杆菌YP4-5和清酒乳杆菌YP1-6具有协同抑制哈维氏弧菌作用,三者以2∶3∶3组合对哈维氏弧菌的抑菌作用较强,可作为水产品养殖过程中控制哈维氏弧菌的乳酸菌复合制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江苏省淡水动物性水产品养殖环节中常见弧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等)的污染程度。 方法 参照《2016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淡水动物性水产品养殖环节中常见弧菌专项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样品的采集和检测。 结果 从淡水养殖场中采集水产品、水体、水底沉积物样品共507份, 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7株(3.4%); 霍乱弧菌4株(0.8%); 溶藻弧菌及创伤弧菌均未检出。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均不携带毒力基因(trh-;tdh-), 主要血清型为O5:H7(41.2%), 主要耐受的抗生素为头孢唑林(94.1%), 其中3株PFGE带型相似性系数100%; 4株霍乱弧菌均为非O1/O139群, 未发现耐药株。结论 江苏省淡水养殖环节中副溶血性弧菌环境污染程度低, 但在淡水养殖环节中检出致病性弧菌, 提示淡食用水产品依然可能存在引发食物中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以副溶血弧菌的群体感应为靶标,筛选对副溶血弧菌群体感应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的乳酸菌菌株,分析其益生特性。采用哈维氏弧菌BB170生物发光法及结晶紫染色法测定10株乳酸菌淬灭副溶血弧菌群体感应和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效果,并分析其自聚性、共聚性、疏水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及抗菌谱。结果表明,10株乳酸菌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乳酸菌抑制副溶血弧菌AI-2活性与抑制生物被膜形成具有相关性,其中菌株A10对副溶血弧菌AI-2和生物被膜的抑制率分别为82.92%和87.70%,对副溶血弧菌AI-2活性有促进作用的菌株B11、L18基本对生物被膜形成没有抑制作用;菌株MS1的自聚率和疏水率均达到80%以上,成膜能力强,且其淬灭副溶血弧菌群体感应和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明显,抑制率分别为69.54%和77.32%,抗菌作用强。本研究为乳酸菌源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对乳酸菌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渤海锦州海岸湿地植物根系中筛选对腐败希瓦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副溶血弧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乳酸菌,为研发一种海产品防腐保鲜生物制剂奠定基础。应用牛津杯打孔法从碱蓬草、芦苇根部筛选拮抗性乳酸菌菌株,应用生长曲线分析菌株拮抗作用变化,通过pH、蛋白酶、温度、NaCl浓度等因素,分析乳酸菌无细胞上清液(CFS)的拮抗性能。从碱蓬草根部获得1株拮抗能力较强的乳酸菌株JP-12,初步判定其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CFS中,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其抑菌活性在培养28 h时达到峰值。CFS经不同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均有所下降。对胃蛋白酶最为敏感,活性丧失率为24.21%;CFS经40~121 ℃等不同温度处理30 min,其抑菌活性基本不变;在pH3.0~4.5范围内抑菌活性保持稳定;3.0%~3.5% NaCl条件下其抑菌活性较强,抑菌直径达到18.46、18.15 mm。经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菌株JP-12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本文为挖掘拮抗性乳酸菌的资源及在水产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17-2019年广东省水产品中7种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方法 2017~2019年在广东省的17地市总共采集875份动物性水产品样品, 进行创伤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以及沙门氏菌共7种致病菌的检测。结果 2017~2019年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43.20%(378/875), 淡水产品致病菌检出率略高于海产品; 根据水产品类型分类, 致病菌在虾类和蟹类在均有较高的检出率。7种致病菌中, 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和沙门氏菌检出率较高, 分别为41.16%, 17.26%, 12.50%。各地市均有不同程度致病菌检出, 其中茂名、清远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较高; 广州和潮州的溶藻弧菌检出较高; 清远的沙门氏菌检出较高。结论 副溶血性弧菌是广东省水产品主要污染致病菌; 小餐饮和实体店中的致病菌检出率相对较高, 存在一定风险。应加强多种食品的致病菌监测, 针对性的提升对小型餐饮业的卫生管理, 以降低食源性致病菌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从海水和淡水鱼肠道的乳酸菌中筛选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菌株,旨在降低和预防水产品加工过程中氧化导致的质量问题。结果表明:从48 株乳酸菌中筛选出5 株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进一步复筛获得来源于草鱼肠道的菌株CY1-2的活性最强。菌株CY1-2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抗脂质过氧化率分别为(67.29±0.42)%、(60.67±1.44)%、(29.87±1.14)%和(40.77±0.50)%,其无细胞提取物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抗脂质过氧化率分别为(64.27±1.26)%、(21.97±1.47)%和(51.03±0.40)%。此外,菌株CY1-2对革兰氏阳性菌地衣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志贺氏菌、埃希氏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荧光假单胞菌均有抑菌活性。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CY1-2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植物乳杆菌CY1-2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广谱抑菌活性,对开发新型水产品天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乳酸菌细菌素是一种由乳酸菌在核糖体内合成、具有抑菌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质。由于乳酸菌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微生物,因此由它产生的细菌素受到了广泛地关注。目前由于大部分乳酸菌细菌素抑菌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对现有乳酸菌细菌素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细菌素进行了系统分类,阐述了各类乳酸菌细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机理,最后介绍了乳酸菌细菌素在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应用,旨在为乳酸菌细菌素的应用提供新的探索和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政府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共抽取430份农产品样品,监测项目为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采用全自动基因指纹分析仪对分离到的部分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株进行核糖体基因指纹鉴定。结果农产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畜禽产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22株、沙门氏菌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水产品中检出霍乱弧菌7株;鲜食蔬菜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72%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全自动基因指纹分析仪的鉴定结果和国标方法完全一致。结论应重视农产品的源头污染,加强监控。全自动基因指纹分析仪可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鉴定和溯源。  相似文献   

18.
A total of 226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isolated from “Alheira”, a traditional Portuguese fermented sausage, were screened for antagonistic activity against som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including Listeria monocytogenes. The objective was to isolate LAB with antibacterial activity from “Alheiras” and to select strains that could be used in “Alheira” production. Isolates displayi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Listeria innocua and L. monocytogene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nature of the antibacterial compounds active against these microorganisms. Results showed that two LAB cultures retained activity in the supernatants after neutralization and catalase treatment. These two strains were both identified as Pediococcus pentosaceus. The final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test the antilisterial activity of these two strains during storage of “Alheira mass” (sterilized), at 4 °C. The growth of L. innocua popu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in the paste of “Alheira” when the samples were co-inoculated with the LAB strain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aste only inoculated with L. innocua or co-inoculated with a bacteriocin negative strain of Ped. pentosaceus (ca. 1 × 107 CFU/g after 28 days of incubation).  相似文献   

19.
广谱抑菌物质产生菌GX-21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在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共11个采样地点采集土壤样品156份,分离得到放线菌1026株。土壤预处理采用碳酸钙富集培养法,分离采用平板稀释法,选取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作为分离培养基,添加50 mg/L重铬酸钾作为抑制剂。初筛采用琼脂块法,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白假丝酵母菌、黑曲霉共5种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共得到95株活性菌株。复筛选择初筛的5种指示菌加上副溶血性弧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共8种指示菌,分两级进行复筛:一级复筛仍采用琼脂块,得到19株活性菌株;二级复筛采用牛津杯定量扩散法,得到5株优良菌株。对优良菌株GX-21进行鉴定,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培养特性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GX-21为多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polychromogenes)。菌株GX-21具有抑菌谱广的特点,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