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洪刚  刘三平 《矿冶》2017,26(4):49-52
铜渣可有效去除锌溶液中的氯离子,在10 g/L硫酸浓度,60℃,反应时间1 h,铜渣加入量3.38 g/L条件下,除氯效率可达90%,氯离子含量降低到100 mg/L以下。针铁矿法吸附氟氯结果表明,氟、氯的脱除率可以分别达到60%和35%;时间越长,已经吸附的氟氯离子又解除吸附,重新回到溶液中。  相似文献   

2.
3.
以工业水玻璃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二氧化硅,并将其应用于锌电积液除氟。实验结果表明,未经焙烧处理的纳米级二氧化硅无除氟能力; 纳米级二氧化硅经400 ℃、4 h焙烧后,在加入量为锌电积液中F-质量的60倍、锌电积液硫酸浓度145 g/L、除氟温度40 ℃、除氟时间3 h条件下,纳米级二氧化硅吸附氟容量为13 mg/g,对锌电积液中氟脱除率达到78.05%,除氟后溶液含氟0.09 g/L,满足锌电积工序要求。  相似文献   

4.
氧化铋在锌冶炼中用于废水脱氯已有研究和应用,但除氯机理和边界条件仍有不明之处。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研究了氧化铋在酸化—吸附除氯—碱性脱氯—再生循环全流程使用中的物相和形貌转变。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Bi3+-ClH2O系在pH为0~10范围内,Cl可通过形成BiOCl沉淀除去,随着pH值的升高,Bi的物相依次从Bi3+向BiOCl、Bi2O3转变。在n(Bi)∶n(Cl)=1∶1时,溶液中最低Cl质量浓度为3.91 mg/L,而SO42-的存在对氯的分布没有影响。试验研究显示,氧化铋(Bi2O3)在硫酸质量浓度高于和低于60 g/L酸化时分别生成硫酸铋和碱式硫酸铋,形貌也从簇状向规则棒状转变,两者均可与Cl在酸性溶液中吸附形成BiOCl沉淀,BiOCl沉淀经NaOH碱洗后再生为Bi2O3,可返回利用。氧化铋经10个循环后,Cl去除率仍高于90%,除...  相似文献   

5.
碱浸-电解锌工艺中杂质对锌电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碱浸-电解锌工艺,系统地研究杂质元素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分析表明,以满足生产四级锌粉标准(GB/T6890-2000)为限,电解液中可接受的杂质浓度范围为氯≤20g/L、次氯酸≤1‰(体积分数)、钨≤800mg/L、锡≤600mg/L、钼≤50mg/L.  相似文献   

6.
氯气浸出-电积工艺从铜渣中提取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通过氯气浸出-净化-不溶阳极电积法生产电镍的工艺过程.结果表明,镍和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9.3%和98.5%,经过净化的授出液用400 A·m-2的电流密度不溶阳极电积,所得电镍纯度可达99.935%,电积过程的阴极电流效率为98%.在电积过程中氯气可以处理回收并返回作为浸出剂,使生产成本及环境污染降低.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福美锌从硫酸锌溶液中除钴的效果,考察了影响钴沉降的几个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福美锌加入量为1.8 g/L,反应时间30~60 min,温度50~80℃,pH 4.1~5.0之间条件下,钴脱除效率达84%以上,溶液中钴质量浓度降至0.6mg/L以下,满足电积锌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加锌连续除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锌连续除银是粗铅火法精炼工艺中提取贵金属的重要环节,国外已使用60余年,但在国内尚未有实施的先例。为填补国内这一空白,进行了试验及设备研究。本文论述加锌连续除银的基本原理试验设备及结果等。通过500kg级的投料试验,该设备与国外相比,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体积小、容铅量少、产率大、除银效果好,经处理后的铅含银可降到lg/t。  相似文献   

9.
湿法炼锌净化除钴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帅 《矿冶》2012,21(3):65-69
概述了现今国内外湿法炼锌净化除钴工艺的现状,简述了各种除钴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流程、优缺点、应用前景等,可为新建湿法炼锌厂除钴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目前锌粉置换添加锑盐为活化剂除钴法在国内应用较为广泛,国外以β-萘酚净化除钴法应用较多,在没有更好的除钴方法应用于工业化之前,从安全、环保以及经济等角度考虑,合金锌粉净化法与锑盐净化法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相似文献   

10.
铜冶炼炉渣是重要的二次金属资源,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对铜冶炼熔渣中金属液滴的电毛细迁移现象进行了渣相的显微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无电场作用时,金属铜滴在熔渣中的聚集和迁移现象不明显,铜滴杂乱地分布于熔渣的各个区域。在有外加电场作用时,金属铜滴在熔渣中的聚集和迁移程度明显加快,在阴极区的铜液滴数量和尺寸大于阳极区,并集中分布于阴极区某一区域。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熔渣中铜滴半径也随之增大,最后形成较为规则的圆形液滴。  相似文献   

11.
锌冶炼中氟氯的脱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一航  王海北  王玉芳 《矿冶》2016,25(1):36-40
湿法锌冶炼中,随浸出进入系统的氟、氯离子影响电解的正常进行。因此含氟氯高的氧化锌烟尘的资源化利用受到制约,另外对电解液净化要求高的大极板电积技术的应用也受到影响。分析了氟、氯离子对湿法炼锌系统的危害及在锌冶炼过程的走向。阐述了从锌固体物料和硫酸锌溶液中脱除氟、氯离子的方法。建议湿法系统采用铜渣法除氯,重点研究联合钙盐法和萃取法的除氟方法,加大针铁矿法同时除氟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罗劲松  李坚  李显红  叶文淳 《矿冶》2015,24(2):60-63
通过理论分析与生产实践结合,明确了铜电解液净化系统中脱除钙(硫酸钙)的具体步骤。在现有净化系统的硫酸铜工序新增脱钙步骤,让硫酸铜结晶母液于室温充分静置并常压通过板框过滤机,使溶液中钙和部分砷、锑、铋等杂质同时脱除,钙脱除率达90%,有效控制了电解液中钙的浓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铜冶炼渣中单质铜相强化浮选工艺优化方法。探索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铜、金、银回收率分别为93.64%、83.30%、93.65%,铜尾渣铜品位降为0.22%,其中金属铜品位由0.18%降为0.10%,占比由51.43%降为40.91%,有效强化了单质铜相的浮选回收。应用实践证明,优化工艺综合经济效果显著,可实现铜冶炼渣中铜、金、银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14.
脱铜阳极泥熔炼高铅渣在熔点测定过程中由于挥发会导致测定结果偏离“真值”(“测不准”)。以卡尔多炉工艺熔炼脱铜阳极泥的高铅渣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研究挥发机制预测升温过程的适时炉渣组成,进一步以适时炉渣组成与熔点测定值对应,以消除挥发的影响。采用FactSage 7.1软件计算熔炼渣的熔点和挥发反应的ΔG,用半球法测定熔化温度,利用TG热重分析仪测定渣样的失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温下含铅渣挥发主要是PbO以及少量的Bi2O3、As4O6、TeO2、SeO2和Sb4O6挥发导致的,在950~1 200℃高温段挥发最明显,当PbO含量分别为14.52%、25.07%、28.75%和41.25%时,铅渣挥发率分别为35.25%、49.48%、55.92%和58.39%。Factsage计算熔点值比半球点及流动温度实测值偏高。对脱铜阳极泥熔炼高铅渣所测半球点温度和流动温度与适时炉渣成分(基于原始炉渣成分及挥发失重的测算)对...  相似文献   

15.
针对PS转炉吹炼所产粗铜铅含量高、杂质复杂的问题,在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分析手段分析铅在粗铜中的赋存状态的基础上,采用火法精炼技术脱除高铅粗铜中的铅,对比分析了碱性脱杂剂(含钠钙的高活性碳酸盐)和酸性脱杂剂(含二氧化硅和5%的硼酸钠)对精炼铜品质和铅、砷、锑、铋等杂质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PS转炉吹炼所产粗铜中的铅主要以砷锑酸铅(Pb3[(As,Sb)O4]2)形式存在,As与Sb以类质同象相互取代;采用碱性脱杂剂脱铅时的杂质脱除率明显高于采用酸性脱杂剂的,所得精炼铜的杂质含量低;添加粗铜质量0.7%的碱性脱杂剂,在1 210~1 230 ℃、空气流量1.33~1.80 L/min的条件搅动熔体14 min,即可将粗铜中的铅从0.089%降到0.014%,铅、砷、锑、铋杂质的脱除率可分别达到83.93%、96.17%、96.64%、92.80%。研究结果可为粗铜精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锌粉置换过程是处理铜镉渣提取海绵镉的重要环节,论文对铜镉渣提取海绵镉原理及生产工艺进行了简单介绍,对锌粉置换过程中置换温度、锌粉用量、置换时间、搅拌强度进行了实验探索,研究表明:置换温度50℃、锌粉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2倍、拌强度为80r/min、置换时间20min,澄清时间40min的条件下,海绵镉的品位可达到78.7%。采用多点加入锌粉的方式,可以减少海绵镉夹杂现象,提高海绵镉的品位。  相似文献   

17.
每年因铜冶炼会产生非常多的脱硒渣浮选尾矿,其中含铅量很高,铅是有毒性金属,若直接作为废渣处理不仅污染环境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本研究以云南某企业的脱硒渣浮选尾矿为原料,利用湿法冶金的原理进行浸出实验,使矿料中的铅得到合理的回收利用。研究了在矿浆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OH、以及改变实验温度、固液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铅浸出效果的影响;同时探究了C还原预处理对铅浸出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C还原预处理之后的矿料的铅浸出率有明显的提高,碳还原预处理时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6h、碳粉与物料的比例为5:100;浸出实验的最佳条件为:浸出温度为90℃、固液比为1:10、NaOH浓度为180g/L、反应时间为1h。在此条件下矿料的浸出效果最好,最高浸出率为95.8%。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含铅提锌渣对环境的危害,实现有价资源铅的回收利用,本研究提出以提锌渣为原料,采用酸性氯化钙溶液浸出提铅的工艺路线。通过正交实验法设计了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浸出时间、氯化钙溶液浓度和液固比四个影响因素对铅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确定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液固比>反应温度>氯化钙溶液浓度>反应时间,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5 min、液固比7:1、氯化钙溶液浓度为400 g.L-1,在此条件下,铅的浸出率可达93.80%,有效的实现了铅的高效浸出,减少了环境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转炉渣的一般特性和影响其可选性的主要因素,介绍了从某铜冶炼厂转炉渣中选别回收铜、铁的试验研究情况,提出浮选中矿与磁性矿合并再磨再选的工艺流程,并就转炉渣选矿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高砷铜矿是一类重要的铜资源,砷含量高,通过物理分选方法无法实现高效脱砷。目前,湿法脱砷是一种高砷铜矿脱砷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高砷铜矿砷脱除的湿法工艺,包括酸浸脱砷、碱浸脱砷、细菌脱砷,并对三种湿法脱砷工艺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总结。此外,对高砷铜矿浸出后的含砷浸出液,分析了化学沉淀法、电化学处理、吸附法、生物法等固砷方法,指出了对应固砷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最后,总结分析了湿法脱砷及固砷方法的问题,并对脱砷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