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梯度曝气SBR除磷亚硝化颗粒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生活污水中总磷和有机物的去除,同时实现部分亚硝化,在常温条件下(17~19℃),采用SBR反应器接种配水培养的强化生物除磷颗粒污泥,对生活污水的除磷亚硝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水启动的强化生物除磷颗粒污泥经过27 d的培养可以实现生活污水除磷,出水总磷(TP)质量浓度达到1 mg/L以下,厌氧释磷量/厌氧COD去除量(Δρ_(TP)/Δρ_(COD))达到0.3;采取前90 min高曝气(500 mL/min),后120 min低曝气(200 mL/min)的梯度曝气运行模式,可以使亚硝酸盐积累率(R_(NA))从0增长到90%以上,亚硝酸盐氮(NO~-_2-N)质量浓度达到10 mg/L,同时TP及COD出水分别保持在0.5和50 mg/L以下.随工艺运行颗粒粒径从1 200μm下降到1 090μm,SVI值从32 mL/g降低到29 mL/g,蛋白与多糖比(PN与PS比)从2.0降低到1.2.生活污水虽然会导致颗粒粒径略微减小,但仍能保持在1 000μm以上,且使颗粒获得更好的沉降性能.采取高低梯度曝气方式可以实现除磷和亚硝化,总磷去除率达到95%,R_(NA)达到90%以上,且颗粒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
SBR中不同曝气方式下CANON工艺的启动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ANO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脱氮工艺,在CANON的运行过程中,DO的控制不当很容易引起系统脱氮率下降,甚至崩溃.合理控制反应器内部溶解氧是CANON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关于不同曝气方式下CANON启动与运行的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为此,本实验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分别采用间歇曝气SBR(R1)和连续曝气SBR(R2),研究不同曝气方式下启动CANON及其遭到延时曝气破坏后的恢复.结果表明:R1和R2分别在第21天、27天成功启动CANON.进行延时曝气破坏后,在只改变HRT与增加运行周期的条件下,R1和R2分别经过25 d、33 d成功恢复CANON.最终R1和R2的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4.32%、73.62%.在SBR中可以通过同时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和交替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两种途径提高总氮去除率,R1中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4.7%、58.54%(第86天).R1内亚硝化菌(AOB)和厌氧氨氧化菌(An AOB)具有较高的活性,硝化细菌(NOB)被抑制或淘洗得较为彻底.间歇曝气在节省运行时间的同时可以稳定实现较高的总氮去除率.  相似文献   

3.
短程硝化最优曝气时间控制与硝化种群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实现短程硝化的最优曝气时间,采用3个平行的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处理生活污水,在pH为7.9~8.0时,"氨谷"出现前t/2、t/4、t/8(t为曝气时间)停止曝气,实现短程硝化.运行145 d后,系统亚硝态氮积累率分别提高到50%、65%、90%.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定量分析表明,反应器中氨氧化菌(AOB)的比例都有不同程度提高,3#SBR最为显著,AOB、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占全菌的比例分别为3.89%、0.27%,AOB为硝化菌群中的优势菌.最优曝气时间控制协同游离氨(FA)抑制作用可能是快速实现和维持短程硝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曝气强度对SMBR膜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曝气强度是控制SMBR(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膜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不同的曝气强度下考察了膜过滤压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膜阻力构成情况和污泥指数SVI(Sludge Volume Index)的变化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强度过大或过小,压差上升速率都会增大;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大,Rp,Ref,Rc在过滤总阻力中所占的比例都会逐渐减小,Rif在过滤总阻力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当曝气强度低于0.88 m3·m-2·h-1时,水力剪切力主要作用于膜污染的消除,而对活性污泥的性质没有多大影响,SVI变化不大,因此压差上升速率随曝气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当曝气强度高于0.88 3·m-2·h-1时,水力剪切力过大,导致污泥絮体结构被破坏,SVI明显增大,从而加速了膜的污染,使压差上升速率随曝气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短程硝化实现过程中,曝气频率、pH值、DO质量浓度对NO2--N积累的影响.方法以实际生活污水为试验水样,利用N—SBR系统内培养驯化的亚硝化细菌,在间歇曝气条件下,通过控制不同曝气频率、pH值、DO质量浓度,采用静态试验的方式进行短程硝化试验.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曝气频率越短越有利于亚硝化细菌的生长,在pH值为7.5—8.0时可以实现短程硝化反应;当曝气频率为曝气15min/停曝15min、DO质量浓度为1mg/L时NO2-N积累率最高达到了94.34%.结论间歇曝气方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亚硝化细菌的培养驯化,有效地实现短程硝化,减少了能源和碱度的消耗,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红石林业局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658m3/d,采用厌氧及二级交互间歇曝气工艺.自2002年3月投产以来运行性能良好,出水水质CODcr为20~30mg/L,BOD5为10~13mg/L,SS为5~12mg/L,T N为6~12,T P为0.27~1.2mg/l.实践证明,厌氧及二级交互间歇曝气工艺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曝气生物滤池中亚硝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曝气生物滤池中,装填粉煤灰陶粒滤料,处理人工配制氨氮废水,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硝化滤池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温度降低导致亚硝化性能下降,低于18.6℃后,性能下降更明显.在进水氨氮质量浓度20 mg/L、水力负荷1.51 m3/(m2·h)的工况下,硝化滤池的阿仑尼乌斯(Arrhenius)关系式为K(T)=19.06×θT-20;θ=1.073(10.6~18.6℃),θ=1.027(18.6~34.7℃).温度变化对氨氧化菌活性的影响比对亚硝酸氧化菌活性的影响大,温度升高会引起硝化滤池中部出现较高浓度的亚硝酸氮积累.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COD、硝态氮及后置曝气对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影响,采用A2SBR工艺进行长期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200~250 mg/L和磷酸盐质量浓度为4~6 mg/L时,厌氧段出水COD去除率达80%,缺氧段磷酸盐去除率达92%;在缺氧段,硝态氮进水质量浓度为35 mg/L时,磷酸盐出水质量浓度最低为0...  相似文献   

9.
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研究了NaCl盐度、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进水负荷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温度和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质量浓度分别为7.5~8.5、30~35℃和0.5~1 mg/L的条件下,当NaCl盐度、进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和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5.8~25.0 g/L、450~550 mg/L和35~45 mg/L时,NO2--N累积率大于50%.在NaCl盐度14.5 g/L的条件下,当HRT为6.21 h,进水中每天1 kg悬浮物中所含的CDD和氨氮量分别为5.03×10-2和2.24×10-3kg时,亚硝酸盐累积率高于99%.高盐环境下控制HRT、有机负荷与氨氮负荷可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实现短程硝化的耐盐极限为25 g/L.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体式PAC/UF工艺的重要环节——曝气,通过小试和中试实验,研究曝气方式、曝气量等因素对一体式PAC/UF工艺运行及除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间歇曝气,连续曝气情况下PAC/UF工艺去除有机物效果略好;连续曝气会使出水颗粒数略微增多;同时连续曝气可以更充分发挥粉末活性炭减缓膜污染的作用.增加曝气量也可以减缓膜污染.但是在实验条件下,间歇曝气可以节约电能0221 kW·h/m3.综合考虑PAC/UF工艺膜污染、除污染效能和运行成本,对于PAC/UF工艺,间歇曝气更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1.
纯氧曝气在污废水处理中应用领域广泛,在中国多适用于处理较高浓度和水质复杂的难降解工业废水。纯氧曝气与空气曝气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文中着重介绍了纯氧曝气用于医院特殊水质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纯氧曝气有效去除污染物质机理的同时,提出最佳溶解氧为3 mg/L供工程参考,并得出纯氧曝气对于医院废水的CODcr去除较氨氮与总氮效率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微曝气在铁屑法处理印染废水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微曝气方法增加废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可加强铁屑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程度。试验表明,曝气强度为0.005L(空气)/min·L(水)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提高8%和3%,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8978—88。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矢量地震动强度参数,对软土浅埋隧道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开展大量土体-隧道结构动力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利用计算结果,对15个地震动强度参数(IMs)与隧道破坏指标(DI)进行对数线性拟合回归,并采用有效性、实用性和效益性3个指标对不同IMs进行合理性分析。研究发现,峰值加速度(PGA)是最优IM,其次是峰值速度(PGV)和加速度谱强度(ASI)。根据揭示的最优IM(即PGA)建立基于标量IM的隧道地震易损性曲线,利用合理地震动强度参数中PGA和ASI建立基于矢量IMs的隧道地震易损性曲面,并与上述地震易损性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标量IM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不能表达第2个地震动强度参数IM对隧道抗震性能的影响,所建立的基于矢量IMs的易损性曲面能更精准地评价盾构隧道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碳氮比(\t\t\t\t\tρ(C)/\t\t\t\t\tρ(N))在反硝化过程中对于亚氮积累的影响,采用乙酸钠为碳源,在序批式实验中,通过控制进水碳氮比来研究反硝化包埋颗粒在反应过程中亚硝态氮积累的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不同的碳氮比条件下均出现亚硝态氮积累现象,且亚硝态氮积累率都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其中,碳源充足(碳氮比为4.0~6.0)时,亚硝态氮积累率在30min时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反应结束时在碳氮比为4.0条件下仍有亚氮积累;当碳源不足(碳氮比为2.0~3.0)时,亚硝态氮的积累率在120min达到最大,而后基本维持不变,说明可以通过控制碳氮比和反应时间来获得稳定的亚硝态氮积累. 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还原速率随着碳氮比的增加而逐步升高,而亚硝态氮的最大积累率与积累速率随着碳氮比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碳氮比为4.0时亚硝态氮的积累率和积累速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40.8%和24.46mg/(L·h),说明碳氮比对亚硝态氮的积累有显著影响.\t\t\t\t

  相似文献   

15.
应用邯郸市近20年的降雨资料,整理出邯郸市暴雨强度公式.新暴雨强度公式与旧暴雨公式在不同重现期、不同时段的降雨强度计算结果上有明显差异,有的相差比较大.不同时段的降雨强度的频率分布不符合指数分布,与皮尔逊Ⅲ频率曲线吻合较好.三参数暴雨公式中参数雨力A表达式中的C值,在b的研究范围内,近似为常数,C=0.846.  相似文献   

16.
在完全混合式曝气池进行连续进出水间歇曝气工艺的生产性试验研究取得的数据基础上,通过动力学推导建立了未作稳态假设的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并推导了有关的参数.通过这个模型,可以根据出水水质要求来调整运行工况及参数.  相似文献   

17.
HRT、缺氧时间、好氧时间对碳、氮去除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好氧时间与缺氧时间对连续流间歇曝气一体化氧化沟系统碳、氮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时间是影响系统BOD5和TN去除率的最显著性因素,好氧时间对BOD5去除率也存在显著影响;在HRT8hr,好氧时间2hr,缺氧时间2hr的运行方式下,能够获得以下出水水质:BOD5<20mg/l,TN<20mg/l,BOD5去除率为85.2%,TN去除率为55.5%。  相似文献   

18.
高氨浓度下生物流化床内亚硝化过程的选择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于高氨低碳废水生物处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是一条颇具吸引力的途径,本文采用下向流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在高沈度氨条件下,探讨了亚硝化过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系统运行初期,由于硝酸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物的滞后性,暂时出现亚硝酸积累,但硝酸菌适应与繁殖,亚硝酸被完全氧化,高浓度游离氨对硝酸菌氧化速率有4抑制作用,而对亚硝酸菌抑制不明显,也造成亚硝酸积累,但这种对硝化菌选择性抑制所获  相似文献   

19.
低溶氧下生物流化床内亚硝化过程的选择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下向流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在低浓度溶解氧条件下,探讨了亚硝化过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0.5~1.0mg/L溶解氧(DO)下,DO成为增殖的限制基质,可实现亚硝酸的积累,当进水NH4^+-N为300mg/L时,出水NH4^+-N小于20mg/L;在保证氨氮去除率大于90%的前提下,使出水硝态氮中亚硝酸比例稳定在80%以上,选择过程完成后亚硝酸菌成为生物膜中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20.
Coronal mass ejections (CMEs), which refer to large-scale magnetized plasma struc-tures expelled from the sun into the heliosphere, are a kind of eruptive phenomenon in solar atmosphe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flares or eruptive prominences. The earth di-rected coronal mass ejections are often accompanied with intense geomagnetic storms, interplanetary shocks and energetic particle events and all these are adverse conditions for space weather. Shortly after its discovery in the 1970s of last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