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立喷雾干燥法制备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的方法,考察微囊化前后花色苷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壁材中阿拉伯树胶质量分数、β-环糊精质量分数、芯壁比、进料流速、进风口温度、总固形物含量对黑果枸杞花色苷包埋效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的包埋工艺。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进料转速2 000 r/min、乳化时间10 min、出风口温度80℃、阿拉伯树胶质量分数1%、β-环糊精质量分数50%、进料流速330 mL/h的恒定条件下,选择芯壁比1:2.5(g/g)、进风口温度160℃、总固形物含量22%。黑果枸杞微胶囊包埋效率平均值可达91.01%。黑果枸杞花色苷微胶囊为类似圆球状的、平均粒径(9.16±1.02)μm的玫红色粉末,受光照、空气及温度的影响,明显比微胶囊化前稳定。  相似文献   

2.
研究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微胶囊化,增加其稳定性,提高附加值。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花色苷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花色苷微胶囊工艺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花色苷含量。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2∶3、芯壁质量比2∶8、入口温度120℃、进料量15 mL/min。花色苷微胶囊化后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海藻酸钠为壁材,基于内源乳化法制备微胶囊化的湿态花色苷,经优化喷雾干燥条件制备花色苷微胶囊,考察花色苷微胶囊粒径和形态及微胶囊化前后花色苷的光照、温度及胃肠消化稳定性。花色苷微胶囊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器温度120℃、进料速率12 r/min、真空压力0.03 MPa,包埋率为75.12%,平均粒径为558.2 nm。光照5 h,花色苷和花色苷微胶囊保存率分别为63.7%、82.1%;避光5 h,花色苷和花色苷微胶囊保存率分别为78.6%、91.4%;90℃条件下,花色苷和花色苷微胶囊半衰期分别为2.54、6.39 h;2 h胃消化,花色苷和花色苷微胶囊保存率分别为45.3%、83.7%;4 h肠消化,花色苷和花色苷微胶囊保存率分别为0.9%、24.4%。研究结果表明内源乳化法结合喷雾干燥制备的花色苷微胶囊的光照、温度以及胃肠消化稳定性均高于花色苷。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6):143-148
以乳脂包埋率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壁材配比、芯壁比、固形物中乳化剂的添加量和固形物浓度对乳脂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喷雾干燥法制备乳脂微胶囊产品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乳脂微胶囊化的最佳配方为,壁材为乳清蛋白和麦芽糊精,二者质量比1∶2.6,芯壁质量比1∶3,乳化剂添加量为3%,固形物浓度为23.5%;喷雾干燥的最佳条件为,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80℃,均质压力40 MPa,微胶囊化乳脂的包埋率93%以上。  相似文献   

5.
潘頡  易美华  钟秋平 《食品科学》2009,30(20):34-37
以自制木薯微孔淀粉和罗非鱼皮胶原蛋白为复合壁材、罗非鱼鱼油为芯材,研究罗非鱼油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用罗非鱼油乳化液的工艺条件为乳化温度55℃、乳化体系pH6.0、均质时间6min、芯材壁材配比1:1.5、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质量分数1.1%、乳化剂用量0.15%、固形物质量分数20%、进风温度180℃。依此条件生产的产品,鱼油包埋率达92.1%,微胶囊化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均质压力及喷雾干燥温度对鱼油微胶囊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辛烯基琥珀酸酯淀粉Hi-Cap100和葡萄糖浆作为鱼油微胶囊的壁材。研究了不同均质压力下乳化液黏度、粒径和粒径分布规律,考察了不同均质压力下乳化液特性与鱼油微胶囊包埋率、表面油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喷雾干燥温度对包埋率和鱼油过氧化值(POV)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加,乳化液黏度和平均粒径逐渐减小,而粒径分布离散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在40MPa时最小,说明此时粒径分布均一性最佳;喷雾干燥温度增加时,鱼油包埋率先增后减,POV值先减后增,在进/出口温度为140℃/70℃时有最高的包埋率和最低的POV值。通过分析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如下,均质压力为40MPa,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40℃,出口温度为70℃。在上述最适工艺条件下,鱼油微胶囊平均粒径为5.97μm,表面油含量为2.03%,微胶囊化包埋率为95.6%,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微胶囊表面和内部结构良好,具有良好的包埋效果。  相似文献   

7.
栝蒌子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光和热都比较敏感,极易氧化变质,油脂的氧化不仅会使其失去应有的功效性,而且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研究采用喷雾干燥法对栝蒌子油进行微胶囊化处理,保持和稳定其生理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微胶囊化生产过程研究中,选择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作为复合壁材,对微胶囊包埋率影响大小为芯材与壁材配比>复合壁材配比>总固形物含量。正交试验所得微胶囊最佳配比为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配比1∶1,芯材与壁材比2∶3,总固形物质量分数30%。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均质压为35 MPa。  相似文献   

8.
茶多酚微胶囊化包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壳聚糖为壁材,对茶多酚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微囊化包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分子量260cps,壳聚糖浓度1%,冰醋酸浓度1%,芯壁比1:4,固形物含量10%,进风温度185℃,包埋率为72.90%,该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球形度好,粒径较均匀,主要分布在10~40μm之间,水分含量为7.20%,扫描电镜图片显示,微胶囊样品表面光滑,无凹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避免花色苷物质直接受热、光的影响而引起氧化质变,有效控制花色苷的释放和稳定性,本研究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壁材,玫瑰茄花色苷为芯材,研究锐孔法制备玫瑰茄花色苷微胶囊的工艺及其微胶囊化花色苷红外光谱、贮藏条件和体外释放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确定玫瑰茄花色苷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花色苷微胶囊的结构和成分,考察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花色苷微胶囊的稳定性,模拟体外人工胃、肠液来评价花色苷微胶囊释放性。结果表明,花色苷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2.0%,CaCl2质量分数2.0%,壁芯比2∶1 g/g,壳聚糖质量分数0.1%,玫瑰茄花色苷包埋率为99.2%±0.16%。红外谱图结果表明,微胶囊前后的花色苷特征吸收峰发生了变化。玫瑰茄花色苷微胶囊在4或25℃时能稳定贮藏,并在体外释放实验中均体现较好的缓释性。  相似文献   

10.
为防止白术挥发油的氧化,扩大白术挥发油的用途,采用喷雾干燥法对白术挥发油进行了微胶囊化研究。考察了芯壁比、乳化条件、进风温度、进料速度等因素对白术挥发油微胶囊化工艺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制备白术挥发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为:进风温度175℃,进料速度640 L/h,乳化剂用量5%,芯壁比0.32,明胶质量分数21.13%,固形物质量分数29.51%,HLB值为13.53。在优化条件下可制得高质量高包埋率的白术挥发油微胶囊产品,包埋率达88.35%。  相似文献   

11.
可溶性免疫球蛋白微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孔淀粉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免疫球蛋白为芯材,对免疫球蛋白胶囊化配方和工艺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麦芽糊精:微孔淀粉为1:1,免疫球蛋白含量10%,总固形物含量40%,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40℃,出风温度80℃。  相似文献   

12.
以紫玉米芯为原料,利用响应面实验优化花青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将获得的花青素冻干粉添加麦芽糊精,后经喷雾干燥制成花青素粉。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13(g/m L)、提取温度为41℃、水浴提取时间为31 min、超声提取时间为2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花青素提取量为(4.623±0.021)mg/g,提取率为94.8%。花青素提取液添加麦芽糊精,经喷雾干燥工艺制成花青素粉,在进风温度为150℃、花青素冻干粉与麦芽糊精质量比为1∶1、固形物浓度为15%时,得到的花青素粉包埋率为86.7%,水分含量为4.8%。本实验得到了紫玉米芯花青素超声辅助提取和花青素粉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紫玉米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蓝圆鲹鱼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实验,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蓝圆鲹鱼油微胶囊的工艺条件,考察鱼油含量、固形物含量、进(出)风温度及进料速度四个因素对鱼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并测定微胶囊的微观结构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蓝圆鲹鱼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鱼油含量30%,固形物含量37%,进(出)风温度为190℃(85℃),进料速度为480 mL/h。在此条件下微胶囊包埋率为91.56%;所制得的鱼油微胶囊外观为圆球形颗粒,表面光滑、致密、无裂痕,整个表面性状良好;经60℃加速氧化6 d后蓝圆鲹鱼油微胶囊的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显著低于未微胶囊化鱼油(p<0.05),蓝圆鲹鱼油的稳定性在微胶囊化后得到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优化虾青素微胶囊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婷婷  王茵  吴成业 《食品科学》2014,35(12):53-59
微胶囊化包埋可减缓虾青素的氧化速度。以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虾青素微胶囊。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虾青素微胶囊包埋率为响应值,以壁材比例、壁材质量浓度、蔗糖酯添加质量分数3 个因素为响应因子,利用响应面法建立了二次回归实际方程模型,获得了制备虾青素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HP-β-CD)∶m(麦芽糊精)= 2.9∶1,壁材质量浓度0.21 g/mL,蔗糖酯添加质量分数2%,虾青素添加质量分数4%,喷雾进风温度170 ℃。按此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虾青素微胶囊包埋率达95.31%。  相似文献   

15.
李春梅  迟玉杰  王丹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3):257-261,265
对甜玉米酶解液的喷雾干燥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工艺参数。根据喷雾效果,确定了麦芽糊精为助干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以麦芽糊精添加量、进口温度、物料流量、热风流量为考察因素,以出粉率为考察指标,对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的回归方程进行了统计检验和分析。最佳喷雾干燥工艺参数组合为:麦芽糊精添加量68.5%,进口温度160℃,物料流量743mL/h,热风流量0.5m3/min。在此干燥条件下,出粉率最高为48.65%,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验证实验,实验值在95%的置信区间内很好地符合预测值。  相似文献   

16.
莲固体废弃物中多酚类物质的喷雾干燥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保护莲固体废弃物多酚类物质活性成分免受破坏,增强多酚稳定性。以莲固体废弃物多酚类物质微胶囊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和响应面实验,优选多酚类物质喷雾干燥微胶囊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多酚微胶囊化的最佳壁材配方为阿拉伯胶:β-环状糊精为3:1,芯壁比为1:5,单甘酯添加量为0.10%。多酚类物质喷雾干燥微胶囊化最优条件为:进料固形物含量16%,进料速度280 mL/h,进风温度为185 ℃,出风温度80 ℃。在此条件下,得到莲固体废弃物多酚微胶囊包埋率为94.12%+0.37%,微胶囊包埋效果较优,为多酚类物质的喷雾干燥微胶囊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面粉改良剂茶多酚为研究对象,选用海藻酸钠、壳聚糖以及氯化钙为包埋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茶多酚进行微胶囊化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喷雾干燥最佳技术条件:进风温度180℃,空气流量750L/h,出风温度100℃。茶多酚最佳包埋参数为:复合壁材比例海藻酸钠2.5%、壳聚糖0.8%、氯化钙4.5%,芯材与壁材质量比为2∶1,最大包埋率为73.8%。包埋颗粒近似球形,直径介于2~10μm之间,分布均匀无粘连。微胶囊稳定性实验表明,在5℃下,茶多酚较为稳定,最佳储存期为22d。   相似文献   

18.
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以无花果的乙醇提取物为芯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取无花果微胶囊粉。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芯材与壁材的比例为1:4,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比例为1:1,固形物浓度为30%,乳化剂用量为0.3%,30 MPa均质2遍,进风温度为200℃,出风温度为81℃。生产出的微胶囊无花果粉色泽、溶解性好,水、表面油含量低,无甚粘壁现象,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以HI-CAP 100为壁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共轭亚油酸,对喷雾干燥工艺中料液固形物含量、一级均质压力、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和产品中亚油酸载量四个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四因子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组合试验确定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固形物含量为40%、一级均质压力为25 Mpa、进风温度为185℃,载量为45%;在此条件下所得共轭亚油酸微胶囊化效率为93.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