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浸提法对海南海棠果种仁油脂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海棠果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提取海棠果油的适宜条件为:将海棠果种仁粉碎并干燥至水分含量在4.75%以下,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液料比为8,30℃提取12 h,重复提取2次,出油效率可达95.86%。所得海棠果油酸价为26.90 mgKOH/g,过氧化值为1.41 mmol/kg,碘值为55.54 gI2/100 g,皂化值为166.42。经过GC-MS分析,共检出了14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的99.92%,其中油酸占42.05%,亚油酸占26.57%,棕榈酸占13.62%,硬脂酸占15.78%。  相似文献   

2.
《粮食与油脂》2016,(4):24-26
对杏仁皮油脂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利用有机溶剂提取杏仁皮油脂,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油脂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取杏仁皮油脂的最优条件为粉碎度60目、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5(g/m L)、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次数2次,利用该优化提取条件进行试验,杏仁皮油脂的提取率为11.36%。浸出法提取杏仁皮油脂,工艺简单易行,为杏仁皮工业化利用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天然乌饭树果色素的提取和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4.
以沧州沿海地区盐地翅碱蓬籽为原料,以石油醚(60~90℃)为提取剂,以提油率为指标,采用浸出法提取翅碱蓬籽油。利用正交实验法和响应面法对颗粒度、液料比、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双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实验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提油率差异不显著。正交实验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颗粒度100目、液料比20:1(mL:g)、提取时间150 min,此时提油率平均达到25.13%。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颗粒度100目、液料比21:1(mL:g)、提取时间128 min,此时提油率平均可达到25.12%。对响应面最佳条件下得到的翅碱蓬籽油进行理化性质分析,检测结果为:皂化值199.09 mg KOH/g,碘值141.58 g I/100 g,酸值2.00 mg KOH/g,过氧化值2.53 mmol/kg,均符合食用油标准,具备开发为高级保健食用油的条件。研究结果为翅碱蓬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民族药碎米果为材料,对其紫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碎米果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无水乙醇,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1h.碎米果色素在自然光照下稳定;在强酸性(pH≤3)时呈现鲜艳的紫红色,在微酸近中性时变浑浊.高锰酸钾、苯甲酸钠对碎米果色素具有增色作用;亚硫酸钠、Vc、柠檬酸、EDTA对其具有减色作用.金属离子Ca2+,Mn2+,Zn2+,K+,Na+,Fe2+,Mg2+,Cu2+,Sn2+,Co2+,Al3+,Pb2+等对碎米果色素具有一定的护色作用;其中,Fe2+的护色作用最显著;Fe3+影响色素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蓝靛果红色素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蓝靛果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做较为详尽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为花青素类色素,水溶性好,颜色随pH值变化而变化,pH值小于3时比较稳定,最大吸收波长为520 nm;在酸性条件下色素的水溶液对金属离子Na+、Mg2+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尤其是Mg2+的加入具有增色效果;葡萄糖和食用酸的存在使色素稳定性增强;但对光、热、氧化剂及VC的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7.
黑豆色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黑豆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较好的提取方法。提取剂:盐酸;提取温度:60℃左右;提取率:17.36%(按黑豆皮干重计)。对黑豆色素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该色素对热、还原剂、蔗糖、苯甲酸钠以及部分金属离子较稳定,对光和氧化剂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黑桑椹紫色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黑桑椹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果穗,是一种为人们所喜食的浆果。成熟的桑椹为紫黑色。很早以前,我国民间就用它泡酒,酒色紫红,光泽诱人。桑椹除含大量色素成分外,还含很多营养物质,如:胡萝卜素,维生素B_1、B_2、C、糖类、脂肪等,因此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补肝益肾,滋养补血,明目安神的作用。我们从黑桑椹中提取了紫色素,并对该色素的粉剂和膏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对黑豆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较好的提取方法。提取剂盐酸;提取温度60℃左右;提取率17.36%(按黑豆皮干重计)。对黑豆色素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该色素对热、还原剂、蔗糖、苯甲酸钠以及部分金属离子较稳定,对光和氧化剂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昆布多糖提取工艺及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获得正交表中的各因素的最佳水平数,通过正交试验对昆布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同时对昆布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昆布多糖最佳水浸提工艺条件为温度90°C、加水量60倍、浸提时间4h,多糖得率可达18.31%。多糖比旋光度为-1.25°(c=0.80,H2O)。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澳洲坚果的出油率,采用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提取其油脂,优化温度、时间、料液比、萃取次数等工艺参数,并分析其主要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澳洲坚果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5 min、料液比1∶5 g/m L、萃取4次,该条件下澳洲坚果油得率可达80.7%。所制备的油脂品质好,可省去大部分精炼工序;脂肪酸组成以油酸(58.99%)和棕榈油酸(17.59%)为主,并含少量的棕榈酸(9.29%)和硬脂酸(4.15%)。上述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提取澳洲坚果油脂具有操作温度低、产品质量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Roasted macadamia (Macadamia integrifolia Storey) nuts were salted at various levels up to 19 g kg?1 and presented to a taste pan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ssessors could be divided into 'salt dislikers', to whom perceived quality decreased linearly with increase in salt content, and 'salt likers', to whom perceived quality increased as the salt content increased. It follows that the nuts can be produced to suit these two market segments separately, or else a single lightly salted compromise product can be offered to both groups.  相似文献   

13.
研究水剂法提取澳洲坚果油的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料水比、浆液pH值、浸提温度、提取时间和离心转速对提油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3g/mL、自然pH 6.4、提取时间1 h,离心转速4 800 r/min,在此条件下提油率可达67.50%。采用水剂法得到的澳洲坚果油色泽浅黄透明,具有澳洲坚果香味。澳洲坚果油理化特性结果表明,pH条件对水剂法提取油品质有一定影响,水剂法提取油酸值和过氧化值均符合国家食用油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微波辅助提取澳洲坚果壳多糖的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澳洲坚果壳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多糖的抗氧化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L9(33)正交试验优化其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并通过澳洲坚果壳多糖对•OH、1,1-苯基-2-苦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O2-•的清除来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200 W、微波时间2.5 min、料液比1∶50 (g/mL),在该条件下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0.70%;多糖质量浓度为0.027 5 mg/mL时,对• OH、DPPH自由基和O2-•的清除率可分别达到63.11%、61.90%和80.09%,说明提取的澳洲坚果壳多糖对• OH、DPPH自由基和O2-•有较好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s of oil roast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quality of kernels from two Macadamia integrifolia cultivars, were determined. A high quality product was obtained by roasting at 115°C for 19–35 min, 125°C for 10–14 min or 135°C for 4 mi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terioration in the quality of nuts from all roasting treatments when stored for 6 month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in lacquered cans at a pressure of ?85 kPa. Further deterioration had occurred after 12 months storage.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无患子油脂的提取条件、理化性质和以该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油脂提取最佳条件:石油醚体积与种籽质量比5∶1,提取时间为2h,提取温度为70℃,无患子得油率为42.0%;无患子油脂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二十碳烯酸、山嵛酸、芥子酸等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91.85%,其主要理化性质为酸值:4.1 mg KOH/g、皂化值:184.83 mg KOH/g、碘值:110.16 gI2/100 g、折光率:1.480 8,脂肪酸组成、质量分数及理化性质等符合生物柴油标准.应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无患子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油醇物质的量比1∶6、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2%、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60℃,转化率为93.6%.并对无患子生物柴油性能进行了检测,它与0#柴油、国标GB/T 20828-2007《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相接近,它是一种理想的0#柴油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7.
以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质,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对其组成与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坚果粕蛋白质提取工艺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料液比、碱溶p 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g/m L)、碱溶p H 9、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到95.40%,纯度为65.46%。澳洲坚果粕蛋白质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质量分数依次为:7.29%、14.58%、14.95%、63.18%。澳洲坚果粕蛋白质的等电点约为5.0。在适宜的p H值条件下,澳洲坚果粕蛋白质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与泡沫稳定性,起泡性相对较差。在70℃温度条件下,吸油性达到最大值,为50.10%。  相似文献   

18.
澳洲坚果仁油的品质特性及其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浸出澳洲坚果仁油(MNO)加热时的氧化稳定性,在测定其酸值(AV)、过氧化值(PV)、碘值(Ⅳ)、脂肪酸组成后,测定其在100、110、120、130、140、150℃下的氧化诱导期(IP)。结果表明:MNO的AV、PV和IV分别为0.089 mgKOH/g、0.019 mmol/kg和62 gI_2/100 g;其脂肪酸组成以油酸(69.81%)和棕榈油酸(14.90%)为主。在110~150℃范围内,MNO氧化的平均温度系数Q_(10)=2.24,其不同温度(T)下的IP符合方程IP=324 510e~(-0.081T)。MNO氧化的Arrhenius公式和过渡态理论反应速率常数热力学表达式分别为lnk=29.617-12 789(1/T)和In(k/T)=14.444-12 392(1/T),MNO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_a)、活化焓(△H_≠~θ)和活化熵(△S_≠~θ)分别为106.3 kJ·mol~(-1)、103.0 kJ·mol~(-1)和-77.5 J·K~(-1)·mol~(-1)。这些结果有助于评价MNO的质量和预测其贮存期。  相似文献   

19.
采用3?种蛋白提取方法从澳洲坚果脱脂粉中提取得到3?种分离蛋白,包括碱提酸沉澳洲坚果蛋白(alkaline extraction and acid precipitation extracted macademia protein isolate,MAPI)、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提取澳洲坚果蛋白(tris (hydroxymethyl) aminomethane extracted macademia protein isolate,MTPI)以及氯化钠提取澳洲坚果蛋白(sodium chloride extracted macadamia protein isolate,MSPI),并对其功能和构象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酸性pH值范围内MSPI比MAPI和MTPI有更高的溶解性,而在碱性pH值范围内恰好相反。MSPI比MAPI和MTPI具有更高的乳化活性指数。MAPI、MTPI和MSPI的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88.9%、80.3%和86.1%。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氨基酸分析表明,3?种分离蛋白具有相似的条带分布和氨基酸组成,但它们的条带强度和氨基酸数量不同。此外,与MAPI和MTPI相比,MSPI具有较高的表面疏水性、荧光强度和较小的粒度。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MSPI比MAPI和MTPI具有更多的由不同大小球状结构组成的颗粒。  相似文献   

20.
以海南菠萝蜜果肉为原料,分别采用乙醚浸提法、水蒸气蒸馏法、吸附法对其挥发油进行提取,并用GC-MS 联用技术对3 种方法所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分别分离出38、22、14 种组分,鉴定出37、21、13 种化合物,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9.47%、99.36%、99.63%。其中共同成分为乙酸丁酯、戊酸丙酯、丁酸丁酯、3- 甲基- 丁酸丁酯、9- 十八碳烯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