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Zn(Oac)2·2H2O催化草酸二苯酯(DPO)脱羰基合成碳酸二苯酯(DPC)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DPO和催化剂用量物质的量配比对DPC选择性、DPC收率和DPO转化率的影响.确定的较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3h,DPO和催化剂用量物质的量配比是100∶1.5.运用MXXC、Benson等基团贡献法,对草酸二苯酯脱羰基反应的平衡常数进行了估算,得到ΔrH533=270.7kJ/mol,KP=1.3×109.DPO脱羰基合成DPC反应体系中存在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新型阻燃剂硼酸锌(2335)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邹旭华 《应用化工》2001,30(2):32-34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以ZnO、H3 BO3 和H2 O合成 2ZnO· 3B2 O3 · 3.5H2 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ZnO∶H3 BO3 为 1∶3.1(mol) ,ZnO∶H2 O为 1∶33(mol) ,反应温度为 78℃ ,反应时间为 18h。产品经测定 ,脱水温度在 35 0℃~ 45 5℃ ,特别适用于高温下加工的高分子材料 ,这就为新型阻燃剂 2 335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十聚钨酸盐选择性催化H_2O_2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6种十聚钨酸盐化合物,考察了它们在无溶剂、无卤素、无相转移催化剂条件下用30%H2O2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体系是一种高效的环境友好催化体系。6种十聚钨酸盐在反应过程中显示了较高的活性,其中以十聚钨酸十六烷基吡啶盐的催化活性最好,在温度90℃下,反应1.5 h,苯甲醛的收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93.5%和98%。时间、H2O2加入量、温度、催化剂加入量等条件对催化剂活性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苯甲醇)∶n(催化剂)∶n(H2O2)=10∶0.05∶11,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5 h。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Pd/C催化Suzuki反应合成2,4′,6-三氯联苯。空气氛围下Pd/C催化Suzuki偶联,大多是室温到80℃范围即可高效反应,已有大量成功实施案例。然而本文研究发现,Pd/C催化2,4′,6-三氯联苯合成,室温(21℃)下反应2 h后,检测结果显示无产物生成;反应温度为80℃反应2 h后,目标产物收率仅有5.3%,延长反应时间至4 h,目标产物也仅提高到8.7%,反应体系存在大量的原料。反应温度为80℃反应16 h后,目标产物收率下降为7.1%。作为对比,平行进行了Pd(PPh3)4催化合成目标产物的实验,加热至80℃过夜反应,目标产物收率达到80%。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反应底物1,3-二氯溴苯的位阻太大,Pd/C催化体系相对催化能力较弱。对于大位阻的取代溴苯底物,仍需要传统的Suzuki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5.
固体超强酸SO2-4/ZnO-SnO2/La3+催化合成丙交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乳酸合成丙交酯的实验中,以三种不同类型金属氧化物(ZnO,SnO2,La2O3)的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对反应产物收率,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实验表明,双金属固体超强酸SO42-/ZnO-SnO2/La3+催化效果最佳.使用该催化剂,减压(5.0×103Pa)条件下在120~130℃下脱水2 h生成乳酸低聚物.然后在150~210℃下分解低聚物,收集丙交酯,反应时间90min.丙交酯的平均收率达58%.  相似文献   

6.
固体超强酸SO4^2—/ZnO—SnO2/La^3+催化合成丙交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曹  王远亮 《化学与粘合》2003,(1):13-15,29
研究了在乳酸合成丙交酯的实验中,以三种不同类型金属氧化物(ZnO,SnO2,La2O3)的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对反应产物收率,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实验表明,双金属固体超强酸SO2-4/ZnO-SnO2/La3+催化效果最佳。使用该催化剂,减压(5 0×103Pa)条件下在120~130℃下脱水2h生成乳酸低聚物。然后在150~210℃下分解低聚物,收集丙交酯,反应时间90min。丙交酯的平均收率达58%。  相似文献   

7.
以SnCl4·5H2O、ZnNO3·6H2O、HCl、NaOH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纳米ZnO/SnO2纳米复合催化剂粉体,以降解甲基橙溶液反应为模型,考察了不同比例ZnO/SnO2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探讨了煅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用差热失重分析仪(TG/DSC)、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复合SnO2后,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其中以ZnO/SnO2在ZnO∶SnO2=4∶1的情况下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性能最优;热处理温度在650℃保温时间2h所得到的复合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一锅法合成苯甲醛缩氨基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孔祥文  张静 《精细化工》2002,19(2):112-113,117
以水合肼、尿素和苯甲醛为原料 ,一锅法合成苯甲醛缩氨基脲 ,该工艺中间产物氨基脲不以氨基脲盐酸盐形式分离 ,直接与苯甲醛进行缩合反应 ,且不产生含肼废水。适宜的反应条件为 :n (H2 NNH2 ·H2 O)∶n (H2 NCONH2 )∶n (C6H5CHO) =1 0∶2 0∶0 8,氨基脲合成反应温度 98~ 10 1℃ ,反应时间 3~ 4h ;缩合反应pH =3~ 4 ,滴加时间 1 5h ,室温搅拌 2h ,回流 1h ,产物收率为 98.0 %。  相似文献   

9.
Zn(OAc)2对由碳酸二甲酯(DMC)和苯胺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MPC)的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但存在易失活、不能重复使用的缺点。为此,以DMC为溶剂,利用溶剂热浸渍法制备Zn(OAc)2/SiO2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XRD、FTIR和TG-DTA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Ac)2/SiO2催化剂表面存在Zn(OAc)2和ZnO,且其在SiO2表面分散较好;优化了Zn(OAc)2/SiO2催化剂的反应条件,当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5h、苯胺与DMC的摩尔比为1∶20、催化剂与苯胺质量比为0.2时,苯胺的转化率为97.2%,MPC的选择性为89.4%。和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溶剂热浸渍法制备的Zn(OAc)2/SiO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重复使用7次,苯胺的转化率下降至79.1%,MPC的选择性下降至79.2%。Zn(OAc)2/SiO2活性下降的原因是由于ZnO的生成,并对其进行了再生,再生后的催化剂活性与新鲜催化剂接近。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甲烷磺酸铜,用热重和红外对其进行表征。并以甲烷磺酸铜为催化剂,研究其催化乙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中各种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反应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1.1∶1,催化剂用量0.5%以酸的物质质量计,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80~85℃,环己烷2.5ml为带水剂,酯化率可达97.7%。其催化活性远远高于CuSO4·5H2O、CuCl2·2H2O、CaNO32·3H2O、CuCH3COO2·H2O及其它Lewis酸催化剂。用甲烷磺酸铜作催化剂合成其它乙酸酯和氯乙酸异丙酯,酯化率高,反应后经过简单的相分离就可重复使用,并且重复使用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利用溶液中的共沉淀反应制备了CaSiO3∶(Pb,Mn)红色光致荧光粉。以Zn(NO3)2·6H2O和AlCl3·6H2O为原料,借助CO(NH2)2水解反应,用化学均相共沉淀法和热处理工艺在荧光粉表面包覆一层ZnO∶Al透明导电薄膜。对包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光致荧光分析、透射电镜形貌观察及电阻测量。结果显示:包覆后荧光粉的电导率显著提高,但光致荧光峰的位置和强度无明显变化。综合考虑包覆对荧光粉电阻率和荧光性质的影响,优化包覆条件和热处理条件为:n(Zn)/n(Ca)=10%,n(Al)/n(Zn)=5%,75℃水解1.5h;包覆后的样品在500℃热处理45min。  相似文献   

12.
在离子液沐中,采用钨酸为催化剂,用过氧化氢水溶液为氧化剂,一步催化氧化环戊烯合成戊二醛。催化体系经4次循环,催化活性未见明显降低,并进一步讨论了CPE与H2O2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戊二醛收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n(C5H8):n(H2O2)=1:4,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8hr。戊二醛总收率73%。  相似文献   

13.
采用SnCl_4·5H_2O为催化剂催化2-萘酚、苯甲醛和乙酰胺的三组分一锅法类Ritter反应合成了1-乙酰胺基苯甲基-2-萘酚(AAN)。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AAN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反应条件为:n(2-萘酚):n(苯甲醛):n(乙酰胺)=1:1.4: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6%、85℃反应35min,AAN的收率可达96.2%。该合成工艺路线简捷,催化剂价廉易得,催化活性高,使用方便,反应条件温和,收率可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合成了两种钼钒杂多化合物(H4[Mo12VO40]·16H2O和Hx[MO8V5O40]· 25H2O),并将其作为催化剂用于合成乙酸丁酯以及探讨其在苯酚羟化反应中的催 化活性。探讨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参数对该酯化反应 和苯酚羟化反应的转化率及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4[V Mo12O40]·16H2O 对合成乙酸丁酯具有较佳的催化活性,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正丁醇转化率高达 97.5%,乙酸丁酯的产率可达91.5%;而Hx[MO8V5O40]·25H2O对苯酚羟化反应 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当反应温度为70℃、催化剂用量为100mg/ml苯酚、反应物 料比为2:1、反应溶剂为甲醇、反应时间为4.0h时,苯酚的转化率为30.56%,产率 为27.48%。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相合成方法 ,以Zn(Ac) 2 ·2H2 O和 (NH4) 2 HPO4为反应原料 ,于 80℃反应 4h合成磷酸锌氨化合物。使用化学分析、热重分析和XRD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固相方法能在低温短时内合成磷酸锌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SnCl4.5H2O、对甲苯磺酸、NaHSO4.H2O和KHSO4催化苯胺、苯甲醛和环己酮的Mannich缩合反应一锅法合成了2-[苯基(苯胺基)甲基]环己酮(PPMC)。系统考察了原料配比n(环己酮)∶n(苯胺)及n(苯甲醛)∶n(苯胺)、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PMC收率的影响,并就四种催化剂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适宜反应条件为n(苯甲醛)∶n(苯胺)∶n(环己酮)=1∶1∶1.2,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3.36%~13.45%,反应温度15~25℃,反应时间1~4h,PPMC收率为77.4%~84.2%。其中SnCl4.5H2O和对甲苯磺酸具有较理想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用量少,反应时间短,收率高。该合成工艺路线简捷,催化剂价廉易得,使用方便,反应条件温和,收率可观。  相似文献   

17.
邓洪  廖齐 《贵州化工》2004,29(5):21-23
研究了在FeCl3 ·6H2 O -AlCl3 ·6H2 O复合催化剂存在下 ,催化水合肼还原对氯硝基苯制备对氯苯胺。结果表明 ,FeCl3 ·6H2 O -AlCl3 ·6H2 O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并经实验得到了用乙醇作为溶剂时的最佳反应条件 :还原对氯硝基苯 3.2 g(0 .0 2mol) ,催化剂组成是 0 .5g活性炭、m(FeCl3 ·6H2 O) :m(AlCl3 ·6H2 O)=1∶1,用量均为 0 .2 g ;物料配比为n(对氯硝基苯 )∶n(水合肼 ) =1.0∶2 .0 ;反应温度为 70℃ ;反应时间 2h ;对氯硝基苯的转化率可达 10 0 % ,对氯苯胺的选择性大于 99%。  相似文献   

18.
四丁基溴化铵催化H2O2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晓丽  姜恒  宫红  王锐 《化工科技》2004,12(5):28-30
在无有机溶剂的条件下,以质量分数为30% H2O2作氧源,四丁基溴化铵[(C4H9)4NBr]为相转移催化剂,NaHSO4·H2O为酸性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考察了NaHSO4·H2O、(C4H9)4NBr的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NaHSO4·H2O对产品产率影响不大,而产品熔点较低、颜色较深,GC-MS分析表明生成了副产物苯酚.因此该反应无需使用NaHSO4·H2O,仅需(C4H9)4NBr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当n(苯甲醛)∶n(H2O2)∶n[(C4H9)4NBr]=100∶250∶1,回流温度下,反应3.0或4.0h,苯甲酸分离产率可高达86.5%.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法分别合成杂多酸H6P2Mo9W9O62及有机金属骨架Zn(BDC) (Bipy)0.5,使用浸渍法合成H6P2Mo9W9O62/Zn(BDC) (Bipy)05复合材料,用该复合材料催化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通过Biginelli反应,乙醇作溶剂,合成6种3,4-二氢嘧啶-2(H)酮衍生物.通过IR、1HNMR、13CNMR确定其结构,通过m.p.确定其纯度.实验结果表明:固定醛用量为0.04 mol,n(醛)∶n(乙酰乙酸乙酯)∶n(尿素)=1∶1.4∶1.5,2.0 wt% H6P2Mo9W9O62/Zn(BDC)(Bipy)0.5,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60 min时,产物收率为40.1%~91.5%.  相似文献   

20.
过氧化氢催化氧化苯甲醇制苯甲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质量分数为 30 %的过氧化氢 (H2 O2 )为氧源 ,探讨了Na2 WO4·2H2 O催化氧化苯甲醇制苯甲酸反应中酸性添加物的影响 ,在大多数情况下 ,酸性越强 ,苯甲酸的收率越高。用NaHSO4·H2 O作酸性添加物 ,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表明 ,氧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苯甲醇 )∶n(Na2 WO4·2H2 O)∶n(NaHSO4·H2 O)∶n(H2 O2 ) =10 0∶1∶1∶30 0 ,回流 7h ,苯甲酸收率达 82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