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动画媒介发展过程中,技术的数次演进革新了动画的业态。生产力的解放使动画冲破视听艺术和商业媒介的藩篱,发展为多模态的审美场域。动画技术至今经历了两次最重要的迭代,数字技术革命解放了动画产业的硬件规模束缚,而人工智能革命则将动画产业的人才规模命题提上议事日程。在动画技术发展流变中,技术的革新提高了效率,却也重塑了动画艺术性的内生逻辑。同时,作为生产工具的AI加剧了行业重组与意识形态安全挑战。如何辩证地看待技术影响下的动画行业重塑,如何准确抓住发展矛盾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是保证动画艺术媒介核心价值、促进我国动画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
张翠 《包装与设计》2011,(6):102-103
时下,以网络、手机、数字电视、数字手持终端为主要代表的数字新媒体方兴未艾,新兴媒体作为一种与传统媒体(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迥异的媒体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眼球。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广告主也开始更多地倾向于利用新媒体进行广告营销。以网络广告为例,来自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投放费用增加了50.9%。  相似文献   

3.
王雪峰 《包装世界》2014,(4):108-109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离不开对人性的精彩阐述,我们常说某某故事感人至深,大抵就是如此。反过来我们会看到,凡是对生活缺少观察、对人性缺乏真实的描绘的文艺作品,通常不会获得观众的认可。人性是一部动画的灵魂,近些年来,国内动画作品在此方面,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是难以超越。因此,国内动画作品要想同国外动画大片抗衡,在艺术创作上就必须向国外的经典学习,回归人性。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艺术是在计算机文化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它的观念和形态的演变发展受科学技术影响,与传统艺术有着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动画与实拍电影之间的关系历来备受关注,研究两者联系与区别的文章也十分丰富,但似乎很少有人从“出位之思”这个角度探讨过。本文试图从这个兼具中西方美学内蕴的概念入手,厘清动画这一艺术体裁的“出位”倾向,即动画“出位”首先是为了自身发展,其次才是对风格的追求,而实拍电影这一艺术体裁则是动画“出位”的方向之一。本文还对实拍影像与实拍电影进行了严格区分,旨在阐明动画对实拍影像的初步“出位”,以及动画进一步向实拍电影“出位”的两种手法。并且分别以今敏导演的《红辣椒》与“真狮版”《狮子王》为例,对这两种手法进行了说明。在动画向实拍电影“出位”的语境下,本文得出了一系列观点,进而从受众和作品的角度出发,引出“动画—电影—叙事三维坐标轴”,使人能对具体动画作品有更清晰的认识及判断。  相似文献   

6.
史云昊 《影像技术》2013,25(2):45-46
随着视觉艺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动画作品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衍生的巨大经济利益.频繁地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方面。观众对一部动画片的价值判断不会单纯地停留在动画情节层面.还包括整体画面风格是否和谐统一,其中场景设计与角色设计相统一尤为重要。唯有把握好动画场景与角色的统一性,才能做到影片整体风格和情节发展的一致性。可以说,动画片中的场景与角色的统一,是形成影片整体风格和完整性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7.
俞熔 《中国科技博览》2011,(29):517-517
本文从艺术作品的内含变迁为出发点,从公共性角度思考当代艺术的发展。1作品分析 波伊斯的《6000棵树》“正如所料,波伊斯希望这次植树行为体现一些根本的思想。对他来说,今天这些树木比人类更具智慧。受苦难的人的精气也随着拂过他们枝叶间的微风飘过。树木也许会发现,他们自己也是受苦难者。和动物一样被剥夺了权利。  相似文献   

8.
动画和连环画是受众多很广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我国,动画和连环画由产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异同的关系,正是丰富的连环画历史和创作经验,为动画提供了营养。在科技发展的今天,虽然连环画走入冷落,甚至有被动画进一步挤压的趋势,但客观的讲,连环画并没有走向消亡,动画也并不是尽善尽美。分析研究二者的创作,对于连环画创作发展,对于动画的制作,及至对于二者的互为借鉴,在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上都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沙彪 《包装世界》2012,(3):74-76
本文从传统户外写生学习内涵入手,解读其同纯艺术和设计类专业之间的价值关系,通过动画语境的植入,从动画的历史发展、本质概念、制作流程、学习方法等角度重新思考动画专业户外写生学习的内涵,阐明户外写生过程中"动画知觉"的培养和运用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和技巧,有助于为日后专业学习建构起整体的动画概念,所以要重视户外写生教学中动画知觉内涵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姜晓松  潘婷婷 《硅谷》2011,(3):183-185
简要介绍动画角色造型的概念与基本分类;重点分析动画角色造型的技术要求和艺术特点;提出动画角色造型艺术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田萌 《包装工程》2023,44(10):316-319
目的 探讨数字媒体艺术与蒙古族文化的融合策略,在优化新媒体数字艺术创作的同时进一步促进蒙古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方法 厘清新媒体数字艺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结合蒙古族文化中的图案、色彩等元素对新媒体数字艺术与蒙古族文化的融合路径进行探讨。结论 中国的新媒体数字艺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既要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又要有自己本民族、本地域的文化特色,要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与新媒体数字艺术加以融合,才能使数字艺术设计更具生命力,使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得以进一步传承。  相似文献   

12.
人们是从什么途径开始接触动画的,又对动画的认知是多少,中国动画起步早,却发展的很慢,是因为人们对动画还是不够了解,而且固定了看动画的人的年龄层次,再加上能获知动画还有看动画的途径很少,就又减少了看动画的人的数量,但随着电视和网络传媒的普及和发展,传播手段的不断完善,为动画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罗岚 《包装工程》2012,33(6):134-137
通过对当今含有绿色概念交互艺术作品的各种存在方式及其设计制作的方法与思路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探讨环保概念艺术作品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并且比较交互艺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采用实验研究法来进一步探索交互艺术的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4.
15.
黄龙 《湖南包装》2009,(2):17-18,41
一、二十世纪欧洲实验动画艺术的发展与背景 欧洲实验动画在其发展的大半个世纪中一直在拓展和开发着其特有的艺术表达语言。这一通过打破人类常规审美习惯和思维方式并将表现视角回归物质媒介本身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暗芝居》是一部具有昭和风格的恐怖动画片,它描述了各种奇异的都市怪谈和民间传说,本身在画风上就营造出了一种复古和颓废的感觉,加之其强烈的日式恐惧的体现,使这部画面制作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动画片独具风格。这种日式恐惧体现在故事内容、画面表现和制作手法上,本文具体从其表现形式、风格特点和具体体现几方面加以分析,试图阐释日式恐惧这种独特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7.
“跨界”视野下传统色彩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金梅 《包装工程》2013,34(14):119-122
简要阐述了跨界融合的概念及作为一种思维和方法在当前设计艺术中的运用,并在此背景下,创新性地提出了传统色彩与新媒体艺术的跨界结合。分析了传统色彩与新媒体艺术设计跨界结合的基础,用案例举证、分析了两者的跨界结合,最后提出了两者跨界结合需注意的问题,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买椟还珠”辨识——兼论先秦时期包装意识的自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昶 《包装学报》2014,6(3):88-92
“买椟还珠”这一则寓言故事表明了商品包装在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包装特有的功能属性日趋明显,生活中的包装方式开始增多,商品包装也逐步从生活用具中分离开来而独立发展.大量证据表明,史前萌发的“潜意识包装”行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以老字号品牌“双妹”为着眼点,分析了“双妹”品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探究了“双妹”在品牌创新升级中新媒体技术所赋予的新活力和新的品牌表述。并基于新媒体技术下品牌的设计和推广的新趋势,对老字号品牌变革升级提出展望和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任莉  郭笑 《包装工程》2024,45(2):226-233, 285
目的 “耳朵眼”品牌是天津民俗文化品牌的代表之一,也号称“天津三绝”的美食之一,其酥脆娇嫩的外皮、香甜细腻的口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互联网、新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对新媒体技术下的“耳朵眼”品牌进行创新设计与推广研究,有利于促进“耳朵眼”品牌的传承与发展,展现民俗文化的品牌价值。方法 通过对“耳朵眼”品牌的开发进行调研,分析“耳朵眼”品牌所拥有的民俗文化优势,发现“耳朵眼”品牌在借助新媒体技术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由此制定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耳朵眼”品牌的创新设计和推广方案。结果 针对“耳朵眼”品牌形象的不足进行设计升级,建立全新的品牌形象,通过标志设计、辅助图形、数字绘画、场景海报、物料包装等方式,展示出“耳朵眼”品牌背后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借助新媒体技术在多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的优势,尝试通过品牌跨界营销、社交媒体运用、打造线上平台、开设特色快闪门店等方式刺激线上与线下的双线营销,扩大品牌推广效力,为民俗文化品牌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结论 验证“耳朵眼”品牌在新媒体技术下的创新设计和推广的可行性,有利于传统民俗文化品牌的传播,让百年技艺和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