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居住区景观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鹭 《建筑学报》2008,(4):36-38
居住区景观直接影响居住水平,应处理好以下问题:景观设计贯穿于规划、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三者互动;将居住区静态交通对景观的负面影响尽量降低;改进居住区绿地指标体系,建议引入绿地比指标;研究不同类型住宅对景观的不同要求,通过风景分析手段对规划设计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2.
从一般价值理论的价值构成模型出发,分析了居住区户外空间的价值构成,从中探讨提升居住区户外空间价值的规划要求,以完善居住区户外空间规划,从而改善居住环境品质、提升住宅价值。  相似文献   

3.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的要求提高,设计更高水准的住宅成为规划、建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共同任务。本文从居住区理念的变革、规划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居住区的设计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现代居住小区的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主要通过分析居住密度、建筑的容积率、住宅的间距以及住宅通风和朝向选择几个要素对城市居住区规划布局设计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创造“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丽娟 《山西建筑》2001,27(2):9-9,13
介绍了居住环境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空间,从居住空间设计、住宅环境设计、居住区规划几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新建居住区和改建居住区要为居民创造一个利于健康、方便生活的环境,同时要科学运用绿化、装修,形成良好的小康型住宅环境,以满足居民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等需求。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的圆满结束和7月国贸、国展两大房展会的成功举办,一些新型居住与建筑理念已悄然在京城升腾,并日益明朗,在首都的房地产市场又掀起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高潮,而其中的主角依然是住宅。与以往不同的是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成熟,市场关注的焦点已由住宅产品概念转移到住宅的内在品质,对住宅的科技含量、户型设计、单体建筑艺术、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也带动和激励着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不断发展,伴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日渐走向成熟。本文拟就居住区规划、住宅设计、物业管理和规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住宅地产发展的愈加成熟,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要求,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居住功能。主题居住区应运而生,随之引入策划专业,形成居住区主题策划体系,成为规划主流。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我国居住区主题策划的发展,总结出其类型特征和发展趋势,以期对这门新兴行业做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上海市大规模进行大型居住社区选址和建设的背景下,规划部门发布了《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引导中心城人口疏解到中心城外,推动郊区大型居住社区建设,是对以市场为主导的城市居住区建设的理性回归。以《导则》为指导,结合近年来上海市住宅发展建设的情况,对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中涉及的人口密度、套型面积、容积率、建筑形体系数等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对今后大型居住社区的规划管理和设计提出四方面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海清东新区生态居住区规划与设计的准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易 《住宅科技》2001,(3):15-18
生态居住社是当代住宅建设的重要趋势之一。简要分析了生态居住区的概念,阐述了浦东新区建设生态居住社区的必要性,并从选址、规划、布局、绿化规划、基础设施和建筑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生态居住社区的规划与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10.
城市混合居住区的发展源泉来自《雅典宪章》,其中将城市划分为四大块,分别是居住、工作、休闲娱乐以及行动交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而形成了现代主义形式的"功能分区"的规划思想,以及"邻里单位理论"的居住区规划思想,当前现代住宅规划理念在社会建设中的位置越发重要。本文才以混合居住区为中心,分析在当前社会发展情境下,城市混合居住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居家养老是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行的养老方式,探索适合于居家养老的住宅模式是建筑设计领域面临的必然课题。本文分析了老年人对住宅空间的生理、心理要求,对老年家庭结构下的居住模式进行了分类和研究,提出了满足居家养老需求的独住型、同住型、邻居型、分而不离型四种主要的居住模式,归纳出了各种居住模式的特征,设计出对应的套型模式简图,并据此总结出居家养老住宅套型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董慧娟 《华中建筑》2012,(11):53-55
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的居住问题日趋突出。两代人分居毗邻居住已经成为老年人倾向的主要居住模式。针对这些情况,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该文提出住宅小区底层住宅老人化的规划模式。将多层、高层建筑的底层住宅专供老年群体,与楼上的子女毗邻居住。对底层住宅进行分割设计,使之适合老年人的居住需求,既解决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居住问题,又减轻了底层住宅的销售压力。  相似文献   

13.
杨国霞  沈山 《住宅科技》2011,31(10):20-23
居家养老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主要的养老方式。研究适合于居家养老住宅的居住空间是建筑设计领域面临的必然问题。文章分析老年人对住宅空间的生理、心理需求,总结出居家养老住宅居住空间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对城市老年家庭结构下的居住模式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归纳出居家养老居住模式下的空间模式,设计对应的住宅空间组合简图并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尚存大量20世纪建造的老旧住宅,其居民大多为老年人,受限于当时设计建造水平,这些住宅在户型、构件、内部空间、功能分区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老年人居住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本文从老旧住宅装饰装修改造用新型材料应用的角度,结合老年人特点和基本需求,对老旧住宅室内空间适老化改造进行了思考,为老旧住宅室内空间适老化改造提供借鉴,促进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5.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控制:居住模式与公共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混合居住是解决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途径;提出了分类混合居住的两种模式,一种是中间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混合居住,另一种是中间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混合居住;并从物业税、公共投资和社会住房保障三方面提出了居住空间资源的公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现有老年住宅与居住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居家"医疗型"老年住宅社区布局设计构思,并从医疗功能、居住功能、活动中心、环境绿化四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合理解决老年住宅内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逸雯  史津 《城市建筑》2014,(27):273-273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解决老人的居住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研究当前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天津地区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现状,以地华里小区为例,结合老年人的需求,探讨了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应对策略,展望了居住区规划设计趋势。  相似文献   

18.
面向新世纪,居住区规划越来越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变革的影响。本文从我国社会主义的市场化经济体制、商品化住房制度、智能化住宅科技、多元化居住文化、产业化住宅政策、社会化住区机能等方面分析阐述居住区规划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9.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住区建设被纳入到改革发展的宏观制度环境当中,住房政策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调整和变革。受社会制度背景和住房政策影响,中国的住区空间发展也经历了福利制均质单位空间、市场化住区分异和保障制度影响下住区空间等不同阶段。而当前住房保障制度影响下的住区空间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矛盾。旨在通过对各个时期社会背景和政策制度作用下的城市住区空间回顾及对当前住区问题分析,探讨现阶段中国住区空间发展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宁  关伟锋 《山西建筑》2010,36(1):37-39
着重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居住区户外空间中老年活动场所的建设状况,以一个典型小区为例,调查了老年人活动和使用状况,以探索营造高品质老年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中活动场所的设计语言与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