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马斯·施密特教授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退休后,曾在1994~1996年作为外籍教授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当年笔者有幸得到了教授的教诲和带领,这里回顾教授的教育理念,介绍设计教学的通用原则,也为建筑教育日益多元化的当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重庆建筑》2011,(10):1
<正>汤姆·梅恩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美国建筑师,2005年的普利策建筑奖得主,出生于康乃迪克州,目前居住在加州洛杉矶。梅恩在南加大与哈佛大学接受建筑教育,毕业后曾任教于加州州立科技大学,由于年轻时相当坚持自己的建筑理论,最后因故被解职,遂在1972年协助南加州建筑学院创立教授反主流的建筑思考,并在该校担任主要教职,后期也曾在洛杉矶加大任教。  相似文献   

3.
周剑云 《世界建筑》2003,(12):80-81
本文介绍了德国慕尼黑工业技术大学的托马斯·史密特教授的《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一书,探讨建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建筑形式的问题,为我们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重庆建筑》2011,(10):F0002-F0002
汤姆·梅恩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美国建筑师,2005年的普利策建筑奖得主,出生于康乃迪克州,目前居住在加州洛杉矶。梅恩在南加大与哈佛大学接受建筑教育,毕业后曾任教于加州州立科技大学,由于年轻时相当坚持自己的建筑理念,最后因故被解职,遂在1972年协助南加州建筑学院创立教授反主流的建筑思考,并在该校担任主要教职,后期也曾在洛杉矶加大任教。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我国老一辈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鲍鼎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日。在此,我谨代表鲍鼎先生生前任教的东南大学建筑系全体师生员工,特别是代表百岁人瑞李剑晨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训正教授表达我们对尊敬的老系主任鲍鼎教授的缅怀之情。 鲍鼎先生1928年赴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系留学,1932年获硕士学位后回到中国,次年即来到我系(即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投身刚刚起步的中国建筑教育事业。鲍鼎先生自1933年秋至1945年秋,共在系任教授12年,他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中…  相似文献   

6.
袁玮 《城市建筑》2009,(6):76-79
钟训正教授 1929年出生于湖南武冈。1952年毕业于国立南京大学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曾先后在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工作,自1954年起任教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至今。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记者古春晓)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主办、朗诗集团承办的"中国被动式建筑发展高峰论坛"于2014年8月8日在浙江长兴朗诗绿建研发基地举行。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郑坤生、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代馆长陶文治、浙江省长兴县县长吕志良、朗诗集团董事长田明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另发摘要)。被动房创始人费斯特教授、被动式建筑大师容恩教授专程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0)
<正>年近六旬的西蒙·菲舍教授(Simon Fischer)任教于英国的市政厅音乐及戏剧学院和耶胡迪·梅纽因学校,是一位学者型教师。丰富的学习经历、广博的知识积累,多年的演奏实践,使他成为当代小提琴教育之"集大成者",在国际小提琴教育界享有盛誉。他曾在伦敦威戈摩尔音乐厅多次为英国广播公司(BBC)独奏,并和很多著名乐团一起演出,例如爱乐  相似文献   

9.
西德汉堡总建筑师威勒·赫贝柏阑德教授(Werner Hebebrand)1957年4月应中国建筑学会的邀请来我国访问。在回国以后,做了一套中国式住宅区的设计方案,邮寄给学会,说明给中国建筑界的朋友们做参考,并且征求中国建筑师的意见。以后,西德的“建筑世界”(Bauwelt)杂志1957年第47期中发表了他的设计图。该杂志的编辑部写了一篇介绍的文章,里面说:“德国的建筑师们过去一直在期别待人的批评。威勒·赫贝柏闌德教授现在介绍给中国建筑师们一个中国式的居住区设计方案,希望通过这方案得到别人的批评和鑑定,赫贝柏阑德教授從他这次到中国旅行中的收获,综合欧州现代的风格提出的,可以说这个方案是一种新创的范例。这里必须说明,这是我们今天国际式建筑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2)
<正>汉斯·贝特(美国,1906-2005),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贝特,1906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阿尔萨斯-洛林的斯特拉斯堡(今属法国)。1915年-1924年在法兰克福的哥德中学上学,后进入法兰克福大学学习物理,并在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30-1933年在慕尼黑大学和蒂宾根大学任教。在这段时间内,他曾赴英国随卢瑟福,赴意大利随费米进行研究工作。1935年2月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当助理教授,两年后升为正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斯密特教授总结他在德国和中国多年的成功的建筑设计和教学经验,撰写了《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一书。此书是少有的论述建筑设计逻辑的入门书。围绕书内主要章节,解析了建筑设计逻辑的思想背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7)
<正>弗里茨·哈伯(德国,1868—1934年),因对单质合成氨的研究,于191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哈伯,1868年12月9日出生于德国布雷斯劳的犹太家庭。先后求学于卡尔鲁厄工业大学、柏林大学和海登堡大学,1890年获博士学位后赴瑞士苏黎世大学深造。此后,哈伯曾在耶纳尔大学、卡尔鲁厄工业大学任教,1911—1933年任柏林大学教授兼柏林威廉大帝物理化学及电化学研究所所长、普鲁士科学院院士等职。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2):160-165
当代中国,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价值系统却遭遇了迷惑乃至混乱。对于很多已经不同程度上富裕起来的当代中国人来说,今天我们怎样才能感觉到幸福?或者问得更直接一些:有了钱以后为什么还是感觉不到幸福?我们为什么还需要道德?我们该有怎样的信仰?两百多年前(后世称之为"理性时代"),德国哲学家康德针对当时欧洲遭遇的信仰迷局予以了系统的哲学反思。重温康德关于幸福、道德和理性的论述,对于遭受类似精神危机的当代中国人而言,无疑是适切的而且及时的。就此,华东师范大学李明洁教授采访了康德专家艾伦·伍德(Allen W.Wood)教授。伍德教授是欧美德国形上哲学和康德研究的一流学者。曾先后任教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现任印第安纳大学哲学系讲席教授和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是剑桥版《康德全集》的编辑和其中多卷英文版的译者。代表作包括《康德的道德宗教》(1970)、《康德的理性神学》(1978)、《卡尔·马克思》(1981,2004年第2版)、《黑格尔伦理学思想》(1990)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2014)等。  相似文献   

14.
教育     
孙筱祥1921年5月29日生,浙江萧山人。1946年浙江大学园艺系毕业,主修造园学,获农学士学位;1954年-1955年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进修建筑设计一年。曾师从徐悲鸿教授学西画。原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1993年-1999年)。现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设计研究室主任,教授,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首席顾问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5.
美国拥有建筑院系九十二所,各均有各自的办学特点,教育方法五花八门。因此,对美国建筑教育很难作出全面概括的说明。我1980年至1981年、1984年和1985年曾访问过美国的一些重要院系;1986年我又访问了法国和西德的一些院系;1987年4月随中国建筑教育代表团出访美国,汇总了一些建筑院系的材料;再加上多次教授美国留学生来华短训班的经验,在此愿对美国建筑教育的长处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希望有助于我们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境设计》2009,(11):12-15
清华大学学士,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及埃因霍温大学城市设计专业硕士、建筑学博士。曾任教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现任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研究所所长,李晓东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相似文献   

17.
SMAQ事务所     
《世界建筑》2006,(10):18-19
SMAQ是一个合作式工作室,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研究。工作室由萨宾·米勒和安迪斯·奎得劳创建于1998年,在柏林和鹿特丹均设分部。萨宾·米勒(基尔1969年)建筑设计硕士,规划和保护专业,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生院;建筑学学位,德国卡塞尔综合大学;曾在西8事务所(鹿特丹),艾辛普托事务所(纽约)和凡格坎、玛格合伙事务所(汉堡)工作;曾在Samara大学(前苏联),卡尔斯鲁厄国家大学和达姆施塔特科技大学(均在德国)教授设计课,现在代尔夫特科技大学(荷兰)教授设计课。安迪斯·奎得劳(柏林1967年)建筑设计硕士,规划和保护专业,纽约哥伦比…  相似文献   

18.
简讯     
《世界建筑》2004,(4):14-17
詹姆斯·斯蒂尔来清华讲座2月26日,英国AA学院教授詹姆斯·斯蒂尔(JamesSteele)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做了题为“群簇工法”(Swarm Tectonic)的讲座。他从建筑理论研究的视角讨论了当代计算机技术、突现系统理论(Theory ofEmergence Systems)以及创造性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斯蒂尔早年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后,曾在美国南加州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现任职于英国AA学院,并在德国和瑞士大学中担任兼职教授。斯蒂尔是阿尔伯蒂拉丁语著作的当代英文版本的译者,同时也是1990年代后期以来若干讨论计算机技术与新建筑美学关…  相似文献   

19.
正事务所简介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LYCS Architecture)是一家创立于2010年的国际新锐建筑设计事务所。事务所基于数字城市建筑设计平台,对中国城市发展和建筑问题进行批判性研究和创新性设计,共有来自中国、欧洲、美国的设计师30余人。目前设计项目涵盖城市规划、住宅、商业、文化教育、办公、展示及相应的室内设计等多个类别,项目分布在北京、香港、上海、深圳、杭州、三亚等地。主创简介阮昊——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建筑学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士。曾任哈佛大学设计学院(Harvard University)访问学者,是该院历史上最年轻的访问学者之一。阮昊曾作为2012年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奖者王澍教授的助手任教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  相似文献   

20.
正阮昊,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LYCS Architecture)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第十届浙江省青联委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士;曾任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访问学者,是该院历史上最年轻的访问学者之一。阮昊曾作为2012年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奖者王澍教授的助手任教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