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宣道小学建于20世纪90年代,建筑延续了香港传统的校园风格,不宽裕的户外空间,一层层走廊和一间间教室环绕,严谨清晰。这所学校虽然以培养孩子们在音乐方面的专长为特色,但缺少一处给孩子们练习音乐的专用空间。我们受委托去弥补这个缺陷,为它设计一个音乐厅。校内只有一个约200 m2的庭院作为户外活动空间,这也将是我们扩建的用地。考虑到校园里原本留给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场地就非常有限而狭窄,因此,我们的构思是将新建的音乐厅悬浮在半空,保留  相似文献   

2.
桐江位于中国东南部的江西省.桐江小学项目是在原有的学校基础上扩建.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将偏僻地区规模较小的小学合并到规模较大的中学和小学中,并为离家远的孩子提供住宿.这是一项节约成本的策略,有助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江小学项目中,原先的学校建筑将被移除,为新扩建工程腾出空间.这个项目的设计理念是用建筑来构建一个庭院式的操场并且利用地势差来提供一个额外的露天教室.建筑仅是项目的第一阶段,真正的挑战是通过错落有致的新建筑在学校中创造一种连续性.为避免新建工程中普遍存在的对农村地区的破坏,本项目制定了回收旧建筑材料用于新学校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木兰小学     
木兰学校坐落于广东省怀集附近一个10万人的小镇,靠近我们另外一个琴模项目.最近完工的高速公路将广州至怀集两地的旅行时间从6小时减少到2小时左右,于是这个小填渐渐扩张并且变得更像一座城市,但周边的村子依然保留着明显的乡村特征.另外一个基础性的变化是广州至桂林高铁的建设.因为火车并不停靠怀集,并不会对怀集产生直接的影响,但高铁的建设包括了大量的土方工程及割裂农田和村落的高架桥的建设.我们的项目紧靠新的铁路施工基地,从山脊上可以看到高铁的施工及其跨跃村落时产生的影响.与当地教育部门和香港慈善组织合作,我们将一所现存的有5间教室的学校扩建,增加一幢有6间教室的教学楼.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个拥有数栋建筑的农场,位于海牙郊区Wassenaar的"海牙美国学校"应儿童早教之需进行了扩建。它的设施配备充分适应了该区域面积小的特质。这里还屹立着始建于16世纪的农舍"泰尔维尔",在修葺一新后并入整个农场,使整个农场与周围的环境和景观完美融合。该学校可容纳230名3至6岁儿童,配备了托儿所、12间教室、一个健身房以及一间多功能教室。学校大门正对Deijlerweg大街,被设计成一个位于农场和谷仓之间的巨大"玻璃心脏"。新旧两栋建筑间的对话无处不在。本次扩建工程对旧建筑的局部深入扩建并不是很多,新建筑实质上酷似一个木结构和木质墙面的谷仓。所有的教室和图书馆均位于这个"谷仓"内。由于屋面存在一定的坡度,所以即使是较低的楼层也能获得足够  相似文献   

5.
<正>项目背景项目位于北京旧城胡同街区内,用地是一个占地面积约450平米的"L"型小院。院内包含5座旧房子和几处彩钢板的临建。院子原本是某企业会所,后因经营不善而荒废。在搁置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小院现在即将被改造为茶舍,以供人饮茶阅读为主,也可以接待部分散客就餐。设计理念1.修复旧的。整理和分析现存旧建筑是设计的开始。北侧正房相对完整,从木结构和灰砖尺寸上判断,应该至少是清代遗存;东  相似文献   

6.
坐落于林茨市中心的Stelzhamerschule老学校建于20世纪70年代,楼体主要使用预制混凝土板。学校的扩建不仅使周边街区边界发展的缺口得以闭合,同时又塑造出独立的校园形象。公共交通的便捷通达和位于蓬勃发展城区的地理位置为学校的改扩建提供了坚实基础。新校区综合体包括设有12个班级和6间集体教室的新中学(Neue Mittelschule)、4年制的小学、家庭教师  相似文献   

7.
正四位朋友2015年尼泊尔发生世纪大地震后,我们受邀前往喜马拉雅Dhoksan山村的小学。学校当时需要增加四个房间:三间教室和一个多功能书屋。为了展示尼泊尔在重复利用、回收利用、再生和循环建筑技术方面的无限可能性,我们决定将每个房间打造成一个独立的房屋——每间教室都采用不同的创新方式和容易被人忽视的材料:免费捐赠的"地震"砖,土+竹+草,"地震"石+石板,700扇旧"地震"窗。  相似文献   

8.
《世界建筑》2014,(4):78-79
<正>7~13岁的儿童身心迅速变化,容易厌倦一成不变的学校环境。我们把6年划分为3个阶段,设计了低、中、高年级3个完全不同的教室楼。学生每两年就可以从一个教室楼"毕业",升入下一个教室楼。环境新鲜、阶段分明、学习有趣。建一座有趣的校园是设计的基本点。方案利用多幢建筑与柱廊组合,把校园空间划分、围合、穿通、  相似文献   

9.
<正>项目位于北京旧城胡同街区内一个占地面积约450平米的"L"型小院。设计采取选择性的修复方式,还原院与房的肌理关系,同时加入一个扁平的"曲廊",创造新旧交替、内外穿越的环境感受。项目位于北京旧城胡同街区内,用地是一个占地面积约450平米的"L"型小院。院内包含5座旧房子和几处彩钢板的临建。院子原本是某企业会所,后因经营不善而荒废。在搁置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小院现在即将被改造为茶舍,以供人饮茶阅读为主,也可以接待部分散客就餐。设计理念1.修复旧的。整理和分析现存旧建筑是设计的开始。北侧正房相对完整,从木结构和灰砖尺  相似文献   

10.
尚晋 《世界建筑》2013,(1):78-81
HHbR事务所完成了一个实验性砖砌庭院作为罗汉普顿大学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这个被称作"雅德院"的庭院属于自2008年起为大学设计的4万m2总体规划的第一个建设阶段。这一规划将指导罗汉普顿到2025年的未来发展。雅德院为这个更高层面总体规划的理念和方法带来了明确的空间表现,而这一规划所关注的是使校园多年来零零碎碎的扩建变得有意义。很多扩建破坏了18世纪房屋群、湖水和花园的布局和视觉逻辑。在场  相似文献   

11.
正此项目通过简洁有力的外观设计和室内外空间的对比划分,充分彰显出了教学建筑所需要的庄严性。技术学校产生于去中心化的城市发展背景之下,坐落于阿加迪尔以南200km的"撒哈拉之门"——盖勒敏。其建设目的是为了让边区人民获得教育资源。学校包括一间250座的讲堂、多间教室、实验室、自习室、图书馆、办公室、运动场和员工宿舍。一条南北向主轴将校园分成两部分。一  相似文献   

12.
<正>将一个男装店和一个咖啡餐厅结合在现有的商业空间里是本案的要求之一,设计师为该项目提出了"一间房子"的概念,"房子+花园"模型在满足了客户需求的同时,也使顾客获得对时装设计、艺术和美食更富层次的体验。客户希望设计师能将一个男装店和一个咖啡餐厅结合在现有的商业空间里。为了结合这些不同的功能需求,设计师为该项目提出了"一间房子"的概念。"房子"不仅是大多数人最熟悉的建筑形式,同时也能够满足各种不同功能。"房子+花园"模型在满足了客户需求的同时,也使顾客获得对时装设计、艺术和美食更富层次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城市环境设计》2013,(8):254-255
通江位于中国东南部的江西省。通江小学项目是对原有学校进行的扩建工程。目前,中国政府正致力于偏远地区的小学建设,将小学扩建为中小学教育一体化的学校。项目中新增了学生宿舍。这一策略便于建筑维护,并且有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正如在该学校的案例中,现有的建筑将被拆毁。为新的扩建项目释放空间。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关注的对象是小学与初中教学楼。由于两国学校指标间的差别,因此行文淡化了小学与初中的区别,同时将对比集中在教室等主要用房的排布。中国学校平面在中国,经典的学校平面就是所谓"长内外廊+朝南教室"的形式,这其实是一个在特定时期下由于采光、疏散等硬性要求下的必然结果。现在,疏散规范并没有改变,但是采光计算可以更加精确,所以某种程度上教室朝向有所松动,这使得学校在形态上可以有所为。有三个近期的例子可  相似文献   

15.
核心内城住宅在城市条件限制比较严格的都柏林内城扩建或开发独栋家庭住宅的想法在这里通过两个项目来实现。一个是设计方案,另一个是建成的房子。设计这两座房子的主要概念是"核心化"或清空房屋的中心区域成为内部循环核心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新加坡南洋小学与幼儿园的最新扩建项目在设计上围绕着一个大型"内向性"的公共中庭。该中庭向着天空和内部元素开敞,但背对着学校周边的住宅街区。如何安排布置学校里的公共空间是studio505和LTT团队的设计核心。南洋小学校区曾经的一部分位于山顶和皇冠路入口处的建筑均在被拆除对象之列,因为它们已无法提供满足当代教学标准的环境设施。先前的建筑,尤其是那庞大的幼儿园,在布置和设计上并没有考虑到与带有自然坡度的地势(从街道至山顶)相匹  相似文献   

17.
<正>意大利的这个小学项目坐落在维罗纳自由镇,学校既临近城市的中心区也毗邻广袤的农田地带。"strada della Rizza"是当地一条重要的交通枢纽,学校为了扩建,改造了位于街道旁的一个空间。考虑到建筑周遭的环境比较嘈杂,设计师建造了一个3.5 m高的没有任何窗户的混凝土楼层。楼层的上半部分以聚碳酸酯板材打造,这种材料机械强度高、耐蠕变性能好,  相似文献   

18.
<正>利马视觉艺术学校的扩建面对的挑战包含诸多问题:新旧之间的关系。现存的建筑是一个地标,1930年代新殖民建筑的典型。扩建部分应当尊重原有的建筑,但我们认为它也应该成为利马21世纪建筑的代表。两种不同建造技术的共存。原有的建筑是用土坯砖和传统砌体建成的,而扩建部分应当独立、轻巧,所以决定采用预制钢结构。这不仅便于对原有  相似文献   

19.
正项目背景项目位于北京旧城胡同街区内,用地是一个占地面积约450m~2的"L"形小院。院内包含5座旧房子和几处彩钢板的临时建筑。院子原本是某企业会所,后因经营不善而荒废。在搁置了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小院现在被改造为茶舍,以供人饮茶阅读为主,也可以接待部分散客就餐。  相似文献   

20.
<正>本案位于美国旧金山,其原本的格局是一间单人房的寓所,近日由Form4 Architecture的首席设计师John Marx完成了该房子的重新改造和扩建。它的主要设计灵感来自于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Piet Mondrian(彼埃·蒙德里安)的格子画作品,该元素被运用在了本案的各种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