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非金属矿物分析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非金属矿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着重介绍了非金属矿物分析技术的发展状况,包括经典化学分析技术、单元素小型仪器分析技术、多元素同时分析大型仪器分析技术、电子探针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及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等,展现了非金属矿物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即综合发挥现代大型仪器(XRF、ICP-MS、ICP-AES等)的优势,建立系统的、标准化的、配套的、完善的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国内外井下定位系统的技术原理,分析了ZigBee技术、WiFi无线技术、RFID射频技术、UWB高频技术等组成的井下定位系统功能特点,同时介绍了相应系统在井下实际使用效果,通过分析比较井下定位技术优缺点,对后续矿山定位系统建设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再制造产生、定义及矿山机械失效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我国矿山机械再制造表面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堆焊技术、热喷涂技术、电刷镀技术及激光再制造技术,并提出了当前再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最后讨论了我国矿山机械再制造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矿山机械再制造产业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刘伟 《西部探矿工程》2013,25(7):93-95,99
介绍了国内外比较先进的防斜打快技术和深井大尺寸钻柱研究,通过这些方法来提高钻井速度。防斜打快技术部分分析了井斜的原因,通过简单分析国内外的防斜打直技术,看到了目前的打快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防斜技术在目前钻井工业的实用价值,当前主要采用的国外新技术如:AutoTrak旋转闭环钻井系统、PowerV垂直钻井技术,国内的新技术主要是:钟摆钻具组合防斜技术、满眼打直技术、冲击钻井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实现工作面开采过程的智能分析与决策,构建了透明工作面模型,通过应用大数据融合技术、模型数字化技术、分析决策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建立了一套可"预测、预判、预控"的透明工作面智能开采大数据分析决策平台.搭建了硬件环境和集群环境,规范了虚拟化集群的存储量指标,设计了大数据智能分析决策平台首页界面、地质数据界面、采煤机...  相似文献   

6.
李朋  张明远  王保强 《煤炭工程》2022,54(1):133-136
简要介绍了分级破碎机的结构,对分级破碎机智能化技术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当前选煤厂智能化发展需求,提出了未来智能化分级破碎机技术发展方向,包括智能感知技术、智能分析决策技术、智能执行技术及智能健康管理技术四项关键技术,并给出相应的技术突破思路,以期为智能化分级破碎机的设计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浅析采用GPS技术建立矿区控制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GPS技术建立矿区控制网的技术可行性、技术要求、优点等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永安煤业公司利用GPS技术建立矿区控制网的情况,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可将GPS技术建立矿区控制网推广应用到福建省煤矿建设中.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我国采煤机的技术现状,分析了我国采煤技术与国际先进采煤机技术的差距,并指出了我国采煤机技术的研究方向,即高适应性总体技术、可靠性技术、关键零部件新材料与新工艺开发、先进制造技术及智能化控制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姬魁 《中州煤炭》2020,(5):109-112
为了确保煤矿胶带输送机的安全运输,研究了煤矿胶带输送机综合保护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分析了系统功能,主要由通信技术、单片机技术、测控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组成,研究了硬件系统结构,主要分析了烟雾传感器、纵撕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张紧传感器、堆煤传感器、跑偏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位置安装和选型设计。  相似文献   

10.
欧喜军 《煤炭技术》2012,31(2):235-237
将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予以有效结合的联机分析挖掘技术,成功保留了两种技术的优势。文章首先从OLAM层次、多维数据模型以及数据挖掘算法等方面对OLAM架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借助SQL Server 2005进行联机分析挖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OLAM将逐渐发展为成熟的数据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充填采煤的保水开采理论与实践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建功  赵利涛 《煤炭学报》2014,39(8):1545-1551
针对煤矿开采导致矿区水资源环境破坏的严重问题,根据矿区顶板含水层赋存特征,提出基于充填采煤的保水开采理论和技术。运用充填采煤顶板运移规律和控制机理,构建了充填采煤顶板含水层稳定性的力学模型,并得出了顶板含水层稳定性的边界条件,运用相似模拟试验分析验证了充填采煤对顶板含水层的保护机理及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顶板稳定隔水层下沉量包括充前顶板下沉量、充后顶板下沉量和直接顶岩体特性下沉量,其破断的边界条件为hb≤Hb;随着密实充填率的增大,顶板稳定隔水层下沉量减小。通过对邢台煤矿充填工作面现场实测进行分析,发现应将充填体的密实充填率提高到68%以上,才能保证顶板含水层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2.
无煤柱自成巷预裂切顶机理及其对矿压显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玉兵  杨军  王琦  王亚军  何满潮 《煤炭学报》2019,44(11):3349-3359
预裂切顶是无煤柱自成巷技术的核心,预裂切顶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成巷的稳定性。以柠条塔煤矿无煤柱自成巷工程项目为背景,首先运用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预裂切顶的机理,进而运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和现场试验方法,对不同切顶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非聚能爆破模式下裂隙向四周扩展,导致巷道顶板形成裂隙分支,破坏巷道顶板的完整性。聚能张拉爆破模式下,应力波在侵彻裂隙的导向作用下可实现定向成缝。为达到理想的切顶效果,装药量及孔间距需协调设计,以保证孔间裂隙贯通。切顶参数变化对巷道围岩的整体变形及矿压分布有重要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切顶高度可增大矸石碎胀体积,减小巷道顶板变形和作用在实体煤帮上的应力峰值,但切顶高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增大施工难度,且会增大留巷变形。切顶角度对矿压显现亦有一定影响。当垂直巷道顶板切缝时,巷道围岩变形最大,但当切缝向采空区偏斜10°~20°,留巷围岩变形明显减小。柠条塔煤矿4.1 m采高、砂岩为主顶板的条件下,爆破孔间距为600 mm,单孔装药量为3 200 g时,切顶高度设计为9.0 m,切顶角度为10°时,矸石垮落充分,成巷效果较好。总结认为,切顶高度影响的是采空区矸石的碎胀体积及其对切顶短臂结构的作用力,切顶角度主要影响采空区顶板在垮落中对切顶短臂结构的动态下坠力及稳定后对切顶短臂结构的稳态支撑力,无煤柱自成巷预裂切顶的关键是保证采空区顶板和巷道顶板切得开,在切顶参数设计时应综合考虑预裂效果和切顶后碎胀矸石与切顶短臂结构的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3.
煤巷复合顶板变形破坏规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现场实测巷道顶板变形规律提出了一个更为切合实际的煤巷复合顶板的概念。基于煤巷复合顶板破坏前及破坏的临界状态各岩层的变形曲率相同条件下,将顶板所受的荷载分配到各岩层中,进而分析复合顶板各岩层的受力状态。根据复合顶板的受力特征及其变形破坏规律,一般认为,复合顶板中软弱夹层因其自身强度低、厚度薄,巷道开挖后先将破坏,降低了顶板的整体刚度,使顶板结构弱化,从而产生较大的二次变形,随着顶板中的其他岩层应力变化,若顶板能够承受围岩荷载,则经应力变化顶板变形趋于稳定;若顶板不能够承受围岩荷载,则经应力变化顶板剧烈变形并失稳,提出了复合顶板有经过结构承载调整—结构刚度弱化—结构失稳的变形破坏规律。  相似文献   

14.
采场顶板稳定性分析与锚杆支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维护采场顶板稳定,确保采场安全生产,通过对顶板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采用锚杆支护作为顶板稳定性控制措施,并采用工程类比法确定了锚杆的合理参数。选用FLAC3D数值模拟对无支护和锚杆支护两种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模拟结果表明选取树脂锚杆支护能够减小顶板压力,控制顶板位移变形和岩体冒落。后期的现场实际观测表明,树脂锚杆在顶板稳定性支护中效果良好,能够保证采场顶板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5.
崩落法开采时复杂顶板的崩落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翔  伍佑伦  李江武 《金属矿山》2007,(4):23-25,48
在分析崩落法开采中顶板围岩崩落的基本条件后,从岩体工程质量、初始地应环境、空区的形态与充填状态等方面分析了顶板崩落的影响因素.结合程潮铁矿顶板崩落过程的监测结果,分析了顶板岩体的崩落过程,得出了完整的顶板空区发展过程图.研究结果表明,软硬岩体交错分布,软弱不连续面的存在是引起顶板崩落呈间歇性、突发性地发展的原因.与层状顶板崩落过程类似,在组成复杂顶板的岩体中,存在稳定性好的关键结构体,顶板的崩落过程受关键结构体控制.  相似文献   

16.
采场直接顶对支架与围岩关系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长友  钱鸣高 《煤炭学报》1997,22(5):471-476
把采场直接顶视为可变形介质,分析了其变形破坏特征。根据采场直接顶的承载能力将其分为非承载区,承载区和弱承载区,提出了采场直接顶刚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认为在采场支架与围岩系统中,由于直接顶介质的影响,支架阻力并不能限制老顶的最终位态,支架工作阻力和顶板下沉量的关系是老顶给定变形条件下支架和直接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马资敏  吴士良  穆玉兵  宋鹏  王琼 《煤炭学报》2018,43(Z2):359-368
为解决准格尔煤田特厚煤层综放采场矿压异常显现、顶板控制难度大的问题,以酸刺沟煤矿6上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综放采场矿压异常显现机理及顶板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 建立了6上煤层综放采场小冒采比长悬顶板结构模型,得到直接顶与基本顶具有交错式断裂和平行式断裂2种断裂关系和演化过程;② 通过力学计算分析,得到了2种断裂条件下顶板压力与冒采比和顶板参数的定量关系。冒采比小,顶板悬顶越长,顶板压力越大,且顶板平行式断裂时造成矿压异常现象;③ 提出并实施了控顶区矿压控制技术、采空区矿压控制技术和新型支架矿压控制技术,技术实施后顶板控制效果好,保证了安全开采,生产效果显著,为类似条件的顶板控制提供了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18.
陈金明 《煤炭工程》2020,52(11):98-102
为了合理确定切顶留巷切缝参数,以唐山沟煤矿坚硬顶板条件下切顶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并结合现场实测结果,得到了切顶沿空留巷覆岩运移规律和顶板断裂结构特征,发现岩体间水平推力和剪切面摩擦力是阻碍顶板被顺利“切落”因素,通过分析岩梁力学结构和几何关系,得到了留巷顶板合理切缝参数,并进行了井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坚硬顶板条件下,切顶留巷顶板垮落后,将相互铰接约束,形成砌体梁平衡结构|切顶留巷顶板在被“切落”时,将由于岩体相互铰接导致的水平推力,存在一个阻碍顶板被切断的摩擦阻力|根据对切顶留巷顶板受力及几何关系分析,得到了合理顶板切缝角度与其他参数关系式,切缝角度与顶板岩层重度、采高正相关,与岩体抗拉强度、岩石碎胀系数成负相关。井下试验表明,采用推导计算式所得切顶参数可以使留巷采空区侧顶板较好被“切落”,留巷顶板压力及顶板移近量均在可控范围内,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9.
多采空区下坚硬厚层破断顶板群结构的失稳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弄清多采空区下坚硬顶板群结构的破断失稳对工作面矿压的影响,根据大同矿区多采空区坚硬厚层破断顶板群的赋存条件,采用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实验和现场实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多采空区破断顶板群结构的失稳规律及其对工作面来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研究表明,多采空区下坚硬厚层破断顶板群结构的失稳具有一定的概率特征;采用威布尔多参数分布函数对破断顶板群结构的失稳形式具有很好的描述,并建立了近距离煤层群多采空区顶板群结构的失稳模型,确定了大同矿区坚硬顶板群结构的失稳参数,得到了侏罗系煤层群顶板结构的失稳率;通过对大同矿区永定庄煤矿15号煤层端头及中部位置矿压和支架阻力的实测分析表明,工作面上方破断顶板群结构的失稳率与工作面支架阻力大小具有相关性,验证了工作面坚硬厚层破断顶板的失稳规律。  相似文献   

20.
挂帮矿崩落法开采顶板破坏规律及地表岩移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落法开采时,顶板及围岩的崩落过程、岩层移动角的确定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 以四川某矿山挂帮矿开采为工程背景,利用MIDAS/GTS软件模拟并分析了该挂帮矿崩落法开采时 顶板拉应力及塑性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老顶先于直接顶发生拉破坏。强制崩落顶板拉破 坏区后,顶板应力状况明显改善;老顶及直接顶拉应力的面积以及老顶拉破坏区的面积随直接顶 暴露面积增大而显著增大,而直接顶拉破坏区面积受暴露面积影响较小。并通过数值模拟法及工 程类比法综合确定岩层移动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