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探地雷达电磁波与地震波在运动学和动力学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此外,采集到的探地雷达数据和地震数据都是空间位置的时域电压信号,故而在一定程度上勘探地震中的数据处理技术可以运用到探地雷达数据处理中.能够精确的处理沿任意方向传播的波场,包括耦合波及横纵波之间的转换波,从而可更精准地将波场归位到其真实的地下空间位置.本文分析了消除探地雷达数据的子波衰减和频散的反滤波方法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江汉油田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系统平台上,一直没有精度高、计算量小的波场延拓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因此,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展了"基于起伏地表合成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的方法研究和软件研制,成功研发了PWMIGD模块,并用它在SUN工作站上处理了四川山地地震资料,得到了较好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剖面。该技术可以作为开展地震资料叠前正演、反演、储层预测研究的基础,丰富了江汉油田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多次波是地震勘探中常见的一种干扰波,传统的多次波压制方法主要针对长周期多次波,不适应于正常时差较小的近偏移距短周期多次波。基于Lokshtanov等人提出的多次波衰减原理,本文导出了频率—慢度域多次波压制因子,利用海底面的一次鸣震来估算海底反射系数,在频率-慢度域实现地震数据中的多次波压制。通过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较为有效地压制近偏移距短周期多次波,从而为地震资料后续处理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在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地震资料处理中,正确识别和应用各种波非常重要。应用全波场正演模拟技术,可以在地震资料处理中数值模拟实际资料的理论模型,从而分析各种波在地层中的传播规律,利用波场快照识别有效波和干扰波。全波场正演模拟可将看不到,摸不着的波场,形象地展现出来,有助于观察地质结构与地震反射同相轴之间的因果联系。全波场正演模拟成为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家之间实现相互理解和达成共识的最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Linux操作系统是高性能计算的理想平台,基于Linux的PC-Beowulf集群在性能价格比和可靠性、移植性、伸缩性方面有相当大的优势,将其作为地震资料处理的软硬件平台,构筑先进的系统环境,可以获得良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对传统地震处理系统的软硬环境分析基础上,给出2个用于实际工程地震处理的Linux PC集群系统结构和主要配置及实际处理模块在其上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6.
瞬态多道面波勘察技术,已在岩土工程测试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其数据采集与处理多基于单排列共炮点(CSP)的多道面波模式进行,在面波相速度频散曲线的求取中依据的主要是共炮点多道解析法。本文结合国内外同行开展多道面波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应用类似地震反射多次覆盖叠加的技术原理,在多道面波法的数据采集与处理中拓展为基于共中心点(CMP)的解析模式,探讨了其解析原理及反演过程,并分析了CMP解析法的场地试验及工程实例。最后,文章得出采用CDP叠加法的多道面波勘察数据,应用CMP解析法可以进一步提高空间分辨率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用MATLAB作为系统的开发平台,编制了1套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实验的数据处理软件。软件可以快速、高精度完成冲击压缩和动态劈裂实验的数据处理过程。软件采用交互式界面进行数据和参数的输入输出,实现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及数据处理过程的可视化。通过本软件最终可获得冲击压缩试验和动态劈裂试验的多种有效数据及曲线。包括冲击压缩试验中用三波法和两波法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率、应变、应力、实验过程中各种能量时程曲线。动态巴西试验中试样拉应力、各种能量时程曲线和劈裂强度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无水、静水以及波、流联合作用对库区复杂桥墩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以缩跨后跨黄河小浪底库区某4柱框架墩连续梁为依托,运用ANSYS建立桥梁-水耦合数值模型,研究4柱桥墩在水流作用下绕流及波、流联合作用下的动水响应;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波浪、水流和水深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绕流分析显示4个柱的速度场和压力场不对称;波、流共同作用时,桥墩动力响应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且波浪起主导作用,但动力响应并非两者单独作用叠加;与无水工况相比,静水地震响应更大;波、流环境时,地震响应不是单独作用叠加;对于该桥及所分析工况,波、流环境削弱了地震响应,且随着水深和波高增加,地震响应削弱越显著.  相似文献   

9.
高精度地震散射波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震勘探要求和技术的不断提高,散射波地震勘探方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具有广角性质的工程地震勘探中,基于非均匀介质理论的散射波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讨论了现阶段几种散射波数值模拟方法的各种利弊后,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扰论的FK域积分法,该方法求取总场后再通过FK域积分法求取散射场,在散射场的二次震源和空间能量衰减处理两方面做了改进,散射场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隧道反射地震法是利用放置在隧道边墙或者掌子面内的震源和接收器,来预测隧道前方的岩石特性。勘测人员应小心谨慎确保多分量的接收器与岩石牢固耦合,尽可能地避免记录到不需要的隧道波或空气波,同时,每一个震源点应尽可能产生几千赫兹的宽頻信号。这种方法有它的主要的约束条件。沿隧道轴线的空间分辨率受到信号频率和衰减影响的限制,而横向分辨率则主要受到小角度反射覆盖范围的制约。通过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模拟弹性波的传播,计算人工合成的隧道地震反射记录。通过研究这些数据,得出如下一些处理隧道反射地震数据的规则:根据不同的质点运动轨迹和传播速度把压缩波和剪切波与隧道波、空气波和背景噪音分离开来。估计衰减模型、补偿振幅损失和反Q滤波都是必要的。通过振幅和保留相位的倾角滤波可以将反射的纵波和横波提取出来。空间可变的速度模型来源于对P、S波预先成像。建议用一个相容原理来导出速度模型,这就要求寻找一个合适的成像速度场,该速度场不受震源和接收器位置的约束而有相同的成像位置。空间叠前偏移是基于精确的通过不均匀速度模型的等时线和波的入射角。  相似文献   

11.
FG地区富含钙质成分的砂岩是该区广泛分布的非均质性较强的特殊岩性体储层.本次研究根据模型正演和地震响应特征,优选了叠后地震资料特殊处理方法,利用叠后保幅偏移数据体和特殊处理数据体进行三维可视化分析和研究,刻画了钙屑砂岩这类特殊岩性体的空间展布规律,总结了该类储层的预测方法,对井位部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三维地震波动方程模拟或射线追踪正演研究与应用中,需要构建复杂的三维地震模型,因此,研究复杂地震模型的计算机建模方法是必要的。本文提出了采用基本几何形体及形体间的布尔运算来构建复杂模型的思想与方法,并在VTK可视化工具包和MFC开发平台的基础上,对该方法进行了算法与软件实现。应用设计的软件进行了建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地震建模是完全可行的,并大幅度地提高了地震建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底劈构造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模糊区,会给解释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资料处理中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攻关.本文在详细分析底辟模糊区地震资料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崎岖海底强绕射多次波干扰,浅部气层吸收造成高频成分缺失,复杂断裂结构造成成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项行之有效的数据处理对策.经实例证明,通过采用高保真LIFT技术衰减噪音,3DSRME、高精度Radon变换、以及LIFT等技术压制多次波,多域相干加强、优势信号增强等提高信噪比,高精度地震速度建模以及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等关键处理技术,很好地压制了复杂的强绕射多次波,极大地提高了底辟模糊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为后续对底劈带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4.
拖市油田位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内,断层发育,构造破碎,原三维地震资料质量差,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成效。根据该区地质特点,在高精度地震资料采集基础上,采用处理、解释一体化研究思路,以解决地震资料成像和圈闭构造描述的难题,选择处理模块,以提高复杂断裂带的成像效果,建立复杂断裂带的地质模式,提高圈闭识别和描述精度,获得良好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地球物理勘察的新技术、新方法对计算机的速度和内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数据处理量的快速增加,使当今单计算机已难以满足其计算需求,采用并行计算技术来提高处理速度成为良好的解决方案.讨论和分析了并行计算在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在地震方法中,各种并行处理方法已经取得较多研究成果,并在大型并行计算机上广泛应用;非地震方法中,主要基于COW机群的一些并行方法也进行了试验并得到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结合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建立深水环境下塔礁,台内点礁、跨相带碳酸盐岩地震地质模型,基于炮域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应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流程获得叠偏剖面,分析不同形态、不同沉积相和不同储层孔隙条件的碳酸盐岩生物礁地震响应特征,如振幅、频率、相位等,为深水礁滩相储层的地震资料解释和储层预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联网微机、并行中间件、实时监视和自动部署是构成PC Cluster的四个基本要素,本文探讨了如何根据地震资料处理的技术特点集成PC Cluster地震资料处理系统,提出了利用开放源带码项目进行软件集成的概念.通过应用实例对比分析了PC Cluster地震资料并行处理效率,得出网络I/O与扰动是影响PCCluster性能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稀井网区不能采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高精度储层建模的问题,提出基于地震资料为约束条件的储层建模思路.其主要依据三维地震解释资料和测井重构约束地震反演的预测结果,对储层砂体井间分布和储层物性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在预测成果的约束下,采用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经过现场生产的检验,采用这种建模思路建立的模型能够达到油气田开发阶段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