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钢管混凝土偏压构件受力性能实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5根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短柱的实验,结果表明,偏心率对钢管混凝土偏压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最为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化学加速锈蚀方法获取20个不同锈蚀损伤柱,并利用钢管混凝土加固法对其中13个锈蚀损伤柱进行加固。通过偏心受压试验,获得了锈蚀柱和加固柱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和荷载-挠度变形曲线。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钢管混凝土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柱偏压性能有限元模型,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的有限元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出加固柱的破坏形态,加固柱承载力试验值与计算值之比的均值为0.956、标准差为0.031、变异系数为0.032,所建有限元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钢管混凝土加固锈蚀RC柱的偏压性能。利用该模型对加载过程中加固柱各部分的应力分布、发展情况、偏心距的影响以及钢管对受压弯曲内侧和外侧混凝土的约束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加固柱的受力机理。  相似文献   

3.
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混凝土中长柱偏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根内置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圆管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和4根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CFRP含量、偏心距和长细比等参数对试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细比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偏心距的增大,相同CFRP含量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承载力降低;在长细比和偏心距相同的情况下,随着CFRP含量的增加,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承载力有显著提高,对核心混凝土约束效应增加,增强了构件的延性;随着长细比的增大,相同CFRP含量和相同偏心距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承载力降低。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分析和推导承载力公式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偏心率、长细比和混凝土强度为参数,通过15根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偏心受压试验,研究了该种构件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偏心率和长细比是影响方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随偏心率增大,紧箍力对提高核心混凝土强度的作用逐渐减弱,构件的承载力明显降低,混凝土强度对承载力的影响随偏心率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
把钢管混凝土当作一种组合材料,从理论上首次用限元法分析了钢管初应力对钢管混凝土抗压组合力学性能指标和轴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为了验证理论结果,还完成了一批有和无初应力的轴压构件比试验,二者之间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大长细比钢管混凝土轴压柱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16根大长细比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实验,对构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轴压稳定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最后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中有关钢管混凝土长柱的规定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设计规程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研究方钢管-钢骨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力学性能,采用叠加法推导了其在钢管、钢骨受拉、受压区屈服条件下的承栽力计算公式;分析了长细比、偏心率、套箍率、配骨率等参数对偏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通过算例对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过程进行了演示。结果表明:偏心率的增大使承载力迅速降低;随着长细比的增加,构件的承载力呈直线下降;套箍率、配骨率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得出的偏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可用于承载力复核,为方钢管一钢骨混凝土偏压柱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有钢管初应力的钢管混凝土偏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因数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目前国内对该类构件承载力计算的两种方法,并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者的计算误差,以进一步加深对钢管混凝土这一复杂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用压溃理论分析方钢管砼偏压构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设计计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大量的分析计算和试验结果,给出了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轴压强度承载力,组合轴压稳定承载力和纯弯构件承载力的设计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推荐了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的设计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包括组合轴压强度设计值,组合轴压稳定系数和构件截面抗弯塑性发展系数有关设计指标的简化计算公式和表格,可供有关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中国尊大厦和天津117大厦巨型柱为原型,进行了4个大尺寸的多腔钢管混凝土巨型柱模型单向重复荷载偏压性能试验,包括1个中国尊八边十三腔巨型柱模型、1个中国尊八边十三腔巨型柱角部腔内设置圆钢管模型、2个天津117大厦六边六腔巨型柱模型,中国尊巨型柱模型缩尺比例为1/13,天津117大厦巨型柱模型缩尺比例为1/12.分析了不同截面形状及构造试件的损伤演化、承载力、变形恢复能力、刚度及其退化,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偏压荷载下各试件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八边十三腔巨型柱角部腔内设置圆钢管,可有效减缓试件损伤发展,明显提高试件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六边六腔巨型柱试件偏心距较小时承载力较高,偏心距较大时试件复位能力相对好.采用多国规范及纤维模型法计算了各试件N-M相关曲线和荷载-变形曲线,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偏于安全;考虑多腔钢管特点,在GB 50936中N-M相关曲线计算方法及韩林海钢管混凝土本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多腔钢管混凝土统一抗压强度fsc计算的简化修正方法与公式,计算所得试件的N-M相关曲线和承载力均与实测符合较好,可供多腔钢管混凝土柱偏压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矩形钢管高强混凝土双向压弯构件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两种典型加载路径下双向压弯构件的荷载-变形关系全过程曲线,编制了非线性数值计算程序,考虑残余应力对构件承载力相关曲线的影响,分析构件长细比、钢材屈服强度、混凝土强度、含钢率、加载路径及加载角度等参数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给出矩形钢管高强混凝土双向压弯构件的三维承载力相关关系及其简化计算公式.通过2根双向压弯构件试验,将简化计算公式与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三者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简化计算结果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3.
圆钢管高强再生混凝土柱重复加载偏压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圆钢管高强再生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完成了4个试件的单调重复加载试验.4个试件分为两组,第一组试件包括圆钢管普通混凝土柱和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偏心距100 mm;第二组试件与第一组试件相同,区别在于偏心距为160 mm.通过试验,得到了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应变沿截面高度分布情况,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承载力、刚度、延性和耗能等.利用国内外相关规程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偏心受压柱进行承载力计算,并与试验结果比对.研究表明:圆钢管高强再生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损伤破坏过程与普通混凝土柱相似,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较普通混凝土试件有所提高;截面应变分布与平截面假定符合较好;随着偏心距增大,试件承载力降低,刚度退化加剧,变形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非均匀配筋的计算方法,推导了有关计算公式,并应用MmhCAD软件进行了计算。与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计算方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圆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力学性能,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钢管和再生混凝土的受力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钢管和再生混凝土的承载力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取代率、含钢率、再生混凝土强度和钢材强度等因素对于圆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代率对于圆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影响很小;而含钢率、再生混凝土强度与钢材强度对于圆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并且可以显著提升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对国内外研究钢管混凝土具有代表性的规范进行了研究,并通过7根填充高强灌浆料的方矩形钢管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高宽比、钢管壁厚条件下的抗弯承载力及抗弯刚度,并将试验结果与日本 AIJ(1997)、欧洲 EC4(1996)、中国 CECS159(2004)等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日本AIJ规范安全储备最高,相应造价也要提高,DBJ规范和试验值比较接近,工程使用比较经济,并有足够安全储备,而其他三个规范介于二者之间。 关键词:方矩形钢管混凝土;抗弯刚度;抗弯承载力;规范 中图分类号:TU323.3 文献标识号 A  相似文献   

17.
对是否设置加劲肋和格构式钢骨等4组内部构造形式不同的钢管混凝土试件进行受弯试验。结果表明:格构式钢骨延缓了试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和受压区钢管屈服,有效提高了其抗弯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验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钢管径厚比、钢骨肢件间距、钢骨尺寸、钢骨及混凝土强度等对内配格构式钢骨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构件抗弯性能的主要参数为钢管径厚比、钢骨尺寸及钢骨强度;混凝土强度、钢骨肢件间距对其承载性能影响较小。采用中国规范对试件的抗弯承载力进行计算,采用中国规范、美国规范及欧洲规范对试件刚度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国规范对该类构件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偏于保守;美国规范和欧洲规范对该类构件抗弯刚度的计算偏于保守,中国规范对抗弯刚度的计算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美国LRFD(1994)、日本AIJ(1997)、欧洲EC4(1996)设计规程中有关矩形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的设计方法;同时介绍了我国即将颁布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压弯构件的设计方法及简化的M-N相关曲线,并利用该方法的计算结果和文献[1]中30个矩形钢管混凝土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用极限状态计算矩形钢管混凝土偏压柱的M-N相关曲线是合理的,且用简化相关方程计算单向偏压柱的承栽力是偏于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对长细比影响系数 K_2,提出了新的表达式,消除了原 K_2表达式造成柱子曲线不光滑的缺欠,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