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宽粒级加重质的流化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拓宽气固流化床干法选煤加重质的粒级范围,分别配制了B-A型磁铁矿粉和B-A型粉煤,并按一定比例将两者混合作为宽粒级加重质,研究了其流化特性及分选性能,结果表明:由于A类颗粒中较细及密度较小物料的影响,随着床高增大,床层密度逐渐降低,且密度分布标准偏差较大,为0.060 1 g/cm~3.在合理的工艺及操作参数条件下,处于循环状态的0.3~0.074 mm级磁铁矿粉和1~0.15 mm级粉煤在流化床中分布均匀,床层密度均匀稳定,宽粒级加重质的流化性能良好,用于分选50~6 mm煤炭,分选密度为1.61 g/cm~3时,可能偏差(E值)为0.06 g/cm~3,分选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磁铁矿粉加重质的表面疏水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铁矿粉表面呈亲水性,在气-固流化床中作为加重质用于煤炭分选时,为了使其不与含外在水分的煤黏附,必须进行表面改性.选择硬脂酸对磁铁矿粉进行表面改性,用SEM,IR和TG对改性后磁铁矿粉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使磁铁矿粉表面由亲水性变成疏水性,其在磁铁矿粉表面的吸附为化学吸附.温度、时间和硬脂酸的用量是影响改性效果的主要因素,其最佳改性条件为:温度60℃,时间40 min,改性剂量1.5%.改性后的磁铁矿粉粒度分布基本不变,但改性后的磁铁矿粉颗粒间摩擦力减小,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流化床.  相似文献   

3.
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加重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的加重质种类少,粒度范围窄,粒度要求严格等问题,找到了一种新的加重质-钒钛磁铁矿,在空气重介流化床模型机和半工业性试验系统上进行了大量流化试验和分选试验,提出了用密度分布标准差和粒度分布标准差作为评定流化床均匀稳定性的指标,研究了流化床稳定性与加重质细粒级含量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钒钛磁铁矿具有良好的流化特性和分选特性,可以采用较宽的粒度范围。应用这种介质可以有效地分选50-6mm级煤,分选精度高,Ep值可达0.05。  相似文献   

4.
以0.074~0.300mm宽粒级磁铁矿粉为加重质,多种粒级石英砂为次生布风床层物料,研究了气固重介质流化床的床层膨胀特性、流化特性和密度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石英砂平均直径越小,流化时的床层压降越小.当流化数为1.1~1.4时,床层不能充分流化;当流化数大于1.4时,床层能够流化,床层密度分布趋于均匀.以0.15~0.30mm石英砂作为次生布风床层的物料时,沿床高方向上的流化床床层密度标准差达到最小值0.19g/cm3.次生布风床层高度为20mm、静床层高度为50mm、流化数为2.0时,6~10mm褐煤的灰分离析度达到最大值0.60.此时,精煤产率达到38.44%,精煤灰分为8.60%,精煤硫分为0.57%,可取得较好的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5.
气固磁稳定流化床是分选6~1mm细粒煤的有效手段,屈服应力对气固磁稳定流化床的稳定性和被分选颗粒的运动具有重要影响.采用拉板法,以0.074~0.045mm磁铁矿粉为加重质,对床层的屈服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磁稳定流化床的屈服应力是磁场强度、床层深度和表观气速的函数,分别随磁场强度及床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流化气速的增大而减小,磁场强度对屈服应力的影响最大,床层深度次之,表观气速影响最小.构建了3个因素对屈服应力的单因素作用模型及综合作用模型,为气固磁稳定流化床分选6~1mm细粒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入料颗粒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所受合力是决定颗粒运动行为与分离特性的关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入料颗粒在流化床中运动时的受力平衡方程.采用自行研制的颗粒受力测量装置,对不同粒径示踪颗粒在流化床中的受力变化进行了准确测量,结果表明:对粒径为8~10mm、密度为7 850kg/m3的球形颗粒,在以0.3~0.1mm高密度磁铁矿粉作为加重质形成的稳定流化床中,其受力稳定,并与理论计算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空气重介流化床低密度选煤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空气重介流化床低密度分选的理论,并对具有一定粒级的磁珠的流化特性进行了分析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空气重介流化床采用磁珠作为加重质可以形成低密度床层,能有效地分选50~6mm级煤炭,分选密度可在1.2~1.5g/cm3之间调节,可能偏差Ep值达0.05.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缓冻藏期间冷冻面团及其所制馒头品质的劣变,通过在面粉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1%、0.3%、0.5%、0.7%、0.9%)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分析其对馒头的比容、硬度和弹性的影响,并从面团的粉质、拉伸特性以及面团在冻藏期间动态流变特性和可冻结水含量的变化,探究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冷冻面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磁铁矿粉和赤铁矿粉为原料制备双层结构的球团,并在球团内层配加焦粉,研究不同矿种及内层不同的配碳量对球团还原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造球工艺和焙烧制度条件下,分别以磁铁矿粉和赤铁矿粉为原料制备的内层配碳双层球团的还原膨胀性能存在明显差异;以磁铁矿粉为原料的双层球团随着内层配碳量的增加,球团的还原膨胀率(RSI)先降低后升高,配碳量1.0%(质量分数,下同)时最低,RSI为7.98%;以赤铁矿粉为原料的双层球团随着内层配碳量的增加,还原膨胀率呈降低趋势,配碳量为1.5%时最低,RSI为9.52%。从球团的显微矿相结构看出:以磁铁矿粉为原料的双层球团内层配碳量超过1.0%,球团内出现磁铁矿晶体;以赤铁矿粉为原料的双层球团内层配碳量超过1.5%,球团内出现磁铁矿晶体,球团强度开始下降且还原膨胀率升高。  相似文献   

10.
干扰流化床中细粒煤散式流化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干扰流化床对细粒煤的分选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细粒煤在流化床中的散式流化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颗粒分层行为对水速变化较敏感,流化床可调操作参数较少,仅依靠水速调节,难以实现细粒煤高效分选.对于多组分细粒煤(粒度0.75,0.35mm,密度1.4,1.7,2.0g/cm3),床层密度不均匀,在轴向逐渐降低,分选密度为1.67g/cm3时,可能偏差E值为0.24,分选精度较低.提出一种由多个截顶倒圆锥形多孔板组成的内构件,在相同条件下,带内构件干扰床强化了颗粒的密度分离,E值达到0.14;同时,多孔板可防止高密度颗粒在其表面黏附.因此,该内构件有效提高了普通干扰床的分选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自来水厂出水达到最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满足提高整体区域水体水质的综合要求.方法利用固定化硝化细菌颗粒流化床反应器,采用连续曝气方式运行,检测进出水水质变化.结果水力停留时间(HRT)在0.5~1.5 h内变化,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7.6~1.6mg·L^-1,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为0.9~0.3 mg·L^-1.结论固定硝化菌颗粒流化床系统具有较强的抗水力负荷冲击的能力,在枯水期,出水氨氮质量浓度〈0.9 mg·L^-1,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1993)中规定的Ⅱ级氨氮质量浓度的要求;在丰水期,出水氨氮质量浓度〈0.4 mg·L^-1,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氨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木糖醇和3,4-二甲基苯甲醛为原料,利用缩醛反应机理,合成二(3,4-二甲基二苄叉)木糖醇(DMDBX),并对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溶液沉淀法制备多种PE粉末样品,DMDBX添加量分别为PE质量分数的0.1%、0.3%、0.5%、0.7%和0.9%.采用X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样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DMDBX能够促进PE异相成核,减小PE球晶尺寸,提高PE结晶度,可以作为PE结晶成核剂.根据Avrami模型及Kissinger方程计算了PE结晶动力学数据.该成核剂能提高PE结晶速率,降低活化能,在DMDBX添加量为PE质量分数的0.3%时,成核结晶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
蛭石的低成本高效率回收是后续加工利用的关键环节.分析了蛭石原矿的粒度组成与组分特性;采用脉动气流分选装置对0.5~1.0mm的蛭石原矿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给料量为13.98kg/h,脉动气流最大速度为2.36m/s,脉动频率为1.165Hz时,分选效率可达91.16%,蛭石品位为91.51%.采用Fluent6.3软件中的标准k-ε湍流模型与Eulerian多相流模型,模拟了蛭石分选回收过程中的气固两相流动.模拟结果表明:3.434s时,蛭石精矿主要分布在分选柱顶端出口1.2~1.8m范围内,平均体积分数大于40%,6.008s时,脉石尾矿基本分布在底端排料口0~0.3m范围内,平均体积分数大于25%.脉动气流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蛭石原矿的高效分选回收,实验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次热压法制备Gr质量分数为10%~25%的Gr/Al-0.7Si-1.2Mg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组织结构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快速率升温的热压法可有效防止石墨铝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的有害界面反应,得到组织均匀且致密的石墨铝基复合材料.Gr/Al-0.7Si-1.2Mg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增大而降低,在较大载荷时,可形成完整的石墨润滑膜,不同石墨含量的复合材料的磨擦系数趋于一致,达到0.17.石墨含量高的复合材料容易形成润滑层,所以摩擦系数在较低载荷下就能达到最小值.复合材料相对密度对磨损率的影响较大,接近理论密度的复合材料在本研究试验条件下能保持较低的磨损率,最低可达到0.5×10-3~2.1×10-3mm3/m.  相似文献   

15.
为了精确测量旋流燃烧器出口的固相质量分数和颗粒细度,介绍了光学波动法测量固相质量分数的基本原理,并在气固两相流实验台上采用基于光学波动法的激光探针测量固相质量分数,对不同的一、二次配风条件下的回流区大小、扩散特性以及质量分数分布变化进行了测量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燃烧器出口流场中,固相质量分数最高点和气相速度的最高点均处于二次风口附近,在离燃烧器出口0~200 mm范围内,气相速度衰减迅速,而固相质量分数的衰减缓慢;各次风对固相质量分数分布的作用各不相同:一次风大小的改变对中心回流区内固相质量分数影响微弱,主要影响周边区域;增强内二次风对增强回流区内的固相质量分数的差异最为明显;增加外二次风限制了颗粒对外扩散,固相质量分数的分布在周向上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6.
稻壳造孔剂对烧结多孔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壳类生物质材料可以作为烧结制品的造孔剂来制备轻质高强、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效果的建筑功能材料。在相同的烧成制度下,粉煤灰页岩基体样品的气孔率为37.25%,体积密度为1.42 g/cm3,而掺加了试样体积比15%的0.15~0.3 mm稻壳的试件的气孔率和体积密度分别为41.92%、1.33 g/cm3,当稻壳粒径增至0.3~0.6 mm时,气孔率和体积密度分别为43.80%和1.35 g/cm3。稻壳中的粗纤维和木质素为有机物,对试件的烧成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强筋、中强筋、中筋小麦为原料,采用干法轻碾脱皮,研究了不同粉碎粒度对全麦粉及其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60目的全麦粉相比,随着粉碎粒度的减小,其水分含量降低了0.07~0.26个百分点,白度值、破损淀粉值(UCD)分别增加了1.6~2.6、0.7~1.9;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总膳食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0.14~0.34个百分点、0.06~0.18个百分点,可溶性膳食纤维增加了0.07~0.19个百分点;全麦粉的糊化指标、稳定时间在粒度为80目时最大,而粉质吸水率增加了0.3~0.9个百分点;当粒度为80目时,全麦粉馒头的比容、质构指标达到最优,且粒度为80目的中强筋小麦全麦粉馒头的感官评价总分最高。  相似文献   

18.
Ce4+及La3+掺杂对(Bi0.5Na0.5) Ba0.06TiO3 陶瓷压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法制备工艺制备了质量分数CeO2(0-0.6%)和La2O3(0-1.3%)掺杂的(Bi0.5Na0.5)0.94Ba0.06TiO3(BNBT6)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压电性能以及压电常数温度稳定系数.结果表明:所有组成均呈三方结构的钙钛矿型固溶体特征;当CeO2掺杂量为质量分数0.4%、La2O3掺杂量为质量分数1.0%时,陶瓷具有较好的压电性能,与纯BNBT6相比,分别提高了12%和15%;2种掺杂离子均能够改善陶瓷材料压电性能的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选取强度等级CF40和CF50混凝土,在混杂纤维混凝土配合比三元叠加法试验基础上确定配合比:在钢纤维体积分数固定为1%时,聚丙烯纤维掺量在0.3~1.5 kg/m3内按级差0.3 kg/m3取5个水平;在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9 kg/m3时,钢纤维体积分数在0.5%~2.0%内按级差0.5%取4个水平,研究纤维的不同掺量对混凝土早龄期抗裂性能的影响以及试件裂缝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钢-聚丙烯纤维混杂具有耦合提高混凝土早龄期抗裂性能的作用,早龄期抗裂性能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提高;钢纤维体积分数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存在合理有效值.纤维混杂可以协同阻裂和限裂,使混凝土裂缝由宽、长形态调整为细、短形态.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以ST-85为分散剂的超微粉氧化铝浆料体系中,分散剂、单体、引发剂、催化剂的含量和室内温度,对注凝成型法制备Al2O3陶瓷素坯固化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l2O3陶瓷浆料中,固相质量分数为68.0%、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5%、单体质量分数为2.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2%~0.03%、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03%~0.04%、室内温度为16~20℃时,浆料的固化时间可以控制在20~40 min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