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目的]“双碳”目标的提出赋予了能源消费强度下降和总量“双控”工作新的要求与内涵,在确保能效优先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地区发展阶段,合理确保“双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方法]以某市“十四五”能耗“双控”指标分解为例,选取可反映各区县(市)经济水平、能耗体量、节能潜力以及“十三五”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量化指标,构建基于层次分析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组合赋权分配模型,对各指标进行权值计算,得出“双控”指标分配结果,再以聚类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差异化分与类别聚合。[结果]通过对照组合赋权与聚类分析结果,基于多指标组合赋权和聚类分析的地区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分解算法均能得出基本一致的分解方案。[结论]再基于上述2种方法的结果,结合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和政府管理需求,给予不同档次的能耗管理目标,兼顾了地区发展差异,符合国家“十四五”能耗“双控”制度要求和分解原则,具备可复制可推广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能源控制的重要手段,节能对我国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作用。"十二五"以来,能耗"双控"成为节能工作的主要政策,在积极推动节能降耗的同时,对降低碳排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综合来看,能耗"双控"政策,对碳减排的作用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对碳排放产生直接约束,二是能源消费强度控制为碳排放强度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三是倒逼经济转型对碳减排产生长期促进效应,四是为碳减排机制建设提供基础。"十四五"期间,在继续推进能耗"双控"政策的同时,节能工作需要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并需要进一步加强碳减排工作的协调统一,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快"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产生背景和现实意义,描述了我国碳中和面临的现状和挑战,认为能源消费结构决定了碳排放量,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消费,现阶段煤炭仍然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品种,通过节能提效,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能源"双控"仍将是驱动我国能源消费转型的主要方式,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节能监督管理的作用,并对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用能权交易制度是我国在资源环境交易市场的重要制度尝试,完善用能权交易制度对提升能效和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用能权交易机制的作用和意义,分析能源、碳排放的总量和强度双控的关键内涵,总结目前试点地区的经验与不足,提出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背景进一步研究用能权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5.
"十三五"期间国家实行能源消费放"双控"制度,强化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考核。本文预测和探讨了到2020年,柳钢的能耗强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下降幅度能否跑赢广西自治区"十三五"能耗总量与强度双控目标及温室气体排放指标。  相似文献   

6.
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如何科学理解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十四五”期间既有及新建可再生能源系统生产的电力和热力,都视为“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理解应该更为合理,即不是强调新增的装置,而是强调新增的利用量。而对于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包括电力和热力,在满足可计量、可统计、可核算要求的情况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中都应予以扣除。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而且在管理上也分开考核,将有助于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时,在能耗“双控”管理机制中应加入降碳因素。“十四五”时期,在能耗“双控”管理中,建议要坚持效率(强度)优先,兼顾总量;聚焦降碳导向;统筹考核,留有弹性;同时要完善能源消费及碳排放计量统计标准等基础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节能与环保》2021,(12):16-18
"北京市历来重视绿色低碳发展.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北京碳排放要稳中有降,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2021年主要工作中也提到,要突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低碳小达人'绿色校园宣传活动和'我为减碳出点力'短视频征集活动正是在立足北京、服务全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中心宣传培训部部长武德俊说.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的冲刺期,对碳排放控制提出了刚性要求。本文在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和能源消费结构评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十三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进而对碳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碳排放累计量为482.5亿t,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2.01%,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相对2005年下降51.48%,超额完成下降40%~45%的目标。为了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时实现我国提出的2020年碳排放减排目标,碳排放控制目标的确定应留有余地。本文建议"十三五"规划将我国碳排放强度目标定为下降18%左右,累计总量排放目标定为510亿t左右,同时提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路径与政策措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能源安全与生态文明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2023年7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强调:“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费消费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吴乐丕 《上海节能》2023,(5):546-55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在对上海“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工作历史沿革和存在问题开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实践优势和政策优势,提出上海率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技术路径和试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东海 《中国能源》2022,(12):50-57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需将碳排放下降目标进行逐级分解。科学、合理地分解目标尤其重要。本文依据公平性、效率性、可行性原则选取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聚类分析的碳强度下降目标分解模型,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可推广应用到各级区域。以上海市为例,根据分解模型将“十四五”上海市碳强度下降目标进行分解并划分为四类,并针对各类区域节能降碳工作的重要抓手,制定差异化的节能减排政策建议,为上海市“十四五”碳强度下降目标的实现路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落实2030年碳排放峰值目标,要求我国碳排放管理从强度控制逐步向总量控制过渡,而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总量区域分解方法是实施碳总量控制的重要支撑。本文研究提出了一种兼顾公平与效率、简单透明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区域分解方法。模拟分解结果表明,该分解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未来实际分解操作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市场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1992年至2008年的探索、准备和基本建制阶段,这个阶段的政策主要以"无悔减排"的节能目标为主,伴随着"巴厘路线图"进程开启和国内工作的起步,新的工作体制得以建立,此时的市场机制主要是项目层、收益性的、单向的国际交易;二是2009年至2015年的过渡、培育和战略决策阶段,这个阶段的政策正式过渡到以碳强度、能源强度并重的结构减排目标为主的体系,伴随着"德班平台"进程开启和国内试点的需要,国家中长期低碳发展的宏观战略部署得以开展,决策支撑体系更为完善,碳强度、非化石能源占比、碳汇、峰值时间等多重新目标正式提出,此时的市场机制主要是探索性的、自下而上的、基于配额的地方试点创新。随着2015年《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碳排放峰值目标的实施进入日程,中国当前正步入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实施和市场建设的第三阶段,宏观政策施力点将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将出现拐点、低碳能源投资将超过传统能源,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以增长转型、能源转型、消费转型为主的低碳革命进入提速增效阶段。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以来,国家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全国能效水平大幅提升,但是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大幅增长,因能源特别是煤炭的大量消耗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大瓶颈。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十三五"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15%,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t标准煤以内的"双控"目标。为确保实现"双控"目标,需进一步加大节能工作力度,研究建立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推动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办法》的出台,展现了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上的大国担当,表明了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自"十二五"开展碳强度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后,能源统计数据质量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国家碳强度考核评估工作需求出发,分析了能源统计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能源统计指标、统计调查面、能源平衡表、"双基"工作的改进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落实碳强度的分解与考核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十三五”以来,全国公共机构着力优化节能目标管理方式,逐步推行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与定额管理相结合。“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发挥定额目标管理方式优势,探索建立公共机构碳排放定额管理体系,对巩固公共机构节能降碳成效,促进全社会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工业节能减排是中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任务。根据2011—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工业碳排放数据,采用LMDI加法分解建立临沂工业碳排放分解模型,分析了影响临沂工业碳排放的相关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临沂工业碳排放总效应为正,总体工业碳排放量增加。经济规模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为正,工业产值增加和高碳排放企业数量增多是工业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效应和碳排放因子效应为负,说明临沂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与能源碳排放率的降低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氢能是我国能源系统大幅度低碳转型和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选择之一.氢能来源广泛、高效清洁,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制氢阶段,不同制氢方式的制氢成本和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以中国氢能生产现状和实际价格水平为基础,建立平准化制氢成本(LCOH)模型,测算了不同制氢方式的平准化成本和碳排放强度.研究发现,煤制...  相似文献   

19.
陈闻君  吕模 《上海节能》2023,(7):909-920
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新疆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正致力于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从高排放向低碳化转变,研究能源、经济、环境三者关系对合理制定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GDP、能源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分别作为经济、能源、环境子系统指标,采用新疆2000-2020年数据构建新疆能源经济环境系统VAR模型,运用Granger、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对3E系统进行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经济系统与能源系统、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均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系统与环境系统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新疆经济增长会促进能源消费、能源生产、碳排放量增加,能源消费量增加会抑制经济增长;新疆经济增长、能源生产是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新疆应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制定合理碳减排政策,协调经济增长和碳减排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结合"十二五"某城市群区域规划,选取规划中提出的碳强度、能耗强度两项指标为约束条件,构建了一种基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低碳优化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碳强度、碳汇面积、能耗强度、GDP等条件下,城市群"十二五"末期碳排放总量为3.70×107t,较2010年区域碳强度下降了35.56%,能耗强度下降了40.49%,城市群"核心区"碳强度下降了36.77%,能耗强度下降了37.99%,不仅满足国家《"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提出2015年的碳强度、能耗强度较2010年分别降低17.00%和16.00%的要求,而且满足该城市群区域规划中提出2015年的碳强度、能耗强度较2010年分别降低18.00%和20.00%的目标,该优化方案为城市群的低碳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决策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