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尼特物陷内有五个地震反射构造层:拗陷顶部地震反射构造层因埋藏较浅,仅见底部密集反射,与下伏地震反射构造层为角度不整合;巴彦花地震反射构造层是空白反射段和密集反射段组成的四次韵律,在拗陷东部,它与下伏地震反射构造层的角度不整合关系明显;巴达拉胡地震反射构造层上部是空白反射段,下部是密集反射段,它超覆在下伏地震反射构造层之上;前巴达拉胡地震反射构造层具有杂乱反射特征,它填充在拗陷底部;基岩地震反射构造层以内部无反射为特征。经钻井标定的地震反射构造层揭示了各时期的沉积相,各构造层互相间的关系记载了马尼特拗陷地质发展历史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拗陷经历了早、中侏罗世强烈火山活动,接受了一套火成岩沉积后,进入了晚侏罗世稳定的河、湖相沉积;第二阶段早白垩世强烈的断、褶运动使上休罗系遭到侵蚀,在改变沉积中心的地貌上,接受了稳定发展的河、湖相沉积;第三阶段晚白垩世拗陷回返,结束了南北分带的地貌,形成了统一的简单洼地,接受了拗陷末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2.
储层参数对多波AVO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VO效应反映了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利用AVO效应可以预测储层参数并识别油气异常。综合应用纵波AVO与横波AV0,不仅有利于解决由单纯的纵波AVO检测油气异常产生的多解性问题,而且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岩石物性参数。以三层介质模型为基础,对不同储层参数的介质模型进行了多波AVO效应分析。结果表明,AVO效应与泊松比、速度、储层厚度等参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为利用AVO效应反演储层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AVO效应反映了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 ,利用AVO效应可以预测储层参数并识别油气异常。综合应用纵波AVO与横波AVO ,不仅有利于解决由单纯的纵波AVO检测油气异常产生的多解性问题 ,而且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岩石物性参数。以三层介质模型为基础 ,对不同储层参数的介质模型进行了多波AVO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AVO效应与泊松比、速度、储层厚度等参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性 ,这为利用AVO效应反演储层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有序地震反射解释法,可以根据地震资料断定沉积环境。该方法的关键在于了解岩性和岩层间距对反射参数的影响。较有用的地震参数有振幅、频率和连续性。反射振幅包括有特定界面的速度和密度差,以及交互成层的程度的信息。频率主要是向下传播的地震脉冲形状的特性,但它也与诸如反射面间距或层速度的横向变化等地质因素有关。反射连续性与层理连续性有密切的连系;连续反射意味着大面积的沉积。这种解释方法的第二个关键是认识反射周期与厚层层理,也就是地层的时间界面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红柳泉油田E13地层存在砂泥岩薄互层、厚层泥岩夹薄层砂岩两种薄砂层组合方式,在红118井、红17井测井资料和单砂层厚度、速度、密度及岩性纵向组合的约束下,本文设计了井间二维地质模型,采用正演技术,合成了40,60,80Hz三种频率的模型地震响应。根据研究区的薄层组合特征及模型正演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砂泥岩薄互层在40~80Hz地震响应中,主要出现强反射和弱反射两种响应特征,这主要取决于相邻反射界面地震波的干涉结果;②厚层泥岩夹薄层砂岩在40~80Hz地震响应中,反射特征逐渐由低频剖面中不连续复波演变为高频剖面中连续的强反射;③在地震响应中出现了层断波不断和波断层不断两种异常现象,前者可能由相邻砂体的子波旁瓣造成,后者可能是因砂体集中尖灭的累积效应所致;④对比60Hz地震响应和实际地震剖面可知,虽然在实际地震剖面上无法识别5m以下的单砂层,但却可以分析造成实际地震剖面上波形变化的地质原因,进而分析井间砂体是否存在、砂体厚度变化及砂体大致分布范围等细节。  相似文献   

6.
由于大杨树盆地表层广泛分布的火山岩的强反射屏蔽作用造成地震中、深层反射能量弱,致使盆地基底(T5)及主要目的层九峰山组、龙江组沉积岩分布范围不清,严重制约了勘探进程。通过在GM-SYS重磁拟合软件中加载地震剖面,在地震解释的基础上建立重磁模型,利用地震浅层可靠解释成果做约束条件,减少了重力反演深层构造界面的多解性。在消除高位玄武岩的重力干扰效应后,反演了基底深度,揭示了大杨树盆地南部坳陷区基底形态为两断阶(西部断阶、东部断阶)夹两凹一凸(太平川断陷、玉林屯断陷及格泥乡凸起)的构造格局。经综合分析认为,玉林屯断陷为有利勘探目标区,预测了主要目的层九峰山组、龙江组沉积岩分布范围,为该区的进一步油气勘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弱反射是地震剖面上常见的一种反射特征,在岩性预测中,一般都解释成单一岩性。根据辽东湾的勘探实例证明,弱反射不只是反映单一名性,也可以在非单一岩性地层中出现,即在薄互层和反射系数很小的厚层砂泥岩地层中产生。笔者利用地质模型论证了它们的形成条件和判别方法,并指出在陆相沉积盆地地层中利用弱反射结构判别岩性,不能简单地运用一两种模式,必须结合本地区的沉积、构造特点,采用多种地震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火成岩对地震波具有极强的屏蔽和吸收作用,并常形成强反射,造成火成岩下伏地层的地震资料品质变差。为了剥离火成岩强反射,可根据解释的火成岩层位信息设置相应的时窗宽度,通过搜索纵、横向地震波形特征准确获得火成岩层位,实现局部层拉平,再利用子体波形主成分分析(PCA)剥离火成岩强反射。基于此,采用三维多项式曲面拟合代替Wheeler变换实现局部层拉平,形成了基于三维多项式曲面拟合的子体波形PCA火成岩强屏蔽剥离技术,避开了Wheeler变换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火成岩反射同相轴无法拉平而带来的重构地震信号局部失真问题。同时,在剥离过程中无需引入振幅阈值控制,对于火成岩反射振幅横向变化快的问题,只要在设置的子体窗口范围内火成岩反射振幅变化不大,就可以提取该子体窗口的火成岩强反射,并通过滑动子体窗口,在横向剥离火成岩强反射,提高了方法的实用性。模型测试和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剥离的火成岩强屏蔽横向连续性强,能够较准确地剔除火成岩强反射界面的综合响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火成岩对下伏地层反射波的屏蔽作用,提高了对地震弱反射的识别能力,为弱信号的能量补偿和后续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辽东湾地区锦州A构造带勘探程度相对较低,该构造带发育两类湖底扇沉积体,储层预测难度较大。地震反射特征分析表明:A区湖底扇规模小,连续性差,扇体外形呈楔形,沉积环境为大套低速泥岩,扇体内为厚层砂岩;B区湖底扇规模较大,连续性好,扇体外形呈丘状,上覆围岩为泥岩与低速泥岩互层,扇体内为砂泥岩互层,并且内幕存在亚相。湖底扇响应机理分析表明:含气砂岩顶对应强波谷反射,气砂水砂界面对应强波峰反射,常规砂岩与低速泥岩界面对应弱波峰反射,常规泥岩与低速泥岩界面对应强波峰反射;由于III类AVO效应和薄层的干涉效应,含气扇体顶部反射振幅明显增强,扇顶对应一个强波谷的反射特征,在剖面上出现明显的"亮点";湖底扇主体部位主要富砂,使得地震剖面频率变低,能量和连续性都变差,湖底扇边缘部位主要富泥,地震反射特征与富砂型相反。在此基础上,通过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对研究区湖底扇的宏观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准确预测,利用波形聚类属性清楚地识别了湖底扇的内幕相带发育区,对该区东营组湖底扇岩性油气藏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古龙凹陷Y54井区西部青一段厚砂岩区的地震反射超强,屏蔽了下伏泉四段扶余油层砂岩的反射能量,造成地震反射特征与实际钻遇砂岩应有的地震信息严重不符。为了恢复真实的地震反射振幅,采用地震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消除上覆青一段厚砂岩强反射屏蔽作用,提高扶余油层砂岩储层的识别精度。结果表明:目的层地震反射相对振幅在纵向和横向上的能量分布更加均衡,分辨率得到明显提高,主频由20 Hz提高到26 Hz;基于新的地震处理数据,地震振幅属性预测的砂岩厚度与区内16口钻井实际钻遇砂岩厚度的相关性由原来的43.7%提高到81.25%,同时地震反演预测结果也得到了盲井验证。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地震反射异常地区的储层预测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合阳地区是我国煤层气勘探的重要区块,在该区进行煤层气赋存特征研究并预测煤层气资源量,对其进一步的开发十分必要。 为此,从地质条件、储层特征(煤层分布、煤层埋藏深度、煤岩特征、煤储层吸附性、煤储层压力、煤储层渗透性及煤层含气性)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区煤层气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煤层气的保存条件优越;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山西组和太原组,含煤层 11 层,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 4 层,煤层累计厚度为 11 m 左右,主力煤层为 5 号煤层,单层厚度超过 3 m;煤质以中-高灰分、低挥发分的贫煤为主,受构造活动破坏的影响较小,煤岩的原生结构较完整,煤储层含气量高且吸附性强。煤层气资源量预测结果表明:该区煤层气主要分布在埋深小于 1 600 m 的范围内,煤层气资源量约为 442.72 亿 m3,其中埋藏深度小于 1 300 m 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 335.01 亿 m3。 由此可见,合阳地区煤层气具有很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滇东北地区镇雄—威信煤田上二叠统赋存丰富的煤炭及煤层气资源,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为了加快对该区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步伐,通过调研前期煤田勘查及煤层气地质勘探资料,从含气性、煤层分布、煤岩煤质、含煤岩系岩性组合等方面研究了煤层含气量、甲烷浓度与煤层厚度、埋藏深度、煤岩煤质及顶底板岩性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煤层气富集成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多层次模糊数学的煤层气选区评价模型,并对该区进行了煤层气有利区评价。结果表明:(1)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为煤层厚度、煤层埋深和顶底板保存条件;(2)优选出资源潜力、储层性能、保存条件和开发条件等4个方面共计11项三级评价参数作为煤层气勘探目标评价的指标;(3)煤层气选区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显示,新庄矿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为最好,洛旺、牛场—以古、马河次之。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为滇东北地区下一步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潘庄煤层气田是我国煤层气产量最高的气田,发育多套煤层,具有埋深浅、厚度大、含气量高、渗透性好等优越地质条件,煤层气资源丰富.在开发过程中,面临3号煤层开发主体技术效果不佳、产量递减、15号煤层开发未突破等技术难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前期地质、工程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地震、煤田钻孔、煤层气钻探等资料,深入研究各煤层地...  相似文献   

14.
据丰富的资料对华北石炭、二叠系煤层含气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煤层演化变质程度、煤岩组分中镜质组含量、灰分产率、顶板岩性和上覆有效地层厚度是影响煤层含气性的主要地质因素。依据影响煤层含气性因素对华北石炭系、二叠系煤层含气性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煤层气“甜点区”地震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层气"甜点区"系指煤层埋藏深度适中、厚度较大、热演化程度合适、含气量相对较高、孔渗性相对较好、单井产量高且稳产的煤层气富集区带。寻找和优选煤层气富集的"甜点"区带,对于煤层气开发井位的部署和优化、提高煤层气井产量、促进煤层气藏的有效开发都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以往的研究成果表明,影响煤层气富集的7项关键地质要素为煤层厚度、煤层埋深、热演化程度、煤层含气量、断裂及裂缝、圈闭条件、煤层脆性。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震资料来预测煤层气富集区的地球物理方法,即多种属性相结合的精细构造解释、AVO反演预测裂缝发育特征、多种反演方法相结合预测煤层厚度特征、叠前反演技术预测煤层含气性和脆性特征,然后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各要素均为有利的区域确定其为"甜点区"。应用这一技术思路预测出了HC地区煤层气的分布范围,"甜点区"面积达到21.64km2,在区内部署的2口开发井目前排采效果良好,产气量远高于"甜点区"外的井,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相吻合,为类似"甜点区"的地震预测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杭锦旗区块J井区储层薄且具有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砂岩顶底界面难以分开,同时受煤层强反射的影响,加上砂、泥岩波阻抗差异较小,造成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储层预测难度极大。为此,提出了一套针对该区煤系地层薄砂岩的储层预测流程。首先,通过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岩性解释的敏感参数,建立岩性解释模板;其次,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算法的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从地震强反射中定位煤层的厚度及空间展布,再通过云变换中子属性协模拟得到岩性数据体;最后,结合岩性解释模板,实现对煤系地层薄储层的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17.
大宁地区煤层气成藏控气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宁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炭-二叠含煤层系的主要分布区,煤层气资源量约为1.8×1012m3。通过研究该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主力煤层厚度、埋深、煤岩煤质特征及演化程度、煤层吸附性、煤储层物性及含气性、煤层气保存条件和资源分布等因素,得出了以下结论:大宁地区煤层气成藏控气条件有利,具有煤层厚度大、分布面积广、煤储层孔裂隙发育、含气量高,煤层吸附饱和度高、顶底板封盖性能好、水动力条件优越等特点,是中煤阶煤层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18.
多子波分解技术检测含煤砂岩储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震勘探中,煤层低频强反射降低了地震反射波纵、横向分辨率,屏蔽了揭示储层地质特征的反射异常,严重干扰储层的有效预测。由于勘探目的层砂岩单层的厚度仅十多米,受煤层强低频反射影响,许多常规识别薄互层的手段失效,加之煤层与油气层在地震反射波中有许多相同响应,这使常规的含油气预测存在多解性。为此,首次利用多子波地震道分解技术,对该地区三维地震道数据进行含煤目的层段多子波分解转换处理,并以此数据体为基础开展多子波地震道重构与波行分解,在结合地震属性异常平面分布的基础上,进行目的层段储层预测;同时利用该重构数据体开展以频谱、频谱衰减及地震道子波频率随深度变化分析为主的含油气性检测。研究表明,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在保其信噪比的同时,也排除了煤层的干扰,纵横向分辨率得到大大提高,实现了准确识别薄互层砂体和有效预测其含油气性的目的,并与实际钻井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煤系地层具有低速、低密度的特点,导致地震剖面上出现强反射同相轴,淹没煤层上、下含油气目的层反射信息,低频伴影现象也被掩盖,无法利用此现象直接进行油气检测。文中提出层位及子波约束匹配追踪的煤层强反射剥离方法,可以高效地剥离三维数据体中的煤层强反射,并利用广义S变换时窗可变的特性,在两个调整参数控制下根据频率分布特点灵活调整窗函数,对地震道进行时频分析,比较煤层强反射剥离前、后的时频特性。模型测试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用文中方法剥离强反射后,在储层下方发现明显的伴影异常,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曲堤地区煤层发育,是胜利油区最有潜力的煤成气勘探目标之一。该区钻井资料较少,煤层的横向厚度难以控制,其资源量计算有困难。根据不同岩层的地震属性及本区煤层发育特点,尝试了利用地震瞬时振幅、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信息计算煤层厚度。计算结果与钻井已知煤层厚度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