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腰果壳油改性Novalac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模塑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一次投料法合成了腰果壳油(CNSL)改性的Novalac型酚醛树脂。利用FT-IR、GPC研究了腰果壳油改性的Novalac酚醛树脂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结果表明,CNSL已化学接枝于酚醛树脂分子链上,CNSL的加入使酚醛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变宽。进一步对以CNSL改性Novalac酚醛树脂为基质、木粉为填料制得的模塑材料性能研究发现,当加入的腰果壳油为10份(质量份数,下同)时,改性Novalac酚醛树脂模塑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0.7%和14.8%,而热变形温度只降低了1.9%。 相似文献
2.
以草酸为催化剂、苯酚为液化剂对酶解木质素(EHL)进行液化降解,制备可以部分代替苯酚用于合成酚醛树脂(PF)的EHL液化产物。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了液化产物的结构和分子量变化情况,并探讨了EHL与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液化产物分子量的影响,最后初步探讨了EHL液化产物在PF合成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EHL在液化降解过程中其分子发生化学键的断裂使得分子量减小,同时生成一系列酚类及烷类化合物;EHL及其液化产物与部分苯酚发生反应,降低了游离苯酚的含量;以液化产物分子量为指标,得到了初步优化的液化降解条件:EHL与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温度为135℃,反应时间为2 h,催化剂的用量为苯酚质量的4%,此时制备的液化产物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可提供较多的反应活性点;在此优化条件下,当EHL液化产物替代量为苯酚质量的20%时,由其合成的PF的性能与传统热塑性PF相当。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用双酚法合成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了研究。对原料克分子比、水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槚如双酚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种类、甲醛用量、pH值、双酚合成转化率对改性酚醛树脂产率、树脂化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槚如双酚的转化率随苯酚、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随水分量的增加而降低,改性树脂的收率随甲醛用量和反应体系pH值的增大、双酚转化率的提高而提高,树脂化时间相应缩短。使用强碱类催化剂能获较高的产率,但树脂化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5.
在碱性条件下,液体木质素先经苯酚处理后替代部分苯酚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制备得到液体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LPF)胶粘剂。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苯酚处理木质素时氢氧化钠用量)、苯酚与甲醛(P/F)的物质的量之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LPF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3%、n(苯酚)∶n(甲醛)=1∶1.975、聚合温度90℃、聚合时间50 min时,所制备的LPF胶粘剂的干湿胶合强度分别为3.15、1.46 MPa,较未经改性的PF胶粘剂分别提高了17.5%、8.1%,游离苯酚的含量降低至0.62%;LPF胶粘剂的游离甲醛含量为0.22%,固体含量为52.8%,黏度为125 mPa·s。红外分析结果表明,苯酚处理后的木质素可以代替苯酚与甲醛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该物质有可能与PF胶粘剂发生接枝共聚产生新的醚键桥接,由此也说明在制备LPF胶粘剂过程中木质素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6.
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造板工业用的酚醛树脂胶,虽然粘接性能好,但在制造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会释放出污染物甲醛,而木质素分子中有酚羟基和醛基,使用木质素,既可改善胶粘剂的性质,又可节约苯酚的用量,降低甲醛释放量,达到废物利用与保护环境的目的本文综述了木质素磺酸盐、碱木质素、甘蔗渣木质素、酶解木质素等代替部分苯酚应用于环保树脂胶的制备工艺及研究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8.
热塑性木质素酚醛树脂固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热塑性木质素酚醛树脂(LDP)在25~250℃范围内,以5、10、15、20℃/min升温速率进行了动态固化反应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树脂的起始固化温度Ti、峰顶温度Tp以及终了固化温度Tf均有提高,LDF的固化过程可以通过改变固化剂用量来优化固化行为,当固化剂用量达到12%(质量分数,下同)时其固化曲线与普通酚醛树脂固化曲线接近,且犜狆大幅降低(与普通酚醛树脂比较)。固化反应热随升温速率和固化剂用量的改变变化不明显。采用Ozawa方程对DSC数据进行动力学研究,得到LDF固化反应活化能为85.64KJ/mol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腰果壳油改性酚醛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出腰果壳油改性酚醛纤维。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及TG、SEM、FT-IR等分析表征手段,对改性后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纤维与普通酚醛纤维一样,其表面光滑,截面结构均匀、致密。通过合成、固化过程中的缩聚反应,腰果壳油的柔性脂肪长链引入了酚醛体系中,因此,腰果壳油改性酚醛属化学改性。与纯酚醛纤维相比,改性后的纤维断裂伸长有了明显的提高,韧性得到了增加;与此同时,残炭率和热稳定性仅有轻微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腰果壳液中主要含有腰果酚,利用腰果酚中酚羟基、侧链双键及活泼氢等的化学性质,人们将腰果壳液广泛地应用于材料的各种改性,其中以应用在摩擦材料领域效果最为显著,并主要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1、腰果壳液改性酚醛树脂黏结剂2、腰果树脂黏结剂3、摩擦粉。 相似文献
14.
采用PVC树脂和酶解木质素制备得到PVC/酶解木质素复合材料,研究酶解木质素及脲醛改性酶解木质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酶解木质素用量的增大,PVC/酶解木质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下降,而经过改性处理后得到的脲醛改性酶解木质素,与PVC之间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另外,酶解木质素和脲醛改性酶解木质素加入后均提高了PVC/酶解木质素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点. 相似文献
15.
16.
17.
Bhausaheb V Tawade Sayali V Shaligram Nitin G Valsange Ulhas K Kharul Prakash P Wadgaonkar 《Polymer International》2016,65(5):567-576
A new biphenol, 3‐pentadecyl 4,4′‐biphenol, was synthesized starting from 3‐pentadecylphenol and was polycondensed with 4,4′‐difluorobenzophenone, 1,3‐bis(4‐fluorobenzoyl)benzene and bis(4‐fluorophenyl)sulfone to obtain poly(arylene ether)s with biphenylene linkages in the backbone and pendent pentadecyl chains. Inherent viscosities and number‐average molecular weights (Mn) of the poly(arylene ether)s were in the range 0.50 ? 0.81 dL g?1 and 2.2 × 104 ? 8.3 × 104, respectively. Detailed NMR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the poly(arylene ether)s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constitutional isomerism which existed because of the non‐symmetrical structure of 3‐pentadecyl 4,4′‐biphenol. The poly(arylene ether)s readily dissolved in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dichloromethane, chloroform and tetrahydrofuran and could be cast into tough, transparent and flexible films from their chloroform solutions. The poly(arylene ether)s exhibited Tg values in the range 35–60 °C which are lower than that of reference poly(arylene ether)s without pentadecyl chains. The 10%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s (T10) of the poly(arylene ether)s were in the range 410–455 °C indicating their good thermal stability. A gas permeation study of poly(ether sulfone) containing pendent pentadecyl chains revealed a moderate increase in permeability for helium, hydrogen and oxygen. However, there was a large increase in permeability for carbon dioxide 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internal plasticization effect of pendent pentadecyl chains. © 2016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