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厂的 5号篦冷机高压风室机壳下方安装有 2套放料装置,由螺旋输送机、电动机、进料管、下料管等组成,如图 1所示。            图 1改造前的放料装置   放料装置存在的问题:   1)篦床长期受高温熟料的辐射产生变形,造成篦板之间间隙超过允许值 (4mm),致使漏料增多,超过螺旋输送机的运输能力,高压风室积料越来越多,被迫减慢篦床运动速度,影响熟料的冷却效果。   2)漏出的大块物料进入螺旋输送机,容易卡住螺旋叶片,造成电动机烧坏。   2000年 12月底,我们采用Φ 125水泥给料器作为放料装置,见图 2。其结构及运…  相似文献   

2.
赵进城 《水泥》2010,(11):56-57
<正>篦冷机弧形阀放料运行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熟料的冷却,还影响熟料的质量以及篦冷机的安全运行。由于我公司万吨线篦冷机采用悬摆传动方式,对灰斗积料的要求更高。试生产期间,多次发生因弧形阀放料不正常物料堆积,致使篦冷机悬摆传动倾斜造成回转窑停机的事故。  相似文献   

3.
熟料生产线生料配料中砂岩、铝土、铁质料3种物料较湿,且物料发黏,造成3个辅料库经常性堵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清堵。为解决堵料问题,在库锥部加装清堵装置,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1传统型熟料库卸料系统传统的熟料库一般都是采用棒形闸阀、电液动扇形阀和胶带输送机组成的卸料系统,其典型工艺布置如图1所示。扇形阀出料口距胶带机理论带面的高度为250mm,尽量保证扇形阀"嵌入"导料槽内,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落差,减少扬尘。而实际上很多设备厂家的扇形阀传动机构偏下,安装时不能保证阀体沉入到导料槽中,甚至直接把扇形阀"坐"在导料槽上,使得落差达460mm(导料槽的深度),造成熟料卸料扬尘较大,直接  相似文献   

5.
任建虎 《水泥》2015,(5):53
<正>1辅材库下料结构存在的问题我公司辅材库下料原采用全封闭式喇叭口下料结构,使用棒阀进行封堵(见图1)。由于原材料水分大及停磨后下料溜管的物料处于静止状态,在冬季气温低时,物料黏附在下料溜管上,造成下料结构处严重结皮,缩小了下料口,剩余直径仅Φ200mm,引起断料和堵料等现象。且处理过程中需切割下料溜管后进行清理,非常费时费力,直接影响生产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公司熟料存储库容积Φ45 m×37.5 m,熟料下料口开度大小原采用电液推杆翻板阀控制,不能远程调整。为实现下料口开度0%~100%远程连续调整,根据库底熟料输送状况,改进了库底下料工艺及控制方式,把19个电液推杆翻板调节装置更换为电动弧形阀,既实现了远程调整下料口开度,又有效降低了熟料离析,提升了熟料均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水泥库、生料库的卸料装置通常是由一个手动闸板阀、一个气动开关阀和一个电动流量阀组合配置。这三个阀门各有特点,在装置中起不同的作用(图1)。图1阀门示意图手动闸板阀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须由人力操作开关,使用不方便。主要用于气动开关阀和电动流量阀检修时关闭卸料口  相似文献   

8.
<正>我公司5000t/d生产线于2005年建成投产,熟料库设计为内外库结构,内库高48m,外库高36m,有效储量为68000t。其中内库除了承重外,库壁均匀分布五排卸料口,每排10个(800×1000)mm卸料口。正常生产时熟料从内库通过卸料口流向外库,外库南北两侧设有库侧熟料外放口,根据生产与销售的不同需要,既可库侧放料,又可库底放料。长期生产后,内库壁磨损严重,我们对库进行了修复。  相似文献   

9.
祁正平  李少强 《水泥》1998,(6):37-39
介绍一种安装于普通矩形均化库中的取料均化装置。它具有特征取料功能,并按特定的方式布置,从而使库内物料在自重作用下出库时,流向得以控制。该装置投资省、运行可靠、无电耗,安装容易及维护方便,适用于新建或已建的各种规模的矩形库。  相似文献   

10.
朱传锋 《水泥》2023,(2):76-77
矿渣微粉库库侧放料系统的充气箱透气布一般使用两年左右就会损坏,严重制约放料速度,影响正常生产。因此对微粉库库侧现有放料系统进行改进,在现有充气箱上部设置减压锥,减少微粉库库空小或满库时微粉对充气箱的压力,降低库侧放料充气箱透气布损坏几率,降低库侧放料消耗及放料员劳动强度,延长清库周期。  相似文献   

11.
陈金祥  陈明祥 《水泥》1995,(2):6-10
针对目前悬浮预热器中旋风筒下料管采用阀动阀容易产生漏风及物料在上升管道中分散度差等问题,试验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封分散装置应用于旋风预热器上,通过对此装置的一系列性能测试,找出了料封分散装置设计的结构参数与操作参数,并分析了各参数对预热器工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林文  王永春 《水泥》2005,(1):64-64
我公司首条1000t/d熟料生产线,自1995年投产以来,一直存在均化库卸料口下料不畅、经常堵塞的问题。我们对卸料装置进行改进,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改进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工艺流程均化库卸料装置由JJ-300型截流阀、JGQ-200型开关阀、排料斜槽、JKD-315型流量控制阀组成。截  相似文献   

13.
杨军 《水泥》2005,(10):45-46
1无动力均化原理。如图1所示,无动力均化库就相当于图中左边的一个大库,在库的进料处设一布料装置实现混均布料,在库内设计一个插入件(即导料装置),使库变成多个小库,在生料下落过程中,实现多点取料,混合下料,层流出料,就可以实现类似有n个小圆筒库向一条皮带输送机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下料混均的过程。在圆筒库下锥体设置一个层料流分流装置和防喷装置,这样可以保证层料流和恒流下料,避免放料均化过程中出现生料起拱和喷粉,使得物料顺利下落。在不改变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的条件下,使生料圆筒库内物料实现无动力均化,并达到下列指标。  相似文献   

14.
建材、化工及冶金等行业粉磨系统的粉磨设备由于工艺需要,设备入料口处常用回转锁风喂料装置将设备内部与外部气体隔离。传统结构的回转锁风喂料装置由于没有自清扫装置,在输送粘度和湿度较大的物料时,会发生叶轮粘料的情况,导致叶轮有效容积减小,输送效率降低,甚至卡阻叶轮,造成设备跳停,影响粉磨系统的正常运行。针对传统回转锁风喂料装置的缺点,设计开发了一种带清扫机构的回转锁风喂料装置,能够有效克服粘料、堵料问题,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我公司的2500t/d生产线篦冷机灰斗卸料装置拥有9个弧形阀,灰斗内料位计采用CLW-DR-3A料位开关。系统控制时采用面板来设定弧形阀放料时间,当现场料位计检测到有高料位时,弧形阀自动打开放料,放料时间即为面板设定时间。但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6.
预热器撒料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不同结构型式撒料装置在不同状况下撒料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实物大小的模型系统试验了撒料板角度从0°-45°撤料板插入深度从0~300mm及改变撒料板宽度和高度等不同状况下物料的分散情况,通过实际测量撒料高度及数学计算的方法来分析研究不同状况下物料的分散效果,从而得出使物料允分分散的最优型式的撒料装置,为实际工程应用的预热器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设计依据.结果表明,撒料板角度为5°,插入深度为200mm时物料分散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17.
黄洋洋 《水泥》2023,(8):29-32
在水泥厂工艺设计中,不同储库直径、高度和卸料方式等因素对熟料库有效储量影响较大,由于熟料库基本都是库底卸料,并且底部卸料口较多,造成熟料库存在较多不规则死料区,难以通过公式进行精确的计算,因此熟料库的有效储量是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为了更精确地计算熟料库储量,结合目前数字化设计在水泥厂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本文采用Revit软件,通过建立参数化的熟料库物料几何实体模型,快速精确获得熟料库有效体积和有效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熟料岩相分析及热工标定诊断,熟料包心料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烧成系统风量严重不足,窑炉煤粉燃烧不完全致使还原气氛较浓。通过采取将冲板流量计改为转子秤、将普通翻板阀更换为微动翻板阀、在三次风管入分解炉口加做导风墙、更换新的喷煤管等措施,回转窑工艺故障率大幅降低,熟料质量及性能显著提高,生产能耗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韩艳明 《水泥工程》2016,29(4):54-54
正1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我公司4 500 t/d熟料生产线2009年2月投产,投产后熟料库地坑长期存在漏细料、冒灰大、环境温度高、积灰多、通风不畅及卫生差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维修频次,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如下:(1)设计院库底皮带机输送带设计带宽为B800型,但其他设计院同类型企业生产线设计带宽均为B1000型,由于皮带机带宽选型较窄,熟料在输送带上布料较满,再加上物料的离析现象,导致输送带两  相似文献   

20.
于冲 《水泥工程》2015,28(6):56-56
<正>1回转锁风下料阀及存在的问题在水泥及冶金矿山行业中,使用立式辊磨粉磨原料、熟料、矿渣以及煤粉时,为了防止由于磨内负压引起的漏风,需要在进料口使用锁风装置。传统的锁风装置为回转锁风下料阀(见图1),转子由与之相连的电机减速机驱动,物料进入阀体时,通过转子旋转带走物料使之进入磨内,同时转子上的橡胶保证了壳体的密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