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以ASM3模型为基础,分析和研究了CAST工艺中的各个动力学过程,建立了CAST工艺的动力学模型。采用VB6.0和数据库技术开发了以动力学模型为核心的模拟系统,并利用它对小试CAST工艺进行了参数的辨识、估计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对主反应区在曝气阶段的DO、SCOD、氨氮和硝态氮等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明静 《城市建筑》2014,(21):369-369
本文从课题研究的相关背景入手,阐述了CAST 工艺是一种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详细分析了CAST工艺的运行方式,介绍了近几年由于其工艺的灵活性和先进性。近年来,CAST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大丰市城北污水厂CAST工艺一期工程设计的特点.对运行中发现的一些设计细节问题作了分析研究,在二期扩建工程设计上作了改进,并提出今后在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使CAST工艺更好地发挥其特点和效能。也使CAST工艺在设计上更趋成熟。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湛江市霞山污水处理厂CAST工艺的运行调试过程,针对采用南柳河河水作为原水进行试运行出现的进水水质波动较大以及COD,氨氮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合理调整CAST工艺的污泥龄、污泥负荷、曝气时间等工艺参数,使CAST工艺系统的出水水质达到了设计要求,为同类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试运行调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江苏某市政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5×104 m3/d,采用CAST主体工艺,出水水质执行一级B排放标准,为使出水水质提升至一级A标准,升级改造工程改造了原CAST工艺并增加了微絮凝过滤深度处理工艺。在CAST池生物选择区内安装曝气器,改为主反应区使用,同时解决了积泥的问题;主反应区内安装搅拌器、运行周期上设置缺氧搅拌时段,可提高系统脱氮效果;将剩余污泥泵单点排泥改为穿孔排泥管排泥,提升排泥效率;将旋流曝气器改为微孔曝气器,提高氧利用效率;在CAST池投加PAC同步化学除磷。工程完成后已运行1年多,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6.
沈鹤龄 《山西建筑》2011,37(27):132-133
针对山西大医院综合医疗大楼污水处理工程中采用的CAST工艺进行了介绍,分别阐述了CAST设计基础数据,生物池构造,工作周期设计等内容,并结合其他应用实例运行结果指出该工艺合理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传统CAST工艺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但在实际运行中常因工艺本身缺少独立有效的缺氧过程,使得氮磷的去除受到限制,出水水质很难达到一级A标准。针对大连泉水污水处理厂传统CAST工艺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将传统CAST工艺优化改进为能够高效脱氮除磷的CAST工艺,增设缺氧搅拌过程,缩短曝气时间,在提高出水水质的同时降低能耗。增加缺氧反硝化过程不仅能为随后进行的硝化过程提供较充足的碱度,还能去除相当一部分有机物,减轻曝气负荷。运行结果表明,优化改进后的CAST工艺使出水TN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TP<1mg/L,NH 4+-N<1 mg/L,同时节省生化池电耗约15.3%。  相似文献   

8.
向衡  顾雪锋  段颖为 《中国市政工程》2022,(6):38-41+120-121
以黄河流域关中平原某乡镇污水厂为例,介绍该厂CAST工艺提标至准Ⅳ类水质的设计方案及运营效果。CAST工艺提标以节省投资为原则,最大限度利用了现有构筑物,并通过调整运营周期及减量运行,增加深度处理单元,有效去除污水中的COD、氮、磷等,使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准Ⅳ类水质的要求,这可为黄河流域乡镇污水处理厂的CAST工艺提标改造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CAST工艺在严寒地区市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佳木斯市某污水处理厂采用CAST工艺,介绍了其设计、调试和工程实际运行情况,实际运行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二级标准,表明CAST工艺应用于严寒地区的污水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苏永霞 《山西建筑》2010,36(6):186-187
结合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水质检测报告及出水水质要求,阐述了CAST工艺流程、工艺原理、操作时序及处理效果,并介绍了该工艺选用的机具设备及其环境和社会效益,从而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