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丙烯酰胺为共聚单体,选择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相沉淀法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配比、聚合温度及链转移剂和终止剂的选用对共聚物转化率和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宜控制在65℃,随着引发剂和共聚单体的增加,共聚物的转化率提高而分子量降低。引入链转移剂并未改变分子链结构,从热性能上看乙醇胺效果较好。而终止剂宜选用N,N-二乙基羟胺。  相似文献   

2.
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引发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无机引发剂引发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的反应机理,其特点是在主氧化剂(过硫酸盐或氯酸盐)存在的无机引发体系中,易产生离子型自由基引发丙烯腈的水相沉淀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3.
水相沉淀聚合法制备不同单体配比的AN/MA共聚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水相沉淀聚合工艺制备了不同单体的丙烯腈/丙烯酸甲酯(AN/MA)共聚物。研究了单体配比对AN/MA共聚合反应和共聚物化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得的PAN聚合物的具有较高的粘均分子量。红外谱图上存在C=O基团的伸缩振动峰及其吸收峰强度随共聚单体用量增加而增强,表明AN与MA发生了共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4.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水相悬浮聚合工艺合成了高分子量的丙烯腈/丙烯酸甲酯/衣康酸(AN/MA/IA)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浓度、总单体浓度、分散剂浓度、共聚单体配比、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聚合体系的反应速率及产率较高,且制得的AN三元共聚物具有较高的粘均分子量。  相似文献   

5.
PEG类大分子引发剂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乙二醇类聚合物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质,利用它及其改性产物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可以直接引发单体聚合生成嵌段共聚物,并在生物、医药、表面化学和电化学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已成为高分子科学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聚乙二醇类大分子引发剂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调控聚丙烯腈分子量及其分布一直是炭纤维制备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丙烯腈为反应单体,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采用光引发方式结合溶液聚合方法研究聚丙烯腈的合成.分别用乌氏黏度计和凝胶色谱仪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并用红外光谱仪以及核磁共振仪对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含化学引发剂的光引发溶液聚合方法所合成的产...  相似文献   

7.
金养智 《影像技术》2011,23(3):8-18
光引发剂是光固化(射线固化)材料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光固化速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近年来光引发剂的技术进展,并在光引发剂分类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数种市售新型光引发剂的化学结构、性能和用途。  相似文献   

8.
碳纳米管添加到聚合物中对其结构和性能都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浓硝酸对碳纳米管改性后,采用水相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同时研究了碳纳米管经过浓硝酸处理后其化学结构的变化;探讨了碳纳米管对聚丙烯腈复合材料热学和结晶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浓硝酸常温处理不仅能除去杂质,还可以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羧基等含氧基团;加入碳纳米管后,聚丙烯腈的预氧化温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前,放热量明显降低,同时对聚合物的结晶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引发剂对丙烯腈共聚物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和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用水相沉淀聚合方法得到了两种丙烯酸共聚物,并用DSC研究了丙烯腈共聚物在氮气氛围中,在200~350℃下的环化放热情况;然后使用TGA研究了共聚物在氮气氛围中,从室温到710℃的热失重过程;并采用变温红外探讨了PAN共聚物在环化过程中结构的变化;最后讨论了引发剂的用量对环化放热峰和热失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于宽  朱波  王永伟  曹伟伟  吴益民  张式雷 《功能材料》2012,43(18):2573-2576
以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采用水相沉淀法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研究了AM对聚合反应以及共聚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M竞聚率高于AN,倾向于均聚反应,会降低PAN的分子量,提高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少量AM会略微改变分子链中的立构规整度,提高PAN的结晶度,降低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11.
盐水介质中分散聚合法制备两性聚电解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聚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AC)作为分散稳定剂,阴离子单体丙烯酸(从)、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非离子单体丙烯酰胺(AM)在硫酸铵水溶液中通过分散共聚合,制备了稳定分散在盐水中的聚合物微球.考察了无机盐浓度、分散剂用量对分散共聚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系内无机盐浓度的增加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而随分散剂浓度的增加,微球粒径先减小后增加.制备的两性聚电解质溶液在等电点附近时,聚合物的特性黏度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显示明显的反聚电解质效应.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相沉淀聚合-原位法合成银/聚丙烯腈(Ag/PAN)复合物, 通过测定其相对黏度, 系统地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对Ag/PAN复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得到较理想的合成条件为, 丙烯腈(AN)单体浓度10%, AgNO3浓度0.6%, K2S2O8浓度2%。将所得复合物进行预氧化后得到纳米银/环化聚丙烯腈(Ag/C-PAN)复合物。通过FTIR分析复合物的组成, 并得到不同预氧化温度和时间下复合物的相对环化率。采用TEM、XRD等方法对复合物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纳米银均匀地分散于环化聚丙烯腈基体中, 银粒子的晶型为面心立方, 粒径约为10 nm。  相似文献   

13.
原位聚合法制备壳聚糖-g-聚丙烯酸/高岭土复合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无机粘土矿物与烯类单体的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具有改善树脂吸水性能、增强凝胶强度、降低产品成本的优点。以高岭土、壳聚糖和丙烯酸为原料,在水溶液中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壳聚糖接枝共聚丙烯酸/高岭土复合吸水树脂。以丙烯酸量为基准,研究了交联剂、引发剂、壳聚糖、高岭土等与丙烯酸的不同质量比对复合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壳聚糖和高岭土共同参与了接枝聚合反应。以过硫酸胺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酸中和度为70%,引发剂用量0.3%,交联剂用量为0.05%,壳聚糖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0.13,高岭土与丙烯酸质量比为0.13时,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较好的综合吸液性能。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PAA(PolyacrylicAcid)-PSF(Polysulfone)交联复合膜的制备,研究了交联剂、添加剂对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膜的断面结构.研究了PAA-PSF交联复合膜对低浓度有机醇类水溶液反渗透分离性能.发现对于1000×10-6乙醇水溶液截留率达到66.2%,透过流束可达0.9×10-6(m3·m-2·s-1).随醇的分子量的增加,截留率不断上升,对戊醇的截留率达94.3%,而透过流束则保持相对稳定.对不同结构醇类的分离性能研究表明,截留率存在有:tert->sec->iso->n-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以水为溶剂,设计玻璃保温装置,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葡萄籽多酚/明胶复合纤维,系统探讨了浓度、温度、电压、流速等工艺条件以及葡萄籽多酚含量对葡萄籽多酚/明胶复合纤维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明胶浓度为24wt%时,随着温度和电压的增大,纤维平均直径先减小后增大,随葡萄籽多酚含量增大,纤维平均直径增大.通过加入适量葡萄籽多酚,可将纺丝速度从0.25 mL/h提高到0.90 mL/h,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当葡萄籽多酚与明胶的质量比≥1:30时,纤维表面出现串珠;当葡萄籽多酚与明胶的质量比≥1:20时,可纺性变差.在明胶浓度为24wt%,葡萄籽多酚与明胶质量比为1:50,控制温度55 ℃,电压20 kV,接收距离12 cm,速率0.90 mL/h的条件下,制备了纤维直径分布集中,平均直径为515 nm的葡萄籽多酚/明胶复合纤维.明胶溶液中加入适量葡萄籽多酚不仅大大提高了纺丝效率,同时由于其良好的抗菌活性和对明胶的交联作用,使复合纤维膜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创伤敷料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乙腈溶剂中,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用蒸馏沉淀聚合法,首次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复合聚合物微球。通过调配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两种单体的比例和浓度以及交联剂的比例,发现在m(AM)∶m(AA)=1∶1、总单体浓度为25 g/L、交联剂占总单体质量的8%时,聚合物微球形貌及其水化后特性最好。同法还由丙烯酰胺与具不同功能单体共聚,合成具有不同功能特性的二元或三元复合微球。本法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所得微球粒径均一,单分散性好,在水溶液中自身适度膨胀而又不散团,具有一定弹性,可选择性地进入不同地层孔道,适用于油藏深部调驱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前原位聚合法制备刚性聚醚酰亚胺/(BMI/RS)树脂分子复合材料.详细研究了刚性PEI/(BMI/RS)树脂体系反应性、工艺性和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并通过SEM对PEI/(BMI/RS)固化树脂的断口进行增韧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前原位聚合PEI/(BMI/RS)树脂体系的增韧机理属于微裂纹-剪切带、微裂纹的偏移和支化共同作用机理.正是因为这种结构的产生,导致固化树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刚性体PEI含量为5%时,其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6%和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