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云南个旧卡房矽卡岩型白钨矿为研究对象,针对原工艺GY-10捕收剂浮选体系下钨总回收率偏低的问题,为提高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应用新型白钨矿捕收剂KF-1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硫浮选后,钨常温粗选碳酸钠、水玻璃和捕收剂用量分别为2 000 g/t、4 000 g/t和150 g/t,钨加温精选温度为85 ℃,保温时间为1 h,钨加温精选氢氧化钠、水玻璃和捕收剂用量分别为200 g/t、1 200 g/t和3 g/t,最终获得了钨精矿品位55.65%、钨回收率为77.35%的技术指标,与GY-10相比,钨总回收率提高了14百分点,实现了卡房矽卡岩型白钨矿的高效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以云锡某矽卡岩白钨矿为研究对象,该钨矿含有大量的含钙脉石,为实现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的有效分离,钨常温粗选和加温精选作业需要添加大量的水玻璃,导致后续钨精矿和尾矿脱水沉降困难。在现场生产工艺流程上进行新工艺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在钨常温粗选作业采用捕收剂SJ-Y2用量120 g/t、调整剂NaCO3用量2 000 g/t、抑制剂水玻璃用量4 000 g/t,钨浮选柱加温精选作业采用调整剂NaOH用量1 000 g/t、抑制剂水玻璃用量50 000 g/t、温度为90℃,经脱硫作业和钨浮选作业获得了产率0.31%的最终钨精矿、钨精矿含WO3品位为58.77%、回收率为82.77%的较好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3.
运用新型高效白钨浮选剂FX-6对湖南裕新某白钨矿进行了提高WO3回收率试验。样品经脱硫处理后进行回收白钨的试验研究,粗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碳酸钠、水玻璃、FX-6用量分别为2000,1800,1000g/t的条件下,一粗一精一扫粗选作业可以得到WO32.35%的白钨粗精矿,对脱硫尾矿回收率可以达到94.38%,在同等条件下比采用矿方现有捕收剂回收率高出4.75个百分点。加温精选在水玻璃用量分别为8000,6000g/t时,可取得白钨精矿WO3品位分别为65.36%、41.29%,对脱硫尾矿WO3的回收率分别为85.43%、89.81%。  相似文献   

4.
对河南栾川某难选白钨矿进行了矿石性质及可选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型钼钨矿中WO3品位0.067 2%,主要以白钨矿形式存在,矿石易泥化和钙质脉石含量较高不利于白钨矿回收。对钼浮选尾矿进行白钨矿浮选,在pH值调整剂碳酸钠用量1 500 g/t、抑制剂水玻璃和SG用量分别为600 g/t和40 g/t、捕收剂FX-6用量400 g/t条件下,粗选段闭路试验可获得WO3品位1.472%、WO3回收率83.54%的白钨粗精矿;精选段闭路试验可获得WO3品位31.92%、作业回收率95.71%的白钨精矿。抑制剂水玻璃和SG的组合使用有效提升了该难选白钨矿的回收效率,为后续大规模工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利用某矿山钨矿低品位白钨矿资源,为该矿选矿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对该白钨矿进行了磨矿细度和选别效果等一系列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0.075 mm占46.85%~50.12%,采用800 g/t的Na_2CO_3、1 050 g/t的Na_2SiO_3和400 g/t的新型捕收剂BZ进行闭路浮选试验,最终可得到钨粗精矿WO_3品位8.04%,回收率高达92.63%的良好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6.
以甘肃某地区的白钨矿床原矿含WO30.25%为研究对象,针对钨主要损失在铜硫混合尾矿中的现象做了系统的浮选条件优化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原流程使用的捕收剂ZL对细粒级钨矿的捕收能力差。本实验主要是对捕收剂ZL、新型组合捕收剂ZL+LDZ、ZL+GYB、GYB+LDZ及抑制剂水玻璃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新型的组合捕收剂GYB:LDZ=2.5:2.5在最佳用量为650g/t,水玻璃用量为2.5kg/t时,得到最优的浮选指标,粗精矿品位1.24%、产率15.61%,回收率82.31%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组合捕收剂浮选回收云南某白钨矿的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利用组合捕收剂浮选回收云南某低品位白钨矿的试验研究中,采用捕收剂731与GYB、GYR与GYB以及731与SDBS组合作为白钨矿浮选的捕收剂,均比采用单一的捕收剂731取得了更好的浮选指标,且731与SDBS的组合捕收效果最好。当731与SDBS用量均为200 g/t,加药顺序为先添加731后添加SDBS时,所得钨粗精矿的WO_3品位为3.65%、回收率为77.76%,比单加731时品位提高了1.14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2.61个百分点;比生产现场实际的钨粗精矿品位提高了2.34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8.91个百分点,富集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广西某低品位白钨矿含铁、钨有价金属,有用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和白钨矿,根据矿石性质,通过两段磨矿两段磁选选铁,获得铁品位62.07%、铁回收率71.42%的铁精矿;选铁尾矿浮选回收白钨矿,较优的选别条件为:碳酸钠2kg/t调节矿浆pH值至9.5、捕收剂GYR用量600g/t、抑制剂水玻璃用量4kg/t,通过一次粗选四次扫选五次精选中矿顺序返回的浮选闭路试验流程,最终获得WO3品位61.33%、WO3回收率69.11%的白钨精矿。  相似文献   

9.
湖南某白钨矿原矿品位为WO_30.24%,CaF217.37%,CaCO_323.71%,针对该白钨矿矿石CaF_2、CaCO_3含量高及含少量硫化矿的特点,采用先浮选脱硫,再浮钨的流程进行试验.在钨的常温粗选中用Na2CO_3和TW-1作调整剂,用植物油脚为原料研发的DH作钨的捕收剂,获得的钨精矿WO_3品位为1.26%、回收率为73.66%,其WO_3富集比与选矿效率均高于用传统的捕收剂731,钨回收率提高8个百分点以上,而钨捕收剂DH用量约为731用量的一半.  相似文献   

10.
某选钼尾矿中WO_3含量0.21%,为有效提高该尾矿中低品位白钨矿资源地回收利用,促进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采用丁基黄药、2#油预先脱硫,脱硫后的尾矿采用碳酸钠为pH值调整剂、水玻璃为抑制剂、ZL为捕收剂,进行1粗3扫2粗精选别可得到白钨粗精矿;将白钨粗精矿在加温的条件下,采用ZL为捕收剂,水玻璃抑制剂为主、NS抑制剂为辅,通过3精2精扫闭路试验,最终得到了WO_3含量69.09%、WO_3回收率为84.19%的较好指标的钨精矿,为该尾矿中钨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共、伴生白钨矿资源的浮选回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铜绿山铜铁矿深部矿石中铜的可选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铜绿山铜铁矿进入井下深部开采后因矿石性质变化造成的选矿指标恶化问题,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对该矿深部矿石进行了铜的可选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磨矿细度从目前现场生产所采用的-0.074 mm占63%~70%提高到-0.074 mm占85.9%,采用异步浮选流程,以单一丁黄药作捕收剂,可获得含铜22.85%,含金14.27 g/t,含银85.69 g/t的铜精矿,相应的铜、金、银回收率分别为93.72%,94.83%,82.34%,而以丁黄药+丁胺黑药组合药剂作捕收剂,可使铜、金、银的回收率提高1~2个百分点,但铜、金、银品位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2.
对黔西南某微细浸染型金矿开展了浮选试验研究, 初步探索了浮选法提金的较优工艺条件。在磨矿细度-0.075 mm粒级占73.17%, 丁基黄药与丁铵黑药配比为4∶1、总用量为100 g/t, 活化剂硫酸铜用量200 g/t, 起泡剂2#油用量80 g/t条件下, 采用一粗一精一扫闭路浮选流程, 可得到金品位2.11 g/t、回收率39.28%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13.
根据金宝山铂钯浮选尾矿的矿石性质,采用磁选-磨矿-浮选工艺能有效地回收铂钯。在铂钯浮选中用丁黄药和丁胺黑药作联合捕收剂,用L101作微细脉石抑制剂,选别效果理想。在给矿品位为Pt0.216g/t和Pd0.603g/t时,获得精矿品位为Pt16.540g/t和Pd19.530g/t, 回收率为Pt41.64%和Pd23.37%.  相似文献   

14.
矿样取自兰坪某铅锌矿,原矿含铅2.84%,氧化率为91.7%,属难选氧化矿。通过对原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探明矿物的嵌布状态及伴生关系。结合工艺矿物学研究,制定探索试验的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最终确定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4.6%;硫化铅组合捕收剂乙基黄药+丁基铵黑药为60+50 g/t;氧化铅采用硫化后浮选,硫化钠用量为2 kg/t。根据条件试验确定闭路试验的药剂制度,得到最终的选矿指标为:铅精矿品位为23.41%,银的品位为805.76 g/t。  相似文献   

15.
罗星  李勇  夏瑜 《金属矿山》2019,48(11):94-97
广西某金矿石是高砷高有机碳、以包裹金为主的微细浸染型原生金矿石,为确定矿石的选矿工艺,进行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的情况下,采用硫酸铜为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的活化剂,丁基黄药+丁胺黑药组合为金矿物和载金矿物的捕收剂,经1粗2精3扫的闭路浮选流程处理,可获得金品位为31.50 g/t、金回收率86.57%的金精矿,药剂制度及工艺流程较简单,选矿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16.
罗星  李勇  夏瑜 《金属矿山》2020,48(11):94-97
广西某金矿石是高砷高有机碳、以包裹金为主的微细浸染型原生金矿石,为确定矿石的选矿工艺,进行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的情况下,采用硫酸铜为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的活化剂,丁基黄药+丁胺黑药组合为金矿物和载金矿物的捕收剂,经1粗2精3扫的闭路浮选流程处理,可获得金品位为31.50 g/t、金回收率86.57%的金精矿,药剂制度及工艺流程较简单,选矿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条件试验和流程试验,确定采用一粗二扫一精的工艺流程。磨矿细度为-0.074mm占53.71%,异戊基黄药用量为183.3g/t,丁胺黑药用量为36.7g/t,11号油用量为65g/t,为选矿厂生产流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经过闭路流程试验研究,在金精矿品位102.46g/t的前提下,将金的回收率提高至95%以上,选别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王祖旭 《金属矿山》2014,43(1):163-166
云南某铜冶炼渣铜、铁含量较高,含铜0.62%、含铁35.58%,主要含铜矿物为黄铜矿、蓝铜矿和辉铜矿,铜矿物与主要脉石矿物橄榄石等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细微,属于难选二次铜资源。为了回收该二次资源中的铜,对选铜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的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6.50%,铜粗选丁铵黑药+丁基黄药用量为300+100 g/t、Na2CO3用量为4 kg/t、冰铜用量为15 kg/t;采用1粗1扫2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对试样进行选别,最终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1.30%、铜回收率为86.20%。试验研究表明,对这种微细粒嵌布的硫化铜矿物,以冰铜为“载体”进行“载体”浮选对获得理想的分选指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某金矿山原矿金品位为2.83 g/t,其中金银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与脉石矿物连生紧密,不利于单体解离.为了进一步实现金矿的高效富集,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确定了阶段磨矿—阶段浮选工艺流程,并进行了详细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1)矿石中含有少量银金矿和碲银矿,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其中黄铁矿中金含量为6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