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企业CAD/CAM技术应用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企业实施CAD/CAM技术的实际状况,提出了CAD/CAM系统的选择原则;在对现有的主流CAD/CAM软件进行分类和评述的基础上,指出集成的CAD/CAM软件才是企业实施CAD技术的关键,并给出了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CAD/CAPP/CAM/CAE系统功能及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系统的集成关键技术及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的CAD/CAM集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永祥  尹显明 《机械》2004,31(6):27-29
基于网络的CAD/CAM系统的研究是当代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它是实现制造全球化的必要的条件。阐述了基于网络的CAD/CAM莱成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基于网络的CAD/CAM莱成的系统模型和方法,以及介绍了网络化的CAD/CAM莱成系统在我校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面向制造的CAD/CAPP/CAM集成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D/CAPP/CAM集成是CIMS工程中重要技术单元。在分析CAD/CAPP/CAM信息集成方式的基础上,以面向制造的设计为背景,探讨了以工程数据库为核心的面向制造的零件CAD/CAPP/CAM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方法。给出一个轴类零件CAD/CAPP/CAM集成系统实例,并对其主要组成模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五、构成CIM的CAD/CAM CIM系统必须考虑计算机最大限度的活用,而CAD/CAM系统则对计算机的活用起主导作用。设计部门应用CAD,进行设计出图;制造部门应用CAM,进行种种制造方面的技术业务活动。雷达柔性生产系统CIM的CAD/CAM系统构成如下: CAD/CAM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雷达生产系统CIM的CAD/CAM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分别作以下考虑: 1.CAD/CAM的硬件组成 CAD/CAM的硬件系统一般分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研究集成逆向工程系统的特点、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商品化CAD/CAE/CAM系统,通过一数据转换器建立集成逆向工程系统的方法,其组成框架包括测量路径规划、数据处理、基准重建、格式及代码转换、CAD/CAE/CAM系统等。根据下游的应用需求。操作者可以选择不同实物测量方式、路径规划和采样点。在完成测量数据的除噪、光滑、对齐、分块和分层后。测量数据可以以IGES格式或系统要求的格式输入CAD系统进行模型重建,建立CAD模型;也可选择直接生成数控代码和STL文件。这种集成方式能提高测量及模型重建的效率。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并能充分利用成熟的CAD/CAE/CAM系统的功能,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具有柔性及灵活的特点.已成功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7.
纤维缠绕成型是制造高强度复合材料制品的一种重要工艺方法,本文将CAD/CAM技术应用于简形压力容器缠绕成型的工艺中,介绍了其实现过程,同时,在分析了缠绕规律及线型的基础上,对CAD/CAM系统的模块组成及模块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CAD/CAM技术方面起步较晚,CAD/CAM系统多数是从国外引进的,包括系统硬件、软件及应用软件,且往往不配套,在应用时,必须对不同进日设备间或软件间的通讯接口进行二次开发,才能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用。本文所介绍的内容就是根据工厂实际情况所做工作的总结。一、CAD/CAM系统组成方案系统应用软件为美国SDRC公司的I—DEAS软件,该软件有一图形数控(GraPhicNumericalControl)编程模块,该模块可以应用在I-DEASPartDesign模块中生成的零件几何形体来编制用于数控机床的零件程序。系统硬件组成如图1所示。要实…  相似文献   

9.
基于特征的零件CAD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征建模技术是实现CAD/CAM集成的核心,根据CAD/CAM集成化的要求,以现有的几何造型CAD系统为基础,建立零件的特征模型,将零件的几何信息与加工工艺信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并介绍了所开发的基于特征的轴类零件CAD系统,该造型系统可以满足CAD/CAPP/CAM集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魏永群  邓学文 《轴承》1998,(1):25-26,3
对CAD/CAM系统在模具行业的应用做了简单介绍,并以冲压保持架生产为例.详细说明了CAD/CAM系统在模具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