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客户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客户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求得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 从而获取促使客户知识共享的条件.为解决知识拥有者与知识需求者之间共享动力匮乏的问题, 提出合理的建议, 揭示了企业与客户间通过知识共享, 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监管的内外部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监管中各相关者的收益和损失分析,构建了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函数,运用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方法,研究了监管机构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合作博弈行为,以及实现博弈均衡的条件.结果表明:各利益相关者的物质和精神收益,导致了在安全监管和生产中的博弈;采取加大对双方的违规处罚和降低重视安全管理的成本等措施可调整各方的期望收益,减少监管和生产的违规行为.结合辽宁省孙家湾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案例分析,为我国煤矿企业内外部安全监管提供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信号博弈的GA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客户关系管理环境下企业与客户之间双向信号传递的特点,构造了企业-客户信号博弈模型,以及求解该模型的GA(遗传算法)。基于企业-客户信号博弈的GA是一个求解企业和客户总体效用及其最优行动的工具。在该求解过程中,认为企业和客户是有限理性的,并通过GA中的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逐步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度,从而最终选择可以为企业和客户带来总体效用最大的行动,即在交易过程中向对方发送可以带来最大效用的行为信号。这种工具为利用逆推归纳法得出的企业-客户信号博弈模型的贝叶斯均衡解提供了比较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客户协同创新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形式,其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前提是如何分配参与创新活动的各方成本和利益,并据此达成协作协议.该研究首先根据静态合作博弈模型对协议的建立进行了量化分析,鉴于现实中许多协议无法被强制执行的客观现实,又建立了动态微分合作博弈模型,并对两种合作博弈模型的特点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微...  相似文献   

5.
基于一个制造商与一个分销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考察了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定价策略.解析了以制造商为博弈的领导者,分销商为跟随者的完全信息下的非合作斯塔克博格博弈及制造商与分销商之间结成垄断联盟时的合作博弈,并进一步对两类均衡解进行了效率比较,发现合作博弈均衡解优于斯塔克博格博弈解.  相似文献   

6.
利用博弈论的手段系统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首先运用静态博弈模型对食品企业和保险公司进行研究,指出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领域存在企业参保意识不强、保险公司初期成本负担较大等问题。其次利用动态博弈分析食品企业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博弈关系,指出保险公司进入食品安全领域并且食品企业进行投保能够达到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然后拓展了博弈树,得到在初始博弈关系中引入政府与消费者显著影响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关系建立的结论。随后经过对消费者索赔行为次序的修正,又进一步发现消费者索赔行为次序对食品企业购买保险动机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立浮动费率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金融物流中的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双方博弈模型的构建,对博弈模型中的战略Nash均衡、混合战略Nash均衡的分析,揭示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之间的监管博弈运行机理,提出金融机构对物流企业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的建议,指明该监管博弈模型具体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企业客户的角度,按照Nash均衡解的要求,建立了企业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的博弈模型,寻求均衡条件下选择不同物流服务水平的企业实施竞争策略的最优条件,并据此计算企业选择不同物流服务水平所产生的财务增值,辅助企业制定最优的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决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入博弈论,建立政府与电力企业之间的合作博弈模型,进而对该模型进行深入分析讨论,探讨政府与电力企业在电力安全工作上各自应采取的策略及达到博弈均衡的条件.以广东省电力系统为例,对政府与企业合作开展电力安全工作的博弈关系进行论证分析,为政府和电力企业之间建立新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框架与标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及经济状况形势严峻,从协同发展角度来看,为解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以湟水流域支流为例,构建青海省政府促进湟水流域高污染行业是否主动转型的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决策过程、博弈结果以及博弈均衡的改善,加强政府和企业的协同能力。结果表明:1)碳排放费用的高低影响了企业低碳化转型的动力;2)政府督促成本与环境收益直接影响政府的促进效果;3)绿色低碳化转型所需技术成本过高,小企业无力承担。最后根据博弈结果分析提出相应的低碳转型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模糊合作博弈下供应链多层次多方合作博弈,分析节点企业通过机会成本和乐意支付进行多方合作博弈的过程,导出模糊整数规划可以用来表示供应链不同层次合作伙伴间利益均衡时模糊指派博弈,进一步研究不同目标下的生产任务指派方式,建立基于效益和效率的多目标供应链模糊指派博弈模型;研究模糊数的排序问题,提出模型的求解方法,并给出了说明示例.结果表明,在确保供应链稳定运作的前提下,通过目标权重设置可以达到不同的生产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2.
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方与提供商之间的合作对提高整个物流外包的绩效十分重要,但在物流外包过程中,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资产能力、管理水平与努力水平三因素均为非对称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方与提供商之间的合作博弈模型,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和最大值原理求解得出博弈双方的合作策略;在代理人为风险中性的假设下,进一步分析物流外包方的风险成本、激励成本和总代理成本。结果表明: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资产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努力水平,在物流外包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三个角度来阐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即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管理层,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管理层,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博弈。通过对这三个信息披露关联方的博弈分析文章阐明要遏制上市公司虚假披露的现状最重要的是加大虚假披露成本,增强惩罚力度,完善我国证券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取用的隐蔽性和取水点的分散性特点,使得违规取水的行为很容易发生.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监管效用和监管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了监管部门与违规取水直接的博弈关系,并提出了控制违规取水的有效措施,从而为更好地管理违规取水行为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了政府实施电子政务前后官员寻租行为.根据寻租现象构建了政府—官员博弈模型,通过引入惩罚力度、查处成本、查处效率、贴现率等变量,分别运用单阶段博弈和重复博弈研究了官员最优寻租决策以及政府最优查处决策,并通过比较政府实施电子政务前后官员和政府行为的变化,得出了政府实施电子政务的条件,为政府治理寻租现象提供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腐败与反腐:经济博弈分析与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腐败看作官员的理性选择行为结果,建立了官员和政府之间的腐败与反腐败博弈模型。模型表明:反腐应以中层官员为重点;高薪养廉并非好政策;反腐政策重在增加腐败行为的成本和降低政府反腐的成本系数。  相似文献   

17.
企业招聘过程是企业和应聘者在信息不对称下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信号博弈过程。通过建立企业与应聘者之间的信号博弈模型,指出只有市场完全成功分离均衡才是最理想和最有效率的均衡,实行试用期和合理的薪酬设计,提高包装成本,加大惩罚力度和信用缺失代价以及完善信用机制是实现市场完全成功分离均衡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8.
竣工验收阶段寻租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寻租的成本-收益分析和政府官员寻租的理性分析,建立了竣工验收环节集体腐败的博弈模型。由博弈结果可知:腐败的收入大于被查处受罚的损失时,决策者才会实施腐败行为,而合伙人从合伙腐败中获得的“分红”大于被查处受到惩罚的损失,合伙人才会参与腐败。由监督寻租的博弈模型可知:监督机构实施监督的概率越大,寻租的可能性就越小,而惩罚力度足够大时,行为的预期收益会小于预期成本出现得不偿失,寻租的概率也会越小。由此可知:减少工程质量事故的有力措施就是事前监督机制和事后惩罚机制,这些具有威慑力的机制会影响建设主体的行为选择。只要建筑市场拥有健全的监督机制和足够的惩罚机制,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建设主体的投机行为将会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9.
博弈论在发电商上网竞价策略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介绍了上网电力竞价的原理,然后运用博弈论从数学模型上对它进行合理的描述.该模型的前提条件是已知对手的成本函数,以电力用户购电总费用最小、发电厂商的期望收益最大为目标,确定市场的纳什均衡点,从而确定其竞价策略.文中通过一两发电厂商的竞价的实例来说明其原理及运用.  相似文献   

20.
价格策略与超市选址的博弈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接面对面竞争是引发超市间价格战的主要原因。通过博弈模型分析了超市价格差异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影响,提出超市在选址时应构筑转换成本来避免价格战,对超市选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