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2.
明青花鲇鱼瓷盘是成化民窑出产的特色产品。通过文献考证研究发现,成化国产陂塘青料的发现与青花分水技法的成熟为鲇鱼青花瓷盘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市民阶层的觉醒与瓷匠文化素养的提升为其出现提供了实际可能。探究明青花鲇鱼瓷盘的出现,不但可以考察民间审美与青花瓷艺术之间的耦合关联,还可以揭示文化思潮、社会意识、物质条件等对民窑青花瓷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料分五色",精美绝伦著称的清代康熙青花瓷,胎质精良,料色幽靓,画面妙趣天成,是历代青花瓷之冠.康熙青花不仅成为清代、近代青花瓷生产的典范,对现代青花造型、绘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5.
景德镇仿古瓷器的烧制,其根本在于柴窑的"烧成气氛",在一定的氛围中并能根据古陶瓷的胎体原料的配制与陶瓷器物釉料装饰烧成特点,才能有更大程度上的仿古陶瓷之接近的机会。但是不论是现代窑的烧制,还是仿古瓷的柴窑烧制还是要追寻本质的特征与特点,并不断的探究两者的内在关系,才能"仿古"而不"泥古"。 相似文献
6.
7.
探究醴陵陶瓷界的领军人物黄小玲瓷艺作品的艺术规律.通过实地走访、资料调研和作品分析,走近黄小玲的艺术世界.挖掘出黄小玲艺术瓷作品的三个特点:在"艺术生活化"方面,守正创新,坚持"薄施淡染"的工艺技法,融入生活经验感悟,贴近现代大众生活;在"整体设计观"方面,注重器物造型、陶瓷材料和色彩装饰等多方位因素配合来达到整体美感... 相似文献
8.
9.
10.
各地传世民窑产品创新作为区域文化再造与推广的重要形式载体,已成为地方政府文化软实力打造与输出的新方向。纵观近年民窑复兴热潮,各地民窑在创新产品应对现代消费场景的设计过程中多有文化基因弱化、装饰同质化的现象,后果是产品偏离本土文化内核而损伤民窑特色。以江西临江窑青花瓷为例,探索青花瓷纹饰“象与意”的创造路径并指导现代技艺创新是具有现实价值的。通过对临江窑青花瓷纹饰的“物象设计”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进行挖掘,提出两项“物象”摄取创新路径,两项“情感”表达方法,以期为临江窑青花瓷制瓷纹饰创新提供参考方向,为民窑现代产品文化基因传承与创新再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民间青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青花装饰纹样所带呈现出的抽象大写意无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探寻民间装饰艺术让人们从抽象美中挖掘其中的魅力这对于我们今后的陶瓷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年来对元青花研究颇多,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元青花的起源、类型、鉴赏、纹饰、存世量与收藏、生产制作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本文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使读者对我国元青花研究能有宏观上的认识,并指出研究不足之处,推动研究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康熙帝对山水画方面颇有造诣,其审美趣味及对陶瓷艺术的喜好对青花山水瓷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其影响下,康熙青花山水达至发展巅峰时期,显现出与前所不同的突出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论明代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景德镇明代青花瓷的青料、造型、纹饰、以及对款识方面的分析,阐述了景德镇明代青花瓷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它在整个陶瓷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清光绪时期瓷业复兴,仿古青花瓷生产非常盛行。光绪时期青花瓷仿古之风盛行之因素主要有:光绪时期保守思潮泛滥、审美倾向以复古为主流,西方国家产生旺盛的需求以及文物保护等。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历代青花瓷胎釉化学组成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对44个景德镇历代青花瓷的胎,釉化学成分别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景德镇历代青花瓷的胎,釉配方的演变规律,基本上划元,明,清三个阶段,综合胎,釉判别函数的判别时效,可较明确地推断未知样品的所属朝代。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中子活化技术,测试了景德镇历代青花瓷胎、釉中的微量元素组成,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归类,找出了一批具有判别能力的特征元素,建立了断代判别函数,表明微量元素不权可满足古陶瓷的断源需求,同样有利于古陶瓷的断代研究。 相似文献
18.
青花瓷的发展得益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入,是中华传统文化与优秀外来文化有机结合的最好例证,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跨越了种族和地区的区分,产生了一种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阿拉伯文化对青花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青花瓷色料、装饰、造型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从论述中国仕女画的发展到景德镇瓷上仕女画受中国画艺术以及西洋人物画的影响并与传统工艺的有机结合阐明仕女画的创作与其唯美性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