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磊  陈景升  曲建华  张兴 《黑龙江电力》2000,22(Z1):16-18,25
通过对三西甲、丙、丁三条平行线路零序互阻抗(Z0m)现场实测分析,得出三条平行线路(Z0m)测试方法,由于平行线路条数及地线条数增加对线路零序自阻抗(ZO)及互相抗(ZOm)产生的影响,故当平行线路条数增加时,其零序自阻抗(ZO)及零序互阻抗(Z0m)亦必须重测.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测量大于两回平行线路的零序阻抗,通过数学推导,证明目前国内所采用的三种方法(感应电压表法、多回电流表法、单回线电流表)的理论基础相同,其测试结果可靠,并同样准确。同时还指出平行线路条数变化,零序阻抗均需重新测试。  相似文献   

3.
为处理大规模电力系统中同杆并架线路上任意点、多重故障的计算问题,基于线路实际架设的地理信息反映其实际互感参数,将线路的零序自阻抗与回路间的零序互阻抗以故障处新增节点为界按照线路长度与互感区域长度进行分解,形成完整、准确的节点导纳矩阵,从而建立故障时多回零序互感线路的序分量与相分量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发了可处理多回平行线路内部任意故障的计算软件,并对包含4回平行线路6对零序互感的某实际电网进行了复杂故障计算,其结果经EMTP检验是正确的。所研制的故障计算软件已在广东电网投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同走廊平行架设的双回线路为模型,研究线路避雷线和邻近平行线路对故障线路等值零序阻抗的影响.研究分析了线路间距、避雷线材料及运行状态等因素对线路等值零序阻抗计算的影响,并推导出基于Carson线路模型的等值零序阻抗计算方法;通过一个实例直观地比较分析各种因素的作用.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表明,平行线路间的互感影响随间距增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测量大于两回平行线路的零序阻抗,通过数学推导,证明目前国内所采用的三种方法(感应电压表法、多回电流表法、单回线电流表)的理论基础相同,其测试结果可靠,并同样准确。同时还指出平行线路条数变化,零序抗均需重新测试。  相似文献   

6.
以同走廊平行架设的双回线路为模型,研究线路避雷线和邻近平行线路对故障线路等值零序阻抗的影响.研究分析了线路间距、避雷线材料及运行状态等因素对线路等值零序阻抗计算的影响,并推导出基于Carson线路模型的等值零序阻抗计算方法;通过一个实例直观地比较分析各种因素的作用.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表明,平行线路间的互感影响随间距增大而减弱,采用良导体避雷线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等值零序阻抗,同走廊线路接地检修时对故障线路参数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平行线路之间存在的零序互感会对接地保护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不同电压等级零序互感阻抗标么值及接地距离保护零序补偿系数的计算方法,并指出了零序电流保护后备段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平行线路之间存在的零序互感会对接地保护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不同电压等级零序互感阻抗标么值及接地距离保护零序补偿系数的计算方法,并指出了零序电流保护后备段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三相双绕组变压器零序特性与正序特性相异的原因在于相间存在互阻抗,阐明了采用传统方法测定变压器零序参数时,开路零序阻抗具有多值性,提出A(B)参数标准值的建议,并指出了传统三试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同塔四回平行线路零序互感在单相接地故障时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单回线路单端信息量的距离保护算法。该算法通过建立四回线路零序阻抗矩阵来分析零序回路特征,综合考虑了系统零序阻抗变化和线路零序阻抗的影响,利用非故障线路与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比值代替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以此消除线路耦合对整定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够保证距离保护正确动作,优于基于单回线路电气量的传统距离保护算法。  相似文献   

11.
具有互感输电线上逐点短路故障计算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在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和输电线通信干扰及危险影响设计时,经常会遇到输电线上沿线逐点短路(即非节点短路)的计算问题。对此计算,如果不考虑邻近线路的零序互感,故障点的自阻抗以及它与其他节点间的互阻抗计算,都有简单公式可循。如果线路间存在零序互感,只需把支路互感阻抗矩阵求逆,得出其等效网络,这样,所有支路不再存在互感系数,故障点的自、互阻抗计算也不困难。然而在进行计及零序互感的沿线逐点计算时,由于每一点对应的支路互感阻抗矩阵各不相同,如  相似文献   

12.
双回路接地距离保护的分析和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行线路零序互感的存在,导致接地距离保护不能正确测量线路阻抗.在实际整定工作中,如何整定接地距离的补偿系数和可靠系数,整定规程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分析了线路的实测阻抗,和高压电网在接地故障时电流分布的特点.基于不同系统运行方式,定性和定量地研究了零序互感对接地测量阻抗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接地距离保护一个简单实用的整定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对常用工频参数测试方法用于平行线路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量法与异频法相结合进行平行线路参数测试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利用"异频一增量"法进行运行线路不停电条件下的平行线路组间互阻抗与耦合电容测试,并进行了仿真计算与模拟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在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和输电线通信干扰及危险影响设计时,经常会遇到输电线上沿线逐点短路(即非节点短路)的计算问题。对此计算,如果不考虑邻近线路的零序互感,故障点的自阻抗以及它与其他节点间的互阻抗计算,都有简单公式可循。如果线路间存在零序互感,只需把支路互感阻抗矩阵求逆,得出其等效网络,这样,所有支路不再存在互感系数,故障点的自、互阻抗计算也不困难。然而在进行计及零序互感的沿线逐点计算时,由于每一点对应的支路互感阻抗矩阵各不相同,如果需计算的支路较多,支路的分点数又多,计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两条平行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一种准确算法。用两条平行线路故障相电路和零序电路作为故障定位模型,不涉及线路末端电源阻抗。这个算法有效地消除了电力潮流和接地电阻对故障定位的影响。它仅通过测量线路故障后的始端数据就能准确地实现故障定位,用在计算机程序中能够自动确定故障类型和故障相。试验结果证实了该算法在单相接地条件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三相三柱变压器零序阻抗的场路耦合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压器的零序阻抗是电力系统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和继电保护整定的重要参数.对于变压器零序阻抗的计算,磁路法无法考虑外壳的弱磁作用,而单独的有限元方法又存在激励加载的困难.本文以YN联结的三相三柱电力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场路耦合的方法建立了变压器零序阻抗的有限元模型和统一的场路耦合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二次开路、短路情况时的一、二次绕组电流以及一次的零序阻抗,并对零序磁场的分布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零序阻抗的计算与试验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同时,计算结果还表明:变压器油箱对主零序磁通有弱磁效果,当二次开路时,油箱的弱磁效果明显,而二次短路时的零序阻抗几乎不受油箱弱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超高压线路各相导线间距、位置差别较大,因此导线的自阻抗、自导纳互阻抗和互导纳等参数相差较大。为反映导线(避雷线)不同换位段和不同结构段物理结构对参数的影响,采用Carson公式计算导线参数,制作出不同换位段的导线参数。对不同换位段和不同结构段的线路参数采用特征模量方法解耦,计算转移矩阵;将各换位段和不同结构段的转移矩阵顺序相乘得到整条线路转移矩阵;从而计算出导线的正序阻抗、正序导纳、零序阻抗和零序导纳。通过搜寻土壤电阻率和改变修正系数使计算的导线序参数逼近精确值,最终使由该参数计算的导线正序和零序参数与实测值一致。该方法获得的普通型和紧凑型混合同塔双回线的导线参数可以为更精确的工程计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带并联电抗器和中性点电抗器的同杆双回长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后的非全相运行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精确计算问题,采用特征模量分解法对同杆多回线间的零序参数解耦,提出基于同杆双回线实测参数(正/负序阻抗和电纳及零序的自阻抗、互阻抗、自电纳和互电纳)的同杆双回长线路非全相运行公式。结果显示,利用该公式计算的故障点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为同杆双回线中性点电抗器的参数确定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平行线路零序互感的存在,导致接地距离保护不能正确测量线路阻抗。在实际整定工作中,如何整定接地距离的补偿系数和可靠系数,整定规程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分析了线路的实测阻抗,和高压电网在接地故障时电流分布的特点。基于不同系统运行方式,定性和定量地研究了零序互感对接地测量阻抗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接地距离保护一个简单实用的整定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同塔线路接地距离保护测量阻抗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同塔双回或多回并架输电线路给接地距离保护带来的新问题,通过分析同塔线路在并列运行、一端分裂运行、两端分裂运行等不同结构,两端系统发生强弱变化以及在不同接线结构和运行方式下线路发生故障时接地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得出了同塔双回线路对接地距离保护影响的基本规律,即平行线路零序电流影响故障线路保护测量阻抗的规律,并证明该规律可以指导同塔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及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