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通过对两个牌号的无取向电工钢铁损和磁感应强度值的测试,以及用化学法计算的密度值与现行密度值的对比,得出电工钢密度与铁损成反比,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密度每增加0.05g/cm3,可使铁损降低0.04~0.05W/kg,磁感应强度增强约0.01T。即密度每增加0.05g/cm3,可使电工钢上升半个牌号。为了正确测试和评价电工钢的磁特性,应统一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确定电工钢的密度。  相似文献   

2.
无取向电工钢是马达和发电机用铁芯叠片的重要功能材料。材料的好坏对提高电机的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生产工艺参数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储双杰 《特殊钢》2003,24(2):37-39
宝钢无取向电工钢生产结果表明:冶炼时钢中添加适量Al可降低无取向电工钢的铁损,钢中MnO等夹杂物可造成其磁性明显劣化;随着热轧终轧温度的提高。钢的磁感均明显上升,热轧带钢精轧后慢速冷却时,则晶粒生长充分。改善钢的磁性;冷轧工序中,随着板厚增加,铁损与磁感均提高,酸洗速度的波动会引起带钢磁性的波动。  相似文献   

4.
5.
6.
无取向电工钢的高温塑性变形流动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指导无取向电工钢热轧工艺为目的,采用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高温等温压缩,在应变速率为0.01~10s-1和变形温度500~1200℃条件下,对试样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在回复与再结晶过程中发生α-Fe向γ-Fe相的?洌贾挛忍鞅溆αΤ氏帧耙斐!北浠2捎肁rrhenius关系模型,模型参数能很好的与试验结果相吻合。利用模型分别计算得500~800℃时,应力水平因子α=0.0390MPa-1,应力指数n=7.93,结构因子A=1.9×1018 s-1,热变形激活能Q=334.8kJ/mol;1050~1200℃时,应力水平因子α=0.1258MPa-1,应力指数n=5.29,结构因子A=1.0×1028 s-1,热变形激活能Q=769.9kJ/mol。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主要合金元素、杂质元素及特殊元素对低碳低硅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及各元素对磁性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i、Al、Mn等主要合金元素是磁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其含量的增加,铁损值升高,磁感值降低;C、N、O、S、Ti等杂质元素均不利于磁性能;Sn、RE等特殊元素加入后可使有利织构的组分明显增加,优化磁性能。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两种元取向电工钢经快速加热后的总体磁性能,发现全工艺元取向工钢的磁性能发生恶化,而半工艺元取向电工钢的磁性能则有所改善。快速加热过程中发生晶粒长大与熟应力现象,二者的竞争对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钢铁钒钛》2021,42(4):156-161
以实验室冶炼的不同钛含量的无取向电工钢为原材料,采用退火炉、透射电镜、金相组织观察和磁性能测试等手段就钛含量对无取向电工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的晶粒尺寸随其钛含量增加而减小,当钛含量小于0.015%时,试样的晶粒组织呈等轴状,均匀性较高,其中的钛以碳氮化物形式析出,且钉扎于组织的晶界处;随着钛含量提高至0.015%以上,其组织中的晶粒形变明显,钛以铁-钛磷化物形式析出于晶内和晶界上。添加微量的钛(≤0.015%)可改善电工钢的磁感应强度和铁损,铁损W15/50约4.6~5.2 W/kg,磁感应强度B50约1.74~1.76 T,但需严格避免钛含量的过量添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0~0.022wt%范围的铈含量对四种无取向电工钢显微组织、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成品退火后,晶粒尺寸随铈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并在含铈0.011wt%的钢中达到最大值。含铈0.003wt%的钢具有最强的(110)〈001)织构。在铈含量相同的钢中,(111)〈uvw〉纤维织构的强度随终轧温度的降低和预退火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同样的工艺条件下,磁通密度随铈含量的增加而稍微增加,并在含铈0.003wt%的钢中达到最大值。对于铈含量相同的钢,磁通密度随预退火温度增加和终轧温度降低而增加。另一方面,铁损随钢中铈含量增加而下降,并在含铈0.003wt%的钢中达到最小值。在铈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铁损随预退火温度增加和终轧温度降低而下降。主要通过形成有利织构和最佳的成品晶粒尺寸,含铈0.003wt%的钢表现出最好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11.
影响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组织和织构。研究表明:随着牌号的升高,晶粒尺寸增大,有利于铁损的降低;(si+A1)含量变化时,主要织构组成不变,但是随着(Si+Al)含量的增加,有利的高斯织构{110}〈001〉强度由4.0减少到2.0,不利织构1的强度由15.1增加到2.0.6;可以通过改善轧制工艺减少不利织构,提高磁感。  相似文献   

12.
测量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方法有爱泼斯坦方圈法和单片法。文章介绍了爱泼斯坦方圈法和单片法测量无取向电工钢所用设备、取样方法、试样尺寸、数量和检测方法等,主要对爱泼斯坦方圈法与单片法测量的检验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爱泼斯坦方圈法测量铁损值和磁极化强度值的极差值和标准偏差均小于单片法,更精准。爱泼斯坦方圈法取样量大,对试样尺寸要求严格,而单片法取样量小,且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单片法可以代替爱泼斯坦方圈法测量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取向电工钢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合金元素钒,并通过铁损P_(17)和磁感B_8的测试与分析,研究了钒对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发现:随钒含量从0增大至0.022%,取向电工钢的平均晶粒尺寸和铁损P_(17)先减小后增大、织构等级和磁感B_8先增大后减小、磁性能先提高后下降。钒含量超过0.020%将恶化取向电工钢的磁性能。取向电工钢中钒含量优选为0.008%,较未添加钒相比铁损平均晶粒尺寸减小14.29%、织构等级增大267.15%、P_(17)减小15.32%、磁感B_8增大13.09%。  相似文献   

14.
H.  AT 杜勋乾 《武钢技术》1997,35(6):60-65
铝和锰对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的影响[独联体]А.Т.Неделин众所周知弥散的非金属夹杂物的负作用是在退火时会阻碍晶粒的长大,降低金属塑性,并且急剧地提高矫顽力Hc,矫顽力60%~80%决定了无取向电工钢中的磁损水平。氮、硫和氧的微小浓度(<0.001...  相似文献   

15.
在220mm×1280mm弧形连铸机通过自动喂丝机经金属耳管向结晶器电工钢水(/%:≤0.005C、2.0~2.6Si、0.20~0.30Mn、0.008P、0.001~0.009S、0.15~0.40Al、≤0.0010[O])喂稀土丝。通过光学、电子显微镜,系统地研究了钢中稀土含量(0~0.45%RE)对0.5 mm退火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成品组织和织构、夹杂物形态和分布,以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钢中稀土含量为0.008%~0.020%时,能有效控制细小夹杂物的有害影响,促进退火成品晶粒尺寸增大,增强有利织构组分,显著地改善了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成品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16.
邵志军 《包钢科技》2018,44(2):76-79
随着我国电机行业快速发展,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针对这一现状对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制样设备、环境温度、试样尺寸、试样重量、试样密度、检验设备等。分析结果表明:冷轧无取向电工钢随着剪切次数、质量、密度增加,铁损都增大,磁感都降低;随着环境温度升高,铁损和磁感降低。分析影响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检验结果的因素,对提高检验结果的精确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Al和N对无取向半工艺电工钢磁性的影响.AlN含量〈0.0024wt%的试样铁损较低,而AlN含量〉0.0024wt%和Al含量〈0.1%的试样铁损受“有害AlN”(尺寸〈0.5μm,在晶粒长大过程中钉扎晶界)的影响而增加。对于AlN含量〉0.0024wt%和Al含量〉0.1%的试样,其铁损之所以没有增加,是因为大AlN(〉1.0μm)是无害的,它们不会在晶拉长大过程中钉扎晶界。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光学电子显微镜和ODF分析方法,研究了两种CSP工艺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组织和织构类型对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中(Si Al)含量增加,晶粒尺寸增大,铁损降低;当{100}<0vw>和α、η纤维织构组分增加后,电工钢磁性能得到改善;随着{111}<112>织构组分强度降低,磁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对无取向电工钢进行电火花线切割实验,研究切割过程中不同的电流密度水平对切割面形貌的影响。采用三维测量激光显微镜对原始切割面的形貌进行观察,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经同等水平的超声振动方式处理后的切割面,以衡量表面附着层的附着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水平的升高,切割面呈粗糙化趋势,由均匀光滑的小幅度凸起区和凹陷区逐渐替代为易于氧化的不规则台阶,台阶在高度方向的过渡区域为近垂直状;在过高的电流密度下,出现被氧化区包围的光亮近球形再凝固体。所以,高电流密度对控制切割面质量不利,采用较低电流密度的电火花线切割技术具有较高优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