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以湖南传统民居建筑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伍国正  余翰武  隆万容 《华中建筑》2007,25(11):126-128
湖南属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气候温和湿润.该文从传统民居的结构、构造与材料工艺等方面研究了湖南民居的建造技术,指出湖南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是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等因素相关的.建筑技术结合建筑装饰,特色鲜明,技术较高,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2.
泉州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的重要一脉,亦是中华人民精神内涵的文化载体,民居中的建筑装饰则是表达精神内涵的重要载体。该文基于对泉州现存民居的调研,以泉州民居中建筑装饰极具代表性的蒋报企故居为例,将故居类比成叙事文本,通过空间体验的两种方式解读建筑装饰的逻辑性与深刻内涵。粗读搭建民居建筑的语义背景系统,划定叙事情节;精读通过构建虚拟图像,从空间位置、材料技艺、题材内容三个方面解构建筑装饰作为叙事词汇所展现的叙事性质。探究故居主人作为叙事者如何通过建筑装饰向接收者传达其精神内涵,以期为传统建筑装饰提供可参考的解读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从传统石板民居的结构、构造与材料等方面研究了土地岭村石板民居的建造技术,指出了该地传统民居建造技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息息相关,体现了豫西南传统石板民居的许多建筑特点,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保护该类型民居建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寻求强化编织竹建筑“轻”表达的设计路径,旨为更好地挖掘传统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的时代价值。通过文献研读和案例分析,借助建构理论的视角,从物质、视觉、环境和建造四个层面解析编织竹建筑的“轻”表达优势。结合对编织竹建筑的材料特性、编织织理、结构形态和节点处理的分析研究,发现搭配材料的轻质化、连接节点的应用升级、结构形体的非线性设计、织理的透明化以及建造设计的参数化和预制装配化等是建构“轻”表达编织竹建筑的关键策略。强化“轻”表达的建构策略为编织竹建筑的创作者提供借鉴参考,推动绿色建材的进一步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建构理论,从建筑的原型出发,对陕南地区传统民居的材料选择、结构方式、屋面形式进行了分析,指出该地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息息相关,并体现出我国传统建筑的许多特点,本文的目的在于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保护该类民居建筑提供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泉州东禅寺为例,将其和闽南民居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建筑布局、空间型制,以及分析特有的红砖建筑营造技艺等特点,说明东禅寺与闽南民居之间丰富的联系和内在的相似性,并通过文化挖掘进一步论述东禅寺在场所精神上具有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体现。  相似文献   

7.
以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土木厝"为对象,关联材料特性、建造技艺和地域因素,解析土、石、木在应对地形和气候因素的环境应变建造中的合作原理,以此为案例理解中国传统建造体系的材料建造与形态结果之间的建构逻辑,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发展、传统建造体系的现代化工作提供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2010年震后,玉树藏族传统民居 为外界人们所熟知,随着玉树地区的重建, 现代城市建筑文化被引入,导致当地藏族传 统民居日益遭到侵蚀而锐减,民居文化的传 承面临危机。本文从营建技艺的角度,运用 类型学的方法,对玉树地区通天河流域和南 部囊谦县典型藏族传统民居的墙体进行测 绘、分析、归纳,旨在首先为玉树地区藏族民 居墙体营造技艺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性资 料,其次为当地建筑文化传承和新地域建筑 的创作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全国范围内民居 营建技艺的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传统民居傣家竹楼的建筑原型为研究对象,基于被动式设计策略,定性分析民居在场地规划、空间形态、结构形式、材料选择、营造技艺等方面的性能,挖掘傣家竹楼的绿色特性,探讨湿热地区民居设计建造的生态智慧,为传统民居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助力现代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何帮金  杨毅 《住宅科技》2023,(12):46-52+68
文章从分析当代乡村民居日渐趋同、千篇一律的“城中村”现象着手,探讨传统地域建筑基因普遍缺乏承续的原因。结合大理市三哨村左家民居改造设计和楚雄彝人古镇两个案例,从个体改造与整体规划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整体功能布局、材料与建构和建筑风貌三方面探讨重构当代乡村民居的在地性措施,指出当代乡村民居建设应注重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通过传统营造技艺与现代建造技术的结合运用,营造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进而重构当下乡村民居在地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重要物化载体,是建筑历史进程的真实写照。本文以鄂东北传统民居为例,从建筑外部形态特征、空间组合和布局、材料和结构样式及色彩与装饰等几个方面提炼出建筑范式模块化体系,运用于新乡土建设中。  相似文献   

12.
杨建华  刘文军 《华中建筑》2007,25(11):113-116
该文从建筑的原型出发,运用建构理论分析阐述了桂北民居中材料、结构与构造方式的建造特征.同时,分析形式是建造的结果而非目的,并提出用建造的逻辑去理解建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云南藏族民居的发展在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造技术等方面较为成熟,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整理与总结了云南藏族民居建造材料及工具的准备、房屋选址、地基制作、墙体砌筑、梁柱楼面制作以及修缮维护的工序及做法。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做法及建议,为探索云南藏族民居建造及修缮标准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南漳县作为汉江流域湖北段非常重要的地域,其境内的文化与传统村落及传统民居都是湖北地区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而南漳县板桥镇传统民居又最具代表性。本文主要选取板桥镇几处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的传统民居在营建方式和营建技艺方面的特点,从建筑平面布局到建筑细部的处理进行探究,以便于更深入的发掘和传播偏远山区的传统建筑文化和建造技艺,并有助于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修缮。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地区传统民居作为我国优秀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地域特点,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本文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建设选址、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建造技艺和材料选择以及局部装饰等方面,对河北、北京和天津的民居进行比较,分析京津冀地区传统民居的异同和特质,对传承地域建筑特色,引导民居建设,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滇西合院式民居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典型性建筑群,汉族文化在云南的传播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合院式民居在云南的发展,也是滇西传统建造技术逐渐进步,在吸取汉族优秀文化乃至建筑技术的同时,日益走向成熟。但是,目前对该类型的建筑风格与艺术特点研究不多。该文以斗阁村传统乡土民居为例,在建筑实地测绘基础上,从古村概况、村落格局、建造技术、斗阁村传统合院式民居的类型与测绘实例等方面对滇西合院式民居进行描述与分析,进而从合院式民居在斗阁村的展现形式中剖析出滇西合院式民居建筑发展的规律以及建造特点与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浙江斯宅村的千柱屋是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它规模宏大、特征典型、建 构文化突出,对它研究可丰富浙江传统民居 的建构文化与内涵。利用实地勘察与文献 检索等方法,研究千柱屋建构特征;从建筑 力学与仿生学角度以及艺术文化与材料功 能角度出发,探析千柱屋建构内涵。研究发 现千柱屋的建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美 学价值、实用价值等。此外,通过归纳与总 结可进一步得出:千柱屋的建构是集结构力 学、仿生学、艺术文化与材料功能等为一体 的。此次研究成果可为浙江地区其他传统 木构架建筑的保护、建造等提供理论依据 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绵阳市铁炉村传统夯土建筑的实地调研测绘为基础,从夯土建筑传统工法的角度展开研究思辨,深入了解当地夯土民居的建构形式和建造流程,探讨传统夯土建筑的材料、构造、节点、工艺等,从而总结出当地民居建造体系的内在逻辑,找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传统建造工艺如何同现代建造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劳作性与真实性的统一,避免乡土建筑在"符号化"形式语言中的沦陷,以期能够更好的实现川西北地区夯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9.
以贵州中部地区石头寨、镇山村,本寨作为调研对象,重点从聚落、单体和匠作3个层面,归纳总结黔中岩石民居在建造中巧妙运用天然岩石回应地理气候和地域文化,并形成岩石民居的建造技艺特点和独有的岩石建筑语言.  相似文献   

20.
在大力提倡保护乡村民居地域文化特色的今天,挖掘研究传统建筑营造技法,领会当地民众营造智慧,有助于传统建筑理解传承。该文以内蒙古沿黄地区土坯民居为例,对当地土坯民居从选址、院落空间布置到基础、墙体、结构、屋面的建造方式,以及传统住居供热体系中火炕、烟道的做法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其形成的自然文化因素,为未来的乡村民居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