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林》2019,(5)
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其长期积淀的精神和文化气韵是城市景观最重要的依据。通过建设人文景观来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避免景观同质化的设计弊端。本文以安徽省安庆市怀宁独秀公园为例,从景观资源开发、功能空间与游憩行为、景观空间形态三个角度展开研究城市公园人文景观的设计方法,以期通过设计手段将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相结合,营造更具场所识别性、文化认同感的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2.
黄进议 《河南建材》2021,(12):146-149
城市公园边界具有"柔性空间"的特性,是连接市民生活的重要绿色公共空间.福建省泉州市西湖公园景观资源丰富,区位上与不同的城市界面相接.文章通过公园东南侧拆墙透绿及景观提升工程项目的实践,探讨公园边界空间设计上景观生态、通勤休闲、文化内涵等功能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将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城市公园设计的现代性有机融合,才能创造出城市公园的新文化。针对目前公园设计中关于文脉的问题,从如何确定文脉以及文脉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应重点挖掘和表达深层的城市文脉内涵,并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增加公园景观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城市文脉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途径之一。只有将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城市公园设计的现代性有机融合,才能创造出城市公园的新文化,因此研究城市公园设计中文脉的挖掘和表达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寒地滨水景观环境作为典型的城市公共空间,因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区域形态特征,具有较强的识别性。本文从公众心理和环境需求角度出发,探讨空间环境的认知过程,梳理环境可识别性的相关理论研究。结合形态结构与特性内涵两个角度,分析环境可识别性的构成特点,进而总结寒地滨水空间独特的环境可识别性要素。理论结合实践,以黑龙江省黑河市沿江公园改造设计方案为例,探讨面向环境可识别性的景观设计策略,为寒地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公园建设中,文化缺失的问题比比皆是。如何在城市公园建设中挖掘公园自身独特的历史渊源,增加公园景观的文化内涵,从而使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得以传承和发展,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林金 《江西建材》2022,(11):154-155+160
地域性景观能够增加城市公园绿化环境的文化特性、内涵及文化价值,让城市公园更加具有人文气息,提升整个城市文化内涵,促进城市文明发展。文中通过地域文化的构成及提炼表达,针对地域文化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山地城市更新中,公园所形成的景观意象具有突出 的地方文化价值,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不少公园的文化意象却 逐渐淡化。当下,人们愈发注重城市空间的人性体验,如何通 过体验建立文化的时空传承成为公园更新的关键问题之一。基 于知觉现象学理论的解读与启示,通过构建文化意象的知觉交 互理论框架,分别从结构层、空间层、要素层和表现层4个层 面提出相应的方法策略,并以重庆鹅岭公园为例,探讨了山地 城市公园更新中知觉现象学应用于文化激活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休憩、游乐、交往的场所,同时也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城市公园的建设对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以嘉庚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法、调查法,并结合使用者的空间体验感知,对嘉庚公园的景观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叙事设计进行探究。针对嘉庚公园景观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善建议,为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城市现实危机,寻找人与自然矛盾的平衡点,适应新时代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发展需求,公园城市理念应运而生。以公园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古今中外进程中经典造园思想,分析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与内涵特征,总结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三大、三塑、三感"的发展战略,并运用"四新一魂"的规划方法,从生态基底、空间构建、基础设施以及人居环境4个层面构建城市公园层级性建设体系。最终,将城市建设成为具有识别性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公园,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存在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结合深圳市布吉镇公园的景观设计,从空间的形态与序列、景观个性的塑造、景观的动态性三方面,探讨如何使山体景观从实体上升为意象的问题。城市公园往往由于特殊的功能要求和特定的区位限制,集中融了各种冲突与对立的要素。以深圳市布吉镇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对公园空间的创造与城市环境和谐相容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城市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环境的要求也由原来的"绿起来"到"美起来"到现在的"忆起来"。作为一座城市必不可少的公共活动场所,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平台和表达地域文化的载体。作者对许昌市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挖掘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整理出地域文化在公园中表达的具体手段和方法,营造出一个具有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12.
历史城市公园不仅是一个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地方,还是传播城市文化和提升城市内涵的载体。近年来,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代表之一书法,被作为主要元素广泛运用于历史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文章以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以调查总结为研究方法,对该公园内的书法景观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和分类,重点分析了书法景观在历史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使书法景观在历史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得以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3.
文化符号在博物馆景观建筑上的运用应遵循"与建筑景观相融"和"整体协调及人性化"两大原则,二者相辅相成,能合理营构出博物馆外部空间环境的文化意象,充分展现、烘托相应文化内涵和文化意境。文章以三星堆博物馆景观建筑为例,对建筑意象的构拟、文化符号的提炼创新、景观建筑与景点的搭配关系以及运用相关文化符号的作用、意义等诸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文化符号应注重的唯一性、识别性和典型性等景观设计上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园设计地域文化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艳丽 《安徽建筑》2012,19(5):21-22
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公园地域文化的研究有助于塑造城市公园的景观特色,增强公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展现城市地域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城市海绵型公园特别是城市湖体公园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海绵型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公园建设的基本要求。但是,有的城市湖体公园设计只注重调蓄以及雨水滞纳的需求,而忽略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所须具备的景观与休憩空间的需求,没有完全实现生态功能与游赏功能的统一。基于此,以福州琅岐红光湖公园设计为案例,分析设计条件及背景、设计理念与公园景观元素以及建设要点,探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湖体公园建设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6.
刘月  陈东田  刘雪 《山西建筑》2010,36(5):347-348
进行了山地城市公园景观的特征意象的分析以及博山区陶琉公园景观设计的实践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山地城市的有利条件构筑具有山地特色的城市公园景观,从而改善山地城市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7.
作为地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地域性也是一定地域空间内文化景观的体现与反映。景观地域性体现为景观可识别性、独特性、稳定性和完整性,并且综合反映了一个地方风俗特色、文化特质和自然特征的。在龙海市紫泥镇中港大桥桥头休闲广场景观设计中,对景观的地域性表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总结,首先是基于场所的环境特质提出了独特的构思,然后是基于功能的实际需求演绎了相应的空间,最后是基于意象的文化诠释塑造了优美的形式,以期打造一处现代的高品质文化展示场所。  相似文献   

18.
当下,城市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与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人们更加注重生态宜居环境。相对于传统的城市公园景观,生态性的城市公园景观更符合当下社会大环境。然而,在城市公园景观发展中面临许多问题,如何将城市的文化历史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生态效应的城市公园景观是当下研究的重点。以西安市兴庆宫公园景观为例,以生态性设计理念与手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兴庆宫公园如何将生态性融入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中,展现地域风貌,发挥生态功能。提出具有生态性的、能够传承历史文脉的城市景观公园营造建议,从而实现保护公园绿地景观、发挥公园景观的生态性功能。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公园地位和功能尤为重要,它既全方面服务于普通大众,也可作为提高人们品味、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城市公园的提升与改建较为迫切,要从景观和生态层面去研究和梳理其空间布局、文化理论。以上海华夏公园为例,对其进行改造,从原先单一生态的防护绿地提升为可休闲、观光、科普的综合性公园,将公园、生态、人文相结合,注重保留原有生态。以游憩系统、水系统、文化展示系统为脉落,最大的生态效益为前提,改造公园基础设施,改善公园及水生态环境,提升公园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综合性公园对城市、社区与群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园作为市民主要的休憩空间,是展现文化的重要场所。然而,历史名园文化过于庞杂,无法突出主题,而新建公园则因追求建设速度和缺乏对文化景观评价手段,忽视了对文化的挖掘和表达,导致了“千园同质、千园同面”的现象。本文以雪樵公园为例,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将名人文化与公园景观结合,进行了新的尝试,旨在为公园景观营造中的文化表达与展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