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通过查阅矿井地质报告及其他相关地质资料,运用构造力学、岩石力学解释了陷落柱受构造作用形成机理,同时就柱壁角、柱冒落高及下伏溶洞塌落的临界大小、陷落柱倾斜与分叉等空间形态特征进行探讨,研究了陷落柱的垂向与水平面特征与成因,总结出了分布规律,为类似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陷落柱是煤矿建设和生产中经常遇到的地质因素之一,通过研究陷落柱的构造特性,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运用理论分析计算和数值模拟手段,对比论证,确定陷落柱加固的处理部位与范围以及工作面通过陷落柱的工程措施,经工程验证,现已安全通过.  相似文献   

3.
王卫光  乔旭  杨峰 《煤矿现代化》2024,(2):64-67+72
陷落柱构造破坏煤系地层、降低煤炭资源储量,采煤工作面通过陷落柱,增加采煤成本,带来突水、瓦斯积聚风险,有必要在采煤工作面开展隐伏陷落柱构造探测。目前,采煤工作面的主要物探方法有地震波法和电磁法两类,作为精细地质勘探方法,探地雷达技术在隐伏陷落柱构造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华阳一矿地质特点分析了陷落柱类型及其成因,采用有限时域差分法模拟了无充填型和充水型两类陷落柱构造的探地雷达数据,分析了不同构造的数据特征。通过100 MHz探地雷达对矿区内隐伏陷落柱构造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表明:通过探地雷达剖面的目标频率变化及衰减幅度等特征,能够判别出陷落柱类型,为风险源排查和工程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蔺华锋 《煤》2006,15(3):43-43,52
针对常村矿区陷落柱特征,从地质防治水、支护工艺、施工作业组织、主辅运输、设备配置等重要环节综合进行分析,探讨高产高效矿井快速通过陷落柱构造这一项重要配套支撑技术,为今后及其它矿井安全快速通过陷落柱构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陷落柱是一种发育在地层中的特殊地质体。本文利用西铭井田井下实际揭露的陷落柱为第一手资料,结合该井田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研究了陷落柱的分布和发育特征,探讨了该井田陷落柱及其半生构造的形成机理,为以后井田生产中陷落柱的位置预测和井巷布局规划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地质环境及导水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刘桥一矿已揭露岩溶陷落柱的现场调查,结合以往华北煤田陷落柱资料,论文探讨了陷落柱发育的地质环境,认为可溶性岩层、地下水迳流、区域性贯穿陡倾节理、层滑构造和以重力为最大主动作用力是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必要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岩溶陷落柱柱边围岩结构变化特点,总结了陷落柱识别方法以及导水类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槽波探测、钻探分析、FLAC3D数值计算,得出JDX16陷落柱治理的重点区域.采用浅孔和深孔配合的方法,浅孔注浆封堵表层裂隙,形成止浆层,防止深孔漏浆,并加固浅层煤体;深孔注浆加固JDX16陷落柱与煤体交界面附近区域及陷落柱内部,终孔位置在回采高度中上部及上部顶板,水平投影覆盖陷落柱边界15 m范围.2309工作面通过采取注浆方案治理后,安全通过陷落柱影响区域,加固效果显著,对类似工程条件工作面安全回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陷落柱的准确识别对于煤矿安全开采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不同陷落柱的地震响应特征,使用地震波场正演模拟有限差分方法,结合陷落柱在实际地质条件下的参数,建立不同内部构造和不同尺寸的陷落柱模型,然后使用子波模拟地震激发,得到不同的单炮记录,将这些单炮记录经过处理得到水平叠加剖面和叠后偏移剖面。综合对比分析这些剖面上的波组特征以及与陷落柱的对应关系,得到内部构造不同陷落柱的特点以及不同尺寸陷落柱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9.
针对陷落柱与伴生断层普遍发育从而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问题,提出将陷落柱及其伴生断层视为陷落柱-断层复合构造的地质构造联合体,基于李家楼井田大量瓦斯地质资料,深入总结了陷落柱-断层复合构造的发育成因及分布规律,并结合现场瓦斯参数测试,探索复合构造对于瓦斯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李家楼井田的陷落柱-断层复合构造分布受区域构造控制,已揭露的复合构造普遍发育在迎南风向斜轴部,其伴生断层规模较小且上盘煤岩体较为破碎,复合构造周边瓦斯赋存异常,距离复合构造越近,煤层瓦斯含量、钻屑瓦斯解吸指标越大,在局部范围复合构造对瓦斯的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阳泉矿区保安煤矿15#煤层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整理矿井地质勘探和开采测试揭露的瓦斯地质资料,利用瓦斯地质研究方法揭示矿井现开采15#煤层瓦斯地质规律.结果表明,15#煤层瓦斯含量总体随埋深增加而减小.究其原因,K2、K3和K4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是15#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在钻孔3-5及保-1处15#煤层陷落柱发育,由于陷落柱可能存在导水现象,使得含水层与煤层具有水力联系,在地下水运移过程中,煤层瓦斯也发生运移,造成煤层瓦斯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1.
常永强 《煤炭工程》2019,51(7):76-79
为了预防岩溶陷落柱引发矿井水害的发生,以开滦矿区范各庄矿发育的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勘测、采掘生产资料和钻孔资料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提出了岩溶陷落柱的井下预测方法,讨论了陷落柱发育的地质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区陷落柱发育形态多样,剖面上呈大小不一的圆柱状或圆锥状。研究区岩溶陷落柱主要分布于构造复杂的褶曲地带,明显受控于构造特征,分布规律与断层和节理发育密切相关。奥陶纪灰岩顶部长期风化剥蚀为陷落柱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研究区地下水动力条件对陷落柱发育规模与分布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刘桥一矿是淮北煤田陷落柱发育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矿井,根据刘桥一矿已揭露的岩溶陷落柱的现场调查,结合以往华北煤田陷落柱资料,从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地质背景、岩溶陷落柱内部地质特征与水文地质特征,探讨岩溶发育特征及对岩溶陷落柱含导水性分析,对未开采区进行预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井下陷落柱较为发育、陷落柱发育大小不一、地质资料不详、无法进行准确的地质分析,给掘进施工带来较大影响的问题,正行煤业有限公司通过对陷落柱发育特点进行科学分析,运用数理统计及运用岩移学理论,预测出陷落柱的范围及陷落柱边界的煤层位置,准确定位钻孔,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地震属性技术在构造解释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特殊的地质体陷落柱,通过属性分析优化提取出瞬时频率、瞬时相位、反射强度、方差体、吸收衰减、倾角等6种属性,实现了对陷落柱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控制。实践证明,通过对地震属性的优化选取、联合使用,有效增强地震属性预测的针对性,提高了预测能力和精度,地震属性技术在陷落柱预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华北煤田广泛发育的岩溶陷落柱,会引发地表沉陷等严重的地质灾害,影响生产并危害人身安全.根据陷落柱和围岩间的物性差异,结合地质资料,采用了α卡法和微重力法相结合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来探测陷落柱的位置.结果表明应用α卡法和微重力法确定陷落柱位置具有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岩溶陷落柱作为华北煤田一种特殊的地质构造,已成为严重威胁矿井安全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范各庄煤矿矿井资料、地质勘探资料的搜集,以及对已经发现的陷落柱进行观测分析,得出陷落柱的发育规律,并讨论了陷落柱的形成机理,认为该区在总体轴向为北东向的开平复式向斜构造背景控制下,陷落柱的分布呈现北西向带状分布、成群出现的规律,主要受到奥陶纪灰岩、构造发育和地下水强径流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陷落柱时刻威胁煤矿安全生产,而在地震解释中,由于其地震响应与其它地质异常体之间存在多解性问题,如何识别陷落柱地质异常,在煤矿三维地震解释中具有重要意义.地震属性技术在解决地质异常问题上,具有显著效果.在对已知陷落柱异常体属性响应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淮南潘三矿12418陷落柱附近的12318地质异常体的不同属性对比分析,有效排出了陷落柱地质异常可能,为煤矿开采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工作面过陷落柱时容易出现支架挤架、咬架严重,支架无法拉出,造成生产停滞等问题。针对10-108工作面过E8陷落柱的地质条件,在对工作面陷落柱进行详细的地质探测的基础上,为了能够安全快速顺利的通过类似的地质构造,通过采用顶板分层次注浆加固和深孔预裂爆破的方法,使得10-108工作面安全顺利的通过,为了通过类似的地质构造提高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吴文金 《中国煤炭》2006,32(4):40-42,50
刘桥一矿是淮北煤田陷落柱发育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矿井,根据刘桥一矿已揭露的岩溶陷落柱的现场调查,结合以往华北煤田陷落柱资料,从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地质背景、岩溶陷落柱内部地质特征与水文地质特征,探讨岩溶发育特征及对岩溶陷落柱含导水性分析,对未开采区进行预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陷落柱在综放工作面回采时带来的安全隐患,以2309工作面为背景,通过陷落柱区域和围岩裂隙发育的程度分区讨论围岩稳定性,结合实际条件制定了浅、深孔结合的注浆加固方案,并通过观测巷道的围岩变形分析注浆效果。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量小,工作面顺利通过陷落柱构造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