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传统PID控制的不足,设计了神经网络(ANN)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调速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控制的调速系统具有更好的起动性能,当负载或参数突变时,具有恢复时间短、振荡小等特点,证明了神经网络控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火电机组启动运行的灵活性、高效性及经济性,将抽汽背压式汽轮机(BEST)小汽轮机带小发电机系统(简称BEST系统)应用于双机回热系统机组,根据BEST系统及机组启动方式,结合调试调整试验的启动运行历史过程及数据,进行BEST系统在多方式启动及运行的特性分析试验,优化现有控制逻辑,提出BEST小汽轮机带小发电机运行控制策略。避免了在BEST系统启动顺控、变流器启停顺控、BEST小汽轮机与变流器的无扰切换、燃煤机组辅机故障减负荷(RB)及甩负荷工况中BEST系统缺乏相应控制策略的问题,实现了BEST系统全过程无断点的运行控制。优化后BEST系统运行过程中重要参数保持安全稳定,该控制方法对具备BEST系统的同类型机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廖海象 《电世界》2013,(1):33-35
地铁屏蔽门系统由机械和电气两部分构成,机械部分包括门体结构和门机传动系统,电气部分包括供电和控制系统。屏蔽门控制系统一般由中央接口盘(PSC)、单元控制器(PEDC)、就地控制盘(PSL)、远方报警盘(PSA)或主监视系统(MMS)、门控单元(DCU)、通信介质及通信接口等设备构成。每个站台为一个控制子系统,系统内部采用现场总线(CAN或LonWorks)和硬线连接两种方式,所有的关键重要指令均通过硬线连接,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定电压控制和预测型定关断角控制是高压直流(HVDC)逆变站常规的控制方法,合理整定控制器参数可提高交直流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文中首先基于开关函数法建立了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LCC-HVDC)系统的小干扰动态模型,将其动态响应与电磁暂态模型的动态响应进行对比,验证了小干扰动态模型的正确性。接着,采用特征值及其灵敏度方法分析了LCC-HVDC系统的振荡模式和阻尼特性,对比分析了逆变侧采用定电压控制和预测型定关断角控制时,换流站控制器参数以及交流系统短路比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的异同。最后,整定了能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的控制器参数稳定域,并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稳定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1故障及解决方法 我单位新进1台加拿大TESC0900ECI(S)MD500型顶驱,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单独运行顶驱,顶驱各单元系统工作正常。当绞车变频器(西门子6SE70)或泥浆泵变频器工作时,控制顶驱辅助电机组运转的小变频器(AB Flex70)所受的电磁干扰相当严重。造成这些辅助电机正常自动停机后无法再自动起动,特别是用于冷却顶驱主电机和控制房的冷却风扇和空调。  相似文献   

6.
可逆变流器正弦滞环宽度控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滞环控制方法具有动态响应速度快和电路结构简单的优点,该方法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从改善系统的输入电流谐波总畸变率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角度,提出一种改进的正弦滞环宽度控制方法,可有效减小脉宽调制(PWM)可逆变流器系统的THD。在PWM可逆变流器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利用Psim仿真软件进行分析。和固定滞环宽度控制方法相比.应用改进的正弦滞环宽度控制方法,系统具有更小的THD。快速傅里叶变换结果表明,应用改进的正弦滞环宽度控制方法.系统具有更小的谐波含量。  相似文献   

7.
张锐锋  李靖 《防爆电机》2009,44(6):21-24,34
介绍一种基于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该系统的速度控制器采用模糊控制和PI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电流调节器采用PI控制策略,同时将矢量控制和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控制应用到系统的闭环控制中。通过实验及长时间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转速超调小、响应快和鲁棒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FM31256为14脚SOIC小封装,是一种具有12C总线的铁电存储器。本芯片在单个芯片中集成了两个不同的逻辑单元,即256k位(32k字节)铁电存储器单元和实时时钟(RTC)单元,此外还包括非易失性事件计数器、系统复位控制、看门狗计数器、可锁存的64位串行数据密码和用在早期电源失效或其他目的的通用比较器等。  相似文献   

9.
相比于传统发电机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可以有效控制区域间的低频振荡。考虑到VSC-HVDC系统有功无功均能对交流系统进行独立控制,提出了基于有功无功双环控制的统一低频振荡控制器,并基于VSC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分别设计附加控制回路来增加控制器的控制效果。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旋转不变(TLS-ESPRIT)辨识方法获得系统小信号模型和振荡特性,然后基于辨识出的模型,利用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对控制器进行设计,并将最终所设计控制器分别附加于有功控制回路与无功控制回路。PSCAD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的有功附加控制器,所提统一控制方法能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并能保证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是控制交流异步电动机的一种控制方式。SVPWM技术应用于交流调速系统中不但改善了脉宽调制(PWM)技术存在电压利用率偏低的缺点而且具有转矩脉动小、噪声低等优点。该文重点分析了SVPWM的实现方法,利用TI公司的TMS320LF2407ADSP芯片作为控制电路的核心,设计了交流异步电机SVPWM的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效果好、动态响应快、超调量小、稳态精度高,具有较好的动、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11.
黄浩 《广东电力》2010,23(8):61-64
传统的锅炉点火油枪耗油量大、热量损失高,针对该问题,在分析气化微油燃烧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气化微油冷炉点火技术来达到节油降耗的目的。沙角C电厂660MW机组2号锅炉利用大修将原来的燃烧器点火系统改造成微油点火燃烧器。改造后,炉膛出口烟温控制在450℃以下,温度升高速度较快,能满足机组冷态、温态启动的要求;节油量达208t,达到节油降耗的目的;但存在燃尽率低(为59%)、飞灰可燃物质量分数高(达24.7%)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凝结水精处理树脂油污染特性与复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言 《广东电力》2009,22(11):44-49
针对汽轮机油对精处理树脂的污染特性、复苏效果进行了系列试验工作,主要试验内容包括分别在20℃、30℃、40℃条件下用不同质量浓度(30mg/L、50mg/L、100mg/L、300mg/L、500mg/L、1000mg/L、2000mg/L、5000mg/L、10000mg/L)的46号汽轮机油浸泡阳树脂、阴树脂,测定油污染后其工作交换容量的变化情况;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复苏处理,比较油质量浓度、温度对树脂复苏效果的影响;研究、比较不同复苏液对树脂的复苏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油质量浓度的增大,浸泡时间的加长,树脂污染程度加重,复苏程度降低;溶液的pH值升高时,树脂污染减轻,复苏效果变好;效果较好的复苏液为10%NaCl+2%NaOH+0.2%OP-10+3%Na3PO4(化学分子式前数值为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往往造成变电站、控端(或调度中心)监控机上显示的变压器温度数据与安装于变压器本体上进行就地监测的压力式温控器指示数据出现较大差异(误差可高达十余摄氏度)。通过分析,找到各影响因素可能产生的故障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典型混煤及印尼煤热重-红外特性、中速磨煤机内温度分布、可燃性气体析出及爆燃问题的基础上,对某1 000 MW机组成功实施了提升磨煤机进、出口气流温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存在于磨煤机及煤粉管道内的可燃性气体通常不会发生爆燃问题;一次热风在进入磨煤机研磨区域后迅速降低为接近磨煤机出口气流的温度;以热重着火温度与红外CO析出温度的平均值作为磨煤机进口热风的理论控制温度暂时较为妥当;磨煤机的出口气流温度从75℃提升到96℃(三仓优混煤)、65℃提升到76℃(二仓稍低热值印尼煤)、66℃提升到79℃(一仓稍高热值印尼煤)时,排烟温度可以下降约6.3℃;现场试验时的磨煤机出口气流温度虽然都突破了原有规程的限值,但仍过于谨慎,在理论与实践中其出口温度均可以更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产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页岩油工业是能源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页岩油也是天然石油的一种补充能源.对吉林桦甸和山东龙口油页岩的基础特性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油页岩的含油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及发热量等.并介绍了油页岩的干馏试验,在不同升温速率(5 ℃/min、10℃/min、15 ℃/min、20...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反应温度分别为980℃和1040℃时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s)样品,并采用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9800C时,制备的碳纳米管结构缺陷更多。使用波长为350nm的光激发2种样品并测量它们的光致发光光谱。发射峰值约在550nm处,反应温度为980℃时制备的碳纳米管的发射光谱的光强较强。  相似文献   

17.
王国忠  张彦 《低压电器》2010,(13):56-59
通过对低压成套开关柜在环境温度分别为30℃(常温)和50℃(高温)下温度和温升的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初步探究热带区域的高温对低压成套设备的影响,为在超过标准规定最高温度的环境中使用低压成套设备并提高其可靠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电动汽车VRLA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在电流范围(21~400A)和温度范围(-10~60℃)内的放电试验数据,对电池特性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建模,对Peukert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型铅蓄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在0~45℃之间,在该温度范围内适用Peukert模型且具有优秀的倍率放电特性;随着温度降低,Peukert常数增大,放电能力逐渐降低;温度低于-10℃且电流大于300 A的放电过程不再符合Peukert模型;铅蓄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不宜超过45 ℃,否则电池的可用电量和效率都会降低,Peukert模型在高温放电工况下也不再适用.  相似文献   

19.
冲击电压下油中空间电场分布对于变压器内部绝缘优化设计至关重要,现有设计方法没有考虑温度和空间电荷迁移对电场的影响。为了研究温度对空间电荷迁移特性的影响,搭建温度可控的冲击电压下油中电场测量平台,测量雷电冲击电压下25℃、50℃、60℃均匀电场的油中空间电场分布,分析空间电荷对油中电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60℃时油中场强峰值比25℃时下降了5.2%;50℃时油中场强分布在0.60μs时提前达到稳定阶段。温度升高后,电子漂移速度最大是25℃下的1.8倍,迁移率最大是25℃下的2.0倍,温度升高引起电子迁移率、漂移速度的增加导致了上述现象。该文研究结果为变压器绝缘优化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特别适合于炉膛出口NOx浓度相对较低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当CFB锅炉负荷小于75%BMCR时,炉膛出口烟温通常处于650℃~850℃范围内。在此温度区间(中温区)内,SNCR脱硝效率偏低是目前CFB-SNCR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中温区SNCR脱硝效率主要研究方向有:添加剂、活性还原剂、还原剂混合以及中温干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文章对以上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CFB锅炉全负荷SNCR烟气脱硝技术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